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我们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与原产地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这个现象说明( )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答案】A
【分析】生物影响环境指的是原有的环境条件由于生物的存在而发生变化;生物适应环境指的是生物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为了趋利避害而主动对自身进行的调节或改变;环境影响生物指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生物的生存状态发生改变。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详解】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昼夜温差大可以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新疆的昼夜温差大,哈密瓜特别甜,而我们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昼夜温差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也多。因此,结合分析,与原产地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的现象说明环境影响生物,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使西瓜叶肉细胞呈现绿色和果肉细胞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 叶绿体、线粒体B. 叶绿体、液泡
C. 线粒体、液泡D. 液泡、染色体
【答案】B
【分析】(1)叶绿体是藻类和植物体中含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主要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的含量最多,遮蔽了其他色素,所以呈现绿色,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2)液泡具有贮存营养物质和维持渗透压的作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储存着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调节细胞的内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解答即可。
【详解】西瓜叶肉细胞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肉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光合色素,其中主要是叶绿素;果肉细胞呈现红色主要是液泡中储存有天然色素的原因。故选B。
本题考查了细胞器的组成和功能,对于不同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的理解和识记,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3. 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②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 ②①⑤B. ③①⑤C. ②①④D. ③①④
【答案】D
【分析】在视野中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体积变大、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详解】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上下左右颠倒的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为了使物像能出现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因此,上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很明显的是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在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故③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
知道视野中物像的特点,在视野中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及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发生变化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体积、数目以及视野亮度的变化
4.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表面
C.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答案】C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AC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故AD错误,C正确。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错误。
故选C。
5. 绿色开花植物的个体发育是从____开始的?( )
A. 种子B. 受精卵C. 卵细胞D. 幼苗
【答案】B
【分析】除病毒以外的生物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
【详解】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植物的个体发育首先经过受精卵的分裂,发育成胚,再发育成植株。所以,受精卵是绿色开花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
故选B。
6. 在温暖的季节,池塘的水会渐渐变成绿色,这是由哪种生物引起的?( )
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D. 种子植物
【答案】A
【分析】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把植物分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A.春天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在水中自养飘浮,池塘水渐渐变绿,使春水荡漾着绿波,故是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结果,故A符合题意。
B.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故B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故C不符合题意。
D.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某同学对如图生物(1 是葫芦藓,2 是肾蕨,3 是衣藻,4 是迎客松)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 1 是苔藓植物,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植株矮小,有根、茎、叶的分化
B. 2 是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所以比苔藓植物高大
C. 3 是单细胞藻类,细胞内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 4 是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答案】A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详解】A.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叶片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害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染细胞,所以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A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没有蕨类植物高大,B不符合题意。
C.衣藻是单细胞藻类植物,其细胞质内有大量叶绿体(叶绿素)而呈绿色,叶绿体呈杯形,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但这两类植物又有重要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裸子植物则不同,它没有果实,它的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有种皮,但没有果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是我国的珍稀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下列各项符合银杏特征的有( )
①有花、果实和种子 ②种子裸露 ③种子不裸露 ④无果皮 ⑤有果皮
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④D. ②⑤
【答案】C
【分析】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在外面的植物。
【详解】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有种子,种子裸露,无果皮,也无果实,则符合银杏特征的有②种子裸露、④无果皮,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 大米播种到地里,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 地里的水不足B. 外界温度太低
C. 种皮没有了D. 胚被破坏了
