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统编版2024)
专题18 课外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统编版2024)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8 课外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统编版2024),文件包含专题18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专题1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读《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国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日:“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节选自《尽文》,有前改)
【注释】①标:同“旨”,主要意思。②甫冠:指刚满二十岁。③国喜宴:朝廷为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举行的宴会。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凛然如成人 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B.手不释书 释:放下,放开
C.群儿戏于庭 戏:戏弄,开玩笑
D.性不喜华靡 靡:奢侈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C.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爸/足跌没水中。
D.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光生于官宦之家,年龄不大就表现出成熟稳重的气质。
B.司马光听人讲授《左氏春秋》就深受影响,沉迷于读书。
C.司马光机智地砸缸救人的故事被人画成图画,广为流传。
D.司马光参加闻喜宴,因为甘于平淡的性情,始终没有花。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答案】1.C 2.A 3.D 4.大家都抛弃他离开了,只有司马光拿有头砸缸打破了它,水涌出,小孩得以存活。
【解析】这篇文言文节选描述了司马光从小聪慧机智的事例及其性格特点。司马光七岁时便已表现出成人般的沉稳,沉迷于《左氏春秋》,展现出过人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通过其儿时砸缸救人的故事,展现了他的机智果敢。此外,他在性格上不喜浮华奢靡,即使在国喜宴上也不愿意随大流佩戴花饰,体现了他崇尚简朴、不随波逐流的性格。这些事例共同勾画出一位深谙书理、处事果敢且性格独立的贤能人物形象。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C.句意:孩子们在庭院里玩耍。戏:游戏、玩耍。选项解释有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句意: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上水缸,一不小心失足掉进缸里被水淹没了。
“群儿戏于庭”是主谓宾结构,主语是“群儿”,谓语是“戏”,宾语是“于庭”,结构清晰,描述了孩子们在庭院中玩耍的场景,语义完整;“一儿登瓮”是主谓结构,承接上文玩耍内容的进一步描述;“足跌没水中”是主谓宾结构,描述小孩爬上水缸后的意外情况,是一个完整的动作及结果表述。
据此断句为: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D.根据“国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日:‘君踢不可违。’乃簪一枝”可知,司马光在参加国喜宴时,虽然性格不喜华丽东西,但因为同列的劝说,最终还是插了一枝花。选项表述有误。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注意重点词:
皆:全,都。去:离开。持:拿,握。迸:流出,涌出。
【点睛】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长到七岁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同成年人,听人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回去后给家人讲解,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主旨。从此手里总是捧着书不放,甚至到了不知道饥渴冷热的程度。 有一次,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上水缸,一不小心,失足掉进缸里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拿起石头砸破了水缸,缸里的水喷涌出来,那个小孩得以活命。此后,京城、洛阳一带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 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刚满二十岁,他生性不喜欢华丽奢侈,在朝廷举办的喜宴上唯独他不戴花,同行的人告诉他说:“君王的赏赐不能违抗。”于是他才插了一枝花。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胡应炎,字焕卿,常之晋陵人。宋枢密副使宿八世孙也,父聪淮南节度计议官。咸淳中应炎登进士第,授溧水尉,未赴。
元丞相伯颜南伐,师次常境。知府王洙遁,朝廷以姚訔知府事,复命将军王安节、都统刘师勇将兵杂守之。訔等至常,见应炎,喜曰:“君吾剧孟①也,得君,敌不足破矣!”署节度判官。应炎归告聪及兄应发、弟应登曰:“吾家世受国恩,今戎马在郊,王室将危,是吾立功之秋也。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既应訔命,即选民之壮勇者三千人,自将登城。为訔画曰:“吾州京师北门,不可失守。然城痹堑狭,兵皆市人,非素所抚循者。而北兵锐且众,乘胜远来,其锋不可当,恐未易与战也。宜树木栅傅城,多调粟、缮械为守计。”訔然之。
初洙遁时,其客王虎臣盗郡印,自称知府,诣伯颜军门献之。伯颜不知其诈,命还守常,而遣兵与俱。及城,訔等已先至,不得入,反以民叛告。伯颜怒,命元帅唆都率步骑二十余万围之。应炎与安节、师勇分门出城,各累大捷,杀其将校甚众。功上,进直秘阁。
(节选自高启《胡应炎传》)
【注】①剧孟,汉代大侠,被誉为助成大事之才。后常用来借指行侠仗义的人土。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次常境 次:次序
B.朝廷以姚訔知府事 知:掌管
