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6课 两岸情深(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六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6课 两岸情深(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六年级上册,共9页。
第6课 两岸情深(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六年级上册一、选择题( )1、台湾民歌《丢丢铜仔》最初描绘的场景与什么有关?A. 儿童嬉戏 B. 矿山劳作 C. 海边捕鱼( )2、鲍元恺编曲的《阿里山的姑娘》具有怎样的音乐风格?A. 充满高山族民歌的原始韵味,节奏明快活泼B. 融合了现代音乐元素,曲风悠扬婉转C. 带有浓郁的交响乐风格,气势恢宏磅礴( )3、歌曲《半屏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对台湾自然风光的赞美 B. 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心愿 C. 对台湾历史文化的追溯( )4、《阿里山的姑娘》(邓禹平词)的歌词展现了阿里山怎样的特色?A. 姑娘的美丽勤劳 B. 山水的秀丽迷人 C. 以上都是( )5、以下哪种乐器在演奏《丢丢铜仔》时,能凭借其清脆明亮的音色,更好地烘托出欢快的氛围?A. 柳琴 B. 大提琴 C. 圆号( )6、演唱《半屏山》时,为体现两岸情深,声音要 。A. 轻柔婉转,饱含思念 B. 高亢嘹亮,富有激情 C. 低沉浑厚,庄严肃穆( )7、鲍元恺编曲的《阿里山的姑娘》节奏特点一般是 。A. 节奏复杂多变,充满动感活力 B. 节奏平稳舒缓,营造宁静氛围 C. 节奏轻快,带有鲜明的舞蹈韵律( )8、从《阿里山的姑娘》(邓禹平词)的歌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能感受到歌曲 。A. 描绘了阿里山人的美好形象 B. 展现了当地独特的风情 C. 以上都是( )9、以下哪首歌曲适合用合唱的方式展现其宏大深情的氛围,传递两岸一家亲的情感?A. 《丢丢铜仔》 B. 《半屏山》 C. 以上两首均可( )10、在欣赏以两岸情为主题的音乐时,了解两岸的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A. 地理风貌 B. 人文历史 C. 以上都是( )11、以下哪首歌曲在演唱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高山族舞蹈动作(对应《阿里山的姑娘》)、模拟爬山动作(对应《半屏山》),增强表演性?A. 《阿里山的姑娘》 B. 《半屏山》 C. 以上两首均可( )12、学习发声练习有助于 。A. 改善嗓音条件,提高演唱水平 B. 掌握不同的发声技巧,丰富声音表现力 C. 以上都是( )13、在演唱《丢丢铜仔》时,作曲家通过 的巧妙运用,使得欢快的情绪更加突出。A. 装饰音 B. 切分节奏 C. 以上都是( )14、演唱《阿里山的姑娘》(邓禹平词)时,为突出阿里山的风情,声音应 。A. 清脆明亮,富有活力 B. 轻柔舒缓,饱含温情 C. 高亢激昂,充满力量( )15、《丢丢铜仔》的节拍一般是 。A. 24 B. 34 C. 44二、填空题1、《两岸情深》单元包含了《 》《阿里山的姑娘》(鲍元恺编曲)、《半屏山》、《阿里山的姑娘》(邓禹平词)等展现两岸风情与同胞情谊的音乐作品,还涉及音乐知识(如发声练习、学吹竖笛)。2、《丢丢铜仔》通过__________(如旋律走向、节奏变化等)营造出欢快活泼的氛围。旋律多采用__________(具体描述,如跳跃的小音程等),节奏则__________(如轻快的律动等)。3、音乐中的力度记号 “p” 表示__________,在表现歌曲的轻柔部分,如《半屏山》中表达细腻情感时可能会用到。4、演唱《阿里山的姑娘》(鲍元恺编曲)要注意把握好歌曲的__________,让歌声充满高山族特色。要注意__________(如音准、节奏、情感等方面的要点)。5、《半屏山》的旋律节奏模仿了__________(如海浪的起伏、人们的思念之情等)的姿态。旋律似__________(形象比喻,如轻柔的海风),节奏像__________(生动描述,如缓慢的潮汐)。