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某同学使用光学显微镜对人体皮肤纵切片和迎春叶横切片进行了观察,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两图结构的活细胞都属于由各种组分相互配合而形成的复杂生命系统
B. 若使用迎春叶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发现滤纸条最上面的色素带为橙黄色
C. 甲属于生命系统的组织层次,乙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
D. 甲图和乙图中的活细胞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答案】C
【分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生命活性。
【详解】A、人体皮肤和迎春叶均由多种组织构成,并能行使一定功能,两者都称为器官,组成两图结构的活细胞都属于由各种组分相互配合而形成的复杂生命系统,A正确;
B、若使用迎春叶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发现滤纸条最上面的色素带为胡罗卜素,呈橙黄色,B正确;
C、人体皮肤和迎春叶均由多种组织构成,并能行使一定功能,两者都称为器官,C错误;
D、迎春叶叶肉细胞和人体皮肤细胞均为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D正确。
故选C。
2. 下列关于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B. b、c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a、b、c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
D. a、b、c、d都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D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复杂的细胞器;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并且含有多种细胞器。
【详解】A、a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A正确;
B、b蓝细菌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c水绵含有带状叶绿体,两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a、b、c均有细胞结构,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d为病毒,其生活离不开活细胞,C正确;
D、d噬菌体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D。
3. 无机盐在细胞中有重要作用,请根据以下材料选出错误选项( )
材料1:甲、乙分别为叶绿素分子和血红素分子的局部结构简图。
材料2:植物在缺乏N、P、K等物质时会出现各种症状,因此生产过程中常要给植物施肥。玉米生长过程中缺乏P,植株会特别矮小,根系发育差,叶片小,呈暗绿偏紫色。
甲 乙
A. 甲、乙结构简图所示的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Fe
B. 由材料1可知无机盐的作用之一是组成细胞中某些化合物
C. 材料2说明P对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D. 植物在P供应不足时,会影响核酸的合成,对蛋白质的合成没有影响
【答案】D
【分析】无机盐是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部分,如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
【详解】A、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Fe,A正确;
B、无机盐大多是以离子的形式存,甲图中Mg参与叶绿素的构成,Fe参与血红素的构成,由材料1可知无机盐的作用之一是组成细胞中某些化合物,B正确;
C、植物在缺乏N、P、K等物质时会出现各种症状,玉米生长过程中缺乏P,植株会特别矮小,根系发育差,叶片小,呈暗绿偏紫色,说明P对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C正确;
D、植物在P供应不足时,会影响核酸(C、H、O、N、P)的合成,对蛋白质的合成也有影响,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ATP,ATP的合成需要P,D错误。
故选D。
4.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它在跨膜运输物质时离不开ATP的水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C.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C
【分析】主动运输是一种逆浓度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顺浓度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载体蛋白的活性会受到温度、蛋白质变性剂的影响。
【详解】A、主动运输是一种逆浓度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B正确;
C、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改变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错误;
D、由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需要消耗能量,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细胞呼吸,降低能量供应,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正确。
故选C。
5. 同样是能源物质,ATP与葡萄糖具有不同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ATP和葡萄糖都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属于直接能源物质
B. 一分子ATP转化为ADP时释放的能量比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少许多
C. ATP中含有活跃的化学能,葡萄糖分子中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
D. 细胞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属于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答案】A
【分析】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可以互相转换并处于动态平衡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细胞内都一样,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详解】A、ATP属于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需要经分解后释放的能量用于合成ATP后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错误;
B、一分子ATP转化为ADP时释放的能量比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少许多,因为ATP是从葡萄糖中释放出的部分能量,B正确;
C、ATP中含有活跃的化学能,葡萄糖分子中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所以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中的能量需要转化为ATP才可直接利用,C正确;
D、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细胞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属于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正确。
故选A。
6. 观察下列由氨基酸形成血红蛋白的示意图,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肽链经过折叠、盘曲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多条肽链再构成复杂的蛋白质
B. 食物中的蛋白质与人体吸收氨基酸后合成的蛋白质有差别
C. 生物体内特定结构的蛋白质具有特定功能,说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D. 由已定的1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有2110种
【答案】D
【分析】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成为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详解】A、分析血红蛋白的形成过程图可知,从氨基酸到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大致有:氨基酸 → 多肽链 → 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A正确;
B、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中相应的消化酶的催化下,被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在人体遗传物质DNA的指导下,细胞吸收的氨基酸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由于人体遗传物质DNA与提供蛋白质类食物的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存在差异,所以人体的蛋白质和食物中的蛋白质不一样,B正确;
C、细胞内蛋白质种类众多的原因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不同、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形成了多样的蛋白质,生物体内特定结构的蛋白质具有特定功能,说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C正确;
