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精品课件+教案
高中语文13.2 *宇宙的边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3.2 *宇宙的边疆教案,共6页。
课题
宇宙的边疆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宇宙的边疆》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说明文,是电视纪录片《宇宙》的解说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宇宙的相关知识,在科普说明的同时还伴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 引人入胜。
学
情
分
析
对于高中生而言,此前已学过一些科普说明文,有一定的阅读理解的基础,但对宇宙类的知识了解不够,对这类专业性极强的科普类著接触较少,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共同学习探讨。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疏通文章大意,了解宇宙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解说词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文章说明顺序,把握文章说明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文章的抒情色彩,归纳主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联系实际生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学习不断探索、反思自我的精神。
重点
了解文章说明顺序,掌握解说词的特点。
难点
联系实际生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学习不断探索、反思自我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具:一体机、课件
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观看视频1:《流浪地球》的台词剪辑。(截止02:29秒处)
同学们,前段时间,《流浪地球》1和2播出之后掀起了一股科幻热潮,引发不少网友的纷纷讨论。那么,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位置?我们人类文明对于宇宙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卡尔的脚步一起出发,一起来看看吧~
视频的形式导入给课堂增添了趣味性,流浪地球也本身具有热点话题性,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活动一:整体感知,疏通文章意
略读课文,标明自然段落。课文提到了宇宙的哪些内容,分别在哪些自然段?请快速划分课文层次。
板书:宇宙(1-6)、星云(7-11)、恒星(12-14)、太阳系(15-16)、地球(17-18)
提问:从我们划分的层次来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课文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从宇宙到地球,课文遵循的是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大至小。从广阔的宇宙、“我们自己的星系”、“回到我们的后院”、“我们星系的行星”一步步“漫游回到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上”。
思考一下,为什么采用这样的顺序说明呢?
明确:空间顺序便于全方位地掌握事物的空间结构特征。本篇课文的说明对象是宇宙,这个概念本来就具有空间物理的性质,因此采用空间顺序能方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范围,以及范围内各天体的布局。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顺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篇课文是电视片《宇宙》的解说词,需要针对画面内容进行解说。
(PPT展示:解说词的文体介绍)
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文体。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
有电影、电视解说词、文物古迹解说词、专题展览解说词、导游解说词等,帮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过程中加深感受,是视觉的补充。
它在主旨内容、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上独具特征。
本部分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划分层次,使学生注意到课文在说明顺序上的特点,进而将注意点转到了解说词这一文体上。
在这部分教学设计中,从三个点入手理解解说词这一文体。能够使学生对其具象化,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对课文的感知能力。
活动二:细读课文,体味解说词
刚才介绍到解说词在主旨内容、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强的特点。下面我们分小组细读课文,依次来看看文章在这三个部分上都表现出了哪些特点吧。
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进行解说,要明确主题和说明重点。在主旨内容上,这篇解说词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篇解说词开篇便紧扣解说对象“宇宙”进行解说,前6自然段都是对宇宙进行的介绍。后面也以宇宙为出发点,延伸至星系、恒星,再到行星。方便观众在短时间内抓住关键对象,了解信息。
解说词的语言既要生动准确,又要通俗易懂。因为解说词是与电视片画面配合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这就决定他的语言必须真实、准确,而不能是模棱两可的模糊语言。那么对于本篇解说词的语言风格,同学们有哪些发现?请找出具体的例子。
明确:
像《宇宙》这样专业性较强的科普类电视片,对于普通的观众而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时不宜理解的,例如,“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千米。”这句话出现的数字概念很难理解,但是作者紧接着说“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将这个距离换算成地球,这个我们居住星球的周长,这就比较方便理解了。
再例如,“假如我们倍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这个括号里的标注也能让我们明白这个数字带来的含义,是一个概率极小的事件。
除了能够在数字上通俗易懂之外,在对于枯燥的天文术语的解释上,这篇解说词也做到了生动形象。例如第12段,在介绍恒星时,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些虽然像肥皂泡一样脆弱,却又大得可以容得下1万个太阳或1万亿个地球。”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恒星的特点。并且在后文,他还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恒星按照年龄分类,中年、老年……这些词语的出现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恒星的属性,增加了趣味性。
解说词虽然是说明文体,但它在说明主体的基础上,通常还杂以抒情和议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本篇在写作手法上,又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找找。
明确:本篇解说词在写作手法上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配合说明文字。
例如,在第三段,作者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
提问:同学们认为,解说词能像这样掺杂自己的观点吗?为什么?
明确:能。虽然解说词的功能是配合画面说明事物的功能、意义,但完全客观的解说词听来十分枯燥,也容易引起受众的疲倦。加入主观态度后,解说词相当于有了“人”的情感和观点,更像是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时的互相表达观点,并且在接下来的文章里作者也在进一步说明如何“怀疑”和“想象”。
提问:不难发现,作者在这里使用的人称是“我们”,而不是“我”,并且在全篇也频繁使用这一称呼,你觉得“我们”这一代词用得好吗?可不可以换成其他的人称代词呢?
