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仿真模拟卷01(解析)地理试卷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仿真模拟卷01(解析)地理试卷第1页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仿真模拟卷01(解析)地理试卷第2页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仿真模拟卷01(解析)地理试卷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仿真模拟卷01(解析)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仿真模拟卷01(解析)地理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2024年10月18日凌晨,位于日本九州的樱岛发生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喷出的烟柱高达4000米以上(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灰”一般来源自(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2.弥漫在空中的“火山灰”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答案】1.B 2.B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山灰”一般来源自上地幔中软流层物质喷发,不是来源于地壳和地核,B正确,AC错误;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火山灰对①影响不大,A错误;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火山灰会使得②增强,B正确;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火山灰会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升温减慢,④减弱;大气吸收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④增强,CD错误,故选B。
    2024年9月,古生物学家在重庆发现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第一个鸭嘴龙类恐龙化石—长生黔江龙,其生活时间约为距今7200万年至6600万年间。下图为长生黔江龙复原图及其生活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长生黔江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三叠纪 B.侏罗纪 C.白垩纪 D.二叠纪
    4.下列关于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蕨类植物繁盛 B.②时期,欧亚大陆雏形形成
    C.①时期,铁矿的形成期 D.②末期,恐龙突然销声匿迹
    【答案】3.C 4.D
    【解析】3.长生黔江龙生活时间约为距今7200万年至6600万年间,位于侏罗纪与古近纪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白垩纪,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①时期是三叠纪,是中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是古生代,A错误;②时期是白垩纪,是中生代,欧亚大陆雏形形成是在古生代,B错误;①时期是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时期,铁矿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前寒武纪,C错误;②时期末期是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销声匿迹,出现恐龙大灭绝,D正确。故选D。
    北京市通州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十一假期到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该森林公园内植草沟(种有植被的地表浅沟)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5.植草沟的主要功能是( )
    ①增加地表径流②增加地下径流③净化雨水④减少植物蒸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该园区本地树种占比达90%,主要原因是( )
    ①绿化率高②维护费用相对较低③成活率高④易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5.C 6.D
    【解析】5.据材料可知,植草沟增大了植被覆盖率,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生态植草沟可以增大下渗,增大了地下径流,②正确;减小了地表径流,①错误;植草沟植被能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净化雨水,③正确;植被覆盖率的提高会增大植物蒸腾,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故选C。
    6.本地树种更能适应本地的气候,成活率高,③正确;本地树种更能适应本地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维护费用相对较低,②正确;本地树种更能适应本地的气候和环境,能和当地的植被、微生物形成和谐共生,更容易为当地的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④正确;绿化率高不是主要原因,①错误。综上,②③④正确。故选D。
    乐业天坑群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漏斗群。该地区降水量大,为地下洞穴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地貌的形成与乐业天坑成因相似的是( )
    A. B.
    C. D.
    8.有关乐业天坑群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土壤深厚肥沃 B.气候较温暖湿润 C.地形平坦开阔 D.落叶阔叶林为主
    【答案】7.B 8.B
    【解析】7.乐业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云南石林也是流水溶蚀形成的,B正确;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错误;魔鬼城是风力侵蚀形成的,C错误;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B。
    8.乐业天坑群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属于亚热带,气候较温暖湿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正确,D错误;天坑群属于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土层浅薄、土壤贫瘠,AC错误。故选B。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或气象变化所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当海浪靠近海岸时会形成巨大水墙拍向陆地,带来巨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目前只能通过监测、预警减少损失。下图为“海底变化引起海啸的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图示灾害是由海啸造成的是( )
