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口号为“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B.个体C.种群D.生态系统
    2.显微镜观察由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将需放大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细准焦螺旋D.转动转换器
    3.“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们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具有的结构特点是( )
    A.没有DNAB.没有细胞质
    C.没有细胞壁D.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 )
    A.C、O、Ca、KB.C、H、O、N
    C.O、C、N、PD.C、H、O、P
    5.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下列不属于细胞中自由水作用的是( )
    A.良好溶剂B.结构物质C.运输代谢废物D.参与生物化学反应
    6.花生种子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下列可在花生种子萌发时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维生素B.糖原C.无机盐D.脂肪
    7.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B.脱氧核糖C.核糖D.果糖
    8.下列哪项不是氨基酸的基团( )
    A.氨基B.羧基C.R基D.碱基
    9.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保障。下列属于遗传信息携带者的是( )
    A.糖类B.无机盐C.脂质D.核酸
    10.在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B.溶酶体C.中心体D.核糖体
    11.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
    A.核膜B.核孔C.染色质D.核仁
    12.下图为动物细胞中的几种细胞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①B.②③分别为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C.④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①②③均属于生物膜系统
    13.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图中的③指( )

    A.自由水B.结合水C.无机盐D.蛋白质
    14.下图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
    15.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具有催化生化反应的功能B.酶作用的条件较温和
    C.酶能为生化反应提供活化能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6.如图表示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a、b两种酶后,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蛋白酶使a酶失活B.a酶的元素组成可能是C、H、O、N、P
    C.组成b酶的单体不可能是氨基酸D.b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
    17.下列有关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 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B.ATP 中的 T 代表胸腺嘧啶
    C.无氧呼吸过程也有 ATP 生成D.ATP 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A-P~P~P
    18.有氧呼吸哪一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都一样
    19.水果储藏保鲜时,降低细胞呼吸的环境条件是( )
    A.低氧、高二氧化碳、零上低温、一定湿度B.高氧、低二氧化碳、零下低温、干燥
    C.无氧、高二氧化碳、零上低温、一定湿度D.低氧、高二氧化碳、零上低温、干燥
    20.如图是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后得到的色素带,其中③是( )
    A.胡萝卜素B.叶黄素C.叶绿素aD.叶绿素b
    21.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
    A.光照强度B.水
    C.光合色素含量D.温度
    22.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下列关于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或名称描述正确的是( )
    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处于减数分裂II后期
    C.为初级卵母细胞D.为初级精母细胞
    23.如图表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步骤乙是( )

    A.解离B.染色C.溶解D.漂洗
    24.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死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的B.细胞衰老时,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C.新冠病毒入侵导致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细胞坏死会产生炎症反应
    25.下列实例中最能体现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是( )
    A.种子萌发形成幼苗B.造血干细胞形成血细胞
    C.壁虎断尾后的再生D.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
    26.下列每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中,能判定羊的白毛和黑毛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黑 ×黑→5头黑; ②黑×白→1头白;③黑 ×白→1头黑+2头白;④黑×黑→1头黑+1头白
    A.①和③B.②C.②和④D.④
    27.某昆虫体色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该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比例是1:3:6,则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
    A.25%B.10%C.20%D.75%
    28.某种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D)对白色(d)为显性,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1:3:1.那么,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DdB.BbDdC.BbDDD.bbdd
    29.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豌豆甲自交后代全部为灰种皮黄子叶,豌豆乙自交后代全部为白种皮绿子叶。现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受精后所得到的种子( )
    A.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黄色
    B.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绿色
    C.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绿色
    D.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黄色
    30.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
    A.四分体出现B.同源染色体分离
    C.着丝粒分裂D.染色单体分离
    31.1903年美国科学家萨顿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的
    A.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
    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D.建构数学模型提出的
    3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
    B.T₂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
    D.以上均不能
    33.如图为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其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代表碱基UB.②可代表核糖
    C.③可代表脱氧核糖D.①②③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
    34.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DNA复制B.b表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
    C.e表示RNA复制D.c过程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35.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作为转化因子的物质分别是( )
    A.S型细菌和多糖荚膜B.R型细菌和蛋白质
    C.R型细菌和DNAD.S型细菌和RNA
    3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7.下图是白化病遗传系谱图,图中III-2与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的表型正常的女性婚配,则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A.1/3B.2/3C.1/6D.5/6
    38.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时的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农药变质的结果B.定向选择的结果
    C.种内互助的结果D.害虫变异产生抗体
    39.关于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下降等B.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
