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同步教学设计
【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文件包含3短诗五首教学课件pptx、3短诗五首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3.短诗五首新课导入学习目标沈尹默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歌内容。(重点)把握意象内涵,掌握白描手法的运用。(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强大的人格。(重点)沈尹默,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作家作品 20世纪初期,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 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了解背景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了解背景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又称为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新诗形式主要有: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散文诗。 新诗特点: 1.形式比较自由,可分行排列,没有格律限制; 2.强调意象的使用,重视技巧的表现; 3.不强调押韵,只注重口语、音韵的自然;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文体知识 划出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月 夜 沈尹默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月夜 沈尹默霜风 呼呼地 吹着,月光 明明地 照着。我 和一株顶高的树 并排立着,却 没有靠着。 | | | | | | |• • • • • • • • • • 看视频,说说你的想法。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写动态的“霜风”,静态的“月光”,突出月夜的寒霜浓重、冷气袭人,暗示五四运动前夕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的中国环境是萧森的。 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戴望舒了解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旨。(重点)品味关键词句,把握诗句的含义。(难点)感受诗人与萧红之间深挚的友情。(重点) 萧红,原名张秀环,后改名张廼(nǎi)莹,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与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并称“民国四大才女”。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生平 萧红在1932年结识萧军,并于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她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她东渡日本,创作了散文《孤独的生活》和长篇组诗《砂粒》等作品。1940年,萧红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萧红生平 萧红的生命旅程并不顺利。她在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尽管她的生命短暂,但她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被誉为具有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萧红生平 萧红的作品以描绘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为主,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叙述,将人物和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残酷现实。她的作品常常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同时也展现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萧红生平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作家作品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了解背景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看视频,说说你的想法。 结合诗歌背景,说说你从“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 “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 “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人跋山涉水来墓前凭吊,可见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表现出作者美好的愿望以及与已故者深厚的情谊。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去拜谒萧红墓的经历和感想,表达了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思念与缅怀,对生命之旅深沉的感慨与反思。卞之琳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歌的内容。(重点)品味诗歌意象,把握诗歌的哲思。(难点)汲取诗歌的营养,做积极向上的人。(重点)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作家作品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了解背景 《断章》 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看视频,说说你的想法。 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装饰”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宇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互相依存;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 这首诗描绘了“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主客体相对关系的哲理性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芦荻风雨吟联系生活体验,把握诗歌的意象。(重点)概括“我”的形象特点;体会动静结合和铺排渲染的写景方法。(难点)揣摩诗中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无畏“风雨”的人。(重点) 【芦荻】(1912—1994),现代诗人。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任暨南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抒情》等。作家作品 1941年12月,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我中华大地,那时的中国风雨如晦,阴霾遍布,生灵涂炭,诗人芦荻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风雨,也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心中积聚着的愤怒的力量,他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诗。了解背景风雨吟芦荻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看视频,说说你的想法。 开头两句中的“卷”“奔”两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卷”“奔”这个动词极为生动,突出风雨气势之猛烈、磅礴,描绘出了此时“大地”的动荡、不安和被裹挟的状态,自然的将大地与大海联系起来。 诗中的“风雨”有哪些含义? 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且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风雨”更深层次的涵义是指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 “我”面对苦难中的祖国,就像年轻而缺乏经验和阅历的舵手一样,忧思满怀,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感到忧虑的同时也激发了“我”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诗人通过描绘暴风骤雨摧折下大地被淹没的景象,表达了“我”愿做年轻舵手,战胜风雨、一往无前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统 一聂鲁达了解作者生平,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诗歌意象,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诗作所表达的哲思,感知多样的思考。(重点)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早期作品抒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有浪漫主义倾向,《大地上的居所》有浓厚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并流露出悲观情绪。后期作品大多是政治题材,歌颂祖国和人民。 主要作品有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作家作品 本诗选自《聂鲁达抒情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陈实译。本诗写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聂鲁达晚年的作品,原收录在诗集《世界末日》中。当时,诗人已认识到原子能时代的危险,该诗集的主题均为“启示”。了解背景 统 一 聂鲁达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看视频,说说你的想法。如何理解“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叶、花,无论姿态、形状如何,都称其为叶、花。这是作者历经生活磨难之后的感悟,由此引出下文的感悟。 如何理解“繁多是个谎言”? 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有是生命的传递。因此繁多只是一个空洞的数量,究其本质,都是同一事物。 结合题目,说一说作者是如何体现“统一”这一思想的。 所有的叶和一片叶,所有的花和一朵花,所有的树和一棵树,它们都是“多”与“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诗人以树叶、花朵、果实为意象,形象地阐明了现象与本质的道理,指出不要被众多的表面现象迷惑,要认清事物的本质。1.选择一首诗,创作一幅插画或设计一张海报,展现诗歌的意境与氛围。你可以使用手绘、数字绘画或其他媒介来完成作品。2.将所选诗歌与音乐相结合,选择一首与诗歌情感或主题相契合的音乐作品,创作一段配乐朗诵或诗歌演绎视频,展现你的创意和表演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