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六句着眼动态,描写早,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双白鹄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
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
忽然卒被病①,不能飞相随。
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
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
躇踌顾群侣,泪下不自知。②
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注】①一作“妻卒疲且病”。②一作“踌躇顾群侣,泪落纵横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与《孔雀东南飞并序》都采用了以美禽起兴的艺术手法。
B.通过本诗与《孔雀东南飞并序》的对比,我们认识到《孔雀东南飞并序》的起兴不是与下文情节全无关系,而是有一定暗示的。
C.“十十将五五”是以白鹄结伴而飞反衬出一对白鹄因雌鸟染病而不得不分离的悲剧画面。
D.本诗采用拟人的手法和对话的形式,反映出封建社会里夫妻别离的悲剧。
2.本诗与《孔雀东南飞并序》在塑造形象方面有什么异同?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选自《古诗十九首》)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主人公与丈夫久别,凄然独处,对于季节的推移和气候的变化异常敏感,因而先从季节、气候写起。
B.“孟冬寒气至”,将“寒气”人格化,写出“寒气”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来到主人公的院中、屋里乃至内心深处。
C.“仰观”可见“众星”,明写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盼望。一个“列”字,用“星”的众多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D.该诗善于借助意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如写“北风”,极言天气的寒冷,衬托主人公的孤独之情;用“月”的“满”“缺”,比喻人的离合。
4.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本诗的语言特色。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火山①云歌送别
岑参
火山突兀②赤亭口③,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注】①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在夏季烈日的照耀下,砂岩灼灼闪光,犹如熊熊烈焰升腾,故名火焰山。②突兀:高耸的样子。③赤亭口:在今新疆都善七克台附近。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用三个“火”字,笔锋在“山”“云”上腾挪闪跃,表现诗人见到奇异景象的兴奋。
B.“飞鸟千里不敢来”,运用夸张手法渲染火山云的奇异可惧,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C.五、六句着眼动态,描写早、晚的火山云,表现其由厚重浓浊到轻盈灵巧的变化过程。
D.七、八句表现火山云的威力,“斜”“半”点出火山云与铁关树、交河戍的关系,“吞”“掩”烘托其气势。
6.请结合全诗,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的妙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①
柳宗元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青,朱弦縆②枯桐。清商激西颢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希声罔大朴,聋俗④何由聪。
【注】①吴武陵:因得罪权贵被流放永州,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最亲密的友人之一,诗中“美人”即指吴武陵。②縆(gēng):紧绷。③西颢:秋天。④聋俗:指蒙昧无知的流俗之辈。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景,凄雨侵竹、惊鸟翻飞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第三句表明诗人与友人分隔两地,第四句中“一夕”照应诗歌标题,体现“夜坐”。
C.“若人”两句描写吴武陵琴弦和琴身的华丽与名贵,为下面描写琴音作了铺垫。
D.本诗前八句为第一层,以写景为主;后八句为第二层,以侧面写琴音和抒情为主。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
1.A【解析】A项,不是“以美禽起兴”,而是运用“比”的手法。
2同:都用对话描写刻画形象。
异:《孔雀东南飞并序》不仅采用了对话描写来刻画形象,还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场面描写等,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结合,白描与细节描写结合;而《双白鹄》以双白鹄作比,采用对话描写和白描手法刻画形象,无一句写人,却句句暗示人物形象。
3.【解析】C项,“明写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盼望”错,应是“暗示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盼望”。
4.本诗语言自然,生动流畅,给人以亲切、明朗的感觉。诗句通俗易懂,比较口语化。如“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用亲切、明朗的话语概括来信的内容,表达了丈夫对主人公的一片深情和相思之意。“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显示了主人公对丈夫来信的珍重;“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说明主人公爱得专一、真切,又担心丈夫不理解这种感情。缱绻的情意,隐含在字里行间。
5.【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C项,“表现其由厚重浓浊到轻盈灵巧的变化过程”错,从“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中的“逐”“随”来看,这两句是对火山云的动态描写,动态中的火山云显得轻盈灵巧,没有表现“由厚重浓浊到轻盈灵巧的变化过程”。
6.安排:最后两句轻轻收束前八句,使对火山云的描写成为送别的环境背景,使全诗浑然一体。情感表达:①“迢迢”写友人即将离去,路途遥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路的担忧。②孤云独马的意象让人想见军士塞外相别的独特场景,“孤云随马去”表现了诗人的心随马离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这两句不仅交代了火山的位置和火山云出现的时间,更描绘了火山云的磅礴气势,为后面的具体描绘作铺垫。接下来的六句诗,都在描写火山云的威势。“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山云厚重,又凝结为一体,漫天蔽空,千里之外的飞鸟也被火山云强大的威势吓得不敢飞近,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渲染火山云外观的奇异可惧,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着眼火山云的动态进行描写,这些火山云早上刚被风吹散,傍晚又裹挟着塞雨重新聚集起来。“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从铁关到交河,树木之间,城围内外,火山云无处不在。最后两句“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则是表达离情别绪,举目远望,千里迢迢,那是友人归去的路。
7.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D项,“以侧面写琴音和抒情为主”错,对琴音的描写是直接描写。
8.友人的思念之情。②对友人琴艺和才华的赞赏之情。③对友人才华被埋没、不被赏识的愤慨,也有对自己被贬的不平之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作答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题,需要结合诗句所描写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如“美人隔湘浦”表明诗人与友人相隔很远;“相思岂云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是说友人弹琴的声音昂扬清亮,激情满怀,琴音与秋气相激荡,渐渐升腾到空中,说明友人琴艺高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琴艺和才华的赞赏之情。此外,结合诗歌所给注释可以看出,像这样志向高洁的曲调,那些蒙昧无知的流俗之辈是无法听懂、也无法理解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被埋没、不被赏识的愤慨,也抒发了对自己被贬的不平之气。
【诗歌鉴赏】这首诗大体上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前八句,写诗人对吴武陵的思念之情。凄雨侵竹,惊鸟翻飞,浓雾弥漫,烟波浩渺,勾勒出一派秋夜乍寒凄凉的景象。一方面衬托出诗人被贬谪的愁苦忧戚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暗示出朝廷的黑暗和政局的险恶。诗人和吴武陵可谓境遇相似。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一方面感到愁苦寂寞、孤寒无援,另一方面也由此及彼地表达了对吴武陵的惺惺相惜和深切同情。
第二层为后八句,诗人对吴武陵的琴艺和才华进行高度赞赏,对吴武陵的才华被埋没深表愤慨。首先,诗人通过侧面描写吴武陵琴弦和琴身的华丽与名贵,为下面描写琴音的美妙作铺垫。其次,诗人又从正面描写琴音的飞扬激荡、划破天际,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享受到琴音的高妙悠扬。再次,诗人由琴音转向演奏者吴武陵。这琴曲犹如天籁,却是吴武陵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吴武陵高远的志趣、令人惊叹的才华,由此不言而喻。全诗最后两句写诗人为吴武陵的才华被埋没而深表愤慨。像这样志向高洁的曲调,那些蒙昧无知的流俗之辈是无法听懂、也无法理解的。诗人用辛辣的嘲讽表达了心中的愤慨,这既是为友人的不被赏识打抱不平,同时也抒发了对自己被贬的不平之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练习,共16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精练,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