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寿春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合肥滨湖寿春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酒精在生物实验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酒精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做微生物相关实验时,用70%的酒精擦拭双手,可以杀死部分微生物
B.提取DNA的实验中,用95%的冷酒精使DNA析出,同时去除可溶的杂质
C.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时,用苏丹Ⅲ染液染色,镜检前须先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提取和分离色素
2.人体进行运动时,体内脂肪与糖类的供能比例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比于等量糖类,脂肪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氧
B.脂肪需转化为糖类才可提供能量
C.中强度运动时,人体消耗的脂肪与糖类的量相等
D.相比于低强度运动,高强度运动更有助于人体进行减脂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的系统
B.在细胞合成RNA聚合酶的过程中,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C.核膜上分布的核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D.把离体的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其外膜比内膜先涨破
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的双层膜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引起破伤风的破伤风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包扎伤口时应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
5.在一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占14%、80%、6%.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54%,46%B.47%,53%C.88%,12%D.47%,43%
6.现将含31P的大肠杆菌,在含32P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31P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理论上关于子代DNA的推测合理的是( )
A.3/4的DNA单链被32P标记B.1/2的DNA单链含有31P
C.1/4的DNA只含有31PD.子代DNA全部含有32P
7.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指( )
A.水B.糖类C.核酸D.蛋白质
8.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依赖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时你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
C.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D.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9.“白菜—甘蓝”是利用细胞工程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和耐储藏等优点。如图是“白菜—甘蓝”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培育过程中,①②过程常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B.过程③的诱导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
C.杂种植物幼苗同时具有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同时表现两个物种所有的性状
D.过程③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0.英国科学家斯勒和米尔斯坦,将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获得世界上第二株能稳定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肿瘤细胞株,肿瘤细胞的增生方式和产物分别是( )
A.无丝分裂和逆转录抗体B.减数分裂和转基因抗体
C.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D.减数分裂和单克隆抗体
1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先天性疾病B.都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C.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D.线粒体基因异常不会导致遗传病
12.某种突触传递兴奋的机制为: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简称NE),在突触间隙中,NE将发生如图所示的结合或摄取。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和后膜均能摄取NE,但不能说明兴奋可以双向传递
B.NE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NE需要受体
C.NE作用于突触前膜后抑制NE的释放属于反馈调节
D.NE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将引发后膜电位变化
13.某科研人员在作物品种研究中,偶然发现试验田中出现了一株抗旱、抗盐品质优秀的植株,在下列研究和应用的设想中错误的是( )
A.通过杂交育种或单倍体育种的方式,把抗性性状转移到其它农作物
B.通过研究该植株细胞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探索抗旱、抗盐机理
C.该抗性植株可能由基因突变引起,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其它抗性作物
D.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该抗性植株
14.如图表示黑色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其中促黑素细胞激素(MSH)是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催化下转化为黑色素,使皮肤和毛发颜色加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受损导致MSH分泌减少可能使人出现白发
B.图中的负反馈调节可维持血液中MSH含量稳定
C.MRF、MSH、黑色素和蛋白酶都可以被重复利用
D.垂体功能正常,人体内MSH含量可能明显偏低
15.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mRNA是翻译过程中合成肽链的直接模板
B.tRNA具有识别密码子和转运氨基酸的作用
C.青霉菌和乳酸菌细胞中rRNA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D.HIV的遗传物质为RNA,其单链结构不稳定,易突变
二、实验探究题
16.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以外源性刺激作用于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引发系列生理学调节效应。我国科研工作者发表在《自然》杂志首次通过小鼠模型,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I.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发挥抗炎作用;II.脂多糖(LPS)是一种细菌毒素,当其进入动物血液后,会刺激肠巨噬细胞释放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能与靶细胞______(选填“细胞膜上”“细胞质中”)受体结合,进而______(选填“促进”“抑制”)炎症反应。
(2)研究发现,在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位于四肢节段的Prkr2感觉神经元,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将兴奋以______(信号)的形式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选填“单向”“双向”)的。
(3)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其属于______(选填序号:①中枢、②外周)神经系统。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kr2感觉神经元进行传导的,据图1写出该调节过程涉及的反射弧:______(使用箭头和图中文字表示)。
(4)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原因是______,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刺激特定穴位才有效提供了解释。
