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5.4因式分解——公式法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5.4因式分解——公式法 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3 因式分解14.3.2 公式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3 因式分解14.3.2 公式法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说教材
    1、关于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人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15.5《因式分解》中的《公式法》第一课时。在此我先说一下老教材的因式分解,主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因式分解技能技巧,本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演绎得十分复杂(如填数法、拆项法、凑和法、十字相乘法)。而新课程则把因式分解作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全面思考,灵活解决矛盾的载体。为此,淡化理论、简化难题,紧紧掌握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即可。这是新课程体现教育价值最明显的变化。为此,在学生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上下功夫,这是新课程《因式分解》的重要内容所在。
    就本节课而言,是在学生了解了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了解了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学会用提取公因式法之后的新的一种因式分解方法,本节课分两课时,本人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2、关于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新课标及三维目标设计的需要,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将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导入,类比联想、观察、归纳,探索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与身边实例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并学会用数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优秀品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勇气。
    3、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正确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难点是把多项式进行必要的变形,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不能孤立去研究,什么样的教法必带来相应的学法。因此,我们应该重点阐述教法。一节课不能是单一的教法,教无定法。但遵循的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行为主体。正如新《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在上述思想为出发点,在教法设计上:
    1、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愉快地学习,使本节课的教学更加高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实际能力,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四步教学法”等进行授课,从特殊中引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并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启发贯穿于课堂;
    2、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创设探究活动等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3、教学过程中采用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等栏目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举;
    4、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声、光、音乐、动画等形式增大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便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5、讲练结合,体现教与学的统一。
    三、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在一个边长为12.75cm的正方形内挖去一边长为7.25cm的小正方形,那么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解:剩下部分的面积为:
    12.752-7.252 —————稍作点拨平方差公式
    =(12.75+7.25)(12.75-7.25)
    =20x5.5=110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练一练)将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6mx2+9mnx (2)ax2-4a (3) 9m2x2-4n2x2
    让学生通过练习:第(1)小题只能用提取公因式,第(2)(3)小题先提取公因式,因为有第一环节情景的创设也许有学生会用平方差公式再进行分解,如没有再进行分解,则机动设置(想一想)仔细观察结果,积极思考,你有什么发现,上面的式子能否再进行分解?
    在老师的引导下导出平方差公式并进行解答:
    多媒体显示:a2-b2=(a-b)(a+b)
    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2、(试一试)下列多项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来分解因式?
    (1)a2+y2 (2)m2-n2 (3)-a2+b2 (4)-a2-b2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判断,更加加深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在学生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再设计:
    3、(练一练)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4x2-9 (2)x2y2-z2 (3)(a+b)2+b2 (4)(x+p)2-(x+q)2
    安排这一过程的意图是:(1)进一步熟练掌握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2)明确平方差公式中的a、b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单项式,或者多项式;
    第三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做一做)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4-y4 (2)a3b-ab (3)-x4+16 (4)16(x-y)2-9(x+y)2
    △通过本环节的拓展训练,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和富有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且明确利用平方差公式时若不具备的关系先要转化成a2-b2的形式,分解因式时必须把每一个多项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2、(算一算)计算:(1)25x1012-992x25 (2)20042-2003x2005
    △设计本环节的目的在于平方差公式的运用及简便计算,同时通过第(2)小题,既让学生复习整式的乘法,又能掌握因式分解逆用,同时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内在联系。
    3、如图,某小区规划在半径为R的圆形场地上,修建四个半径都为r的喷水池,其余部分种花草,当R=17.5m,r=1.25m时,求种花草部分的面积(π取3.14)
    △这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实际上是一道应用题,考察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第四环节,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通过学生自己的回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思考,怎样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时,才能用平方差公式。在学生的总结上,老师作最后的总结升华:( )2-( )2才能用平方差公式。
    △安排学生自己进行小结的意图是:学生一般到临近下课,大脑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师如果把定义及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小结后直接抛给学生,只能是是似而非。通过让学生自忆归纳,再一次点燃学生即将沉睡而去的心理兴奋点,点燃学生主题意识的再度爆发。同时,学生的知识学习得到了自我评价和巩固,成为本节课的最后一个亮点。

    相关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4.3.2 公式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14.3.2 公式法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练习,课时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3.2 公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3.2 公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因式分解步骤,因式分解注意事项,平方差公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8.4 因式分解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8.4 因式分解教案设计,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