C.訔然之 然:认为……是对的
D.诣伯颜军门献之 诣:去,到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A.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B.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C.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D.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丞相伯颜南下攻打宋朝的时候,军队驻扎在常州境内,朝廷任命姚訔掌管常州。
B.姚訔到达常州,见到胡应炎时十分高兴,对他赞赏有加,并任命他官职。
C.胡应炎认为运用增设木栅、征调粮食、整修军械等守城办法,在与元军作战时容易取得胜利。
D.王洙逃跑后,其幕僚王虎臣盗去官印,冒充知府,到伯颜处献印表示投降。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家世受国恩,今戎马在郊,王室将危,是吾立功之秋也。
【答案】5.A 6.D 7.C 8.我们家世世代代蒙受国家的恩宠,如今元人的战马已经逼近都城(如今战事在即),国家危在旦夕,这正是我们杀敌立功的时候。
【解析】这篇文言文摘自高启的《胡应炎传》,主要讲述了胡应炎在元军南侵之际,受到知府姚訔的赏识与重用,并且在保卫常州的一役中展现忠勇的故事。胡应炎在父辈受恩之下,以家国为重,主动请缨抗敌,他的策略明确、见识广博,体现出一个士大夫面对国难时崇高的家国情怀与智慧。文章通过对胡应炎积极应对侵略,临危不惧的精神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其人格的赞美之情。
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A.句意:军队驻扎在常州境内。次:驻扎。
故选A。
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本句句意:父亲年纪大了,兄弟应当侍奉在身边离开险地去避难,我以身报国,不能再顾及家里了。“父老”表示父亲年纪大了,是一个独立主谓句,其后应断开,“兄弟当奉以出避”是提醒“兄弟”应做的事情,其后应断开。“吾身许国”是说自己把身心奉献给国家了,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不得复徇家矣”则表示不能再去顾及家里了。故断句为: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
故选D。
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胡应炎认为“城痹堑狭,兵皆市人,非素所抚循者。而北兵锐且众,乘胜远来,其锋不可当,恐未易与战也”,即常州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士兵都是普通市民,并非平时训练有素的,而且元兵精锐且众多,乘胜而来,锋芒不可阻挡,恐怕不容易与他们交战,所以才提出增设木栅、征调粮食、整修军械等守城办法,而不是认为运用这些办法就容易取得胜利。
故选C。
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
重点字词有:世,世世代代;受,蒙受;戎马,指元人的战马;郊,城郊;危,危急;秋,时候。
【点睛】参考译文:
胡应炎,字焕卿,是常州晋陵人。他是宋朝枢密副使胡宿的八世孙,父亲胡聪是淮南节度计议官。咸淳年间,胡应炎考中进士,被授予溧水尉的官职,但他没有赴任。
元朝丞相伯颜南下征伐,军队驻扎在常州境内。常州知府王洙逃跑了,朝廷任命姚訔为知府,又命令将军王安节、都统刘师勇带领军队一起驻守常州。姚訔等人到了常州,见到胡应炎,高兴地说:“你就是我的剧孟啊,有了你,敌人就不难被打败了!”于是任命他代理节度判官之职。胡应炎回家后告诉父亲胡聪以及兄长胡应发、弟弟胡应登说:“我们家世代蒙受国家的恩惠,现在元军的战马已到城郊,国家危在旦夕,这正是我立功的时候。父亲年纪大了,兄弟应当侍奉在身边离开险地去避难,我以身报国,不能再顾及家里了。
胡应炎接受姚訔的任命后,就挑选了三千名强壮勇敢的百姓,亲自带领他们登上城墙。他为姚訔谋划说:“我们常州是京城的北门,不能失守。然而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士兵都是普通市民,并非平时训练有素的。而且北方的元兵精锐且众多,他们乘胜远道而来,锋芒不可阻挡,恐怕不容易与他们交战。应该在城墙外设置木栅栏,多征调粮食,修缮器械,以此作为守城的计策。”姚訔认为他说得对。
当初王洙逃跑时,他的门客王虎臣盗取了郡印,自称知府,到伯颜的军营门前献印。伯颜不知道他是欺诈,命令他返回常州守城,并且派兵和他一起前往。等他们到了常州,姚訔等人已经先到了,王虎臣无法进城,反而向伯颜报告说百姓叛乱。伯颜大怒,命令元帅唆都率领二十多万步兵和骑兵包围常州。胡应炎与王安节、刘师勇分别从不同的城门出城迎敌,多次取得大胜,杀死了很多元军的将领。功绩上报后,胡应炎被晋升为直秘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九渊,字子静。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①,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谓人曰:“闻人诵伊川②语,自觉若伤我者③。”又曰:“伊川之言,奚为④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初读《论语》,即疑有子⑤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选自《宋史·陆九渊传》)
【注释】①总角:借指童年时期。②伊川:北宋理学家程颐的别称。③伤我者:不符合我的口味。④奚为:为什么。⑤有子:孔子的学生,字子有,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尊为儒学圣贤。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遂( ) (2)及( ) (3)省( )
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2)伊川之言,奚为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
11.《论语十二章》和本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请结合《论语十二章》及选文内容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学习方法?请选取一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答案】9. 于是 等到 明白,领悟 10.(1)问他的父亲天地为什么无边无际,父亲笑着不回答他。