(5)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见表。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TNF-α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据图分析,若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推测A处理的3种可能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
17.某自花传粉、雌雄同株植物野生型和突变型植株内的染色体如图所示。抗倒伏基因D位于突变型的4号染色体上,易染条锈病基因T位于突变型的8号染色体上,野生型相应染色体上分布着隐性基因d、t。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型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统计并检测F2的基因型及相应基因型个体数,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需完成______条染色体的DNA测序。
(2)F1自交,F2中重组类型占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易染条锈病基因的遗传结果与理论有差异,又重复做了该实验,发现基因型TT、Tt、tt的个体数量之比总是与表中数据接近,即TT:Tt:tt≈3:4:1。研究人员从雌雄配子活性的角度提出一种假说:雌配子活性均正常,含______(填“T”或“t”)基因的雄配子死亡率为______,含另一等位基因的雄配子活性均正常。
(4)现有野生型、突变型、F1植株若干,设计以下杂交实验验证上述假说,并预测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设计:F1与野生型做______实验,统计后代的表型和比例;
预测结果:F1作父本时,______;F1作母本时,______。
18.肿瘤细胞表面有大量PD-L1蛋白可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实现免疫逃逸。研究者对PD-L1抗体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新策略进行探究。
(1)肿瘤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DC)可______肿瘤细胞释放至胞外的凋亡小体(含有肿瘤抗原),随后将凋亡小体降解并呈递肿瘤抗原至细胞毒性T细胞使之活化,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______肿瘤细胞。
(2)S蛋白在DC中可从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发挥作用。
①研究者将野生型小鼠(WT)和S基因敲除鼠(SKO)来源的DC培养在含有M肿瘤凋亡小体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更换为不含M肿瘤凋亡小体的培养液后,检测DC胞内凋亡小体数目,结果如图。由图可知______。
②进一步检测发现SKO来源DC表面的M肿瘤抗原复合物量显著______,证实S蛋白促进DC抗原呈递过程。
(3)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升高,TGF-β作为信息可提高细胞中糖基化酶活性。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肿瘤通过TGF-β使肿瘤组织中的DC胞内S蛋白糖基化水平提高从而使其活性下降,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从选项中选择)以验证上述机制。
对照组:WT鼠注射一定量M肿瘤细胞构建肿瘤小鼠
实验组:______鼠注射与对照组等量M肿瘤细胞构建肿瘤小鼠
检测指标:______
a.TGF-β受体特异性敲除鼠
b.DC的TGF-β受体特异性敲除鼠
c.DC中S蛋白糖基化水平
d.DC表面M肿瘤抗原复合物量
(4)研究者制备靶向DC的S蛋白并将其与PD-L1抗体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对PD-L1抗体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综合上述研究结合细胞免疫过程解释联合使用抑制肿瘤免疫逃逸的原因是:联合使用时,______,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能力增强,进而提升清除肿瘤细胞能力。
三、读图填空题
19.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图二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CO2吸收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光能,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______。
(2)图一中的物质A是______,物质A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______。
(3)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影响甲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
(4)若外部因素适宜,图二中丁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最可能是______,在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5)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______。
四、填空题
20.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中的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通过传出神经末梢的作用,最终引起皮肤血管______,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____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_____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______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的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______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做微生物相关实验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擦拭双手,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可以杀死部分微生物,A正确;
B、提取DNA的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使DNA析出,同时去除可溶的杂质,B正确;
C、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时,用苏丹Ⅲ染液染色,镜检前须先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以便于观察,C正确;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提取色素,分离色素需要用层析液,D错误。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与糖类相比,脂肪中含有的H多O少,所以相比于等量糖类,脂肪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氧,A正确;
B、脂肪可以直接氧化分解供能,B错误;
C、由于相同质量的脂肪中含氢较高,氧化释放的能量较多,故中强度运动时,脂肪与糖类供能比例为5:5,但人体消耗的脂肪与糖类的量不相等,消耗的糖类更多,C错误;
D、相比于高强度运动,低强度运动脂肪与糖类供能比例更大,消耗更多的脂肪,更有助于人体进行减脂,D错误。
故选A。
3.答案:D
解析:A、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的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的系统,A错误;
B、在细胞合成RNA聚合酶的过程中,内质网膜没有转化成高尔基体膜,B错误;
C、核膜上分布的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C错误;
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因此把离体的线粒体置于蒸馏水中,其外膜比内膜先涨破,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真核细胞中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因此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A正确;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人有氧呼吸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C错误;
D、引起破伤风的破伤风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包扎伤口时应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D正确.