【答案】D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大米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胚,胚不完整,而萌发的种子的胚必须是完整的。因此,播种大米不能萌发的原因是“胚被破坏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10. 下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 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 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 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答案】D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详解】A.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甲是表示种子萌发的鲜重;曲线乙是表示种子干重变化,A正确。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B正确。
C.曲线乙中c→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C正确。
D.大豆幼苗长出叶,光合作用开始进行,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c点后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D错误。
故选D。
11. 下图是根尖不同部位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②
B. 与幼根的生长密切相关的是①和④
C. 由根冠到成熟区的正确排序是③①②④
D. ③对根尖起保护作用
【答案】C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③根冠、④分生区、①伸长区和②成熟区。
【详解】A.②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A正确。
B.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④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①伸长区细胞不断生长,细胞体积的增大,B正确。
C.根据分析,由根冠到成熟区正确排序是③根冠、④分生区、①伸长区和②成熟区,C错误。
D.③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C。
12. 水稻的根能不断生长,其中能够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的结构是( )
A. 成熟区B. 伸长区C. 分生区D. 根冠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A、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但不能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A不正确。
B、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能够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但不能是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B不正确。
C、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因此能够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C正确。
D、根冠具有保护作用,但能使细胞数目不断增加,D不正确。
故选C。
13. 如图示叶芽结构(纵切)模式图,图示[1]结构的名称和将来发育成的植物体结构名称分别是( )
A. 芽原基,芽B. 芽原基,叶C. 芽轴,芽D. 芽,芽
【答案】A
【分析】叶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原基、芽轴等结构。
【详解】由分析可知,叶芽本身是一个幼小,未发育成熟的茎,它是具备茎的各部分的幼小结构。图中1是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故选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叶芽的结构和发育。
14. 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A. 分生组织B. 保护组织
C. 营养组织D. 输导组织
【答案】A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功能。
【详解】A.分生组织分布在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是因为它们具有分生组织,A符合题意。
B.保护组织一般都分布在植物体的表面,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而且在与空气接触的细胞壁上有着角质,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营养组织分布在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
D.输导组织贯穿于根、茎、叶等处,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运输水、无机盐、营养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种植生菜的土壤中,农民会多施的肥料类型是( )
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硼肥
【答案】A
【分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详解】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种植生菜就是为了收获茎叶,所以应当多施氮肥。故选A。
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
16. 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
A. 碳、氢、氧的无机盐B. 氮、磷、钾的无机盐
C. 钙、铁、锌的无机盐D. 磷、硫、镁的无机盐
【答案】B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详解】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
故选B。
17. 《中国诗词大会》以“花”为主题字展开飞花令对决,以下植物具有花的是( )
A. 被子植物B. 藻类植物
C. 苔藓植物D. 蕨类植物
【答案】A
【分析】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多种多样,主要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详解】被子植物的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没有花,可见A正确。
故选A。
18. 下列关于植物花和果实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桃的食用部分是由珠被发育成的
B. 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现象,多由于传粉不足造成的
C. 一粒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个果实
D. 桃花雌蕊胚珠内的卵细胞,跟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答案】A
【分析】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双受精现象不是所有植物都具有的,而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详解】A.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桃的食用部分属于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A错误。
B.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现象,多由于传粉不足造成的,可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弥补,B正确。
C.一粒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一粒玉米种子实际上是一个果实,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桃花雌蕊胚珠内的卵细胞,跟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D正确。
故选A。
19. 一棵树因茎的基部被调皮的小孩剥去一圈皮,一段时间后,该树死亡。其原因是( )
A 切断了导管,根得不到无机盐
B. 切断了导管,叶得不到无机盐
C. 切断了筛管,根得不到有机物
D. 切断了筛管,叶得不到有机物
【答案】C
【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比较坚硬;最里面是髓,能够储存营养物质。
【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筛管位于木质部,属于死细胞。导管能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能向下运输有机物。因此,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不能进行呼吸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死亡。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 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将叶片中的叶绿素运走耗尽
B. ③步骤中小烧杯内是清水
C. ②步骤需要遮盖叶片上下表面的对应部分
D. 滴加碘液后叶片未变成蓝色的部分产生了淀粉