    C.种群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D.种群的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40.狮与虎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产生的后代——狮虎兽也是不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地理隔离B.生殖隔离C.诱变育种D.无性繁殖
    二、非选择题
    41.图1、图2代表两类不同细胞的亚显微镜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中细胞器 (填编号)在图2细胞中也具有。
    (2)图1细胞是 (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理由是 (至少答两种结构)。
    (3)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 ,图1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填编号)。
    42.下图表示绿萝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各元素的转移途径,其中①~⑥代表有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的是 (填序号),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的 。
    (2)图中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氧气参与图中 (填序号)过程。
    (3)图中⑥过程中,CO2与 (填物质)反应生成C3。
    43.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下表是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交试验结果。
    (1)从表中第 个组合的试验可以推知,显性性状是 。
    (2)第二个组合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依次是 和 。
    (3)第一个组合后代中,同时出现了圆粒和皱粒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44.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
    (2)B过程表示 ,需要的酶是 。
    (3)过程C表示 ,该过程遵循 原则。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圆 粒
    皱 粒

    圆粒×圆粒
    181
    60

    圆粒×皱粒
    192
    190

    皱粒×皱粒
    0
    185
    参考答案:
    1.A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低到高: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B
    【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详解】A、将需放大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这样可以避免因为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实际面积变小而观察不到目标,是换用高倍镜的必要操作,A不符合题意;
    B、 转动粗准焦螺旋是换用高倍镜过程中不需要的操作,B符合题意;
    C、低倍镜下调节物像达到清晰而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即低倍镜下找目标,高倍镜下细观察,需要转动细准焦螺旋,这是换用高倍镜的必要操作,C不符合题意;
    D、 转动转换器是换用高倍镜观察的必须操作,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分析】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且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A、细菌含有DNA,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
    B、超级细菌有细胞质,B错误;
    C、细菌有细胞壁,C错误;
    D、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4.B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详解】C、H、O、N、P、S这六种元素的含量占到了细胞总量的97%,称为主要元素,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称为基本元素。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B
    【分析】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ACD、自由水是细胞中能够自由流动的水,其作用有: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ACD不符合题意;
    B、自由水不参与细胞结构构成,结合水是结构物质,B符合题意。
    故选B。
    6.D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因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终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
    B、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储能物质,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功能不同,但是无机盐不提供能量,C不符合题意;
    D、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可以提供能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分析】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单体是能与同种或它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分别为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
    【详解】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故选B。
    8.D
    【分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通式为,可见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详解】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含有碱基,核酸才有碱基。
    故选D。
    9.D
    【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约占85%-90%,其次是蛋白质7%-10%,脂质约占1%-2%,糖类和核酸约占1%-1.5%,无机盐约占1%-1.5%。
    【详解】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核酸、蛋白质、糖类和脂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D
    【分析】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和中心体。题意分析,不含磷脂的细胞器实际是辨析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详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含有磷脂,A错误;
    B、溶溶酶体为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含有磷脂,B错误;
    C、中心体为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其中不含磷脂,但高等植物不含中心体,C错误;
    D、核糖体为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其中不含磷脂,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详解】ABCD、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是遗传物质,DNA的存在使细胞核成为了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因此真核细胞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染色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A
    【分析】分析图:①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为线粒体;②单层膜结构,有泡状结构,为高尔基体;③单层膜结构,为内质网;④无膜结构,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为中心体。
    【详解】A、①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也能产生能量,A错误;
    B、②单层膜结构,有泡状结构,为高尔基体,③单层膜连接成网状,为内质网,B正确;
    C、④中心体,分布在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C正确;
    D、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D正确。
    故选A。
    13.A
    【分析】 细胞中自由水相对含量越高,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小,反之,新陈代谢越缓慢,抗逆性越大。
    【详解】种子晒干,失去的是自由水,烘干导致种子死亡,失去的是结合水,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B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据图可知,图示物质跨膜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C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或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正确;
    B、酶作用的条件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B正确;
    C、酶的作用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D正确。
    故选C。
    16.B
    【分析】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量酶是RNA。用蛋白酶处理后,b酶活性降低,a酶活性不变,说明b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酶可能是RNA。
    【详解】AB、据图可知,用蛋白酶处理后,a酶活性基本不变,说明该酶的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RNA,元素组成可能是C、H、O、N、P,A错误,B正确;
