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微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微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数据中,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正常行走时的速度大约10m/s
B.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C.教学楼每层高度大约在3m
D.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答案】C
【解析】解:A、人正常行走时的速度大约1.1m/s,故A错误;
B、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B错误;
C、教学楼每层高度大约在3m,故C正确;
D、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故D错误。
故选:C。
2.(2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人在岸上说话能惊动水中鱼,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
B.图乙:演奏小提琴时,手指在琴弦上不同位置按压改变琴声的响度
C.图丙: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D.图丁: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答案】A
【解析】解:A.人在岸上说话,声音通过水传给了鱼,从而惊动水中鱼,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A正确;
B.演奏小提琴时,手指在琴弦上不同位置按压改变了琴弦振动部分的长短,从而改变了琴声的音调,故B错误;
C.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C错误;
D.防噪声耳罩的作用是防止噪声传入耳中,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3.(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倒立的虚像,且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有关
B.乙图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丙图中,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丁图中,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入射到某种液体中,其光路表明该液体是不均匀的
【答案】D
【解析】解:A.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且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故A错误;
B.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我们在岸上看到水中鱼,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成的是虚像,故C错误;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入射到某种液体中,光路发生了弯曲,表明该液体是不均匀的。
故选:D。
4.(2分)中华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解读,也别有生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磨杵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体积减小
C.“金石可镂”,雕刻后金石的密度减小
D.“滴水成冰”,水结冰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答案】C
【解析】解:A、“铁杵磨成针”,铁杵在磨成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铁被磨掉了,因而铁杵中所含铁物质比原来减少了,所以其质量减小,故A正确;
B、“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剩余蜡烛所占空间在减小,所以体积减小,故B正确;
C、“金石可镂”,镂后金石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它的密度不变,故C错误;
D、“滴水成冰”,凝固前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故D正确。
故选:C。
5.(2分)四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银、水、酒精,汽油,如图所示,其中盛水银的容器是( )
A.B.
C.D.
【答案】C
【解析】解:∵四种液体的质量相等,且ρ水银>ρ水>ρ酒精>ρ汽油,
∴根据V=可知,V水银<V水<V酒精<V汽油,
∵四个容器完全相同,
∴盛水银的容器液面最低。
故选:C。
6.(2分)如图所示的事例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力使弓形变
B.力使跳板弯曲
C.力使弹簧伸长
D.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
【答案】D
【解析】解:
A、在力的作用下,弓弯曲发生形变,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力使跳板变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力使弹簧伸长,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力使木箱由静止变为运动,力改变了木箱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2分)如图所示是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形,其中没有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
A.鱿鱼向前喷水而后退
B.企鹅向后划水而前进
C.水母向下喷水而上升
D.泥鳅因分泌粘液钻出渔网
【答案】D
【解析】解:
A、鱿鱼向前喷水对水施加向前的力,同时水对鱿鱼施加向后的力使鱿鱼后退,故A不符合题意;
B、企鹅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企鹅施加向前的力使企鹅前进,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母向下喷水对水施加向下的力,同时水对水母施加向上的力使水母上升,故C不符合题意;
D、泥鳅因分泌粘液钻出渔网,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2分)图甲是一种有三根弹簧的弹簧拉力器,图乙是几个同学用这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的场景,结果每个人都把手臂撑直了,则( )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每个人的拉力一样大
【答案】B
【解析】解:弹簧伸长越长,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人对弹簧施加的拉力也越大;
三个同学都把拉力器上的三根弹簧拉开,都把手臂撑直,手臂越长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人所用的拉力越大,手臂短的人,弹簧的伸长量越小,人所用的拉力越小。
故选:B。
9.(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刹车时用力捏闸
B.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花纹
C.自行车脚蹬子上刻有花纹
D.轴承中装有滚珠
【答案】D
【解析】解:A、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题意;
B、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
C、自行车脚蹬子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
D、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分)甲、乙两辆玩具小车从同一起点一起向东运动的s﹣t图像如图,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车都是在匀速直线运动
②乙车速度是0.1km/h
③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东运动
④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0.8m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解:①②、从图像可以看出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m时,所用时间t乙=12s,则乙车的速度为:v乙===0.1m/s,故①正确,②错误;
③、由图可知运动相同的时间时,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的路程,由v=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因此乙车相对于甲车的位置向西,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故③错误。
④、由图可知经过8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1.6m,乙通过的路程为0.8m,已知甲、乙两车从同一起点向东运动,因此甲、乙两车相距:1.6m﹣0.8m=0.8m,因此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0.8m处,故④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1.(2分)(1)如图1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8.50 cm。
(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8 N。
【答案】(1)8.50;(2)2.8。
【解析】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8.5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cm;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分为5个小格,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8N。
故答案为:(1)8.50;(2)2.8。
12.(2分)一位中学生质量为50kg,他所受重力是 490 N,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
【答案】490;地球。
【解析】解:
(1)该中学生所受的重力:G=mg=50kg×9.8N/kg=490N;
(2)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答案为:490;地球。
13.(1分)小明爸爸乘汽车前往武汉“抗疫”,汽车开动后,小明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小明爸爸看到小明逐渐向后退去,是以 汽车 (选填“汽车”或“地面”)为参照物。
【答案】汽车。
【解析】解:小明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逐渐向后退去。
故答案为:汽车。