(2)答:伊川(程颐)所说的话,为什么与孔子、孟子的言论不相像。 11.学习方法:学习要善于思考,学习要与思考要相结合。具体说明:《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本文:“遂深思,至忘寝食。”(或者:初读《论语》,疑有子的言论支离没有条理,后来读古书时看到解释忽大省)
【解析】这篇文言文节选自《宋史·陆九渊传》,展示了陆九渊自幼的聪敏与求知欲。从三四岁时对天地的疑问,到少年时期对经典的独立思考,他展现出非凡的思想深度。他质疑程颐的学说,认为与孔孟之道不符,显示了他的批判性思维和对圣贤之言的执着理解。此外,他从对“宇宙”二字的解读推导出“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的哲学理念,体现出他早年即具备的思想原动力。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陆九渊的早慧与志向,还折射出他在理学上的独特贡献。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遂深思,至忘寝食”句意为:他于是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遂:于是。
(2)“及总角,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句意为:到了他童年时期,行为举止不同于其他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及:等到。
(3)“忽大省曰”句意为:(他)忽然醒悟说。省:明白,领悟。
1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其:他的。何:为什么。穷际:无边无际。而:表修饰,不译。
(2)重点词语:伊川:北宋理学家程颐的别称。之:的。奚:为什么。类:像。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联系《论语十二章》和本文有关学习方法的内容,结合内容进行说明即可。
根据本文“遂深思,至忘寝食”“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可知,陆九渊在少年时便展现出强烈的思考能力及独立见解。他在阅读《论语》时,对有子的言论表示质疑,并结合对宇宙的理解产生深刻省悟,体现了他突破前人桎梏的创新思维。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提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中的思考过程。结合两者,可以得出学习不仅要继承,更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质疑和深化,以形成自我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具体来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前人的理论和观点,不仅要学习其内容,更要反思其内涵,辨别其中的合理与不足,从而提高个人的洞察力和思维深度。可见,学习应注重独立思考,批判性地看待前人的观点。(或学习要善于思考,学习要与思考要相结合)
【点睛】参考译文:
陆九渊,字子静,长到三四岁时,问他的父亲天地为什么无边无际,他的父亲只是笑着并不回答。他于是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到了他童年时期,行为举止不同于其他的小孩,人们见到他都敬重他。他对别人说:“听人诵读伊川的语录,自我感觉伊川之学不合口味。”他又说:“伊川所说的话,为什么与孔子、孟子的言论不相类似,最近我发现他学说里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初读《论语》,就怀疑有子的言论有些矛盾;一天,他读到古书,有对“宇宙”二字的解释,解释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他忽然醒悟说:“宇宙内的事,就是自己分内的事;自己分内的事,也就是宇宙内的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①箅(bì):蒸饭的工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竹箅。②馏:把食物蒸熟。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人与客语 说话
B.尔颇有所识不 同“否”
C.仿佛志之 记载
D.更相易夺 互相
1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2)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14.陈元方作为魏晋名士,垂范后世。本文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12.C 13.(1)译文:两人烧火做饭,(却)都丢下(烧火做饭这件事)去偷听了。(2)译文:太丘说:“像这样,只有粥自然也可以了,何必还要饭呢?” 14.“诚信”:本文中元方在面对父亲的责问时,如实讲明原因,没有任何的隐瞒和欺骗。
“聪明”:本文中元方偷听长辈与客人探过,能够“言无遗失”。
“好学”:丢下做饭这件事,去偷听长辈与客人们探过。
“团结互助”:二人“更相易夺”,彼此互相补充,致使“言无遗失”
【解析】本文通过陈太丘使元方、季方炊事的情节,展现出魏晋名士重视文化和教育的风度。两位少年因专心倾听父亲与客人的谈话而忘记了炊事细节,表现出对学问的渴求和敏锐的理解力。最终,他们的误失得到陈太丘的宽容谅解,这一点不仅展示了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宽容态度,也赞扬了二人蕙质兰心、聪慧好学的品质,体现了轻视物质与重视精神交流的价值观。
12.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C.句意:大概还记得。志:记住;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进火: 烧火做饭;俱:都、全;委:丢下、舍弃;
(2)如此:像这样;糜:粥;何必:为什么一定要、不必。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可知,当父亲询问饭为何没蒸熟时,元方和季方如实回答是因为偷听父亲与客人谈话而忘记放箅子,饭煮成了粥。他们没有编造谎言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而是坦诚相告,这体现了元方的诚信品质。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意思是元方和季方两人都能说出偷听的内容,并且互相补充修正,没有遗漏。这表明元方记忆力好且思维敏捷,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复述所听到的谈话内容,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元方和季方本在做饭,但因为对父亲与客人的论议感兴趣,就放下手中的活去偷听。这反映出元方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渴望学习新知识、聆听长辈的智慧交流,体现了他的好学精神。