    CD、用蛋白酶处理后,b酶活性降低,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b酶是蛋白质类的酶,其单体是氨基酸,蛋白质类的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CD错误。
    故选B。
    17.B
    【分析】ATP的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特殊的化学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详解】A、ATP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正确;
    B、ATP 中的 T 代表“三个”,B错误;
    C、无氧呼吸过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也有 ATP 生成,C正确;
    D、ATP的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其结构简式为A-P~P~P,D正确。
    故选B。
    18.C
    【分析】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CO2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H]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详解】由分析可知,有氧呼吸在第三阶段进行[H]和O2的反应,生成水的同时会释放大量能量,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9.A
    【分析】水果保鲜贮藏的过程中,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氧气能影响细胞的呼吸,因此,低温、低氧能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详解】要长时间贮藏水果,就要降低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高二氧化碳、低氧状态下,细胞有氧呼吸弱,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整个细胞呼吸强度处于最低状态下,可以有效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水果保存需要一定的湿度,干燥条件下会使水果的含水量下降。在零上低温条件下,呼吸酶活性降低,因此,水果储藏保鲜时,降低呼吸作用的环境条件是低氧、高二氧化碳、零上低温、一定湿度。
    故选A。
    20.C
    【分析】四种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胡萝卜素随着层析液扩散的最快,而叶绿素b随着层析液扩散的最慢。
    【详解】分离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而色素带的宽窄取决于色素的含量。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故选C。
    21.C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1、光照:光合作用是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所以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庋的增减而增减。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光合速率影响很大。其主要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加强通风或设法增施二氧化碳能显著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
    3、温度:光合过程中的碳反应是由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而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因此,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也很大。
    4、矿质元素:矿质元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如氮、镁、铁、锰等是叶绿素等生物合成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5、水分:水分也是光合作用原料之一,因此水分缺乏主要是间接地影响光合速率下降。
    【详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包括:光照、二氧化碳、温度、矿质元素、水分等,色素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D
    【分析】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MI前(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MI中—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MI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MI末—形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MⅡ分裂与有丝分裂基本相同,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精子形成时所有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分配都是均匀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只有第一极体进行减Ⅱ时的细胞质分配是均等的。
    【详解】图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配,是初级精母细胞。若是次级精母细胞,则图中应没有同源染色体,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3.D
    【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分别对应图中的甲乙丙丁步骤,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4.B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细胞衰老时,细胞中多数酶的活性会降低,并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会降低,B错误;
    C、人体通过免疫系统对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
    D、坏死的细胞裂解释放出内含物,引起炎症反应,D正确。
    故选B。
    25.D
    【分析】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详解】A、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种子不是一个细胞,因此用种子繁殖后代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但该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断尾后再生出新尾巴的过程,只是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但并未发育成完整个体,所以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用植物的生殖细胞(花药)在离体条件下培养出单倍体植株,体现了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D正确。
    故选D。
    26.D
    【分析】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若子一代只有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未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一代出现两种性状,则与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另一个为隐性性状。
    【详解】①、黑 ×黑→5头黑,子代数量太少,不能判断显隐性,①错误;
    ②、黑×白→1头白,子代只有1头,不能判断显隐性,②错误;
    ③、黑 ×白→1头黑+2头白,子代数量较少,不能判断显隐性,③错误;
    ④、黑×黑→1头黑+1头白,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出现两种性状,说明黑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④正确。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7.A
    【分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
    【详解】该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比例是1:3:6,即这三种基因型所占比例依次是10%、30%、60%。因此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10%+1/2×30%=25%,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8.B
    【分析】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详解】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后代直毛:卷毛=3:1,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后代黑色:白色=1:1,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因此X基因型为BbDd,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9.A
    【详解】(1)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乙作母本,种皮颜色由乙植株基因型决定,为白色;
    (2)豌豆甲自交后代全部为黄子叶,说明甲是显性纯合子,豌豆乙自交后代全部为绿子叶,说明乙是隐性纯合子。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子代均为杂合子,所以乙所结种子(F1代)的子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应表现为黄色。
    故选A。
    30.B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细胞质分裂。
    【详解】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其结果是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关键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正确。
    故选B。
    31.C
    【详解】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的是类比推理,他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正确。
    32.D
