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4题,共42分)
    1.神舟十九号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隔热罩受热熔化B.飞船与火箭分离
    C.火箭内燃料燃烧D.导流槽内水汽化
    2.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
    A.氢气有可燃性——填充氢气球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于制造氮肥
    C.碳化学性质稳定——用墨水书写档案D.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于供给呼吸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用化学的方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气体减少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等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通常条件下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探究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耗氧量情况,足量蜡烛和红磷分别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定的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4%
    B.红磷燃烧过程中,b点和c点时容器内物质总质量不相等
    C.燃烧后,两容器中氧气均未耗尽,红磷耗氧量较多
    D.若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氧气的体积分数可降至3%
    5.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测得集气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图1 图2
    A.b点时红磷开始燃烧
    B.b→c段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d点时集气瓶中已经没有氧气
    D.e点时打开止水夹
    6.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①④组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药品为高锰酸钾
    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在实验中起液封和节约药品的作用
    C.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借助弹簧夹能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
    D.装置③⑤组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应放在a端验满
    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如图所示。图中试管A和装置D的试管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浓氨水,试管B和C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酚酞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①和实验②都会出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
    B.实验①和实验②出现不同的现象是:C试管中先变红,B试管中后变红
    C.上述两个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上述两个实验说明:只要温度足够低,分子就不会运动
    8.从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可分的
    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9.下列微观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
    D.离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10.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个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下列说法错误的( )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B.乙实验有利于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C.甲实验只根据“固体消失”这一现象,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11.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基础。如图是某化学小组描绘的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运动轨迹a错误
    B.通过轨迹c,可推测原子核带正电
    轨迹b比轨迹d的数量多
    D.该实验说明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
    12.已知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152的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A.B.g
    C.D.g
    13.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B.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14.“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图1)和反应微观示意图(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提供呼吸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 O2↑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改变,但原子没有改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
    (1)图Ⅰ甲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
    (2)按照图Ⅰ进行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
    ①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B、C两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色情况是 ;
    ②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温度与分子运动速率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 ;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
    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据下图部分元素周期表回答问题:
    (1)第2、3周期均以 (填“金属”“非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2)氟原子的电子数为 ,它与 元素在同一族。
    17.水和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在微观模型A、B、C、D中,表示水分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2)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 ;
    (3)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双选)。
    a.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b.农业推广节水灌溉
    c.洗菜水、淘米水浇花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18.探究燃烧条件
    该小组以上图为例探究燃烧的条件:
    【查阅资料】I.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Ⅱ.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1)实验中a、 (选填“b”或“c”)两处的现象相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c两处的现象相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该装置的管口系着小气球,其作用是 。
    三 、简答题(19小题4分,20小题6分,共10分)
    19.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我国发明的铁锅做饭,可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20.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是什么?
    四 、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21.某初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实验,并诚邀你的加入,请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请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选用C装置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 ,使用G装置收集氢气。气体从 口进入(填“a”或“b”);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组合。
    五、计算题(8分)
    2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补钙剂中碳酸钙的含量,实验小组取10g钙片放入100g稀盐酸中,有效成分恰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剩余固体和液体总质量为107.8g。(温馨提示:)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g;
    (2)计算10g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
    【参考答案】
    1.C【解析】A.隔热罩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飞船与火箭分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火箭内燃料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导流槽内水汽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2.C【解析】A、氢气用于填充氢气球,是因为氢气密度小于空气,该选项不正确;
    B、氮气可制造氮肥,并不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而是因为其含有氮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C、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则用黑色墨水书写档案材料,能保持很长时间,该选项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吸,并不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3.D【解析】A.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用化学的方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气体减少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等,故B正确;
    C.稀有气体通常条件下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稳定,故C正确;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大多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不是所有物质,故D错误;
    故选D。
    4.C【解析】A、蜡烛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空气中氮气体积不变,a点时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为16%,氮气的体积分数仍约为78%,故A错误;
    B、因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则b点和c点时容器内物质总质量相等,故B错误;
    C、燃烧后,两容器中氧气均有剩余,其中红磷燃烧后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蜡烛,说明红磷耗氧量较多,故C正确;
    D、若将足量蜡烛和红磷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燃烧,蜡烛会在氧气体积分数为14%时熄灭,红磷在氧气体积分数为10%时熄灭,氧气体积分数不可能降至3%,故D错误。
    故选C。
    5.A【分析】ab段红磷一开始未达到着火点,所以未开始燃烧,b点红磷开始燃烧,燃烧放热,故bc段容器内压强变大,cd段氧气被红磷逐渐消耗,且反应结束后温度不断降低,压强不断减少,在d点打开止水夹,由于集气瓶内压强降低,水被倒吸入集气瓶,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解析】A、b点时红磷开始燃烧,放热,气压增大,该选项正确;
    B、b→c段容器内压强变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可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选项错误;