14.(3分)暑假小明去雪花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湖面,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奇妙景象。其中“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鱼在云上游”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小明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 浅 (选填“深”或“浅”)。
【答案】反射;折射;浅。
【解析】解:“云在水中飘”是天上的云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水中鱼反射的光线由水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浅。
15.(2分)如图,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90度,则反射角是 45 度。若在此基础上再将纸板右侧沿ON多次向前、向后折转,都无法在右侧纸板上观察到反射光线,则可得结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答案】45;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解: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90度,则入射角为×90°=45°,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45°;
将纸板右侧沿ON多次向前、向后折转,在右侧纸板观察不到反射光线,折转回原位置,又观察到反射光线,说明: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45;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6.(2分)如图为光射入眼睛的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此人所属视力类型为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应佩戴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答案】近视;凹。
【解析】解:由图中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的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为:近视;凹。
三、作图与实验题(17题4分,18题6分,19题4分,20题4分,共18分)
17.(2分)如图所示为细线悬挂的小球摆到该位置,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解:
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中心,拉力作用小球的中心上,方向沿绳子斜向上,如图所示:
18.(2分)请在图中画出两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答案】
【解析】解:
对于凸透镜,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
19.(6分)以下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两组光学实验:
(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①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大小 关系:
②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像与物体的距离为 10 cm;
③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乙、丙、丁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
②把蜡烛放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此时若将蜡烛与光屏对调,所成像与 照相机 原理类似(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③某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丁所示,为了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 上 (选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1)①大小;②10;③不变;(2)②放大;照相机;③上。
【解析】解:
(1)①两支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所以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②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距等于像距”可知,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是5cm,则像与物体的距离为5cm+5cm=10cm;
③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所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不变;
(2)②由图乙可知,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30.0cm﹣20.0cm=10.0cm。
把蜡烛放到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将蜡烛与光屏对调时,则u>2f,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成像与照相机原理类似。
③丁图中像的位置偏高,为了要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像需要向下移动,因为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方向不变,所以应该将蜡烛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1)①大小;②10;③不变;(2)②放大;照相机;③上。
20.(4分)小明想通过下列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请帮助他完成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2)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72 g;
(3)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30 cm3;
(4)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 2.4 g/cm3。
【答案】(1)左; (2)72; (3)30; (4)2.4。
【解析】解:(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若指针右偏,应该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2)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由图乙知小石块的质量:m=50g+20g+2g=72g;
(3)由图丙知,量筒分度值2mL,所以石块的体积V=50mL﹣20mL=30mL=30cm3;
(4)小石块的密度为:
ρ===2.4g/cm3=2.4×103kg/m3。
故答案为:(1)左; (2)72; (3)30; (4)2.4。
21.(4分)如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已知木板水平放置,小京同学水平拉动已经调零的测力计,完成了三次实验。
(1)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木板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完成甲、乙两次实验,所探究科学问题是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
(3)比较乙、丙两次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其原因是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
【答案】(1)匀速直线;(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3)不能;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解析】解:(1)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甲、乙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所探究科学问题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乙、丙两次实验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的结论,其原因是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3)不能;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四、计算题(21题6分,22题4分,共10分)
22.(6分)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交管部门规定自2019年5月1日起未申领临时标识的“非标”电动自行车不得上路行驶。如图是小明家新购买的电动自行车。小明爸爸载着小明以18km/h的速度匀速骑行9km的路程,然后小明载着爸爸以8m/s的速度又匀速行驶了30min。求:
(1)小明爸爸骑行所用时间。
(2)小明骑行的路程。
(3)小明爸爸和小明本次总行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1)小明爸爸骑行所用时间为0.5h;
(2)小明骑行的路程为14.4km;
(3)小明爸爸和小明本次总行程的平均速度为23.4km/h。
【解析】解:
(1)由题知,小明爸爸载着小明以18km/h的速度匀速骑行9km的路程,
则由v=可得,小明爸爸骑行所用时间:
t===0.5h;
(2)已知小明载着爸爸以8m/s的速度又匀速行驶了30min,
由v=可得,小明骑行的路程:
s′=v′t′=8m/s×30×60s=14400m=14.4km;
(3)小明爸爸和小明本次总行程的平均速度:
v″===23.4km/h。
答:(1)小明爸爸骑行所用时间为0.5h;
(2)小明骑行的路程为14.4km;
(3)小明爸爸和小明本次总行程的平均速度为23.4km/h。
23.(4分)如图所示是某校班级用的“黔之源”桶装矿泉水,班上一些同学观察到桶上标有“净含量20L”的字样。已知ρ水=1.0×103kg/m3,求:
(1)该矿泉水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多少kg?
(2)如果将水桶中的水倒净后,装满酱油后,酱油的质量是多少kg?(ρ酱油=1.1×103kg/m3)
【答案】(1)水的质量是20kg;
(2)酱油的质量是22kg。
【解析】解:(1)矿泉水桶装满水时水的体积:
V水=V=20L=20dm3=0.02m3,
由ρ=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0.02m3=20kg;
(2)装满酱油时酱油的体积:
V酱油=V=0.02m3,
装满酱油的质量:
m酱油=ρ酱油V酱油=1.1×103kg/m3×0.02m3=22kg。
答:(1)水的质量是20kg;
(2)酱油的质量是22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微山县2022-2023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