【答案】C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详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步骤①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保证植物叶片中的淀粉都是实验过程中制造的,A错误。
B.酒精能溶解叶绿素,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防止叶片的绿色影响染色结果,因此③步骤中小烧杯中是酒精,B错误。
C.步骤②中,为了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要用黑纸片遮盖叶片上下表面的对应部分,保证实验变量是光照,C正确。
D.淀粉遇碘变蓝,滴加碘液后,叶片未变蓝说明没有产生淀粉,D错误。
故选C。
21. 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B. 提高作物对土壤中无机盐的利用率
C. 提高作物的蒸腾作用
D. 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D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详解】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故选D。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22. 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主要目的是产生供细胞活动的( )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能量D. 有机物
【答案】C
【详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生物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
23. 河南省是中国农业大省,被誉为“中国粮仓”,下列采取的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 种子在播种前要用水浸种——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B. 幼苗带土移栽——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C. 连续阴天时在大棚中补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D. 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减弱呼吸作用
【答案】B
【分析】生物学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非常普遍,主要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原理的应用。
【详解】A.水分能浸软种皮,使种子的胚更容易突破种皮,种子内的营养物质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转运,因此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所以,种子在播种前要用水浸种,A正确。
B.幼苗带土移栽的目的是保护根尖,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使移栽的幼苗能更好的吸水,提高成活率,B错误。
C.连续阴天会造成大棚光照不足,容易影响大棚内作物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故此时会在大棚中补充光照,以促进光合作用,C正确。
D.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可以抑制粮食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加粮食的储存时间,D正确。
故选B。
24. 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我国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
B.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为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1/4
C. 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 每年的4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答案】D
【分析】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而森林又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群落,因此,可以说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在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间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爱护森林,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详解】AB.在我国的植被中,森林占据了主体;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AB正确。
C.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有些水草丰美、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的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已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C正确。
D.为了绿化荒山,绿化荒漠,建造防风治沙的“绿色长城”,我国还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并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在这一天里,大家都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D错误。
故选D。
25.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从我做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森林资源要合理利用,使其保持可持续发展
B. 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
C. 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
D. 退耕还林、还草、退海还湿对保护环境没有什么大的用处
【答案】D
【分析】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保护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详解】A.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主要有: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对森林资源要合理化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正确。
B.草场、牧场要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沙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正确。
C.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人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人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分别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管理,C正确。
D.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植树造林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 结合观察玉米种子的实验和玉米种子、黄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对照玉米种子结构模式图,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可以看到被碘液染成蓝色的部分主要是种子的___。
(2)黄豆种子是由[ ]___和胚组成的;黄豆种子的胚自上而下依次是由[②]___、胚轴、胚根和[④]___四部分组成的,种子萌发时___先突破种皮。
(3)胚被称作新植物的___;玉米种子___(填“有”、“无”)子叶,黄豆种子有___片子叶。
(4)玉米和黄豆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
(5)农业生产上贮藏粮食时,保持低温和干燥是为了___。
【答案】(1)胚乳 (2)①. 2种皮 ②. 胚芽 ③. 子叶 ④. 胚根
(3)①. 幼体 ②. 有 ③. 两##2##二
(4)有无胚乳 (5)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玉米种子结构图中的2是种皮,3是胚乳;黄豆种子结构图中的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1是胚,2是种皮。
【详解】(1)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图中的2种皮、胚和3胚乳三部分,其中胚乳占了玉米种子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淀粉)主要储存在胚乳中,因此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可以看到被碘液染成蓝色的部分主要是种子的胚乳。
(2)黄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结构包括图中的2种皮和1胚两部分,其中胚自上而下依次是由②胚芽、①胚轴、③胚根和④子叶四部分组成的;在种子萌发时,种子吸水膨胀,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芽、胚轴和胚根,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根。
