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扬州慢(淮左名都)》优质课教案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扬州慢(淮左名都)》优质课教案第1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扬州慢(淮左名都)》优质课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思路,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把握扬州的今昔变化,赏析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深刻体会“黍离之悲”。
    2.情境导入——吟咏诵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3.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赏析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深刻体会“黍离之悲”。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思路:
    本词是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的推荐作品,我计划以古典诗词中的描绘的繁华扬州导入,再置身于作品的景、境与情之中的研讨,学生在字句中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领悟,最后用布置作业的形式运用鉴赏方法进行联想与想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本节课中我以学生展现自学、鉴赏、合作探讨能力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品悟、实践、探究活动中把握诗词的情景关系,鉴赏古典诗词。
    四、主要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五、教学资源:课本、导学案以及视频、PPT等多媒体资源
    六、教学过程:
    1.导入:(导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诗词领略唐朝时扬州的繁华富庶,与本词所描绘的经历战火、一片衰败的扬州形成鲜明对比,揭示扬州前后不同的命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说到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我们会想到北京、上海、深圳等等许多城市,而在唐宋时期,人们心目中公认的繁盛的大都市首屈一指是扬州。扬州自来就是繁华富庶的所在,这是一个贸易圣地,许多的富商大贾都聚集在这里,所以称‘扬一益二’;同时扬州又是文人墨客的温柔富贵乡,它以它的碧瓦青楼、珠帘绣幕,引得许多的文人为他留下美好的诗篇。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王建《夜看扬州市》
    但是在这诸多的文人当中,有一个人凭借中对扬州的痴迷,对扬州的品鉴,凭借着他写下的扬州的诗篇,成为了扬州的代言人,这个人就是杜牧。
    出示幻灯片1: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二首》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十里长街,笙歌盈耳,珠翠塞途,杜牧极写扬州的美景,来表达对扬州的沉醉痴迷、喜爱赞美之情。
    而我们今天也要走进扬州,走进宋孝宗淳熙三年时的扬州,我们看看这时的扬州是否如杜牧所言,而和我们同行的姜夔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扬州慢》。
    2、诵读诗词,分享预习成果,明确探究目标
    (1)学生交流: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自己的体会到的感情。教师根据学生答案灵活板书。
    (此教学环节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果,重视学生的诵读初体验。对于高二的学生而言,本词的感情基调十分容易把握,词前小序已点名“黍离之悲”,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悲伤、痛恨、黍离之悲等概念,问题在不能对这种感情进行深刻的理解,不能从心底生发认同感。故简单交流预习成果,并由此引出本课的探究目标)。
    中心任务:把握扬州的今昔变化,赏析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深刻体会“黍离之悲”。(出示幻灯片2)
    (2)诵读诗词:请一位同学诵读本词,其他同学点评。
    诵读基本要求:把握词人的感情基调和慢词的诵读技巧:语速慢一点,节奏缓一点,停顿长一点。
    (3)诵读诗词,鉴赏词作如何表达了词人的“悲痛伤感”或“黍离之悲”。(自主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a.此教学环节为本课的中心环节,重视学生的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感悟、鉴赏;重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
    b.本词的情景关系较容易把握,学生通过分析“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词句能把握词人的对于扬州破败、一片萧条的心痛和悲伤的感情。
    c.学生讨论时密切注意学生的讨论动态,引导学生要在诵读中感悟;通过联想和想象重塑画面,提高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结合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进行联想理解;和导入提到的杜牧的笔下的诗词进行对比。
    (4)诵读诗词,分享小组交流成果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书写板书。预计学生能回答出通过景物的今昔对比表达词人的对扬州的悲伤心情。因势利导,向深处提问,姜夔不是扬州人,为什么对扬州的破败如此破败如此心痛?引导学生由体会扬州之伤到体会家国之痛,理解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
    d.难点点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白石词中弥望的青青荠麦,即表征了“黍离之悲”的“黍”。农作物本无情,然而它的生死荣枯代谢却非常容易与国家的兴衰想关联。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李白《苏台览古》)“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不一而足。城池遭劫后,千村寥落,生灵涂炭,人去城空。过去在扬州城附近,本应是村落星罗棋布,一派人烟鼎盛的气象。现在放眼望去,尽是离离庄稼,从侧面反映了战乱对整个城市的深重影响。这些荠麦,在曾经战乱的土地上生长,此前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百姓的流离失所、仓皇颠沛都被这青青荠麦掩盖。国家虽未灭亡,但是金瓯仍缺,考虑到这些,如何不生黍离之悲?如果能够联想到课前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那时候的春风十里是繁华的象征,放眼望去,尽是豆蔻年华的少女,是车水马龙,是酣歌醉舞,而今放眼望去,只有“荠麦青青”,繁华与凋残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桥边的红芍药,如今只是寂寞的开放,寂寞的落下,年复一年,无人观赏,它在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这是慨叹花的命运,更是慨叹整个城市的命运。这是作者在感慨草木虽然无知,而却应该有情。在宋朝的时候,扬州的芍药很著名,每年花开时节,都引得人们纷纷前去观赏,流连不忍离去。作者联想到桥边这些鲜艳的的芍药花,一年又一年的照常开放,显露出无限的风姿,但是在这战乱频繁的危难日子中,又有谁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着争奇斗艳的花朵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戴复古也有过“小桃无主自开花”,这些相类似的诗句中,姜夔的这几句,蕴含极深。一个“念”字,道尽了词人的感慨:草木是无情的,人却是有情的。
    (5)教师点拨升华
    家国情怀是古代文人士子对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度融汇和系统集成,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密码。展开中国古代诗书的浩瀚长卷,我们读到的是家与国的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不读诗书,无以言志。当我们回望历史时不难发现,正是在古代诗书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滋养下,众多仁人志士特别是青年一代才厚植起家国情怀,这在以“救亡与启蒙”为时代主题的近代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处在新旧社会转型时期的那一代人,儿时启蒙多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从小浸淫在孔子、司马迁、杜甫、陆游、辛弃疾等人的典籍和诗词中,聆听着诸葛亮、辛弃疾、文天祥、岳飞、史可法等英雄的故事长大。因此,当国家和民族遭遇不测时,他们如同古代文人诗书中所抒发的,效法祖先大义凛然地写下慷慨诀别的《与妻书》,发出“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谴警钟鸣”的浩叹。岁月不居,时光流转,家国情怀不仅是永恒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6)配乐诵读 感悟升华
    (学生在深刻理解词人的情感之后的诵读,是一种共情的诵读。)
    (7)作业布置
    从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赏析姜夔词《扬州慢》与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异同。
    (8)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2 *扬州慢(淮左名都)优秀教案及反思,共13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