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最新考古发现距今约40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古城中,出土大量带有神面纹饰的浮雕石柱,这与良渚玉琮上的神面纹饰非常相似。这表明()
A.良渚文化是石峁文化的延伸 B.石峁古城已迈入阶级社会
C.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D.史前文明存在交往和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从材料的内容可知,良渚在长江流域,而陕西在黄河流域,在陕西出土的文化遗存与长江流域的文明成果相似,说明不同区域间有交流,D项正确;良渚文化距今5000多年比石峁文化早,因此“良渚文化是石峁文化的延续发展”说法有误,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无法反映阶级分化,排除B项;石峁文化出现的比良渚文化晚,不能说明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C项。故选D项。
2.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在地理环境上属于晋南地区。考古发掘出土了不少精美玉器,既有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玉器风格的玉壁、玉琮;也有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玉环特征的中孔为桃形或梨形的随葬玉环;还有类似于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的大双耳罐。该考古发现()
A.证明了史前各区域文化交流频繁 B.印证了玉器是最早出现的文明要素
C.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D.说明了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陶寺遗址出土了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的文物,说明中华文明并非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各地区都有发展,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C 项正确;材料只能看出不同地区存在交流,但不能说明是否频繁,排除A项;材料虽然说明不同地区都出土了玉器,但不能印证玉器是最早出现的文明要素,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并未说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D项。故选C项。
3.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有多条道路和墙垣,把都邑分为多个方正、规整的网格区域,祭祀区、宫城区和作坊区恰好在中路,且宫城区居于中心,其它重要遗存拱卫在宫城区的周围。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礼制文化走向成熟 B.城市布局凸显专制色彩
C.具备王朝国家特征 D.交通改善助推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据题干,二里头遗址“宫城区居于中心,其它重要遗存拱卫在宫城区的周围”,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较高的社会组织能力和规划能力,这说明夏朝具备早期国家的特征,故选C项;西周时期,礼制文化成熟完备,与本题时空不符,排除A项;早期国家时期,尚未形成高度集权,排除B项;题干的重点在于描述遗址的布局特点,而非交通和经济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
4.二里头遗址作为大型都邑遗址,遗存丰富,为了解夏朝的都城面貌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此,记者刘周岩在《寻找夏朝》中说:“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由此可见()
A.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价值比较有限 B.文字出土有助于历史研究发展
C.考古必须与文献史料结合才有意义 D.出土文字比其它文物意义更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商朝因为出土了殷墟甲骨文这样内证性的文字证据而成为信史,夏朝没有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而被怀疑,说明文字出土有助于历史研究发展,B项正确;考古发掘有时对历史研究价值非常大,“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价值比较有限”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考古发现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不一定与文献结合,排除C项;“出土文字比其它文物意义更大”的说法绝对化,有些文学艺术作品不一定可信,排除D项。故选B项。
5.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为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祈求,史称“求赙”。西周以来“天子不求私财”的传统从此打破,过去诸侯必须朝会天子的礼仪也名存实亡,相反,天子却要向诸侯进行聘问。这说明当时()
A.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B.西周社会已礼崩乐坏C.宗法制进一步发展 D.周天子失去共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周(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东周时期,周桓王被迫向诸侯祈求已逝周平王的随葬品,打破了之前的礼仪制度,这体现了周王室的衰落,说明传统秩序遭到破坏,原有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A 项正确;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题干说公元前720年,已经是东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宗法制涉及的是王位继承问题的制度,材料中未涉及王位继承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此时周天子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排除D项。故选A项。
6.在古史传说中,后人不仅把夷人和羌人的一部分列为黄帝的后裔,而且把各部族劳动人民的许多伟大发明,如衣服、文字、舟车、历法、蚕丝等都归功于黄帝。这表明()
A.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B.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根基
C.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文明中心 D.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基本具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从材料信息可知,古史传说不仅把周边民族列为黄帝的后裔,而且把许多发明都归功于黄帝,说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根基,B项正确;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与材料描述信息和史实均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黄河中下游的地位,排除C项;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材料没有涉及阶级压迫和剥削,排除D项。故选B项。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图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A.以民为本 B.崇德尚贤 C.天人合一 D.兼爱非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强调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墨子提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认为崇尚贤者是政治的根本;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强调尊重贤人、任用有才能的人。三者都体现了崇德尚贤的思想,B项正确;“以民为本”强调政府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材料中未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排除A项;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材料中未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排除C项;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思想,但材料中另外两位思想家的话未体现该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8.秦朝统一中国以后,北逐匈奴、建筑长城,南抚夷、越、修筑灵渠,并且大量移民南北边地进行屯戍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修长城阻止了匈奴的袭扰 B.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思想
C.修灵渠沟通了黄河和长江 D.移民屯戍有利于促进边地开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屯戍”即屯垦戍边,大量移民在南北边地驻扎下来开垦田地并进行边疆守卫,这有利于促进原本落后的边地得到开发,D项正确;长城阻止了匈奴袭扰不符合事实,它只是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排除A项;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是推行“以法治国”思想,与材料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灵渠沟通的是湘江和漓江,不是黄河和长江,排除C项。故选D项。
9.读“《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具体事项行文时限表(部分)”,该表反映秦朝()
A.实行严刑峻法维系统治 B.用法律保障行政管理效率
