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课件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图文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导航,课文梳理,解疑释难,达标训练,长这里指身高,光艳美丽,名词作动词穿戴,照镜子,赶上比得上,第二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整体感知】——结构图解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群言,才可以改良政治的道理。
【整体感知】——文章主旨
【整体感知】——写作特色
(1)设喻说理,以小见大。本文先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词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威王,通过正面设喻来说明齐威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谏、齐威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2)对话写人,形象传神。本文着重运用细节和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描写齐威王的只有两个举动,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一个贤明的君王形象便跃然纸上。对话描写,如第①段中邹忌和妻、妾、客的三问三答,同样的问题,相同的答案,只是文字上略有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
1. 文中邹忌、齐威王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1)邹忌:①善思。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治国的道理,由此可见,此人是生活的有心人,胸怀大志,心系国家。②善谏。劝谏别人时,不直奔主题,而是巧设情景,从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说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委婉地让齐威王接受自己的意见。同时,邹忌的善谏还体现在他针对不同的劝谏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上。他了解齐威王,了解他欲修明政治的宏伟志向,了解他喜隐语的特点,所以劝谏中采用含而不露的方式表达。
(2)齐威王:①善听。听到了邹忌劝谏的弦外之音,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从善如流。②善做。听完邹忌的劝谏后,一个“善”字的表白,立即三赏的表现,都说明了他的“善做”。
2.“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妻、妾、客三人的答话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互换位置。三人答的内容都是说邹忌美,语言只有几个字的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妻是热情地赞扬邹忌“美甚”,反映了妻子对丈夫的偏爱;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因为害怕,不可能像妻那样热情;客的答话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表明他与邹忌的关系更疏远一些,所谓的“不若君之美也”不过是客套的溢美之词罢了。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邹忌讽齐王纳谏 .(2)修八尺有余 .(3)形貌昳丽 .(4)朝服衣冠 .(5)窥镜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7)徐公何能及君也 .
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基础过关】——重点词汇
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8)旦日 .(9)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0)孰视之 .(11)自以为不如 .(12)暮寝而思之 .(13)吾妻之美我者 .(14)私我也 .(1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6)皆以美于徐公 .(1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18)王之蔽甚矣 .(19)面刺寡人之过 .(20)时时而间进 .(21)期年之后 .
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常常,不时 间或,偶然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与徐公孰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 虽欲言,无可进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 乃下令/乃不知有汉D.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听茶声然
【解析】A项,和/同“欤”,语气词;B项,即使;C项,于是,就/竟然;D项,比得上,及/好像。故选B。
3. 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D.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解析】A项,“美丽”古今意义相同。B项,古义:第二天,可以指任何时间开始的第二天/今义:指从今天之后的第二天。C项,古义: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今义:方位名词;动词,支配。D项,古义:表示面积,土地方圆/今义:指和中央国家机构相对的地方组织;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等。
4. 下面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 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皆以美于徐公”,翻译过来就是“(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所以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和直接宾语。
1.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次日,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基础过关】——句子翻译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宫中的侍妾和近侍之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老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严重啊。
4.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能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1. 理解型默写。(1)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 , 。(2)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 , 。(3)齐王接受邹忌建议,广开言路,“令初下”时的状态是: ;数月之后的情况是: ;一年后的现象是: 。
【能力提升】——文意理解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末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解析】文章不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是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
3. 简答题。(1)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2)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①从邹忌进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在与人的交往中,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②从齐威王纳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 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能力提升】——类文阅读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①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②不能蔽也。秦二世偏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人主自可明也。”上曰:“善。”
【注释】①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②共、鲧、欢兜:指上古传中的共工、姒鲧、欢兜,都为劣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兼听则明/二者不可得兼 B. 偏信则暗/忌不自信 C. 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公问其故 D. 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解析】A项,都是“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物”的意思;B项,都是动词,相信;C项,连词,所以、因此/名词,原因、缘故;D项,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故选C。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是 故 人 君 兼 听 广 纳 则 贵 臣 不 得 拥 蔽 而 下 情 得 以 上 通 人 主 自 可 明 也
3.“上”(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后说“善”,请根据文意分析唐太宗所说的“善”有哪几层意思。
①称赞魏征敢提建议;②称赞魏征提的建议很好;③太宗欣然接受魏征的建议。
【参考译文】唐太宗问魏征说:“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征)回答说:“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从前尧帝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有苗作恶之事能够及时被掌握;舜帝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所以共、鲧、欢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侮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况得以反映上来。人君自己可以做到清楚明白。”唐太宗说:“好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追溯背景,积累篇,梳理篇,直言不易,设喻说理类比说理,写作特色,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战国策》,朝于齐,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公众场所议论,通假字,明日徐公来,古第二天,古国土方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21*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统编版语文九下第6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pptx、统编版语文九下第6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pptx、21邹忌讽齐王纳谏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