故选C。
5.答案:A
解析:已知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4%,aa的个体占6%,Aa占80%。
根据公式:群中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所有A=AA+12Aa=14%+12×80%=54%,a=1-A=1-54%=46%。
故选A。
6.答案:C
解析:含31P的大肠杆菌,在含32P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假设最开始只含有1个DNA分子,则复制两代后共有4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一条链是31P,一条链是32P,其余两个DNA分子链条链都是32P;再转到含31P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共有8个DNA,有6个DNA分子,一条链是31P,一条链是32P,有2个DNA分子两条链都是31P;所以含有32P的单链的比例为6÷(8×2)=3/8,含有31P的DNA分子的比例为2/8=1/4,含32P的比例的DNA分子为6÷8=3/4,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水不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错误;
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错误;
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错误;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过程中均存在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正确;
B、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时你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B正确;
C、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C错误;
D、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不能运动,但针刺有感觉,D正确。
故选C。
9.答案:C
解析:A、图中①②为去壁过程,由于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A正确;
B、过程③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化学法中所用的诱导试剂一般是PEG(聚乙二醇),B正确;
C、杂种植物幼苗同时具有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但由于基因表达过程中相互影响,因此杂种植物不一定同时表现两个物种所有的性状,C错误;
D、③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进行无丝分裂的例子是蛙的红细胞,A错误;
B、减数分裂是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而肿瘤细胞是体细胞,B错误;
C、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由同一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是单克隆抗体,C正确;
D、肿瘤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可能要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才会发病,A错误;
B、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多基因遗传病是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B错误;
C、遗传病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C正确;
D、线粒体遗传病是线粒体基因遗传导致的,D错误。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A、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前膜和后膜均能摄取NE,但不能说明兴奋可以双向传递,A正确;
B、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不需要受体,B错误;
C、由图可知,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前膜的受体结合,进而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这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使突触后膜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D正确。故选B。
13.答案:A
解析:A、通过杂交育种或单倍体育种的方式,不能把抗性性状转移到其它农作物,A错误;
B、通过研究该植株细胞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探索抗旱、抗盐机理,B正确;
C、该抗性植株可能由基因突变引起,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其它抗性作物,C正确;
D、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该抗性植株,D正确。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A、依题意可知,垂体受损导致MSH分泌减少可能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使人出现白发,A正确;
B、负反馈调节可防止垂体分泌过多的MSH,从而使其对黑色素细胞的作用保持在适宜水平,以维持血液中MSH含量稳定,B正确;
C、MRF、MSH是两种激素,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就会被立即灭活,黑色素发挥作用后,也不能重复使用,酶可被重复使用,C错误;
D、垂体功能正常,但下丘脑功能异常,可能导致MRF的分泌异常减少,导致人体内垂体分泌的MSH含量明显偏低,D正确。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以mRNA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多肽),A正确;
B、tRNA中有反密码子,能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密码子,其功能是转运氨基酸,B正确;
C、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仁,C错误;
D、RNA单链结构不稳定,因此HIV易突变,D正确。
故选C。
16.答案:(1)细胞膜上抑制
(2)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单向
(3)②足三里→Prkr2感觉神经元→延髓→迷走神经→肾上腺
(4)腹部不存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Prkr2感觉神经元
(5)抑制TNF-α合成;抑制TNF-α释放;增加N受体数量
解析:(1)题图显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受体在肠巨噬细胞细胞膜上,与受体结合后会抑制TNF-α,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2)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位于四肢节段的Prkr2感觉神经元,其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可以将兴奋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传导,故此空填电信号和化学信号,针灸治疗过程中,电针刺激“足三里”位置时,刺激由感受器转化为电信号由树突端传递到轴突端,所以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外周神经系统,迷走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Prkr2感觉神经元进行传导的。完整的反射弧应该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题图显示反射弧为:足三里→Prkr2感觉神经元→延髓→迷走神经→肾上腺。
(4)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说明腹部天枢穴不存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Prkr2感觉神经元。
