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把关练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RJ 第五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81590/0-17357971691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时把关练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RJ 第五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课时把关练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RJ 第五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Word版含答案,共3页。
课时把关练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1.下列事实与括号中浓硫酸性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脱水性)B.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质量变大(挥发性)C.用浓硫酸在纸上书写的字迹变黑(脱水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吸水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HI与浓硫酸混合,有紫色蒸气产生,体现浓硫酸的酸性B.浓硫酸与铁加热后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混合物C.SO2具有强还原性,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3.有一瓶Na2SO3溶液,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取少量该溶液,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亚硫酸钠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C.加入稀硫酸后,不溶沉淀可能是BaSO3D.此实验不能确定亚硫酸钠是否部分被氧化4.利用如图几个装置(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以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A.丁中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B.丙中品红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C.丁和丙中溶液都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有CO2生成D.按气流从左向右流向,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为A→F→E→C→D→B5.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在此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有____(填字母)。A.强氧化性 B.酸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溶液浅黄绿色褪去,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3)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点燃D处酒精灯,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4)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5)研究小组认为可以用H2O2溶液来证明E中溶液含有SO32-,进行了实验ⅰ。(6)研究小组反思实验方案ⅰ不够严谨,设计了对比实验,证明了E中含有SO32-。该对比实验方案是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a.取少量E中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H2O2溶液,振荡,观察无明显现象b.然后滴加___,振荡,观察无明显现象c.再滴加_____,振荡,观察白色沉淀课时把关练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参考答案1.B2.B 3.D 4.D 5.(1)Cu+2H2SO4(浓)SO2↑+CuSO4+2H2O AB (2)SO2+2H2O+Cl2H2SO4+2HCl 产生黄色沉淀(3)品红溶液褪色 溶液恢复原来的颜色 (4)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5)盐酸 BaCl2溶液 (6)取E中溶液,滴加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或沉淀量明显小于实验ⅰ,结合实验ⅰ,证明E中有SO32-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