C.逐步完善地方治理体系 D.推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依据图信息可知,秦朝在行政管理中,对各项事务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这种严格的时间规定,体现了秦朝用法律来保障行政管理的效率,确保各项事务能够按时、有序地进行处理,B项正确;表格中并未直接体现出严刑峻法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表格主要强调的是具体事务的时间规定,而非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过程,排除C项;表格中没有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直接表述,排除D项。故选B项。
10.西汉初年,政府崇尚“无为而治”,默许民间自行铸造钱币。文景时期,部分诸侯王靠铸钱聚敛起的财富成为其发动叛乱的倚仗,一些宠臣也借助国家矿山铸钱敛财,富逾王侯。这可用于说明()
A.货币铸造业技术门槛偏低
B.休养生息有助于改善民生
C.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
D.财政危机导致了西汉衰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初年,民间自行铸造钱币和部分诸侯王、宠臣靠铸钱聚敛起的财富,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和威胁中央集权,表明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C项正确;材料强调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未涉及货币铸造业技术门槛的相关情况,排除A项;休养生息的确有助于改善民生,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未体现西汉政府出现财政危机,也得不出财政危机与西汉衰亡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1.《论语》记载,孔子曾赞许曾点对“谦”的领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魏晋士人对“谦”的解读聚焦于孔子可能怀有的豁达隐逸之情,并将曾点美化成一位超然脱俗的世外高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原文
行文事由
上报截止时间
出处
都官输大内,内受买(卖)之,尽七月而蹙(毕)
处理国有金属器物
七月
《金布律》
雨为氵封(澍),及诱(秀)粟尽八月口之
庄稼生长情况
八月
《田律》
稻后禾孰(熟)到十月牒书数
农作物产量收成
十月
《仓律》
A.文学自觉和审美观念的更新 B.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转变
C.门阀政治消解士人参政热情 D.政治环境和社会思想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魏晋时期士人对“谦”的解读在于孔子的豁达和曾点的超然脱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儒家思想衰弱,出现了逃避现实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思想,政治上主张“无为”,生活上主张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强调“清谈”。因此,这一变化体现了魏晋时期政治环境和社会思想变化,D项正确;本题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社会状况和思想的变化,与文学自觉和审美观念无关,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转变是社会环境变化的产物,排除B项;本题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社会环境和思想的变化,门阀政治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2.唐朝时,在全国性的饮茶之风中,茶也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儒家以茶修德,感受“中庸之道”;道家以茶修心,为茶道注入“天人合一”的思想;佛家以茶修性,强调“禅茶一味”。据此可知,唐朝()
A.茶文化在社会广受推崇
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饮茶文化蕴含人文精神
D.商业活跃带动茶文化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 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唐朝时期,儒道佛三家思想都借助茶来展现自己的思想特点,展现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感悟,由此说明饮茶文化中蕴含着人文精神,C项正确“广受推崇”的说法过于夸张,而且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者的行为,不能说明统治者推行的统治思想的情况,而且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排除B项;材料展现的是茶文化的内涵,没有体现商业活动是茶文化发展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3.下图是“玄奘西行图”和“鉴真东渡图”。据此可知()
图一 玄奘西行图 图二 鉴真东渡图
A.异域文化交流频繁 B.对外文化交流手段多样
C.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巨大 D.对外交流具有连续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玄奘西行图”反映了唐朝玄奘通过陆地西去古印度取佛经的历程,是对外学习和借鉴南亚佛教文化;鉴真东渡图表现了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历史事件,是传播中华文化,体现了与外文化交流的不同手段,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仅仅是两次中外文化交流,无法说明异域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信息,未涉及经济方面,同时玄奘西行体现是南亚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吸引和影响,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分别对南亚和日本的交往,不能说明对外交流具有连续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4.两税法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其意义不仅在于扩大了税源,使唐政府的财政状况走出困境,同时有助于改变赋役负担不均的现象。两税法实行后,大批的隐户被查出,政府控制的户口由120万户增至310万户。材料强调两税法()
A.是均田制的新发展 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D.保障农民生产时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推行两税法,查出大量的隐户,扩大了政府控制的户口,增加了财政收入,具有一定的公平性,B项正确;两税法是在均田制瓦解后形成的赋税制度,排除A项;材料与放松人身依附关系无关,排除C项;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唐朝并未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5.北宋时期,每逢灾荒年岁,政府便广泛募兵,所谓“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与此类似,对于频繁发生的农民起义,宋朝政府更多采取的是招安而非武力镇压。这些做法()
A.导致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
B.消除了动乱因素并巩固了统治
C.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D.源于崇文抑武治国方针的实施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北宋政府通过募兵的方式来应对灾荒和农民起义,这主要和北宋建立以来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有关,是希望通过募兵和养兵来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D项正确;荒年募兵增加了军费开支削弱战斗力,进而影响北宋在边疆战事,但招安农民起义不会,排除A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国家对社会控制加强的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6.有学者评论说:“科举制的推行,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据此可知,科举制度的推行()
A.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B.保证了长治久安
C.使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D项正确,“保障了教育的公平公正”、“长治久安”的说法均过于夸大化,排除AB项;郡县制的推行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归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
作用: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稳定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维护政治联系;有利于扩大疆域,促进文化交流。
(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两周时期的中国。机制:根据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作用:分封制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稳定政治秩序。周王室通过分封诸侯,使诸侯在各自的封国内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同时对周王室承担一定的义务,从而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维护政治联系。诸侯定期朝贡、述职,接受周天子的赏赐和指挥,使周天子能够有效地控制广大的地区。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促进文化交流。诸侯在封国内进行开发和治理,传播了周文化,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明确了贵族之间的等级秩序和权利义务,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两周时期的中国。特点:材料一“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的特点。周王室通过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为诸侯,利用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治统治,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材料二“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特点。在祭祀活动中,祈求上天和祖先的保佑,表明当时的政治统治借助了神权的力量来加强其合法性和权威性。