    C、d点时集气瓶中仍然含有氧气,该选项不正确;
    D、d点时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气压增大,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6.D【解析】A、装置①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则装置①④组合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药品可以是高锰酸钾,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将液体装满后再进入锥形瓶,可以保留液体药品,节约药品,另外小试管内液体直接封住长颈漏斗下端,形成密闭装置,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借助弹簧夹能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夹紧弹簧夹,反应生成的气体增多,使得装置内压强增大,瓶内液体被压入烧杯内,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使得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内液体重新进入瓶内,固液接触反应开始,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装置③⑤组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应从a端导管口通入,则燃着的木条应放在b端验满,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D【解析】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酚酞溶液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实验①和实验②都会出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B、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实验②中温度高,故实验①和实验②出现不同的现象是:C试管中先变红,B试管中后变红,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A和B中溶液,C和D中溶液,均没有直接接触,一段时间后,B、C中酚酞溶液均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试管中先变红,B试管中后变红,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
    D、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可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不能说明只要温度足够低,分子就不会运动,低温下,分子也在不断运动,只是运动速率慢,符合题意。
    故选D。
    8.B【解析】A、由图像可知,苯由苯分子构成,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A正确;
    B、由“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可知,硅由硅原子构成,但不能获取“硅原子是可分”的信息,故选项B不正确;
    C、由“水受热蒸发”图可知,水由水分子构成,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C正确;
    D、由氯化钠晶体模型可知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苯由苯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硅由硅原子构成,由此可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9.D【解析】A、分子、原子与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金属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A正确;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B正确;
    C、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故C正确;
    D、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离子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D错误。
    10.C【解析】A、乙装置密闭,则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该选项说法正确;
    B、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氨气,有利于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甲实验中“固体消失”,并不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也有可能是固体物质受热升华导致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D、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D【解析】A.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当α粒子在原子核附近通过时,表现为相斥,运动轨迹不可能是a,因此a不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故正确;
    B.α粒子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当α粒子在原子核附近通过时,表现为相斥,所以通过轨迹c,可推测原子核带正电,故正确;
    C.由于原子中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却很大,所以a粒子遇到原子核就会发生偏向,例如c和d;因为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很小,但所占的体积却很大,电子的质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a粒子可以直接穿过去,例如b;所以轨迹b比轨迹d的数量多,故正确;
    D.该实验只能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不能说明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故错误;
    故选D。
    12.D【解析】已知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两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等于其实际质量比,故,铕原子质量 =
    故选D。
    13.B【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同理可以确定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1﹣42%﹣40%﹣10%)=6%,故乙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1﹣70%﹣14%﹣10%)=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解析】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丙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6%:34%=3:17,则若消耗3g的乙,则生成17g的丙,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和(而不是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4.D【解析】A、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b中的氧气才能供给呼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根据B项的分析,及图示,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改变,但原子没有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1)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 B、C中溶液均由无色变为红色,C中溶液先变色 越快
    (3)环保(或节约药品)
    【解析】(1)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变红,实验中能观察到甲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①B、C两试管中的酚酞溶液都会变红,且C中酚酞先变红;
    ②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温度与分子运动速率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大;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中所用浓氨水量少,可以节约药品;改进后的实验是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可以防止环境污染。
    16.(1)金属
    (2) 9 氯/Cl
    【解析】(1)第2、3周期开始的元素分别为锂、钠,都是“钅”字旁,都是以属色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2)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氟原子的原子序数为9,则氟原子的电子数为9,它与氯(Cl)元素在同一族
    17.(1)B (2)14:3 (3)bc
    【解析】(1)由图可知,每个B分子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表示水分子,故填:B;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C和D的质量比为:(12+16):6=14:3;(3)a、地下水资源有限,应合理开采,不然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符合题意;
    b、农业推广节水灌溉,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c、洗菜水、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8.(1)b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解析】(1)对比实验,必须控制变量唯一性,当只有一个条件不同时,才可对比出该条件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a、b两处的现象相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a、c两处的现象相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白磷、红磷燃烧生成物都是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该装置的管口系着小气球,其作用是: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19.抄菜时铁锅中少量铁单质进入人体与人体胃液作用转化为易吸收铁元素。如果在炒菜时经常加入适量的食用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醋酸与少量铁单质反应,生成可吸收的含铁物质。
    20.原因是: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②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
    措施是:①多植树造林 ②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
    21.(1)试管 长颈漏斗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D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4)AF或AG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试管;仪器②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装置可选D;
    (3)与B装置相比,C装置可将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使用G装置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气体从b端进入;
    (4)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F或G,故填:AF或AG。
    22.【答案】(1)2.2
    (2)解:设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x=5g
    答:10g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是5g。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故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0g+100g-107.8g=2.2g;
    (2)见答案。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共8页。

    2024~2025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农垦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农垦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0页。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长流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长流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