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7第16讲(Word版附解析)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7第16讲(Word版附解析)第1页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7第16讲(Word版附解析)第2页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7第16讲(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7第16讲(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7第16讲(Word版附解析),共10页。
    A组·基础练
    1.(2024·湖南长沙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对于本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B.应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C.选用的重物的密度和质量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选用的重物的密度和质量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2)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 kg。某同学选取了一条前两个点间距接近2 mm的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则在纸带上打下点3时重物的动能的增加量(相对0)ΔEk=________J,从打下点0至打下点3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________J(g=9.8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发现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不相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C (2)5.28 5.44 (3)见解析
    【解析】 (1)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以减小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故A正确;打点计时器就是计时仪器,则不需要秒表测重物下落的时间,故B错误;选用的重物的密度和质量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2)纸带上打下点3时的速度v=eq \f(x24,2T)=eq \f(0.621 8-0.491 8,0.04) m/s=3.25 m/s
    此时重物的动能Ek=eq \f(1,2)mv2=eq \f(1,2)×1×3.252 J=5.28 J
    从打下点0至打下点3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
    ΔEp=mgh=1×9.8×0.554 9 J=5.44 J。
    (3)实验中由于需要克服各种阻力(纸带与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空气阻力等)做功,机械能减少。
    2.(2024·海南卷)水平圆盘上紧贴边缘放置一密度均匀的小圆柱体,如图(a)所示,图(b)为俯视图,测得圆盘直径D=42.02 cm,圆柱体质量m=30.0 g,圆盘绕过盘心O1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转动时小圆柱体相对圆盘静止。
    为了研究小圆柱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1)用秒表测圆盘转动10周所用的时间t=62.8 s,则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________rad/s(π取3.14)。
    (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圆柱体不同位置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c)所示,该读数d=________mm,多次测量后,得到平均值恰好与d相等。
    (3)写出小圆柱体所需向心力表达式F=________(用D、m、ω、d表示),其大小为________N(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1 (2)16.2 (3)eq \f(mω2·D-d,2) 6.1×10-3
    【解析】 (1)圆盘转动10周所用的时间t=62.8 s,则圆盘转动的周期为T=eq \f(62.8,10) s=6.28 s
    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有ω=eq \f(2π,T)=1 rad/s。
    (2)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有
    1.6 cm+2×0.1 mm=16.2 mm。
    (3)小圆柱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eq \f(D-d,2)
    则小圆柱体所需向心力表达式
    F=eq \f(mω2·D-d,2)
    带入数据有F=6.1×10-3 N。
    3.(2024·全国甲卷)学生小组为了探究超重和失重现象,将弹簧测力计挂在电梯内,测力计下端挂一物体。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 m/s2。
    (1)电梯静止时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N(结果保留1位小数)。
    (2)电梯上行时,一段时间内测力计的示数为4.5 N,则此段时间内物体处于________(填“超重”或“失重”)状态,电梯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 (1)5.0 (2)失重 1.0
    【解析】 (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5 N,则读数为5.0 N。
    (2)电梯上行时,一段时间内测力计的示数为4.5 N,小于物体的重力可知此段时间内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根据G=mg=5.0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T=ma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电梯加速度大小
    a≈1.0 m/s2。
    4.(2024·广西卷)单摆可作为研究简谐运动的理想模型。
    (1)制作单摆时,在图甲、图乙两种单摆的悬挂方式中,选择图甲方式的目的是要保持摆动中________不变。
    (2)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测得读数如图丙,则摆球直径为________cm。
    (3)若将一个周期为T的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5°的角度释放,忽略空气阻力,摆球的振动可看为简谐运动。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以释放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则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________。
    【答案】 (1)摆长 (2)1.06
    (3)x=eq \f(gT2sin 5°,4π2)cseq \b\lc\(\rc\)(\a\vs4\al\c1(\f(2π,T)t))
    【解析】 (1)选择图甲方式的目的是要保持摆动中摆长不变。
    (2)摆球直径为d=1.0 cm+6×0.1 mm=1.06 cm。
    (3)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eq \r(\f(L,g))可得单摆的摆长为L=eq \f(gT2,4π2)
    从平衡位置拉开5°的角度处释放,可得振幅为A=Lsin 5°
    以该位置为计时起点,根据简谐运动规律可得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Acs ωt=eq \f(gT2sin 5°,4π2)cseq \b\lc\(\rc\)(\a\vs4\al\c1(\f(2π,T)t))。
    5.(2024·山东卷)在第四次“天宫课堂”中,航天员演示了动量守恒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碰撞实验,气垫导轨两端分别安装a、b两个位移传感器,a测量滑块A与它的距离xA,b测量滑块B与它的距离xB。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两个滑块的质量,分别为200.0 g和400.0 g;
    ②接通气源,调整气垫导轨水平;
    ③拨动两滑块,使A、B均向右运动;
    ④导出传感器记录的数据,绘制xA、xB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像可知两滑块在t=________s时发生碰撞。