6、《阿里山的姑娘》(邓禹平词)的歌词描绘了__________(如阿里山的美景、人们的生活场景等),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情。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所有关于两岸情的音乐作品节奏都必须很慢,以体现两岸同胞的深情。( )2、《阿里山的姑娘》只能用女声演唱,男声声音不合适。( )3、了解台湾的民俗文化、地理风貌以及音乐的表现手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单元歌曲。( )4、学习本单元音乐,只学唱歌不用理会乐器演奏,因为歌曲更重要。( )5、《两岸情深》单元的歌曲都旨在展现两岸的风情,传递同胞的情谊与统一的期盼。( )四、连线题1、将歌曲与对应的情感氛围连线《丢丢铜仔》 营造欢快氛围,活泼俏皮,仿若台湾孩童的欢乐嬉戏《阿里山的姑娘》(鲍元恺编曲) 展现高山族风情,明快热烈,宛如阿里山的热闹庆典《半屏山》 表达统一心愿,深沉内敛,恰似两岸同胞的深情呼唤《阿里山的姑娘》(邓禹平词) 描绘地域特色,清新优美,如同阿里山的绝美画卷2、将乐器与在相关作品中的作用连线柳琴(在《丢丢铜仔》中) 弹奏清脆的旋律,烘托欢快氛围,似孩童的笑声竹笛(在《阿里山的姑娘》(鲍元恺编曲)中) 吹奏悠扬的旋律,增添高山族韵味,仿若山间的清风小提琴(在《半屏山》中) 拉奏深情的旋律,增强思念氛围,似绵长的思念3、将音乐知识与对应内容连线发声练习 帮助演唱者调整发声状态,提高演唱水平学吹竖笛 培养音乐技能,丰富音乐体验跳跃的小音程 使旋律更具活泼感,契合欢快氛围五、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半屏山》这首乐曲是如何通过音乐元素营造出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氛围的?2、谈谈《阿里山的姑娘》(邓禹平词)这首歌曲中,旋律与歌词是如何配合来展现阿里山风情的?3、在学习《两岸情深》这一单元后,你对音乐与两岸关系的联系有了哪些新认识?答案一、选择题BABCAACCCCCCCAA二、填空题《丢丢铜仔》;发声练习、学吹竖笛旋律多采用跳跃的小音程,似快乐的跳跃;节奏轻快的律动,如奔跑的脚步。弱韵律和情感;保持声音的高山族特色,唱出欢快海浪的起伏;轻柔的海风;缓慢的潮汐C云雾缭绕的山峦、能歌善舞的人群。三、判断题××√×√四、连线题《丢丢铜仔》— 营造欢快氛围,活泼俏皮,仿若台湾孩童的欢乐嬉戏;《阿里山的姑娘》(鲍元恺编曲)— 展现高山族风情,明快热烈,宛如阿里山的热闹庆典;《半屏山》— 表达统一心愿,深沉内敛,恰似两岸同胞的深情呼唤;《阿里山的姑娘》(邓禹平词)— 描绘地域特色,清新优美,如同阿里山的绝美画卷柳琴(在《丢丢铜仔》中)— 弹奏清脆的旋律,烘托欢快氛围,似孩童的笑声;竹笛(在《阿里山的姑娘》(鲍元恺编曲)中)— 吹奏悠扬的旋律,增添高山族韵味,仿若山间的清风;小提琴(在《半屏山》中)— 拉奏深情的旋律,增强思念氛围,似绵长的思念发声练习 — 帮助演唱者调整发声状态,提高演唱水平;学吹竖笛 — 培养音乐技能,丰富音乐体验;跳跃的小音程 — 使旋律更具活泼感,契合欢快氛围四、简答题《半屏山》旋律采用舒缓且略带忧伤的线条,如轻柔的海风,多运用下行音阶,似人们心底的叹息,节奏缓慢且有规律,像缓慢的潮汐,小提琴拉奏深情的旋律,增强思念氛围,营造出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深沉内敛氛围,让人仿佛感受到两岸亲人隔海相望的眷恋。《阿里山的姑娘》(邓禹平词)旋律清新优美,多采用级进与小跳进结合,似阿里山起伏的山峦,歌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当地风土人情,旋律与歌词相得益彰,优美旋律配上风情歌词,将阿里山风情全方位展现出来。学习本单元后,深刻认识到音乐与两岸关系紧密相连。像《丢丢铜仔》用欢快旋律、活泼节奏展现台湾民俗;《阿里山的姑娘》(鲍元恺编曲)借热烈音符、明快节奏描绘高山族风情;《半屏山》以深沉曲调、内敛歌词体现统一心愿;《阿里山的姑娘》(邓禹平词)凭优美旋律、风情歌词表达地域特色。音乐捕捉两岸关系神韵,唤起共鸣,是两岸关系的艺术载体,让两岸关系在音符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