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望海潮(东南形胜)》优质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望海潮(东南形胜)》优质教学设计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望海潮(东南形胜)》优质教学设计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望海潮(东南形胜)》优质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回顾文学常识,了解作者,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反复吟咏,赏析上片,赏析下片,重点突破,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炼字的艺术,感受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
    3.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词的艺术特色。
    4.了解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难点
    1.感受词的意境、情韵,领悟词人对杭州的热爱之情。
    2.学习诗中铺陈、点染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首诗是南宋时期金主完颜亮所作,他为何会有投鞭渡江的志向呢?据说是看了一首词,这首词究竟写了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这首由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创作的《望海潮》。
    (设计意图: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回顾文学常识,了解作者
    1.宋代婉约派的词人,大家知道哪些?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学生自由回答)
    2.学生介绍宋词和作者,教师补充。
    宋词的常识:词牌名、词题、小令、中调、长调、婉约派、豪放派等。
    柳永的词多描绘城市风貌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创作了大量慢词,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的词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和谐优美,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望海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设计意图:对宋词和作者进行介绍,有助于学生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诗词。)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诗歌。
    朗读指导:①感情饱满;②划分节拍;③注意韵脚。
    2.指生朗读,纠正字音。
    3.自读课文,初步理解,教师巡视点拨。
    4.学生齐读。
    5.词人笔下的杭州是什么样的?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生活和平、富足安乐、景色优美、贸易昌盛、安定和谐、国泰民安、官民同乐等等。
    词人面对繁华的杭州,看到美丽的景色和当地人民富足的生活后大感触动,言语间充满了赞美和愉悦之情。
    (设计意图:朗诵有助于理解,在此基础上讨论、梳理信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四、反复吟咏,赏析上片
    (一)吟咏诗歌,思考问题
    1.赏析杭州概况。
    (1)这首词写的是杭州,前三句中哪些词体现了杭州的特征?
    (2)前三句从哪些角度展现了杭州的特点?
    2.赏析城内风景。
    (1)如何理解“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发挥想象,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2)为什么是“烟柳”?
    (3)这三句写出了杭州的什么特点?
    3.赏析郊外风景。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这几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请用语言描绘一下。
    (2)古人讲究炼字,这三句中哪两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3)这些景物描写体现了杭州的什么特点?
    4.赏析市井的繁华。
    (1)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怎样的呢?
    (2)这里的人民到底有多富庶呢?柳永是如何表现的?
    (二)师生讨论明确
    1.(1)“形胜”“都会”和“繁华”。
    (2)东南形胜——地理形势优越(地处东南,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会,那里人才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长期繁华的历史(这一句也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条件,所以“自古繁华”)。
    (3)小结:这三句是全词的总纲,下面就从各个方面对杭州进行铺叙。
    2.(1)远远望去,柳树如烟,掩映着一座座精美的桥梁。微风过处,翠绿色的帘幕在吹拂下轻轻摆动,城内高低错落着数十万人家。
    (2)柳树在未出叶之前,只是黄嫩的芽,远远望去,仿佛一层淡色的烟云。“烟”字写出了柳树迷离朦胧的意境。
    (3)景色秀丽,人口众多。古代评价一个地方是否繁华、政治是否清明、人民生活是否安定,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人口的多少,杭州有数十万人家,侧面反映了都市的繁华,人民生活的安定
    (4)小结:这三句是对城内优美风景的描写。垂柳含烟,小桥如画,帘幕轻摆,人烟阜盛,怡然安详,正所谓“诗中有画”,画就在我们的理解和想象之中,读诗时,画便在脑海中勾勒而出。
    3.(1)高耸入云的大树绕着江堤,汹涌的波涛卷起如霜似雪的白色浪花,钱塘江一望无际。
    云树:由城内转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高耸入云,远远望去,郁郁苍苍。
    怒涛:汹涌的钱塘潮水,可见其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壕沟,这里指钱塘江。“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被称为盛举,故描写钱塘江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2)“绕”字写出了树围绕堤岸的迤逦之态,动静结合,江堤蜿蜒迤逦,树木高耸入云,郁郁苍苍,恬静优美。“卷”字有气势,浪似连天喷雪来,表现了钱塘江大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钱塘江堤,巨浪翻滚,一时间,碎玉乱琼,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3)景色壮丽优美。作者选择云树、江潮和钱塘江,写出了江堤曲折,江涛浊浪排空,动静结合,气象万千,堪比豪放词风。
    (4)小结:这三句可见柳永也能用豪气。此句的气势不亚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不下于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市场上摆放的都是珠宝,家家户户堆满了美丽的绸缎,人们竞相攀比富庶豪华。
    (2)珠玑(珠宝)和罗绮(绫罗绸缎)是财富的象征,这里并不是少数人拥有,而是“市列”“户盈”,市场上到处陈列着珠宝,家家户户堆满了绫罗绸缎,而且人们竞相攀比奢侈豪华。柳永只抓住了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和人民的殷实富裕反映出来了。
    (3)小结:这三句写市井的繁华,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情况。
    (三)上片小结
    上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就杭州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刻画,再现了杭州的美丽与繁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五、赏析下片,重点突破
    (一)设计问题,赏析下片
    1.下片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风貌?
