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Word版附解析)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Word版附解析)第1页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Word版附解析)第2页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5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浓度变化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卷)碳排放强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密切相关,碳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下图示意某年甲国和乙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贸易额、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据比完成下面小题。
    5. (二氧化碳排放量)乙国出口的产品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 )
    A. 金属及金属制品B. 化工制品C. 机械制造产品D. 电子产品
    6. (区域产业活动的差异)与乙国相比,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 )
    A. 环境成本高B. 人力成本高C. 营销成本高D. 研发成本高
    7. (区域产业活动的发展)根据图中两国重点制造业部门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甲国应优先考虑( )
    ①扩大国际市场 ②提高创新能力 ③强化产业升级 ④承接产业转移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5. D 6. A 7. B
    【解析】
    5.读图可知,在乙国出口的金属及金属制品、化工制品、机械制造产品、电子产品中,电子产品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最高,因此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是电子产品,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6.读图可知,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甲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均低于乙国,即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甲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多于乙国,材料信息表明:碳中和需要付出经济代价,因此与乙国相比,甲国生产同类制造业产品的环境成本高,A正确;根据两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与经济产出情况判断,甲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明显低于乙国,因此甲国的人力成本、营销成本均应低于乙国,BC错误;图中显示,甲国生产同类产品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均低于甲国,因此甲国的研发成本相对较低,D错误。故选A。
    7.读图可知,甲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研发投入明显低于乙国,技术投入明显不足,因此为了提高投入产出效果,应优先提高创新能力,②符合题意;甲国重点制造业部门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的GDP均低于乙国,环境成本高,为了提高投入产出效果,应优先强化产业升级,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③符合题意;扩大国际市场,承接产业转移(特别是承接低端产业转移)均不能提高投入产出效果,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2023年湖南卷)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 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大气污染的原因)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 )
    A. 7日20:00B. 8日20:00C. 9日20:00D. 10日20:00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经历的大气污染属于颗粒物(PM2.5)污染,这种污染一般多出现在静风环境下,空气湿度大时,容易形成较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较严重,读图可知,四个选项时段中,7日20:00时,近地面风速小、空气湿度大,因此此时污染最为严重。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23年湖北卷)藏色岗日位于羌塘高原(青藏高原主体)中北部。表示意2006~2015年藏色岗日不同朝向冰川数量和面积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0.(冰川面积的变化) 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2006-2015年期间,该区( )
    A. 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南朝向小,平均面积较大
    B. 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北朝向小,平均面积较小
    C.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南朝向大,平均面积较小
    D. 南朝向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北朝向大,平均面积较大
    11. (影响冰川面积变化的因素)与其他朝向相比,西南朝向冰川面积增加,原因可能是( )
    A. 受全球变暖影响较小B.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C. 山地植被覆盖率较高D. 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12. (冰川面积的变化)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该区冰川整体上( )
    A. 保持稳定不变B. 处于退缩状态C. 正向山麓延伸D. 处于扩张状态
    【答案】10. C 11. D 12. B
    【解析】
    10.2006年北朝向冰川面积为13.4km2,南朝向冰川面积为72.9km2,2015年北朝向冰川面积为12.9km2,南朝向冰川面积为72.2km2,北朝向冰川较小,南朝向冰川较大,AB错误;从退缩率来看,北朝向退缩率为3.7%,南朝向退缩率为0.9%,北朝向退缩率更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11.西南朝向与其他朝向受全球变暖影响较为接近,A排除;此处位于羌塘高原,人类活动较少,且冰川增加与山地植被覆盖并无直接关联,BC错误;受西风影响,西南方向降水可能增多,冰川面积增加,D正确。故选D。
    12.从各个朝向来看,除了西南朝向冰川增加外,其他朝向冰川面积均呈缩小趋势,说明冰川整体上呈现退缩态势,冰川向山上退缩,B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
    【点睛】羌塘高原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及冈底斯山脉环抱之中(为青藏高原里的羌塘盆地),包括几乎整个那曲地区及阿里地区东北部。这片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全新世以来气候旱化,湖泊退缩现象十分明显。湖盆周围湖成平原广布,山麓堆积发达。湖泊大多为咸水湖和盐湖,淡水湖极少。
    (2023年1月浙江卷)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指生态系统能够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由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构成,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高达2045亿元,其各项价值量占比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5. (生态系统的功能)属于图中“其它”项目的是( )