D、现有数量充足的21种氨基酸,如果构成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可以写出2110条互不相同的长链,由已定的1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不能有2110种,D错误。
故选D。
7. 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增大pH,重复该实验,可用曲线a表示反应速率
B. 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将呈现曲线c所示变化
C. BC段,酶的浓度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
D. 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在一定的反应物浓度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超过一定的范围,底物浓度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
【详解】A、依题意,图中曲线b表示在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若重复该实验时,增大pH,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实验结果可用曲线a表示,A正确;
B、依题意,图中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与曲线c所示变化不符,B错误;
C、依题意,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可知,B点后,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基本保持不变,说明酶的浓度限制了BC段反应速率的提高,C正确;
D、依题意,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在曲线AB段,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说明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D正确。
故选B。
8.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时,可用碘液检测底物的分解情况
B. 在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可选用淀粉和淀粉酶
C. 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D. 用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最好先将材料放在光照、室温下培养
【答案】D
【分析】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详解】A、蔗糖无论是否水解都不能与碘液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碘液检测两种底物的分解情况,A错误;
B、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自身会分解,因此“探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不可选用淀粉和淀粉酶,B错误;
C、解离过程中,由于酒精和盐酸处理后细胞已死亡,视野内不能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C错误;
D、适宜光照、温度条件下培养黑藻,细胞代谢增强,细胞质流动加快,用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最好先将材料放在光照、室温下培养,D正确。
故选D。
9.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在线粒体的基质中能形成还原型辅酶Ⅰ③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④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⑤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⑥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区别⑦高尔基体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A. 1项B. 2项C. 3项D. 4项
【答案】C
【分析】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以外,还有呈胶质状态的细胞质基质,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因此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提供ATP、氨基酸、核苷酸等。
【详解】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①错误;
②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即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均能形成还原型辅酶Ⅰ,②正确;
③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③错误;
④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不能提供DNA,④错误;
⑤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是真核生物,都有细胞骨架,⑤正确;
⑥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区别,⑥正确;
⑦内质网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⑦错误。
综上②⑤⑥正确,共3项正确,即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 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分别制片观察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装片制作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呈长方形且排列紧密的分生区细胞后再转高倍镜观察
C. 药物X浓度为0时的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D. 药物X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且随药物X浓度升高而抑制程度增大
【答案】D
【详解】A、装片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
B、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B错误;
C、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9%,表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少,即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C错误;
D、由图可知,随着药物X浓度的增加,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减少,说明药物X抑制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且随X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D正确。
故选D。
11. 下列是某动物的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b→d→e→c
B. a图中的核仁与该细胞的细胞周期无关
C. d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细胞板上
D. 该生物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b和e两时期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细胞中,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分裂前期;c核膜核仁重新出现,为分裂末期;d细胞中,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分裂中期;e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分裂后期。
【详解】A、上述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的顺序是a(间期)→b(前期)→d(中期)→e(后期)→c(末期),A正确;
B、a图中的核仁会随细胞周期不同时期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B错误;
C、d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C错误;
D、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前期和末期,即b和c两时期,D错误。
故选A。
12. 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年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 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单独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2 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另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从实验1得出结论:细胞分裂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密切关系
B. 实验1说明细胞会随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C. 从实验2可以推断细胞进入衰老状态后,其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出现收缩
D. 实验2说明细胞核对细胞分裂的影响比细胞质大一些
【答案】C
【详解】A、由实验1可知,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说明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密切关系,A正确;