    2.赏析湖山之美。
    (1)“清嘉”表现在什么地方?
    (2)词中是如何表现桂花和荷花之美的?
    (3)为什么选择这两种花作为代表进行描写?
    3.赏析百姓的生活。
    (1)词中怎样描写这里百姓的生活?
    (2)通过“嬉嬉”这个词,你能联想到什么?
    4.赏析官员游乐的场景。
    (1)这里风景如画,百姓生活富足,悠闲安适,管理杭州的官员也沉醉其中,词中是如何描写的?
    (2)官员是在乐什么?
    5.解析写作目的。
    (1)词中有两句话与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关,请找出来。
    (2)是谁“图将好景”?回京夸什么?
    (3)“好景”具体指什么?为什么值得他拿回朝廷去夸?
    (4)根据以上分析,概括词人的写作目的。
    (二)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1.“重湖”三句:写西湖及沿岸山清水秀,繁花似锦的美景;“羌管”三句:写西湖边上的人们戏乐的景色,一派祥和温馨;“千骑”三句:写不仅普通百姓是如此快乐,高官们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对孙何政绩的委婉称扬;当升官入京之时,将好景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有如此——人间仙境。
    2.(1)“重湖”一写西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一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秋有桂花,夏有荷花,所以说“清嘉”。
    (2)①“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中荷花;②“三秋”从时间上写桂花飘香,“十里”从空间上写荷花满湖。③桂花开在秋季,清香淡雅,荷花开在夏季,冰清玉洁。全句不着形色而启人联想,形、色、味具备,把西湖最动人心脾、最美的景致概括描述,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联想空间。
    (3)这两种花是西湖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从白居易《忆江南》中可知赏桂、观潮历来为杭州之胜景美事。关于桂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有带露的桂花从天飘落,馨香异常。据说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嫦娥赠予人间有情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极耐人寻味。读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可知,杭州夏天可以观荷,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格外娇艳美丽。
    3.(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晴空下吹羌笛,夜空中荡歌声,钓鱼老翁和采莲姑娘都洋溢着笑容。
    (2)采莲少女清脆欢快的歌声,垂钓老者微笑时脸上舒展的皱纹。可以说白发垂钓翁,垂钓之余,可乘兴奏曲;红颜采莲女,弄莲之时,亦能放声歌唱。歌声和笑语是最能体现幸福感的。一个“嬉嬉”就把市民欢乐祥和、安居乐业的神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百姓戏乐的画卷。
    4.(1)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风,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乐,吟诗作画,玩赏山水,是何等乐事!
    (2)自然风光美,百姓安居乐业。乘醉听箫鼓——宴酣之乐
    吟赏烟霞——山水之乐
    眼观风景优美,耳听百姓戏乐,政治清明,万物和谐,怎能不乐?这三句无一字写情,却字字关情;无一字写乐,却处处欢乐。
    5.(1)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孙何。回京夸耀杭州的美景。
    (3)“好景”二字将以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表面指杭州美景,实指孙何的政绩成就,暗含对其政绩的赞许,“凤池”二字包含了对孙何的祝愿。
    (4)①赞美杭州的美好景致。②拜谒孙何,称赞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③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得到提拔。
    (三)下片小结
    写西湖美景和杭州人民平和宁静的生活景象,结尾表达美好祝愿的同时暗含了写作目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结合文本,指导学生感受词人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诗词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表现人们的情感和社会生活的,具有音乐美和意象美,画面感很强,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多诵读涵泳。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描写杭州的诗词,积累并背诵。
    2.试着以诗词形式描写自己熟悉的名胜。
    板书设计
    望海潮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能对标,课文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