    A. 农林产品B. 科普教育C. 休闲旅游D. 净化空气
    6. (影响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因素)该公园GEP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肥力高B. 科研价值高C. 森林面积大D. 纬度跨度大
    【答案】5 D 6. C
    【解析】
    5.净化空气属于调节服务功能,D正确;农林产品属于物质产品,A错误;科普教育属于文化服务,B错误;休闲旅游属于文化服务,C错误。所以选D。
    6.海南位于热带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海洋影响较强,降水较多,森林面积广阔,能够提供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较高,C正确;土壤肥力、科研价值对于海南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影响较小,AB错误;海南岛纬度跨度较小,D错误。所以选C。
    【点睛】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和其他生产生活原料,还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形成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同时还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休闲、娱乐与美学享受。
    (2023年1月浙江卷)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我国能源的分布)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共同的主要清洁能源是( )
    A. 核能水能B. 风能火电C. 水能地热D. 风能太阳能
    12. (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作用)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可以( )
    A. 促进低碳能源发展B. 改变能源资源分布C.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D. 缩短能源输送距离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图中三大能源基地都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而我国核能的开发主要是在沿海地区,核能并不是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共同的主要清洁能源,A错误;火电不是清洁能源,B错误;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到云南西部腾冲一带是我国地热能集中分布的区域,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地热能相对缺乏,C错误;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在我国青藏高原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风能和太阳能都较为丰富,D正确。故选D。
    12.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时向外界排放的二氧化碳极少,可以促进低碳能源发展,A正确;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不会改变我国现有的能源资源分布,B错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的需求呈增加趋势,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为了增加能源供给而不是为了控制,C错误;图中三大能源基地远离东部主要的能源消费市场,并不能缩短能源输送距离,D错误。故选A。
    【点睛】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2023年6月浙江卷)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湿地及其功能)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
    A. 土壤碳含量降低B. 根系吸碳量减少C. 碳净排放量降低D. 微生物活性减弱
    18.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B. 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 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D. 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根系可吸收水、有机质、无机盐,不能吸收碳,呼吸作用可能排出碳,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湖滨植物有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释氧吸碳等作用,减少湖滨植物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A错误;外来生物往往因缺少天敌,可能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降低湖面水位,水体减少,水体的生态功能降低,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C错误;借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把浅的湿地淤泥挖掘堆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生态缓冲岛,使湿地容量增大,水体增多,同时形成水生陆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的生态修复作用,D正确。故选D。
    【点睛】湿地的功能:1、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源;提供矿物资源;提供能源和水运等,2、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等。3、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023年全国甲卷)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左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右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1)【风蚀强度的变化】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2)【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图右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3)【影响风力侵蚀作用的因素】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
    (4)【荒漠化防治的措施】提出图右所示区域因地制宜风蚀防治措施。
    【答案】
    (1)随着风蚀粗化指数变大,粗颗粒物增多,风蚀强度逐渐减弱。
    (2)分布特征:北大南小,西大东小。原因:南部和东部受到一定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植被较为茂密,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北部和西部受高原内部冬季风影响较为强烈,降水较少,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和荒漠为主,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3)耕作会产生耕作层,对表土的耕作会造成土壤结构松散,风蚀作用增强,耕作层造成地表松散层变深,造成风蚀深度增加;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
    (4)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环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解析】