根据“二子俱说,更相易夺”可知,元方和季方在复述谈话内容时,彼此配合,互相补充。他们不是各自为政,而是齐心协力,共同将听到的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这体现了元方具有团结互助的品质,懂得与兄弟合作来完成一件事情。
【点睛】参考译文:
有客人拜访陈太丘,在他家留宿,太丘让元方、季方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于是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做饭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太丘和客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只喝粥就行了,何必吃饭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①,俱委而窃听。炊忘著②箅③,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④?”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⑤。”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⑥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⑦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南朝刘义庆编《世说新语》)
【注释】①进火:烧火。②著:放。③箅(bì):蒸锅中的竹屉。“箅”的作用是使米不漏到锅中。④馏(liú):把米放在水里煮至水开,再捞出蒸成饭。⑤糜(mí):比较稠的粥。⑥志:记忆。⑦更相:互相。
15.朗读下面句子,并用“/”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宾 客 诣 陈 太 丘 宿
16.参考表格中提示的词语含义推断方法,解释加点的词语。
17.小语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句中画线的敬辞与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愚兄此次到寒舍拜访贤弟,感触颇多。令郎元方虽年纪尚小,却甚有见识。愚兄言语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A.愚兄B.寒舍C.贤弟D.见谅
18.小文根据此文和《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情节导演一个短剧,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
19.根据此文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小语和小文进行了下面的对话,请帮他们补充完整。
小语:我认为《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元方勇敢、聪明、机智,具体表现在① 。
小文:我觉得此文中,元方兄弟有着② 的品质,从“他们偷听太丘和客人的谈论,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可以看出。
【答案】15.宾客/诣陈太丘/宿 16.①丢下,舍弃;②略微,稍微;③修正,补充 17.B 18. (元方)义正词严地 (陈太丘)期待地 “像这样,只要喝粥就行了,何必吃米饭呢!” 19. 友人当面批评他父亲时,能够以充分的理由反驳友人对父亲的指责,义正言辞,有理有据 善于抓住机会学习、刻苦好学
【解析】这篇选自《世说新语》的故事通过幽默风趣的叙述,表现了陈太丘与其子元方、季方的机智和聪慧。客人来访,太丘和客人交谈时,两个孩子因好奇而忘记做饭的步骤,最终饭成糜。但孩子们能够清晰复述太丘与客人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出色的记忆力和聪明才智。陈太丘欣慰地接纳孩子们的行为,赞扬他们的学习能力。故事通过“小失小得”反映了教学上的宽容和理解,是对教育方法的一种讽喻,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1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本句的意思是:有位客人拜访陈太丘,在他家过夜。句子的主语是“宾客”,其后可断开,“诣陈太丘”“宿”是前后两个动作,中间可以断开,故根据句意以及断两处的要求即可断句为:宾客/诣陈太丘/宿
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课内迁移法。“相委而去”意思是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故加点字“委”译为“丢下,舍弃”,句意为:都丢下做饭这件事去偷听。
②查阅词典法。句意:你们可记住一点了吗?根据句意及字典查询法,应选择c,译为“略微,稍微”。
③联系语境法。句意为:互相修正补充。易夺:修正,补充。
17.本题考查敬辞与谦辞。
A.“愚兄”是对自己的谦称,在句中友人用来称呼自己,使用恰当;
B.“寒舍”是谦辞,用于自己的家,而此处说的是到陈太丘家赴约,不能用谦辞,应该用敬辞“贵府”之类的词,所以该项使用不当;
C.“贤弟”是对对方的敬称,友人用来称呼陈太丘,使用正确;
D.“见谅”是请求对方原谅自己的客套话,在这里使用恰当;
故选B。
18.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推测人物的神态、语气。
①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一个聪明、伶俐且正直的孩子。当他说出“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时,他是在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父亲。他的神态可能是严肃的,语气应该是坚定有力的。据此可推测此时概括元方的神态、语气的词语可为:义正词严地;
②陈太丘问“尔颇有所识不?”这句话时,他是在询问孩子是否有所记忆或者收获。他的神态可能是温和,充满期待的,语气是亲切的。据此可推测此时概括陈太丘的神态、语气的词语可为:期待地;
③对于“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陈太丘是一种欣慰的态度。他可能是看到孩子有了一定的表现或者收获后的一种认可。据此可推测此时概括陈太丘说的话可为:这样就很好,只要喝粥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吃饭呢!