    (2)滑块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____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3)通过分析,得出质量为200.0 g的滑块是________(填“A”或“B”)。
    【答案】 (1)1.0 (2)0.20 (3)B
    【解析】 (1)由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两滑块的速度在t=1.0 s时发生突变,即这个时候发生了碰撞。
    (2)根据x-t图像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可知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大小为v=eq \b\lc\|\rc\|(\a\vs4\al\c1(\f(90-110,1.0))) cm/s=0.20 m/s。
    (3)由题图乙知,碰撞前A的速度大小vA=0.50 m/s,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约为vA′=0.36 m/s,由题图丙可知,碰撞后B的速度大小为vB′=0.5 m/s,A和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有mAvA+mBv=mAvA′+mBvB′
    代入数据解得eq \f(mA,mB)≈2
    所以质量为200.0 g的滑块是B。
    B组·综合练
    6.(2024·江西卷)某小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一遮光片,细线一端与小车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
    (1)实验前调节轨道右端滑轮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再适当垫高轨道左端以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
    (2)小车的质量为M1=320 g。利用光电门系统测出不同钩码质量m时小车加速度a。钩码所受重力记为F,作出a-F图像,如图(b)中图线甲所示。
    (3)由图线甲可知,F较小时,a与F成正比;F较大时,a与F不成正比。为了进一步探究,将小车的质量增加至M2=470 g,重复步骤(2)的测量过程,作出a-F图像,如图(b)中图线乙所示。
    (4)与图线甲相比,图线乙的线性区间________,非线性区间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较大”或“较小”)。再将小车的质量增加至M3=720 g,重复步骤(2)的测量过程,记录钩码所受重力F与小车加速度a,如表所示(表中第9~14组数据未列出)。
    (5)请在图(b)中补充描出第6至8三个数据点,并补充完成图线丙。
    (6)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猜想和推断:小车的质量________时,a与F成正比。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推断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较大 较小 (5)见解析图
    (6)远大于钩码质量 见解析
    【解析】 (4)由题图(b)分析可知,与图线甲相比,图线乙的线性区间较大,非线性区间较小。
    (5)在坐标系中进行描点,结合其他点用平滑的曲线拟合,使尽可能多的点在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如图所示。
    (6)设绳子拉力为T,对钩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ma
    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Ma
    联立解得F=(M+m)a
    变形得a=eq \f(1,M+m)F
    当m≪M时,可认为m+M=M
    则a=eq \f(1,M)·F
    即a与F成正比。
    7.(2024·北京卷)如图甲所示,让两个小球在斜槽末端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关于本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实验前,调节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
    B.选用两个半径不同的小球进行实验
    C.用质量大的小球碰撞质量小的小球
    (2)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首先,将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槽上的S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复写纸上,重复多次。然后,把质量为m2的被碰小球置于斜槽末端,再将质量为m1的小球从S位置由静止释放,两球相碰,重复多次。分别确定平均落点,记为M、N和P(P为m1单独滑落时的平均落点)。
    a.图乙为实验的落点记录,简要说明如何确定平均落点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别测出O点到平均落点的距离,记为OP、OM和ON。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关系式________成立,即可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3)受上述实验的启发,某同学设计了另一种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案。如图丙所示,用两根不可伸长的等长轻绳将两个半径相同、质量不等的匀质小球悬挂于等高的O点和O′点,两点间距等于小球的直径。将质量较小的小球1向左拉起至A点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B与静止于C点的小球2发生正碰。碰后小球1向左反弹至最高点A′,小球2向右摆动至最高点D。测得小球1,2的质量分别为m和M,弦长AB=l1、A′B=l2、CD=l3。
    推导说明,m、M、l1、l2、l3满足________关系即可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答案】 (1)AC
    (2)用圆规画圆,尽可能用最小的圆把各个落点圈住,这个圆的圆心位置代表平均落点 m1OP=m1OM+m2ON
    (3)ml1=-ml2+Ml3
    【解析】 (1)实验中若使小球碰撞前、后的水平位移与其碰撞前,后速度成正比,需要确保小球做平抛运动,即实验前,调节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故A正确;为使两小球发生的碰撞为对心正碰,两小球半径需相同,故B错误;为使碰后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同时飞出,需要用质量大的小球碰撞质量小的小球,故C正确。故选AC。
    (2)用圆规画圆,尽可能用最小的圆把各个落点圈住,这个圆的圆心位置代表平均落点;
    碰撞前、后小球均做平抛运动,由h=eq \f(1,2)gt2可知,小球的运动时间相同,所以水平位移与平抛初速度成正比,所以若m1OP=m1OM+m2ON
    即可验证碰撞前后动量守恒。
    (3)设轻绳长为L,小球从偏角θ处静止摆下,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小球经过圆弧对应的弦长为l,则由动能定理有
    mgL(1-cs θ)=eq \f(1,2)mv2
    由数学知识可知
    sin eq \f(θ,2)=eq \f(l,2L)
    联立两式解得v=leq \r(\f(g,L))
    若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有
    mv1=-mv2+Mv3
    又有v1=l1eq \r(\f(g,L)),v2=l2eq \r(\f(g,L)),v3=l3eq \r(\f(g,L))
    整理可得ml1=-ml2+Ml3。序号
    1
    2
    3
    4
    5
    钩码所受重力
    F/(9.8N)
    0.020
    0.040
    0.060
    0.080
    0.100
    小车加速度
    a/(m·s-2)
    0.26
    0.55
    0.82
    1.08
    1.36
    序号
    6
    7
    8
    9~14
    15
    钩码所受重
    力F/(9.8 N)
    0.120
    0.140
    0.160

    0.300
    小车加速度
    a/(m·s-2)
    1.67
    1.95
    2.20

    3.92

    相关学案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1第1讲(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1第1讲(Word版附解析),共13页。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1第2讲(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1第2讲(Word版附解析),共11页。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1第3讲(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学案第1部分专题1第3讲(Word版附解析),共1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