    (1)由材料“风蚀退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和“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可知,随着风力侵蚀作用逐渐带走地表松散层的细小颗粒物,粗颗粒物增加,造成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差异变大,表层粗颗粒物含量不断变大,其风力启动速度变大,不易遭受风力侵蚀,故侵蚀强度逐渐减弱。
    (2)根据图中粗化指数图例的反映,北部和西部圆圈较大,东部和南部圆圈较小,可得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北大南小,西大东小。风力侵蚀深受大气环流(降水量)、地表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故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能够受到一定夏季风深入的影响,降水量较多,植被较为茂密,且多为森林植被,由此造成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而高原内部受到湿润气流影响微弱,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受到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3)农田耕作形成耕作层,会破坏原来的土壤结构,使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增加,表层与浅层颗粒物结构趋向于统一。由此造成风力侵蚀作用增强,侵蚀深度增加,但是人为平整土地的行为造成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
    (4)青藏高原风力侵蚀作用增强首先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关,重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加剧,如超载放牧、城镇化及土地利用、工业旅游业的发展等。因地制宜防治风蚀,首先需要根据区域不同地区破坏的程度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坚持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生态治理与恢复: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环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2023年湖南卷)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1)【矿产资源形成】甲、乙、丙、丁四地中,哪一处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并说明理由。
    【答案】(1)丙地。丙地有太古宙侵入岩(火成岩),太古宙属前寒武纪,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临近河流。
    【解析】(1)利用材料信息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这一关键信息,排除乙(中生代变质岩)、丁(中生代沉积岩);图中显示,采矿区位于沿海,应远离成矿物质的来源地,表明需要外力侵蚀搬运沉积才能形成采矿区的锆砂矿,与甲相比,丙地临近河流,有河流与采矿区相连,具有流水侵蚀搬运沉积的可能性,因此丙地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
    (2023年湖北卷)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绵(竹)茂(县)公路属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于2009年9月9日正式动工,2022年12月27日建成通车。公路起于绵竹市汉旺镇,沿绵远河上行,与茂北公路相接,全长56公里。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图左示意绵茂公路位置,图右示意绵茂公路局部景观。
    (2)【交通线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绵茂公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工程该如何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3)【交通线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该工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又一个中国奇迹,被新华社评为2021年度“大国工程”。假设你是评委,请你给出推荐理由。
    【答案】
    (2)协同多部门,建立有序的管理机制,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规划路径时尽量以桥梁、隧道代路,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施工期间减少破坏林地、渣土堆放,控制施工时间和范围;运行时加强巡护,控制车速,在大熊猫活动期间可以局部封路。
    (3)攻克了若干设计、工程与运维技术难题;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为生态脆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通过保护“国宝”熊猫,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解析】
    (2)协同林业等多部门,建立有序、有效的管理机制,统筹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规划交通线路时尽量减少影响生态环境,以桥梁、隧道代路,减少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干扰;施工期间减少破坏林地、渣土堆放,减少破会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和施工范围;交通线路运行时,要加强巡护,控制车速,及时监测交通线路运行对大熊猫生活的影响;在大熊猫活动期间可以局部区域封路,停止施工,减少对大熊猫生活活动的影响。
    (3)由材料可知沿线穿越龙门山4条断裂带,岩石破碎,暴雨多发,地质灾害频繁,河道演变剧烈,水文条件复杂,给项目选线、设计和施工建设带来严重影响,该工程攻克了若干设计、工程与运行、维护技术上的难题;沿线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统筹;线路成功的建设,为生态脆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中国经验;通过保护“国宝”熊猫,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体现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
    (2023年北京卷)16. 某校中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图(左)为该流域示意图,图(右)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二、探究水环境变化
    查阅文献,获取到图中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监测数据,如表所示。
    (2)(水污染及其成因)绘制统计图。概括采样点河水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任务三、调研流域生态治理
    以“清水下山、净水入库”为目标,当地对蛇鱼川流域开展生态治理。
    (3)(水污染及其治理措施)在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从保护水质角度列举该地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答案】
    (2)
    变化特征:采样点河水氮含量冬春较低,夏秋较高。
    理由:夏季农作物生长旺盛,施用化肥和农药,污染水体。
    (3)甲地:保护植被,保持水土,减少河流含沙量;恢复生态环境,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乙地:控制污染企业布局;严禁施用农药、化肥,防止污染水源;生活污水净化处理。
    【解析】
    【分析】本题以学生赴蛇鱼川流域进行野外研学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农业区位因素、水污染及防治措施等知识,考察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能力和区域素养。
    【小问2详解】
    依据表格数据,绘制统计图如下:

    变化特征:2月25日和4月25日,冬春季河水氮含量较低,8月15日最高,9月10月也较高,故采样点河水氮含量冬春较低,夏秋较高。