明确:“我们”是第二人称代词,便于情感的交流。它在这里指的是全体人类,这其中包括作者,也包括所有观众。因此,作者用“我们”这个称呼能够串联起观众和自己的联系,使得观众将自己看作是探索宇宙中的一员,积极理解对宇宙的有关知识。在宇宙面前,全人类组成命运共同体,一起怀疑,一起想象,一起漫游太空,一起反思自我。
小结:本篇解说词紧扣关键内容,语言生动通俗,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清晰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
活动三:深入课文,感受作者情
刚才我们在讨论解说词的特点时,聊到了作者自己的情感态度也含在解说词之中。现在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从屏幕上选取几个情感词概括一下作者的情感态度。(PPT展示一些情感词备选)
明确:自豪、幸运、谦卑。
①自豪:
“我们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所处的地位作出了最惊人的和最出乎意料的发现。”
点评:作者自豪于身为人类,我们积极地对宇宙进行了探索并取得富有价值意义的发现。
②幸运:
“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
“为什么我们这些隐藏在宇宙中某个被遗忘角落里的人类就这样幸运呢?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到处充满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现而已。”
“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我们是很幸运的。”
点评:同时,作者又为人类能够居住在如此适宜的行星(地球)之上,并且自给自足地生存了几千年而感到幸运。
③谦卑:
“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
“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经过一番漫游之后,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这个弱小的浅蓝色星球。……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于我们有意义。”
点评:“天文学教会了我们,面对宇宙要更加谦卑。”在庞大的宇宙面前,我们人类和所居住的地球显得非常渺小。因此,作者以谦卑的态度勾勒出我们和我们的星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
延伸:以上这三种情感态度,又是感到自豪,又是感到幸运和谦卑,是否有些矛盾?
明确:不矛盾。因为这三种情感态度都是作者在探索宇宙过程中产生的。在一开始,我们为人类几千年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自豪,但随着探索的逐渐深入,我们开始为能够有一个天然适宜生存的环境而感到幸运;从宏观上看到了宇宙的整体后,我们知道了人类的存在与之相比是十分渺小的,因此怀着谦卑之情。
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在解说词之前引用的两段名言,和同桌讨论一下,这两段话在这里是否显得多余?如果不是,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不多余。
引用的两段话分别来自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帕斯卡尔和英国科学家赫胥黎,他们的话比平常人更有深度,也更能传递出作者的意图:在敬畏宇宙的同时勇于开拓。同时也在一开始就引发了观众的思考。
因此在前文引用这两段名人名言可以起到传递主旨、提升作品的表达力以及引发观众思考的作用。
作者已经在文章里说明,“宇宙辽阔无限”,请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标题还要叫“宇宙的边疆”?
明确:
从全文来看,人类还处于探索初期,关于宇宙,还有许多情况是人类目前所未能掌握的,“也许我们有一天会知道的”。因此在第二段的末尾,作者提出了自己观点,“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真正的宇宙是无限辽阔的,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是有限的,因此标题为“宇宙的边疆”,一方面是据实说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我们在未来对此的探索和开拓。
通过情感词的提示能够使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到文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
活动四:拓展延伸,领悟宇宙观
《宇宙》系列初映时还没有互联网,然而,当全世界的电视开始重播卡尔解说的《宇宙》电视片时,许多事情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严峻的全球局势、日新月异的科技技术、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21世纪初,电视片《宇宙》重映时,制作人安·德鲁彦(Ann Druyan)是如何讲述这一切变化的。
观看视频2:《宇宙》电视片重映词。(截止时间02:06)
(PPT展示重映词文本)
“大家好,我叫安·德鲁彦。当卡尔·萨根、史蒂文和我在70年代编写宇宙系列的剧本时,许多事情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美国和苏联正试图在全世界进行两极争霸,也就是所谓的冷战。人类文明的财富和科学技术在军备竞赛上无节制地消耗,制造了5万件毁灭世界的核武器。这之后风云变幻,冷战结束后,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完成了宇宙飞船对太阳系的探索,初步绘制了我们周围可见的宇宙图像,还绘出了内在的宇宙——人类基因图谱。宇宙系列初次播映时还没有互联网,和现在截然不同,卡尔·萨根的伟大成就在于,一个科学家勇敢推测出了20多年后许多科学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宇宙系列很少出错,而且预言力十足。它既是科学事业的历史,又试图传达其内在的崇高思想:宇宙的统一性。
现在,让我们跟随卡尔·萨根的脚步,借由前人4万多代的研究寻找我们在无垠时空中的坐标,并且,通过高超的科学技术,我们已经可以重构宇宙变化的过程,定义我们自己在其中的地位。”
《宇宙》的重映词你觉得它写得好么?好在哪里?
参考回答:该词重点鲜明,与时俱进。由于是重映,因此它先是简单介绍了自《宇宙》初映后世界局势和科学技术发生的变化。让观众了解到它发展的一个整体背景;接着,它阐明了探索宇宙的意义,这一点是这部电视片的主旨,因此需要在开头的时候重点强调。
看完视频之后,请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你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大概可以围绕两个话题讨论——
①如何看待冷战(全球局势)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你认为科学的探索是出于什么目的?是否应该被政治所影响?
②对宇宙的探索是否有其必要性?它的意义在于何处?
总结: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抬头仰望星空,能让我们懂得自身的渺小,不再自大。保持心中正确的道德律,能让人性的光辉在这宇宙之中永存。也正如卡尔说的,“在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的荣幸。”同学们,这节课上到这里,但我们对于宇宙的探索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让我们继续为地球这颗行星、我们共同的家园而奋斗吧,让我们为人类的文明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在这部分教学设计中以赏析重映词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宇宙探索的背后涉及到的经济政治等复杂因素,培养其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拓展其思维向度。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宇宙的边疆》这篇课文,根据解说词的三个特点分别对照原文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这种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和对人类自身的清醒认知值得我们学习。
作业布置
借鉴《宇宙的边疆》的写作特点,为我们的学校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语言形象简明,描述准确。字数400字以上。
可以检验学生掌握解说词这一文体的情况,开拓学生的表达与运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
星云(7-11))
宇宙(1-6)
地球(17-18)
太阳系(15-16)
宇宙的边疆
恒星(12-14)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2 *宇宙的边疆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2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随堂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2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紧扣教材,学生自学,自学展示,精讲点拨,课堂小结,构建知识树,整理知识,当堂训练,巩固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