19.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①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勇敢、聪明、机智的表现有很多方面。当友人迟到还对子骂父时,元方直接反驳“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他能够抓住友人的两大错误,即无信和无礼,条理清晰地进行反驳,这显示出他的聪明和机智。而且在面对成年人的无礼时,他毫不畏惧,勇敢地维护自己父亲的尊严。据此可知此处可以补充为:友人迟到还对子骂父时,元方抓住友人无信、无礼的错误,条理清晰地进行反驳,毫不畏惧地维护父亲尊严;
②分析此文中元方兄弟的品质:从“他们偷听太丘和客人的谈论,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这一情节来看。他们因为偷听大人的谈论而分心,导致做饭失误,这一情节可以体现出他们对知识、对大人谈论内容的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抓住机会学习。据此可知此处可以补充为:善于抓住机会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
【点睛】参考译文:
有位客人拜访陈太丘,在他家过夜,陈太丘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太丘在一起清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都丢下做饭这件事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太丘问他们:“饭为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着说:“大人和客人清谈,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比较稠的粥。” 陈太丘问:“你们可记住一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俩跪着一起说,互相修正补充,他们说的话合在一起,没有一点遗漏。陈太丘说:“既然这样,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干饭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道人诣谢公
林道人诣谢公①。东阳②时始总角③,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④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⑤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③总角:古时儿童头结成小髻,指代小孩。④信:传信的人。⑤恨:遗憾。⑥朝士:朝廷官员。
2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诣( ) (2)因( ) (3)语( )
2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
(2)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22.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答案】20. 拜访 于是、就 告诉、对……说 21.(1)谢朗那时还是小孩,病刚好,身体不堪劳顿。
(2)家嫂言辞感人,实在值得称颂,遗憾不能让朝中官员一见。 22.谢朗那时还是小孩,病刚好,身体不堪劳顿;王夫人早年守寡,一生的寄托,都在这个孩子身上。
【解析】这段文言文出自《世说新语》,讲述了王夫人为保护体弱侄子东阳,阻止他与支遁长时间讲论的故事。文章通过谢公与王夫人之间的对话,展现了王夫人对东阳的关爱与责任心。谢公对王夫人的辞情给以高度评价,体现出士大夫之间尊重与理解的风度。这段文字不仅表现了家庭中的关爱与责任,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社会中沟通与理解的文化氛围。
2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
(1)句意为:林道人去拜访谢公(谢安)。“诣”,拜访;
(2)句意为:于是王夫人亲自出来。“因”,于是、就;
(3)句意为:谢公对同座的人说。“语”,告诉、对……说。
21.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我们在的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始:刚刚,还;总角:古时儿童头结成小髻,指代小孩;病起:病愈;未堪劳:经不起累。
(2)辞情:言辞情义;致:极,非常,实在;恨:遗憾。
2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可知,东阳(谢朗)当时还年幼,且刚刚病愈,身体状况不佳,无法承受长时间的劳累。他与林公讲论以至于“相苦”,可能已经有些疲惫不堪。王夫人作为母亲,深知儿子的身体状况,担心儿子过度劳累会影响健康,这是她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的原因之一;
同时,结合“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可知,王夫人早年遭遇家庭变故,她把一生的寄托都放在了这个儿子身上。她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儿子能健康成长,所以当看到儿子可能会因过度劳累而受到伤害时,她出于对儿子的关爱和对未来的期望,毫不犹豫地出来“流涕抱儿以归”,以保护儿子免受不必要的伤害,体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与关怀。
【点睛】参考译文:
僧人林道人去见谢公(谢安),东阳(谢朗)那时还是小孩,病刚好,身体经不起劳累。他和林公谈论玄理,以至于互相辩驳,毫不相让。东阳的母亲王夫人在墙壁后听他们辩论,两次派人传信叫东阳回去,但谢安却留住不放。于是王夫人亲自出来,说道:“我年轻时家中就遭遇不幸,一生的寄托都在这个孩子身上。”随即哭着把儿子抱回去了。谢公对同座的人说:“家嫂言辞感人,你们可以到处传颂,遗憾不能让朝中官员一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②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⑤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节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商:卜商,字子夏。②赐:端木赐,字子贡。③损:退步,消减。④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鲍鱼,咸鱼;肆,店铺。⑤漆:墨漆。
2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益( ) (2)赤( ) (3)是( )
2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5.读完这段文言文之后,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23. 进步 红色 这 24.(1)商喜爱和比自己贤明的人相处,赐喜欢谈论不如自己的人。
(2)和好人在一起,像进入种植芝兰的屋子,时间长了便闻不到芝兰的香味了。 25.示例:生活中要善于和品德高尚的人结交,多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避免受到道德品行恶劣之人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这段文言文选自《孔子家语》,体现了孔子对友伴选择的重视。孔子通过对子夏与子贡性格的比较指出,个人成长与其所交往的人密不可分。文中以“芝兰”和“鲍鱼”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了与不同品质的人相处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这篇文章启示我们,要慎重选择交往圈,常与贤德之人为伍,才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积极影响,有助于自身的成长和品德的提升。
2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则商也日益”句意:子夏会一天天地进步。益,进步;
②“丹之所藏者赤”句意:藏丹砂的地方会变红。赤,红色;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句意:这就是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和自己相处的人啊。是,这。
2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好,喜爱,喜欢;贤,比……贤能;处,相处,交往;说,通“悦”,高兴;若,比得上。
(2)善人,品德高尚的人;居,相处(在一起);芝兰之室,摆满香草的屋子。
25.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子夏因喜欢与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所以能日益进步,而子贡常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就会日渐退步,这表明与不同的人相处对自身发展影响很大。“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形象地阐述了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如同处在充满香气的屋子,会受好的熏陶,和品行不好的人在一起,好似在充满臭味的地方,会受不良影响。“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更是强调了君子必须谨慎选择相处之人。所以综合来看,启示我们生活中要善于和品德高尚的人结交,多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避免受到道德品行恶劣之人的影响。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死了之后,子夏会一天天地进步,子贡会一天天地退步。”曾子问:“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说:“子夏喜欢和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子贡喜欢与不如自己的人交谈。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他的父亲就知道了;不了解这个人怎么样,看看他结交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不了解君主,看他任用的人就清楚了;不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看那里生长的草木便知晓了。”所以说:“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就闻不到它的香气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到它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自己和臭味融为一体了。藏丹砂的地方会变红,藏墨漆的地方会变黑,这就是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和自己相处的人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公雅量
褚公①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②,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③,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④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⑤,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⑥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褚公:褚衰(chǔ póu),字季野。②记室参军:官名。③彷徨:走来走去,这里指散步。④伧父(cāng fǔ):骂人的话,意为粗鄙的人。⑤遽(jù):惊惧、慌张。⑥修刺:备办名片。
26.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
27.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名字已显而位微 ( ) (2)吴兴沈充为县令 ( )
(3)亭吏驱公移牛屋下 ( ) (4)伧父欲食饼不 ( )
2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
29.请结合文本,说说哪些地方可见褚公有“雅量”?