    理由:读图可知,本区域位于乡村,农业较发达,夏季农作物生长旺盛,可能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残余的物质进入河流,污染水体。
    【小问3详解】
    甲地:位于山区,应当保护植被,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从而有效减少河流含沙量;加大宣传力度,恢复生态环境,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保障下游水体水质。
    乙地:位于平原地区,要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布局,导致水体污染;下游平原河谷农业发达,要严禁施用农药、化肥,杜绝污染水源;居民生活点较多,生活污水要净化处理。
    (2023年北京卷)19. 1944年,摄影师萨尔出生于巴西东南部一个1500平方千米的农庄,农庄一半属于大西洋森林。图(左)示意大西洋森林的分布,图(右)是2001年和2019年萨尔家族农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众多水生生物中有巴西特有的鱼类。这里有大面积森林、湿地、群岛、海滩、河流及其入海口,茂密的红树林覆盖岛屿和河口。
    (1)(生物多样性保护)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大西洋森林被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起源于染料木贸易点的里约热内卢、兴起于皮拉蒂尔村庄的圣保罗等城市。森林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萨尔的父亲购置土地。和其他许多农民一样。砍掉树木。种植牧草、咖啡、大豆和甘蔗等。
    (2)(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概括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
    20世纪90年代,萨尔夫妇开始经营农庄。1999年他们筹集10万棵树苗,招募工人,志在把毫无生机的土地还原成儿时的模样,到2019年已植树200万棵。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形成“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通过人工造林,大约7000平方千米森林得以恢复。
    (3)(森林的保护措施)阐述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并指出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
    【答案】(1)栖息地范围面积广阔;栖息地类型多样,包括森林、红树林、岛屿、海滩和河口等;生态系统多样,包含陆地、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地质条件复杂,产生了许多溶洞;气候湿热;垂直落差大。
    (2)不合理的开发模式、人口增长和发展经济摆脱贫困造成了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具体包括:商业性伐木;采矿;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迁移农业等。
    (3)土壤的变化:土层增厚、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建立机制的必要性: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实现区域各国在雨林保护方面协调行动、共享经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打击亚马孙雨林非法活动,制定火灾预防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加大环境监测;有利于把各国“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森林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包含很多社会、文化等因素,森林保护国际合作不仅是政府间的行为,还可以吸纳社会团体等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森林保护的合力。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西洋森林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可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和多样性来回答。首先是丰富的自然环境:大西洋森林东南保护区以其广阔的栖息地范围而闻名,栖息地包括但不限于森林、红树林、岛屿、海滩和河口,多种自然环境给予了动植物生长空间;生态系统多样,包含陆地、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第三纪火山的喷发构成了这一地区的古老地层,喷发后留下的石灰岩又形成了岩溶地层,加上这里的湿润气候,所以森林里还产生了许多溶洞、钟乳石、石笋和石柱,溶洞里繁衍着大量生物。其次是优越性:大西洋森林东南保护区靠近海边,所以来自大西洋南部海洋上的温暖湿润的信风可以吹进森林,保证全年空气相对湿度高,该区域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湿热的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丰富;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垂直方向上的水热变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丰富。
    【小问2详解】
    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森林正迅速被伐木、农业、采矿和道路建设等人类活动摧毁,由于传统农村社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的经济生产高度依赖自给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养牛和捕鱼。这种生产方式最依赖自然环境,他们的生产生活对东南保护区的环境有很大危害。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和城市化造成的生物栖息地碎片化是重要威胁。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里还没有道路,后来建造了小路,但已不再适合今天的需求。以货运、建筑或道路拓宽为目的的发展建设,造成了碎片化加剧。
    【小问3详解】
    雨林的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次生灾害,而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农庄土壤的变化表现为:土层增厚、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热带雨林,分布于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苏里南、圭亚那和法属圭亚那。近年来,亚马孙雨林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森林的保护成为国际的共识,同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有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实现区域各国在雨林保护方面协调行动、共享经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打击亚马孙雨林非法活动,制定火灾预防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加大环境监测;全球迫切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把“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森林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包含很多社会、文化等因素,森林保护国际合作不仅是政府间的行为,还可以吸纳社会团体等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森林保护的合力。
    (2023年海南卷)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要将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战略增量纳入国家水网统一调配,适度超前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水作为沿海缺水地区市政补充水源、工业新增供水和重要应急备用水源的作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利用,完善多元供水体系,维护区域水平衡和水安全。”