    A. B.
    C. D.
    10.对“海底变化引起海啸的预警监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传感器采集海底变化的数据②利用北斗系统指导人员的撤离
    ③运用遥感可以监测海啸动态过程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预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9.D 10.C
    【解析】9.根据灾害画面,可以判断A图为地震、B为滑坡、C为泥石流,A、B、C错误;D图均为大面积的水面,结合材料“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滑坡或气象变化所产生的破坏性海浪。当海浪靠近海岸时会形成巨大水墙拍向陆地”可知,海啸发生在海岸地区,图中有船只,代表海岸附近,一片狼藉,应是海啸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选D。
    10.传感器可以获取地理信息,可以运用传感器采集海底变化的数据,①正确;北斗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不能指导人员的撤离,②错误;遥感可以获取不同时段的海啸情况,但必须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才能分析监测海啸动态过程,③错误;GIS主要用于处理、分析地理信息,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与预警,④正确。故选C。
    城市人口吸引力反映城市对人口的拉力大小,数值越高,拉力越强。下图为我国2020年部分直辖市、地级市和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可知,城市人口吸引力( )
    A.规模越大吸引力越强 B.区域中心城市吸引力较强
    C.等级越高吸引力越强 D.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高
    12.提升城市人口吸引力的合理措施是( )
    A.恢复传统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B.提高消费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C.提升城市等级,吸引高新人才 D.发展教育科技,做强文创产业
    【答案】11.B 12.D
    【解析】1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城市人口吸引力较大的城市有拉萨、厦门、深圳等,其中拉萨是西部城市,城市规模小,AD错误;厦门为地级市,城市等级低于重庆,但是人口吸引力更大,C错误;拉萨、厦门、深圳等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城市,人口吸引力较强,B正确;故选B。
    12.恢复传统产业不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不利于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城市人口吸引力拉力不足,A错误;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单独提高消费水平并不能提高城市人口吸引力,B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城市人口吸引力和城市等级没有密切关系,因此提升城市等级不一定能提高城市人口吸引力,C错误;发展教育和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等,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外来投资,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才能提升城市人口吸引力,D正确;故选D。
    位于新疆的伊犁河谷自然条件优越,是新疆重要的农业区。小明在该地农事活动调查中,用漫画描绘了伊犁河谷的农业场景(图)。据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地农业实行机械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作物单产 B.提升作物品质 C.提高生产效率 D.减少资金投入
    14.该地采用图示灌溉方式主要是为了( )
    ①节约利用水资源②防止土壤盐碱化③减轻沙尘暴危害④改善农田小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3.C 14.A
    【解析】13.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C正确;并不能有效的提高作物单产,提升作物品质,AB错误;会增加资金投入,D错误,故选C。
    14.图示灌溉方式是管道输水,可节约利用水资源,当地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管道输水可防止土壤盐碱化,①②正确;对减轻沙尘暴危害、改善农田小气候作用不大,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智能共享药柜(箱),是一种旨在解决市民紧急用药需求的公益设施。下图为智能共药柜存取药品流程示意图。读图,智能共享药柜在城市商业区分布较多,主要原因是商业区( )
    A.人流量大、交通便利、需求多样 B.人口聚集度全天内均较高
    C.年轻人多,更善于使用信息技术 D.比其他功能区占地面积广
    【答案】A
    【解析】商业区是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人流量大,需求人员多,商业区集中不同年龄和病情不同的人员,对药品的多元化需求大,商业区交通便利,方便取得药品。A正确;商业区在夜间人们休息时集聚度很低,并非全天都高,B错误;商业区内不止有年轻人,其他年龄人口也较多,且智能共药对手机信息操作便利,C错误;居住区的面积大于商业区,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4大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为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我国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加快低碳建筑的推广和发展。图左为1981-2012年我年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右为“日光城”拉萨某地“低碳建筑示意图”。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拉萨某地低碳建筑选择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自然原因。(6分)
    与普通建筑相比,低碳建筑不仅增加了光伏发电板,还设计了双层玻璃、鹅卵石和可控开关(甲、乙、丙、丁)。
    (2)分析低碳建筑中鹅卵石在白天的作用。(2分)
    (3)下图中,能说明双层玻璃层可以有效保存房屋内热量的是 (A或B)图,并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 。(5分)