30.同气相求,广寻良友。如果你是褚公,事后会把谁加入自己的“朋友圈”,结合文章陈述理由。
备选人物:沈充 钱塘亭吏
【答案】26.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 27. 低微、卑微; 担任,做 驱赶、赶; 同“否”,表示疑问语气 28.褚公和他一起喝酒,言谈神色没有任何异常。 29.褚季野的“雅量”从三处可见:一是投宿钱塘亭时,被被亭吏赶到牛屋睡意然一点也不生气;二是面对醉醺醺的县令不礼貌的询问,竟然能很有礼貌地回应;三是和县令对饮、言谈、脸色没有什么异样表现 30.示例一:会把沈充加入朋友圈,因为沈充认出褚公后非常震惊,备办名片拜见褚公,准备了美食美酒,盛情招待后把褚公送到边界,虽有所冒犯但知错就改,是注重交友礼节的人,褚工有雅量会原谅他的。
示例二:会把亭吏加入朋友圈,虽然起初亭吏对褚公很不礼貌,甚至赶他到牛屋下,这是亭吏误以为褚公是伧父才造成的误会。之后亭吏又被县令鞭打,褚公是有雅量的人,觉得让亭吏受皮肉之苦,感到内疚。
【解析】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通过一个小故事展现了褚衰的雅量和宽容。故事起初描绘了褚衰在身份未明的情况下受到沈充县令的轻视。沈充在得知公身份后,表现出极度的惶恐和歉意。然而,褚公却对待此事云淡风轻,对沈充礼待如常,体现了他的豁达与宽容。这不仅反映了褚公的个人修养,也传递出传统文化中关于君子之风的价值理念。通过细节刻画,文章短小却富有哲理,令人深思。
26.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褚季野由章安县令改任成为了太尉记室参军。主语为“褚公”,“于章安令”表示褚公之前的职位是章安令,是一个完整的介宾短语作状语;“迁”是谓语动词,与宾语“太尉记室参军” 构成动宾短语,即升迁后的职位。
因此断句: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
2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当时褚公名气很大,但地位卑微。微:低微、卑微。
(2)句意:吴兴人沈充担任县令。为:担任。
(3)句意:亭吏驱赶褚公,让他搬到牛棚下面去住。驱:驱赶、赶。
(4)句意:你这个粗鄙的人想吃饼吗?不:同“否”,表示疑问语气。
28.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酌宴:饮酒吃饭;言:言谈;色:指神色、表情;无异:没有不同、没有异常之处。
2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可知,褚公和旧吏投宿钱唐亭,因有尊贵客人到来,亭吏将他驱赶到牛屋下。面对这种低等的对待,褚公没有丝毫不满或愤怒的表现。这显示出他有着非凡的气度和涵养,不与亭吏一般见识,能够容忍这种因地位差异带来的委屈。
结合“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可知,当县令在有几分酒意、态度不礼貌地询问 “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 时,这里 “伧父” 是对褚公极为粗鲁的称呼。然而褚公并未计较,他只是举手回答 “河南褚季野”,没有因为县令的无礼而以同样不礼貌的方式回应,反而保持了应有的礼貌和谦逊,这充分体现了他的雅量,不被他人的无礼所影响,坚守自身的修养。
结合“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可知,县令知晓褚公身份后,十分惊慌,准备酒菜赔罪。在这个过程中,褚公与县令一起饮酒吃饭,“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也就是说他的言谈、神色没有任何异样,就好像完全没有经历之前被驱赶、被无礼询问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一样。这种在受到冒犯后依然能泰然自若地与冒犯者相处的表现,彰显出褚公胸怀宽广,具有极高的雅量,不会让这些小插曲破坏自己的情绪和风度。
30.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本题需要根据人物在文中的行为表现,站在褚公的角度来判断谁更值得成为朋友。重点分析沈充和钱塘亭吏的行为,考虑他们的行为是否体现出值得交往的品质,以及与褚公自身修养和价值观的契合度。
