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导学案,共4页。
赏析句子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明确:作者在此处化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之句,这是作者沉痛的自白、决绝的宣言。“今是而昨非”,前后对比,鲜明有力,“实迷途其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又溢于言表。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明确:这两句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行驶的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明确:用“无心”形容流云,用“知还”形容倦鸟,把“云”“鸟”都人格化了,作者将感情寄托在物上,表现出自己过去出仕是“无心”之举,而如今归田恰似一只倦飞的鸟儿急于返巢,达到了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重点解读
1.从小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陶渊明辞官归隐有哪些原因?
明确: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强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饥冻更难以忍受。③“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做官违背作者的志向。④“寻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辞官是作者的本性使然。官场实在有违作者的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
2.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有哪些乐趣?
明确:①归隐后有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亲戚的知心话让作者感到喜悦。②归隐后有园中之乐。园内“三径就荒”,但“松菊犹存”,在园内自斟自酌,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自成一种乐趣。③归隐后有田中之乐。农人提醒田事,作者来到田间,为万物及时生长而欣喜,同时慨叹自己的一生将要结束。④归隐后有身心自由之乐。人生苦短,应该“委心任去留”,归隐田园正顺了自己的心意。“乐夫天命复奚疑”,作者坚信自己的选择,心胸旷达愉快。
3.本文用到了哪些抒情手法?
明确:①直抒胸臆。直抒的胸臆往往更能够打动人,所以作者也忍不住喊出“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正是埋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的大爆发。②借景抒情。“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两句把作者解决思想矛盾后回家途中愉悦畅快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切。“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意境全出。云之无心,乃人之有意;鸟之倦飞,实人之疲惫。两相映衬,不漏痕迹而意味隽永。对落日和孤松的描写则更能看出作者对这美好田园风光的留恋与钟爱。作者浓墨重彩地对乡村生活情景进行描绘,是向人们展示乡村生活的美好,传递出的是一种浓浓的喜爱之情。③借物抒情。“松菊犹存”中的“松”“菊”都是作者的自喻,象征着作者孤高傲世、超尘绝俗的个性品格。
精读感悟
写作特点
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作者的感慨、喜悦、遗憾,不是直接生发,而是在描景绘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几句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富于情趣。
2.语言朴素,清新典雅。
作者精心选择一些双声词、叠韵词,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辞赋兼有诗的艺术魅力。
3.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作者用散文体的序说明本文写作的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而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辞赋的段落安排也十分巧妙。第1段用直接抒情的手法,照应序文,形象地表达作者对“今是而昨非”的深刻认识。第2、3段为本文中心,借物抒情。末尾一段带有总结性质,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归去来兮辞》是在艺术上精心结撰、刻意求工的力作。
疑难解析
1.本文是循着怎样的一条情感思路来叙写的?
明确:本文的情感思路可分为五个阶段:①从开头——“觉今是而昨非”,写作者的思想斗争;想辞官归隐,却又割舍不下;想继续仕途,又与自己心性不合。最后作者决定归隐田园。②“舟遥遥以轻飏——载欣载奔”,写回家途中的欢快与急切心情。作者已解决了思想矛盾,所以心情十分愉悦。③“僮仆欢迎抚孤松而盘桓”,写回家后幸福愉快的日常家庭生活。④“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或棹孤舟”,写回家后的社会生活。⑤“既窈窕以寻壑——乐夫天命复奚疑”,写回家后的反思与感悟。这五个部分表现的正是作者情感发展过程,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情景描绘中,以形象托出。
2.陶渊明诗文的艺术特点是“平淡自然”。前人说此赋“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请从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本文无论是抒情、叙事、议论,还是结构、语言,都充分体现出了陶渊明诗文平淡自然、清远潇洒的风格特征。
从情感表达上来说,作者写作此文确实是发乎真情的,是为情造文。正因为陶渊明内心深处热爱田园生活、热爱自然,才将这种感情表达得准确含蓄。本文是一篇抒情咏怀之作,并带有相当多的叙事成分,但作者能将议论、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情托于物,情寓于景,作者的感慨不是直接生发,而是在描景叙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在如画的景物展现中,作者那洒落的胸怀、高洁的志趣也得以充分表现。作者的内心感情和志趣都外化为田园的种种美好景物,自然创造出绝妙的意境。文中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在清淡平远的描述中,包含着浓浓的意趣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从语言运用上说,本文语言浅切朴素,音节和谐,辞意畅达,情致沛然流出,自然成韵,呈现出天然纯净之美。作者虽用了一些典故,化用了一些前人的语句,但都自然地化为己意,毫无用典和化用的痕迹。因此说本文“平淡自然”,“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是比较贴切的。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封建社会,“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最为宏大的抱负,有着“大济于苍生”政治理想的陶渊明归隐后真的那么坦然吗?“乐夫天命”是否表现了作者消沉颓废的思想?请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甲生:陶渊明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奉迎的人。虽置身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毫无快意可言,他生命的本质在于顺应自然,享受自然。所以,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乙生:陶渊明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早年就有爱好自然的一面,所以他在政治理想破灭后,选择了洁身守志、栖身田园的道路。陶渊明归隐后亲自参加劳动,与下层人民有了较广泛的接触,同时对自然也更热爱。
丙生:陶渊明虽归隐田园,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平静心境,就如文中所说“园日涉以成趣”,日子过得十分惬意、充实、有意义,但内心深处仍然表现出一种茫然和困惑,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是在感叹岁暮年衰,“寓形宇内复几时”又在悲号人生无常,“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则反映了他有志难伸的痛苦和矛盾。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学案,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学案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