    (4)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的白天为减少屋内耗能,应该关闭开关 和 ,打开其它两个开关,在下图中横线处画上箭头,以表示冬季白天室内气流运动方向 。(4分)
    【答案】(1)分布特点:空间分布不均;从西北向东南减少;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原因:拉萨太阳能丰富;且太阳能清洁可再生。(6分,每点1分)
    (2)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2分)
    (3)A(1分)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穿透玻璃进入房屋(2分);地面发出的电磁波为长波辐射几乎不能穿透玻璃,起到了保温作用(2分)。
    (4)甲 丙 (2分)
    (2分)
    【解析】(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特点主要从总体分布特征,最大最小值的分布特征来分析。总的来看,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不均,大致趋势为从西北向东南减少;从最大最小值的分布特征来看,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分析拉萨某地低碳建筑选择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拉萨地区的太阳辐射分布情况分析。拉萨处在青藏高原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大,太阳能丰富,适宜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且太阳能清洁可再生,对环境污染小。
    (2)分析低碳建筑中鹅卵石在白天的作用主要从鹅卵石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角度分析。鹅卵石比热容较小,上升一定温度吸收的能量少,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
    (3)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穿透玻璃进入房屋,A正确,长波辐射较难穿透玻璃,B错误;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穿透玻璃进入房屋,使得地面吸收辐射增温;地面增温后向外产生辐射,地面发出的电磁波为长波辐射几乎不能穿透玻璃,那么地面辐射较多的被玻璃房中的空气所吸收,起到了保温作用。
    (4)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的白天为减少屋内耗能,需要使玻璃房中的热空气进入屋内,所以需要关闭甲和丙开关;鹅卵石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使得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屋内空气相对较冷,空气下沉,这样地面空气从屋内(高压)流向玻璃房(低压),较高处,空气从玻璃房流向屋内,绘制的图如下所示。
    17.北京市某校组织学生利用“清明”假期到南方研学旅行,期间参观了深圳市的“手拉手”学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在参观教学楼时,同学们发现教室外有开放、宽阔的走廊(如下图),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有的同学提出学校新建教学楼可以借鉴这种形式,也有的同学认为不适宜。
    (1)分析北京市学校不适宜采用这种走廊设计的原因。(4分)
    (2)说出该校学生在旅行期间看到的主要土壤类型________,并简述其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3分)
    下图是同学们在清明期间参观深圳学校“地理园”时拍摄的照片,大家在地理模型上看到不少落叶,从标识牌得知旁边的树木是樟树。某同学制作了樟树生长条件的资料卡片,如下图所示。
    樟树喜光,幼苗幼树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怕冷,冬季最低温度不得低于0℃,低于0℃会遭冻害,低于零下5-8℃,会冻伤死亡。
    (3)说明樟树在我国适宜生长的气候类型________及理由,并推测此时大量落叶的原因。(5分)
    (4)结合地理知识,列举学校地理园可以摆放的不同类别模型或仪器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1)北京冬季寒冷,开放式走廊不利于保温;宽阔的走廊会遮挡阳光,影响室内采光和冬季温度;北京冬春多大风,沙尘天气较多。(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红壤(1分)。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1分);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有机质积累少(1分)。
    (3)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1分,其中一种气候即可);理由:最冷月月均温高于0℃,降水丰富(2分);此时大量落叶的原因:春季气温回升,新叶萌生,老叶脱落(2分)。
    (4)日晷仪、典型地貌模型、岩石标本、气象观测仪器等。(2分,答出其中两种即可)
    【解析】(1)南方教室外有开放、宽阔的走廊可以为教室遮阴,降低教室温度。北京冬季寒冷,开放式走廊不利于保温;北方气候寒冷,宽阔的走廊会遮挡阳光,影响室内采光和冬季保暖。北京冬春多大风,沙尘天气较多,宽阔的走廊受沙尘影响较大。
    (2)深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土壤是红壤。深圳纬度低,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养分循环旺盛,有机质积累少;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有机质积累少
    (3)樟树在我国适宜生长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原因是樟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月均温高于0℃,降水丰富,适合樟树正长;此时为“清明”假期,正值春季,气温回升,此时新叶萌生,老叶脱落。
    (4)结合地理教材知识,学校地理园摆放的不同类别模型或仪器尽量和教材知识有关,可以是日晷仪、典型地貌模型、岩石标本、气象观测仪器等。
    18.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 日,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举行。某校学生开展以“亚运之城美丽绽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任务一 调查杭州城市发展
    表 杭州人口数量情况
    (1)概述杭州城镇化的表现。(4分)
    任务二 揭示亚运场馆奥秘
    亚运会攀岩项目场馆“绍兴羊山攀岩中心(如图2)”采用强化特色、彰显个性的开敞、半开敞的镂空“蚕茧”造型,传统文化和时代元素交相辉映,展示中国建筑文化的自信。
    (2)指出该建筑景观反映的当地地域文化特点和环保理念。(4分)
    任务三 探究城市空间利用