示例一:会把沈充加入朋友圈。沈充一开始虽因不明褚公身份而对其有不礼貌的行为,但在得知褚公是谁后,他表现出了深深的愧疚。他不仅立刻改变态度,在牛屋下备名片拜见褚公,还宰杀牲畜准备菜肴来赔罪,并且亲自送褚公至县界。这一系列行为表明他知错能改,懂得尊重有贤德之人。褚公雅量非凡,对于沈充的转变和歉意应该是能够接受的,而且沈充后来的行为体现出他对褚公的敬重,这样的人有一定的品德和素养,值得褚公将其纳入朋友圈。
示例二:会把亭吏加入朋友圈。亭吏虽将褚公移至牛屋下,但这只是他职责所在,按惯例为迎接贵客安排住宿。褚公相信他并无恶意,只是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所疏忽。亭吏后又被县令鞭打,褚公是有雅量的人,不忍心让亭吏受皮肉之苦。人都有犯错之时,我相信褚公会以宽容之心接纳他,给他一个弥补的机会。
【点睛】参考译文:
褚公从章安令升任太尉记室参军,当时他的名声已经很大但地位低微,很多人还不认识他。褚公往东去,搭乘商船,和几个送行的旧部下一起到钱唐亭投宿。当时,吴兴人沈充担任县令,正要送客人过浙江,客人出去后,亭吏驱赶褚公,让他搬到牛棚下面去住。潮水来了,沈县令起身出来散步,问道:“牛棚下面是什么人?”亭吏说:“昨天有一个粗鄙的人来亭中寄宿,因为有尊贵的客人,就暂且把他挪到那里去了。”沈县令已有了几分酒意,于是远远地问道:“你这个粗鄙的人想吃饼吗?姓什么啊?可以过来一起聊聊。”褚公就抬手回答说:“我是河南褚季野。”远近的人早就听闻褚公的大名,沈县令于是十分惊慌,不敢再让褚公待在牛棚下面,就赶紧在牛棚下备好名片去拜见褚公,还宰杀牲畜准备菜肴,摆在褚公面前,鞭打亭吏,想用这些做法来表达歉意、消除自己的羞愧。褚公和他一起饮酒吃饭,言谈神色没有什么异样,好像没有觉察到(之前被驱赶等不愉快的事)一样。沈县令送褚公一直送到县界。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④。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⑤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⑥?”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⑦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颍州(今属阜阳)人,汉桓帝年间的义士。②值:遇,遇到。③胡贼:指胡人入侵的军队。④郡:古代的行政区划,这里指城。⑤败义:败坏道义。⑥独止:独自留下。⑦班军:调回出征的军队。
31.下列对胡贼“班军而还”原因的推断,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同情“友人”之疾已病入膏肓
B.“一郡尽空”, 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了攻打的价值
C.荀巨伯勇猛无比,难以战胜
D.被荀巨伯“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的义行所打动
32.下列对加点字含义的理解和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友人语巨伯——联系上下文推断,此处“语”字意为“告诉”。
B.子可去——联系《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可知,此处“去”也意为“离开”。
C.子令吾去——联系语境推断,此处 “子”意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与 “对子骂父”(《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子”意思相同。
D.不忍委之——联系《陈太丘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可知,此处“委”也意为“丢下”。
33.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的大意。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4.有同学关注到选文的出处,并提出疑问。请根据选文内容,并参照所给的示例,解答该同学的问题。
疑问:选文为何被编入“德行”门,而非别的门类呢?
