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
中考数学考点针对训练历年真题手拉手模型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考点针对训练历年真题手拉手模型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模型解读,模型归纳,模型应用,强化训练,AB∥CE,AC=CD+C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说明:两个三角形的顶点重合,其中一个三角形不动,另一个三角形绕着重合的顶点旋转,就好像手拉着手一样,所以称为“手拉手”模型.2.判断方法:将初始图形的公共顶点放在上方,图形正对着我们,左边顶点称为“左手”,右边顶点称为“右手”.
3.特点:(1)两条“拉手线”所在直线夹角与初始图形中公共顶点对应的角相等或互补;(2)三角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得到的结论相同;(3)“手拉手”模型中,若“手拉手”的两个三角形均是等腰三角形,且公共顶点是顶角顶点,则对应边与“拉手线”组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若两个三角形为非等腰三角形,则对应边与“拉手线”组成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类型一 手拉手全等模型【例1】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数学兴趣小组发现这样一个模型:它是由共顶点且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构成的,在相对位置变化时,始终存在着一对全等三角形.通过查询资料,他们得知这种模型称为“手拉手模型”,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1)观察猜想:如图1,已知△ABC,△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在边BC上,且不与点B、C重合,连接易证△ABD≌△ACE,进而判断出AB与CE的位置关系是 AB∥CE ;
(2)类比探究:如图2,已知△ABC,△AD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CE,BD.若∠DEC=60°,试说明B,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3)解决问题:如图3,已知点E在等边△ABC 的外部,并且与点B位于线段AC的异侧,连接AE,BE,CE.若∠BEC=60°,AE=3,CE=2,请求出BE的长.
▶类型二 手拉手相似模型
【例2】如图1,已知△ABC和△A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C=∠AED=90°.
(2)类比探究:如图3,继续旋转△ADE,点F与点E不重合时,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类型一 手拉手全等模型1.如图1,在△ABC中,AB=AC,∠BAC=60°,D为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E,连接EC,则:
(1)①∠ACE的度数是 60° ;②线段AC,CD,C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C=CD+CE .
(2)如图2,在△ABC中,AB=AC,∠BAC=90°,D为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连接EC,请写出∠ACE的度数及线段AD,BD,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2)∠ACE=45°,BD2+CD2=2AD2.理由如下:由题意,得∠BAC=∠DAE=90°,∠B=∠ACB=45°,∴∠BAC-∠DAC=∠DAE-∠DAC,即∠BAD=∠CAE.
∴BD2+CD2=2AD2.
(3)如图3,在Rt△DBC中,DB=3,DC=5,∠BDC=90°,若点A满足AB=AC,∠BAC=90°,请直接写出线段AD的长.
▶类型二 手拉手相似模型2.如图1,在Rt△ABC中,∠B=90°,AB=8,BC=6,D,E分别是BC,AC的中点,连接DE,将△ED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为α.
②当△ACE为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线段BD的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中考考点针对训练历年真题半角模型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模型解读,模型归纳,模型应用,强化训练,原基本模型,方法一旋转法,由题中条件得基本结论,方法二翻折法,由勾股定理求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基础考点突破课件:全等模型——手拉手,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BC的长为8,模型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数学专项复习-几何压轴题专项突破12 “手拉手”模型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题,第2题,备用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