18.【官员选拔与国家制度】
材料一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材料二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参加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对排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吏的素质和改善吏治,都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时期与唐玄宗前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科举制的在当时的进步意义。
【答案】(1)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共同原因: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完善科举制度。(任意2点即可)
(2)以考试选人,扩大了用人范围,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助于废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吏的素质和改善了吏治,有利于巩固统治;有力推动了社会公平与社会阶层流动。(答出3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第一小问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别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第二小问共同原因,根据材料一“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可得出,善于用人;根据材料一“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可得出,重视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一“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任用高官主持科举考试”可得出,完善科举制度。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二“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以考试选人,扩大了用人范围,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材料唐太宗
唐玄宗前期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任用高官主持科举考试
二“这对排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助于废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二“提高官吏的素质和改善吏治”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提高了官吏的素质和改善了吏治,有利于巩固统治;根据材料二“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力推动了社会公平与社会阶层流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是惠及百姓、泽被后世,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因劳役过于繁重,反而成了一项虐政,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但是运河的开通,对于后来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运河文化史》(上册)
(1)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 一种常用方法。请运用这一方法对上图加以解读。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看法。据此,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认识史事?
【答案】(1)解读:地理位置: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组成部分:大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组成。历史意义: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后世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看法: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因劳役繁重成为虐政,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运河的开通对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起了巨大作用。认识史事:看待历史事件应当秉持唯物史观,一分为二的看待。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对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加以解读如下:地理位置方面,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成为重要的交通大动脉。组成部分上,大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组成,各段运河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水运网络。历史意义层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使得南北之间的物资运输更加便捷,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同时,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南方的物产可以更顺畅地运往北方,北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也能传播到南方,对后世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古代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朝及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是惠及百姓、泽被后世,利国利民的工程,但因劳役过于繁重,反而成了一项虐政,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可知,可得作者对“隋炀帝开凿运河”的看法是:一方面,隋炀帝开凿运河本是惠及百姓、泽被后世,利国利民的工程,运河的开通对后来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起了巨大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劳役过于繁重,反而成了一项虐政,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结合所学可知,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史事,思考方法:看待历史事件应当秉持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任何历史事件都具有多面性,不能片面地肯定或否定。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综合考虑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意义,以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历史事件。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陈寅恪极力发掘诗词的史料价值,并在史学研究中大量运用,成为其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即“以诗证史”“援诗入史”或“以诗释史”的方法...他之所以对唐诗史料价值的阐述和运用相当多,不仅是因为隋唐史是其史学研究的重点,还因为唐代是中国诗歌最盛的时代,唐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徐国利《陈寅恪对“以诗文证史”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等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信息(填写序号即可),指出它所反映的唐朝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信息对应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⑤
历史现象:唐朝科举制。
概述: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评价: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
【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首先,选取⑤,根据材料“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看出,其反映历史现象是唐朝科举制。
概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 科举制的发展,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诗歌内容
出处
①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
③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二首》
④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鼙鼓:指代军队或者战争)
白居易《长恨歌》
⑤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⑥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朝奏:韩愈向唐宪宗上奏《谏迎佛骨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度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解析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