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精品课件+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备课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徐志摩,生平大事件,再别康桥朗读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如果没有离别,人间再也没有重逢的喜悦。 ——林清玄
① 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揣摩语言,分析意象,理解诗人“寻梦”的内涵。②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诗歌的“三美主张”在诗歌中的体现,提升鉴赏能力。③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人在情感处理上的理性节制,品读诗歌的节制之美。④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现代诗歌的特点,丰富对离别主题的积累。
(1896—1931)
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历任《诗刊》增刊、《新月》月刊等主编。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
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诗歌,标注出节奏。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中国海上
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同学们好,您所乘坐的2024--2025永不返程号列车,即将到达终点站,请您整理好您所携带的物品 ,以免遗落,而青春里都是互相最美好的模样。诗人徐志摩和你们一样,他乘坐了“永不返程康桥号”轮船,正在告别康桥,请看……
上游;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旁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轻盈、飘渺 → 情感:难舍难分,依依惜别
娉婷袅娜,妩媚多姿 → 情感:依依不舍,欢喜眷恋
将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活泼形象的描绘出了夕阳下柳枝的美好姿态,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和眷恋之情。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突现了康桥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柳”与“留” 有一种谐音关系,表达出了作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
无拘无束,安闲自在→情感:迷恋,留恋
“招摇”:常含贬义,此处“招手摇摆”义。另有 “逍遥”义,用 “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仿佛康桥在对诗人招手示意,表示欢迎,拟人手法,更显生动、形象。“油油”是光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句诗的含义——康河的流水、水草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向往的境界,“甘心”一词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而热烈的爱恋。
缤纷绚丽→情感:永久眷恋
将清澈的潭水喻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水”成为“虹”,这一想象十分独特,写出了潭水的缤纷绚丽。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迷恋之情。(“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盈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
斑斓,壮丽→情感:兴奋激动,陶然忘情
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得到一船星辉,这是寻梦者的意外收获。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表达诗人兴奋激动的心情,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笙箫代指箫声,悄然无声;夏虫,拟人手法,沉默无言 → 情感:惆怅 低落 无奈 沉默
笙箫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箫声是低沉哀怨的。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但”表明由幻想转为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情绪低落、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他的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请大家看这样一段资料:
徐志摩用他的“三美主张”来刻画他眼中眷恋的康桥,那么他眼中眷恋的康桥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重走徐志摩曾走过的路。
《再别康桥》抒发作者对康桥的离情别绪,通过云彩、金柳、青荇、潭水等意象营造了宁静和谐、清幽飘逸的氛围, “作别——荡漾——甘心——寻梦——放歌——挥袖”, 交织着诗人欢喜、依恋、无奈、惆怅、洒脱等复杂情感,康桥是与诗人在此生活过的美好青春回忆交融在一起的, 并因诗人必须离去天各一方而更加在其心目中增添价值。且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自然景观因人文氛围而更显其美。因此,诗人描画的自然美的背后有知识之美、智慧之美的支撑,也是诗人信念与理想的象征,康河是诗人梦想的沉淀之地,是梦想的初因,亦是梦的陷落之地,徐志摩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所以诗人对康桥流露的是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
这种不舍和眷恋只能静静欣赏、回忆,而不能涉足。对于康桥或者当年在此地的经历来说,诗人已是局外人,但对曾经的不舍之情在内心生发,最终还是未能抑制,在告别时用了“招手”这个会面时才有的动作,眷恋又不得不作别,作别的对象也无处可寻,似乎只能寄托给那天上聚散匆匆的云了。这种情感美是“生怕情多累美人”,是把悲伤留给自己,绝不惊扰对方安宁,是不让对方为离别而伤心的深情。对于告别对象无尽的情感“呵护”,才是本诗的美之所在。
康桥梦的第一个内涵是“波光里的艳影”似的立足于现实的理想,这是第一次来康桥发现的理想。第一次离开,现实告诉诗人,这个理想只是“西天的云彩”,美丽而遥远,完成了对第一个理想的否定。 第二次到来,发现虽然云彩离我们遥远,但是却能烛照现实,改变现实,又坚定了对理想的信念。第二次到来之后的坚定寻找,理想被进一步升华为“一船星辉”,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扬弃过程。第二次告别时“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可以带走“一船星辉”,所以在现实的暗夜里,就可以有更为丰富更为坚定的信念。没有带走的,可以留在西天继续烛照现实;带走的星辉,成为指导现实的理想资源。
所以,寻梦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扬弃的辩证发展过程,旧梦被不断地否定扬弃,新梦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只有当我们不断地在寻梦的过程中完善、丰富、坚定自己,真生命、真爱情、真幸福、自由、爱和美才能被赋予坚实的内涵。诗人不但没有与理想告别,而是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更加持久更加丰富的理想。他告别的是曾经的“云彩” 般的单纯理想,带走的是更加成熟的“星辉”般的成熟理想,康桥不但是理想的象征,而且是源源不断的理想的提供者。
古往今来,离别总给人一种沉重悲伤的感觉。古江淹在《别赋》中感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离别让人黯然销魂的特点!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古人在别离的时候,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执手叮咛,或牵衣顿足,其中总有“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味道。离别一般是很感伤的,很沉重的一种感情。 这首诗歌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没有声音的存在,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连“夏虫都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点声音也没有,在这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的环境中,没有任何的叮咛执手,就会增加一份飘逸的成分,而少了一份沉重。另外,这首诗歌,诗人选择的独具特色的意象,诗中借以抒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有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再别康桥时的千般依恋、万般不舍,都化作那轻轻的一招手,化作那一场神圣而虔诚的寻梦仪式。徐志摩的浪漫情愫令人折服,简单的辞藻却能勾绘出如此生动的画面。这正是他单纯信仰的人生观的体现 ,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把这三个理想的条件会合在一个人生里,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现实的历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6.2 *再别康桥教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徐志摩,徐志摩与他的康桥,轻柔而舒缓,解读意象,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意象与意境,夕阳下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作者简介,题目解说,知识卡片,写作背景,阅读链接,课文探究,请赏析第4节,结构图解,主题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6.2 *再别康桥优秀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