(5)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结合题图分析,A处理的3种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TNF-α合成,抑制TNF-α释放或增加N受体数量。
17.答案:(1)12
(2)3/32
(3)T;1/3
(4)正反交;易染条锈病植株:抗条锈病植株=1:3;易染条锈病植株:抗条锈病植株=1: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析:(1)由图1可知,该自花传粉、雌雄同株植物有12对同源染色体,因此为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数据库,科学家需完成12条染色体的DNA测序。
(2)分析题意,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型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由表中F2的基因型及相应基因型个体数可知,F2中TT:Tt:tt≈1:4:3,F2中DD:Dd:dd≈1:2:1,则F1自交,F2中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植株(D_tt)占3/4×3/8=9/32。
(3)由表中数量可知:F2中TT:Tt:tt≈1:4:3,野生型(tt)和纯合突变型(TT)杂交得到F1(Tt),若不考虑配子活性下降,则F1自交获得F2中TT:Tt:tt应为1:2:1,与实际比值相比,F2中tt的比例增大,由此可知含T基因的配子成活率下降,由“假设雌配子活性均正常”可以推知,F1产生的含T基因的雄配子和含t基因的雄配子之比为1:1,若含T基因的雄配子比例为x,含t基因的雄配子活性均正常,由配子法和“F2中TT:Tt:tt=l:4:3”可以知,1/2×X=1/8,X=1/4,含T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1/3。
(4)由题可知,实验目的有:①雌配子活性均正常;②含T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1/3,含t基因的雄配子活性均正常。因此应设计F1与野生型(tt)做正交和反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和比例。若F1(Tt)作父本,含T基因的雄配子成活率为1/3,含t基因的雄配子活性均正常,即T:t=1:3,则杂交子代中易染条锈病植株与抗条铸病植株的比例为1:3;若F1(Tt)作母本,雌配子活性均正常,即T:t=1:1,则杂交子代中易染条锈病植株与抗条锈病植株的比例为1:1。
18.答案:(1)摄取;识别、接触并裂解
(2)S蛋白不影响DC摄取肿瘤凋亡小体,但能促进DC降解肿瘤凋亡小体
(3)b;cd
(4)S蛋白提高肿瘤组织中DC抗原呈递能力,使细胞毒性T细胞被激活,PD-L1抗体解除肿瘤对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解析:(1)树突状细胞(DC)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肿瘤组织中的DC可摄取肿瘤细胞释放至胞外的凋亡小体,随后将凋亡小体降解并呈递肿瘤抗原至细胞毒性T细胞使之活化,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肿瘤细胞识别、接触,并最终将肿瘤细胞裂解。
(2)①分析柱形图可知,随时间推移,WT组小鼠每个DC中凋亡小体数目逐渐减少,而SKO组小鼠每个DC中凋亡小体数目不变,说明S蛋白不影响DC摄取肿瘤凋亡小体,但能促进DC降解肿瘤凋亡小体。
②若进一步检测发现SKO来源DC表面的M肿瘤抗原复合物量显著下降,说明S蛋白可促进DC对抗原的呈递过程。
(3)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验证肿瘤通过TGF-B使肿瘤组织中的DC胞内S蛋白糖基化水平提高从而使其活性下降,则实验组的自变量是TGF-B的有无,可通过敲除实验进行验证,因变量是S蛋白糖基化水平和肿瘤情况,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
对照组:WT鼠注射一定量M肿瘤细胞构建肿瘤小鼠。
实验组:DC的TGF-B受体特异性敲除鼠注射与对照组等量M肿瘤细胞构建肿瘤小鼠。
检测指标是DC中S蛋白糖基化水平和DC表面M肿瘤抗原复合物量。
(4)分析题意,研究者制备靶向DC的S蛋白并将其与PD-L1抗体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对PD-L抗体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综合上述研究结合细胞免疫过程解释联合使用抑制肿瘤免疫逃逸的原因是:联合使用时,S蛋白提高肿瘤组织中DC抗原呈递能力,使细胞毒性T细胞被激活,PD-L1抗体解除肿瘤对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能力增强,进而提升清除肿瘤细胞能力。
19.答案:(1)有机物的分解
(2)丙酮酸;有氧气存在
(3)f、g、h、a;温度
(4)色素的含量;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
(5)升高
解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机物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剩余的部分用于合成ATP。
(2)葡萄糖经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被分解为丙酮酸,生成少量[H]和释放少量能量,故A是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是继续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其条件是有氧气存在。
(3)叶肉细胞处于图二中的甲状态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无光合作用,可以发生图一中a、f、g、h,甲点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影响呼吸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温度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影响呼吸作用。
(4)丁点是光饱和点,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最可能是叶绿体内色素的数量、酶的数量等,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
(5)如果在图二的乙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叶绿体内C3化合物含量的因还原受阻而升高。
20.答案:(1)(冷觉)感受器;下丘脑;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2)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3)pH
(4)非特异性
解析:(1)冷水(寒冷)会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进而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的刺激。
(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减少,H+缓冲作用减弱,使H+含量增加,从而导致pH(或酸碱度)降低。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属于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的免疫作用,为非特异性免疫。
运动强度
低
中
高
脂肪与糖类供能比例
8:2
5:5
2:8
分组
处理
TNF-α浓度
甲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
乙
腹腔注射LPS
++++
丙
腹腔注射LPS+A处理
++
基因型
DD
Dd
dd
TT
Tt
tt
相应基因型个体数
679
1361
683
1021
1362
34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建德市寿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半检测生物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合肥一六八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十月段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生物竞赛兴趣小组选拔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