示例:元方小小年纪,就能针对友人的言而无信、对子骂父,有理有据地进行辩驳;用“入门不顾”的行动表达对“无信”“无礼”之人的鄙弃,可见元方品行刚正,不怕因坚持做正确的事而得罪人,因此被编入“方正”门。
【答案】31.D 32.C 33.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 34.示例:荀巨伯看望生病的友人,正值胡人打进友人所在的城,他也不离开,对友人忠心耿耿,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代替友人的性命,可见他有情有义的美好品行,因此被编入“德行”门。
【解析】这篇文章选自《世说新语·德行》,讲述了荀巨伯在友人患病时不顾胡贼入侵,坚持留下照顾友人的故事。荀巨伯的义行感动了胡贼,使其撤军,保全了一郡。文章通过荀巨伯的行为,突显了他重义轻生的高尚品德,体现了古人对道义的重视。故事情节简洁明了,人物形象鲜明,展现了以德服人的力量,强调了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3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可知,胡贼被荀巨伯的义行所感动,认为他们是无义之人,进入了有义之国,因此决定撤退。
故选D。
3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C.有误,“对子骂父”(《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子”是“儿子”的意思。“子令吾去”,意思是你却要我离开。子:代词,你;
故选C。
3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重点词语:我辈:我们。无义之人:不懂道义的人。而:连词,表转折,却。入:攻入。有义之国:讲究道义的国家。
3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可知,荀巨伯在得知友人病重之时,不远千里前往探望,彰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忠诚。当胡人军队攻打友人所在的城池,友人劝他离开以保全性命时,荀巨伯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表示不愿因贪生怕死而背弃道义。他甚至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替代友人的性命,这种舍生取义、重情重义的行为,正是“德行”二字的最好诠释。荀巨伯的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忠诚、勇敢和无私,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和道义。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坚守了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这种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因此,选文被编入“德行”门。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荀巨伯到远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离开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胡人军队已经来到,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而离开,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胡兵听后相互议论说到:“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要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使整个城都因此保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子适①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②似尧③,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④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⑤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太史公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适:到……去。②颡(sǎng):额头。③尧:与下文皋陶、子产、禹都是古代贤者。④累累:憔悴颓丧的样子。⑤末:微不足道的,次要的。
3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郑人或谓子贡曰( ) (2)其项类皋陶( )
(3)子贡以实告孔子( ) (4)孔子欣然笑曰( )
36.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B.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C.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D.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3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独立郭东门。
(2)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38.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认为本文中的孔子做到了这一点吗?为什么?
【答案】35. 对……说 像 告诉 高兴的样子 36.B 37.(1)孔子独自站在城外的东门。
(2)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 38.示例:做到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展现出君子的宽容大度与平和心态。文中孔子听到郑人将他形容为“丧家之狗”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欣然接受,体现出他的宽容大度和平和。
【解析】这篇文言文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通过孔子在郑国的经历,展现了孔子的谦逊和自省精神。孔子被郑人误解为“丧家之狗”,他不仅不愠怒,反而欣然接受这一评价,体现了他对外界评价的淡然态度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司马迁在文末称赞孔子为“至圣”,强调了孔子在后世学者心中的崇高地位。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刻画了孔子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风范。
3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郑国有人对孔子的弟子子贡说。谓:对……说。
(2)句意为:他的脖子像皋陶。类:像。
(3)句意为:子贡把这些话如实说给了孔子。告:告诉。
(4)句意为:孔子高兴地笑道。欣然:高兴的样子。
3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孔子是一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至今非常尊崇他。
“孔子布衣”点明孔子的身份;“传十余世”“学者宗之”体现孔子的影响。
正确划分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故选B。
3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重点词语:独:独自。立:站立。郭东门:城外的东门。
(2)重点词语:而:连词,表转折。谓:说。似:像。然哉:表肯定,是啊。
3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展现出君子的宽容大度与平和心态。
结合“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可知,郑国有人对孔子的弟子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后颈像皋陶,肩膀像子产,但从腰部以下比大禹矮了三寸,而且一脸疲惫颓丧的样子,简直就像丧家之犬。当子贡将这番描述如实告诉孔子时,孔子并没有因此感到愤怒或不满,反而欣然笑道:“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即孔子认为人的外貌形状是微不足道的,而别人说他像丧家之犬,这话说得确实对。
从孔子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贬低和误解而心生怨怼,反而以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去接受这一评价。这正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体现出的君子的宽容大度与平和心态。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深知自己的价值并不在于外貌或他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学问。因此,他能够坦然面对别人的误解和贬低,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综上所述,本文中的孔子确实做到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点,他以一种宽容大度和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别人的误解和贬低,展现出了君子的风范。
【点睛】参考译文:
孔子到郑国去,和弟子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东门外,郑国有人对孔子的弟子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脸颊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像子产,然而从腰以下就不到禹的三寸。憔悴颓丧的像一只走离了家的狗。子贡把这些话如实说给了孔子,孔子高兴地笑道:人的外形像什么那是次要的,然而说像无家可归的狗,真是这样呀!真是这样呀!
太史公评价: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文言词句
推断词义方法
字词释义
宾客诣陈太丘宿
字形辨析法:(言,询问)+(旨,想法、思想)
拜访,拜见
俱委而窃听
课内迁移法:相委而去
①
尔颇有所识不
查阅词典法:a.偏差,不平正;b.好邪,邪佞;c.略微,稍微;d.很,甚
②
更相易夺
联系语境法:“易夺”本意为“改变,夺取”,这里可以联想两孩子互相争辩情形,联系下文“他们说的话合在一起,没有一点遗漏”来理解词义
③
原文
表演指导(合理推测人物的神态、语气)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 说:“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尔颇有所识不?”
陈太丘 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陈太丘(欣慰地)说:“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6 课内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统编版2024),文件包含专题16课内文言文阅读原卷版docx、专题16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课外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练习(统编版),共25页。
这是一份七上语文期末真题汇编专题18 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答案)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 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docx、专题18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