    【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和T₂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综合上述实验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3.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双链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含氮碱基,②为脱氧核糖,③为磷酸。
    【详解】A、图示为某双链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含氮碱基,可表示C、G、A、T,不能表示碱基U,A错误;
    B、图示为某双链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②为脱氧核糖,B错误;
    C、③为磷酸,C错误;
    D、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故①②③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D正确。
    故选D。
    34.D
    【分析】中心法则内容:
    (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
    (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a表示DNA复制,A正确;
    B、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即遗传信息的转录,b表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B正确;
    C、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e表示RNA复制,C正确;
    D、c表示翻译,翻译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错误。
    故选D。
    35.C
    【分析】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情况,他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经过实验推断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艾弗里等人在格里菲思实验基础上继续进行了体外实验,提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详解】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可以使R型活细菌转化成S活细菌,故发生转化的细菌和作为转化因子的物质分别是R型细菌和DNA。
    故选C。
    36.D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详解】AB、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具有随机性、不定向性等特点,A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型(互换型)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自由组合型基因重组,即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
    D、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组合,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故选D。
    37.D
    【分析】据图分析,无中生有为隐性,且III-1为女儿,其父亲不患病,则推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据图分析,无中生有为隐性,且III-1为女儿,其父亲不患病,则推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用A/a表示,则III-1为aa,Ⅱ-1为Aa,Ⅱ-2为Aa。则III-2为1/3AA或2/3Aa,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的表型正常的女性基因型为Aa,则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3×1/4=5/6,D正确。
    故选D。
    38.B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害虫本身存在着抗药性变异和不抗药性变化,使用农药后,不抗药性个体死亡,由于农药的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抗药性品系害虫出现,农药失去作用。
    故选B。
    39.B
    【详解】自然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下降等,A正确。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B错误。种群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C正确。种群的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种群特征中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正确。
    40.B
    【分析】1、物种是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详解】生殖隔离是指两种生物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能后代,由于狮与虎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产生的后代狮虎兽也是不可育的,该现象称为生殖隔离,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1.(1)②
    (2) 植物 有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细胞壁必答)
    (3) 差速离心法 ①⑦
    【分析】图1含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为真核细胞,①是叶绿体,②是核糖体,③是内质网,④是染色质,⑤是高尔基体,⑥是细胞壁,⑦是线粒体,⑧是液泡,图2不含细胞核,为原核细胞。
    【详解】(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器②核糖体。
    (2)甲图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且无中心体,为植物细胞。
    (3)一般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图1细胞中含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①是叶绿体和⑦是线粒体。
    42.(1) ⑤ 类囊体膜(或基粒)上
    (2) 细胞质基质 ④
    (3)C5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其中光反应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场所是类囊体薄膜,物质变化为水的光解、ATP的合成以及NADPH的合成,暗反应可以分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场所是在叶绿体基质。
    2、图2中A点只有呼吸作用,B点对应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两者相等,C点对应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详解】(1)图1中①表示暗反应阶段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②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③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⑤是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阶段,⑥表示暗反应阶段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2)图1中②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图中的④。
    (3)⑥表示暗反应阶段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CO2和C5结合形成C3。
    43.(1) 一 圆粒
    (2) Rr rr
    (3)性状分离
    【分析】分析表格:第一组中圆粒和圆粒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圆粒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第三组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第二组后代分离比为1:1,属于测交,亲本的基因型为Rr和rr。
    【详解】(1)由组合一可分析得:两个圆粒的后代有皱粒出现,所以圆粒为显性。
    (2)由以上分析可知,第二个组合为测交,因此两个亲本基因型依次是Rr和rr。
    (3)第一个组合后代中,同时出现了圆粒和皱粒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44.(1)细胞核
    (2) 转录 RNA聚合酶
    (3) 翻译 碱基互补配对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过程为DNA分子的复制;B为转录;C过程为翻译过程。
    【详解】(1)A过程为DNA分子的复制,真核细胞中DNA分子的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故B过程为转录,转录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
    (3)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故C过程为翻译过程,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碱基互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B
    D
    B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B
    C
    B
    B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D
    B
    D
    D
    A
    B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D
    D
    D
    C
    D
    D
    B
    B
    B

    相关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pdf、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淮安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未知,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未知,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