(3)植物种子的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的,其中胚芽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植物体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或转运营养物质,于是植物体就形成了,因此胚被称作新植物的幼体;玉米种子的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的,子叶只有一片;黄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两片子叶,其肥大厚实,占了种子的绝大部分,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4)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黄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由此可见,玉米和黄豆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胚乳。
(5)贮藏粮食是为了保存更多的有机物,而粮食中消耗有机物的主要是自身的呼吸作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水分、氧气含量等。农业生产上贮藏粮食时,保持低温和干燥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强度,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粮食的贮藏时间。
27.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图1中的A、B、C表示植物的生理过程,图2为叶片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情况。
请据图作答:
(1)植物根吸收的水分通过___(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图1中___过程散失(填字母),参与(促进)生物圈的___循环。
(2)图2中能同时进行图1中A、C过程的细胞有___(填序号)。
(3)图3中cd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片的部分___,导致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
(4)一天中,植物幼苗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才能正常生长。
(5)由叶片结构图可见、叶片是由___三部分组成的。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进出叶片的“窗口”是[ ]___,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___(注[ ]中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6)下列关于图3的说法正确的有___(多选)。
A. a点表示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 b点表示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图中cd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 f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E. f点(18时)之前,光合作用强度一直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答案】(1)①. 导管 ②. B ③. 水
(2)②③⑦ (3)气孔关闭
(4)大于 (5)①. 表皮、叶肉、叶脉 ②. ⑥气孔 ③. ④下表皮 (6)CD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1中,C表示光合作用。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图1中,A表示呼吸作用。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图1中,B表示蒸腾作用。
(4)图2中,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海绵组织,④是下表皮,⑤是叶脉,⑥是气孔,⑦是保卫细胞。
【详解】(1)植物体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动力来自于图1中的B蒸腾作用,其吸收的水分大多数通过图2的④气孔散失到大气中,从而参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根据分析可知,图1中A表示呼吸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需要细胞中既含有叶绿体,有含有线粒体。图2是叶片结构图,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既含有叶绿体又含有线粒体,因此,图2中能同时进行图1中A、C过程的细胞有②栅栏组织、③海绵组织和⑦保卫细胞。
(3)夏季中午,当气温过高时,为避免叶片过度失水,部分气孔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由于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图3中cd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
(4)根据分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只有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有机物才能得以积累,植物才能生长。
(5)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⑥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一般陆生植物的叶背面(④下表皮)气孔比叶正面(上表皮)气孔多。
(6)A.图3中,a点植物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进行着呼吸作用,A错误。
B.曲线图中,b点是的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为0,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不是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图中cd段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有所下降,但此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正数,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正确。
D.图中的b、f点都表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为0,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正确。
E.曲线图中,bc段、cd段、de段、ef段它们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正数,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ab段、18~24时这两段,植物在释放二氧化碳,说明呼吸作用的强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强度,E错误。
故选CD。
28. 学习生物学之后,张家界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解学校有多少种植物,对学校内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同学们将学校分成了四个区域,对区域内的所有植物进行了记录,记录的表格整理如下:
(1)同学们采取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
(2)为了全面科学地了解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气候等的关系,在明确了目的、对象的基础上,还要制定合理的 ______。
(3)为了得到植物园内所有区域的植物种类数量,同学们对结果进行了处理,认为植物园内至少有_______种植物,最多有_______种植物。
(4)如图是植物园内植物种类柱形图,请将图补充完整____。
【答案】(1)调查法
(2)调查方案 (3) ①. 16 ②. 52
(4)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详解】(1)生物学社的同学们分成四组对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调查,需要统计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属于科学研究中的调查法。
(2)为了全面科学地了解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气候等的关系,在明确了目的、对象的基础上,还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准备材料用具,选择调查范围,设计调查路线,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和整理等。
(3)为了得到植物园内所有区域的植物种类数量,同学们对结果进行了处理,如果四个小组的同学调查的植物种类都相互重合的话,植物园内至少有16种植物(取四小组最多的种类数),如果四个小组的同学调查的植物种类都不相同,那么植物园内最多有52种植物,也就是各小组调查的种类数之和。
(4)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柱形图补充如下,是按照各组调查的植物种类整理成的。
调查区域
区域一
区域二
区域三
区域四
植物种类
11种
13种
16种
12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探究与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