B、正常细胞的增殖代数是有限的,胎儿增殖代数多,老年人增殖代数少,细胞会随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B正确;
C、从实验2无法推断细胞进入衰老状态后,其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出现收缩,C错误;
D、实验2中,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是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这说明细胞核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要大一些,D正确。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蝾螈是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动物,有着非常强的再生能力,几乎任何一个部位受损或缺失后都能再生,这给人类肢体再生提供了研究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蝾螈的再生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蝾螈的再生过程体现了蝾螈体细胞的全能性
C. 蝾螈再生的组织细胞中核DNA相同
D. 蝾螈的再生过程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分化有关
【答案】B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蝾螈的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蝾螈的再生过程并未体现蝾螈体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蝾螈再生的组织细胞中核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C正确;
D、蝾螈的再生过程中有细胞数目和种类的变化,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分化有关,D正确。
故选B。
14. 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进行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a表示被动运输,b表示主动运输
B. 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都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C. 图乙中的物质A从细胞内分泌至细胞外时跨过一层生物膜
D. 胞吞和胞吐过程均不需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答案】ACD
【详解】A、方式a只与浓度有关,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属于自由扩散(被动运输);方式b除了与浓度相关外,还与载体数量有关,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错误;
B、胞吞和胞吐都涉及膜的流动,都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正确;
C、图乙中的物质A从细胞内分泌至细胞外为胞吐,胞吞和胞吐为非跨膜运输,不需要通过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
D、胞吞或胞吐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起识别作用,D错误。
故选ACD。
15. 在分泌蛋白合成、运输的过程中,核糖体首先合成分泌蛋白新生肽链的信号肽序列(SP),它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结合,引导核糖体及其上的新生肽链转移至内质网上,信号肽最终在内质网腔中被信号肽酶分解,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3H标记亮氨酸的羧基可追踪上述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B. 人体内消化酶和抗体的形成都需要经过该过程
C. 处于高尔基体内加工的分泌蛋白具有SP
D. 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答案】AC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详解】A、如果用3H标记羧基,在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会脱掉羧基上的H生成水,则无法追踪上述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分泌蛋白合成、运输过程中,初期才会形成SP,人体内消化酶和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因此都需要经过该过程,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SP在内质网中就被信号肽酶分解了,因此转移到高尔基体中加工的蛋白质不再具有SP,C错误;
D、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涉及囊泡的运输,生物膜的融合,因此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AC。
16. 在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瓶中O2和CO2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了CO2
B. 100s后,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C. 200s后,丙酮酸的消耗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D. 300s后,抽取培养液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
【答案】AD
【详解】A、可以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了CO2,溶液颜色变化为蓝→绿→黄,A正确;
B、100s时,由左侧纵坐标可知密闭锥形瓶中O2浓度由初始的2.5mg/L下降到约1.2mg/L,由右侧纵坐标可知CO2浓度由初始的5mg/L上升到约10mg/L,故O2的吸收量不等于CO2的释放量,B错误;
C、200s时,锥形瓶中的O2浓度几乎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此时酵母菌以无氧呼吸为主,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以丙酮酸的消耗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
D、300s后,由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抽取培养液,培养液中的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D正确。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如图为Ⅰ、Ⅱ、Ⅲ、Ⅳ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以_____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中Ⅲ细胞与其他细胞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
(2)图中Ⅰ细胞为________细胞(填“动物”或“植物”),判断依据是_____。
(3)在一个成人体内,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_____(填编号),若要分离出该种细胞器,可以采用_____法。
【答案】(1)①. 细胞 ②. Ⅲ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其他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2)①. 动物 ②. 该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
(3)①. ② ②. 差速离心
【分析】分析题图:①是内质网、②是线粒体、③是中心体、④是叶绿体、⑤是液泡、 ⑥是高尔基体。
【小问1详解】
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中Ⅲ细胞为原核细胞,与其他细胞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Ⅲ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其他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小问2详解】
图中Ⅰ细胞为动物细胞,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
【小问3详解】
在一个成人体内,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95%的能量来自于此,若要分离出该种细胞器,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
18. 水通道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提高水分子的运输效率。如图是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O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溶液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子进出猪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______。当猪的红细胞置于50mml⋅L-1至100mml⋅L-1的NaCl溶液中时,细胞将________。据图可知,该细胞在浓度为__________mml⋅L-1的NaCl溶液中能保持正常形态。
(2)某同学想比较猪的红细胞和猪的肝脏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大小,请根据图中信息帮他设计一个实验,并写出实验思路与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
【答案】(1)①. 被动运输 ②. 吸水涨破 ③. 150