    杭州高新区——滨江区,致力建设成为面向全国的自主创新策源地、数字经济与应用双强示范区、幸福宜居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图3、图4分别示意滨江区规划结构和风貌定位。
    (3)说明滨江区城市总体设计的合理性。(4分)
    【答案】(1)人口总数大幅增长;城镇人口数量显著增加,城镇人口占比不断提高;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城市用地面积不断增加。(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体现了绍兴与蚕桑养殖等传统产业文化的紧密联系(2分)。环保理念(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开敞、半开敞造型利于自然采光与通风,节能环保;与自然环境融合,减少对生态的影响。
    (3)规划结构功能分区清晰,有利于各功能协调发展;定位符合高新区的特点,利于吸引创新资源和人才,同时注重宜居性,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吸引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4分,每点2分)
    【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杭州城镇化的表现包括:人口总数不断增加,尤其是从 1990 年到 2022 年增长幅度较大;城镇人口数量持续上升,且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反映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据图1可知,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
    (2)地域文化特点:“蚕茧”造型体现了绍兴当地与蚕桑文化密切相关的地域特色,展现了对传统产业文化的传承。 环保理念:开敞、半开敞的设计有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能源消耗;独特的造型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减少对环境的视觉冲击,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理念。
    (3)从滨江区规划结构和风貌定位来看,其合理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划结构中功能分区明确,利于不同功能的协调发展;定位强调科技、智慧等元素,与高新区的发展定位相契合,能吸引高科技人才和企业入驻;同时强调幸福宜居,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城市居住和工作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9.榆林市以科技创新积蓄发展动能,以引才聚智重塑城市面貌,开启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新路径。下图为榆林市地理环境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用好“一块煤”,创新一座城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榆林,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1)说出榆林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碳”寻新路径,“煤多”变“煤好”
    在“双碳”背景下,把煤炭“吃干榨净”成为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绿色发展路径之一。下图为煤化工产业链构成示意图。
    (2)简述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对于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
    建延榆高铁,联通新世界
    榆林市为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2023年11月5日,延安至榆林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全线桥隧设计总长225.22千米,桥隧比94.3%,新建隧道50座,桥梁68座。
    (3)分析延榆高速铁路桥隧比高的原因。(2分)
    【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等。(4分,每点1分)
    (2)产业多元化,丰富产品类型;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减少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就业岗位,完善基础设施等。(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途经黄土高原,地势起伏较大,跨多条河流,修建桥梁、隧道,保障高铁安全、高速运行。(2分)
    【解析】(1)由第一幅图可知,榆林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定位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有国家政策支持;公路、铁路、管道等交通运输便利,距离东部消费市场较近,市场需求量大等。
    (2)由第二幅图可知,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衍生产业较多,产业多元化,丰富产品类型;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多元化,能够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
    (3)由第一幅图可知,延榆高速铁路途径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地势起伏大,沟壑纵横,跨越河流众多,修建桥梁、隧道可降低坡度,保障高铁运行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年份
    1949 年
    1990 年
    2022 年
    人口总数/万人
    288.08
    574.78
    1220.4
    城镇人口数量/万人
    68.67
    169
    1039

    相关试卷

    2025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5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1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5年1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5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地理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Ι,单选题Ⅱ,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