(2)①. 将猪的肝脏细胞置于150mml•L-1的NaCl溶液中,观察该细胞的形态变化 ②. 若猪肝脏细胞在该溶液中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则猪肝脏细胞细胞质的浓度大于猪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若猪肝脏细胞在该溶液中失水皱缩,则猪肝脏细胞细胞质的浓度小于猪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若猪肝脏细胞在该溶液中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则猪肝脏细胞细胞质的浓度与猪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基本一致。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当NaCl溶液浓度为150mml⋅L-1时,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为1,说明此NaCl溶液的浓度与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相同,红细胞水分进出平衡。
【小问1详解】
水分子进出猪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为被动运输;当猪的红细胞置于50mml⋅L-1至100mml⋅L-1的NaCl溶液中时,细胞浓度大于外界浓度,细胞吸水涨破;据图可知,当NaCl溶液浓度为150mml⋅L-1时,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为1,说明此NaCl溶液的浓度与红细胞的细胞质浓度相同,细胞保持正常形态。
【小问2详解】
分析题意,猪的红细胞在浓度为150 mml•L-1 的NaCl溶液中能保持正常形态,要比较猪的红细胞和猪的肝脏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大小,可将猪的肝脏细胞置于150mml•L-1的NaCl溶液中,观察该细胞的形态变化:若猪肝脏细胞在该溶液中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则猪肝脏细胞细胞质的浓度大于猪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若猪肝脏细胞在该溶液中失水皱缩,则猪肝脏细胞细胞质的浓度小于猪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若猪肝脏细胞在该溶液中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则猪肝脏细胞细胞质的浓度与猪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基本一致。
19. 种子中储藏着大量淀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植物的种子中这些有机物的含量差异很大。通常根据有机物的含量将种子分为淀粉种子、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下图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种子中淀粉的水解过程需要淀粉酶的催化,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_____,组成淀粉酶的单体是______。
(2)将萌发至第2天和第9天的油料种子分别制成组织样液,各取等量样液加入A、B两试管中,再加入等量____试剂,60℃水浴加热后, A、B试管将出现______,但B试管比A试管颜色深。
(3)农田播种时,与淀粉种子相比,油料种子更适宜______(填“深”或“浅”)播,理由是_____。
【答案】(1)①. 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②. 氨基酸
(2)①. 斐林 ②. 砖红色沉淀
(3)①. 浅 ②. 油料种子中富含脂肪,相比糖类,脂肪中C、H比例高,O比例低,所以等质量的脂肪氧化时比糖类耗氧更多
【小问1详解】
酶作用的原理为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淀粉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单体为氨基酸。
【小问2详解】
由图2可知,鉴定还原糖采用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第2天葡萄糖含量低于第9天,因此B试管比A试管颜色深。
【小问3详解】
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对于同质量的淀粉来说,脂肪含有更多的H,所以脂肪氧化分解时,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故农田播种时,与淀粉种子相比,油料种子更适宜浅播。
20.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玉米籽粒干物质90%以上来源于叶片光合作用。玉米生长期遇高温天气对籽粒产量会产生不良影响。科研人员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将灌浆期的玉米植株分为HT组和CK组(对照组)。对HT组进行白天平均温度为(37±2)℃、持续30d的高温处理,而CK组白天平均温度为(31±2)℃。测定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高温可能使得玉米对可见光中的______光的吸收减少。图甲显示灌浆期的玉米对高温胁迫的抵御能力较_________(填“强”或“弱”),原因是______。
(2)胞间CO2浓度是指叶片内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该浓度主要取决于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根据实验结果推测HT组玉米植株胞间CO2浓度的变化_______(填“是”或“不是”)主要由气孔导度的变化引起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①. 红光和蓝紫 ②. 弱 ③. 相比对照组,HT组玉米植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幅度更大
(2)①. 不是 ②. 高温处理后,玉米植株气孔导度降低,外界进入叶肉细胞的CO2减少,而胞间CO2浓度反而升高,说明HT组玉米植株胞间CO2浓度的升高主要是因为净光合速率降低,利用的CO2减少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阶段需要光合色素吸收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当光合色素减少,光合速率就会降低。暗反应阶段通过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制造有机物。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色素、气孔导度等。
【小问1详解】
据图分析,与HT相比,CK组的叶绿素相对含量高,说明高温可能促进叶绿素降解,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高温可能使得玉米对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减少。图甲显示灌浆期的玉米对高温胁迫的抵御能力较弱,原因是相比对照组,HT组玉米植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幅度更大。
【小问2详解】
分析图乙、丙可知,高温处理后,玉米植株气孔导度降低,外界进入叶肉细胞的CO2减少,而胞间CO2浓度反而升高,说明HT组玉米植株胞间CO2浓度的升高主要是因为净光合速率降低,利用的CO2减少,推测HT组玉米植株胞间CO2浓度的变化不是主要由气孔导度的变化引起的。
21. 生物个体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图A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图B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C是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分为e、f、g三组统计后的数据。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A中______(填“甲→甲”或“乙→乙”)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时,发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_______期,原因是________。
(2)在图B中,染色质螺旋成染色体的时间段是_______,有完整细胞核的时间段是_______。
(3)若某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则该细胞属于图C中的_______组。若用药物将细胞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______组细胞数目增多。
【答案】(1)①. 乙→乙 ②. 间 ③.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2)①. b、d ②. a、c
(3)①. g ②. e
【分析】题图分析:A图中乙→甲表示分裂间期,甲→乙表示分裂期,乙→乙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图中a、c表示分裂间期,b、d表示分裂期,a+b、c+d可以表示细胞周期;C图中e表示G1期,f表示S期,g表示G2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小问1详解】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故图A中乙→乙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时,发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小问2详解】
B图中a、c表示分裂间期,b、d表示分裂期,故在图B中,染色质螺旋成染色体的时间段是b、d,有完整细胞核的时间段是间期即a、c。
【小问3详解】
若某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说明DNA已经复制完成,则该细胞属于图C中的g组。若用药物将细胞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DNA复制的时期为间期的S期,故会导致e组(G1)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十三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向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