    (摘自《全国政协“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调研综述》)
    (水资源分布及其影响)结合我国水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特征,从资源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合理之处。
    【答案】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水资源较多,冬季水资源较少;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
    【分析】本题以《全国政协“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调研综述》为材料,涉及水资源与国家安全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水资源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由于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稀少,所以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水资源较多,冬季水资源较少;我国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故为保障水资源的供应,保障国家安全,故需要加快推进水资源规模化利用,完善多元供水体系,维护区域水平衡和水安全。
    冰川朝向
    2006年
    2015年
    数量(条)
    面积(km2)
    数量(条)
    面积(km2)
    西北
    18
    22.3
    19
    21.9

    12
    13.4
    12
    12.9
    东北
    13
    89.6
    13
    87.9

    12
    64.5
    13
    63.6
    东南
    5
    9.4
    5
    9.1

    5
    72.9
    5
    72.2
    西南
    6
    8.0
    6
    8.2
    西
    11
    22.0
    11
    21.8
    采样日期
    2月25日
    4月25日
    7月2日
    8月15日
    9月10日
    10月21日
    氮含量(毫克/升)
    3.4
    3.2
    5.8
    13.9
    11.8
    8.8
    2023年高考模拟题
    一、选择题
    (2023·安徽滁州·安徽省定远中学校考三模)海洋表层水体的pH值约为8.2,呈弱碱性。长期以来这种稳定的化学环境维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海洋酸化(pH值降低)是全球气候变化下海洋系统面临的又一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香港周边不同海域1986~2017年的年均酸碱度变化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海水酸化最严重的海域是( )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海域海洋酸化会使( )
    A.贝壳类生物数量减少 B.近岸的海洋污染减轻 C.海水的腐蚀性会减弱 D.沿海的陆地酸雨加重
    3.从全球范围看,引发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荒漠化加剧,径流含沙量增大 B.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增加
    C.大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 D.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生物沉积
    【答案】1.B 2.A 3.B
    【解析】
    1.海洋酸化表现为pH值降低,①②③④四处中,②所在位置酸碱度变化大于-0.02,负值最大,故酸化最严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海域海洋酸化会使腐蚀性加强,贝壳类生物的甲壳受到腐蚀,伤害生物,使得数量减少,A正确、C错误;近岸的海洋污染会加剧,B错误;沿海的陆地酸雨与海洋关系不大,与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有关,D错误。故选A。
    3.从全球范围看,引发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水体酸化,B正确;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现象对海洋的影响不大,不会引发海洋酸化,AC错误;生物沉积会导致海底有机质含量增加,但不会导致海水酸化,D错误。故选B。
    【点睛】海洋酸化是指由于海洋吸收、释放大气中过量二氧化碳(CO2),使海水正在逐渐变酸。工业革命以来,海水pH值下降了0.1。海水酸性的增加,将改变海水化学的种种平衡,使依赖于化学环境稳定性的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
    (2023·山东烟台·统考三模)黄河三角洲造就了鹤之乡、鱼盐之利、农耕之益。有些农民采用“游耕”模式,每年春耕、秋收来此拓荒,若干年后弃耕。不同于其他大江大河、三角洲活跃的“湾区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建有我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选择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黄河三角洲“游耕”模式的主要危害是( )
    A.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 B.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 D.农产品产出降低
    5.黄河三角洲地区实施生态优先发展策略的首要目的是( )
    A.庇护鸟类生存 B.增加土地资源 C.开展生态旅游 D.稳定河口生态环境
    【答案】4.C 5.D
    【解析】
    4.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对该地区农业进行农业灌溉,而该地耕作、灌溉方式往往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这会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C正确;采用“游耕”模式,对三角洲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净化水质的能力减弱、农产品产出降低不是其主要危害,AD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引起的,与“游耕”模式关系不大,B错误;故选C。
    5.生态优先发展可以庇护鸟类生存;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加土地资源;进而开展生态旅游,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留下了天然“本底”,稳定河口生态环境。但生态优先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只有环境保护好了,才能体现其他优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湿地的作用与功能:提供水源、调节流量、保护堤岸,防风、降解污染物质,净化水质、补充地下水,防止盐水入侵、保持小气候、提供可利用的资源,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航运、旅游休闲、教育和科研等。
    (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二模)吉首蒲儿根,种群极度稀少,仅在德夯流沙溪流沙瀑布下形成优势种群(湘西武陵山德夯风景区)。德夯为半封闭式“V”字形峡谷,深达数百米,谷内光照时间、温度和湿度均与外界有显著差异。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其濒危级别达极危,繁殖和延续受到威胁。表是德夯风景区气候特征以及吉首蒲儿根的生长环境。完成下面小题。
    6.吉首蒲儿根生长需要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阴暗高湿B.地势崎岖C.土壤肥沃D.光照充足
    7.导致吉首蒲儿根物种濒危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种子落水错失萌发条件 B.开花期短结实率较低
    C.人为过度干扰生存环境 D.瀑布环境传粉效率低
    8.下列对吉首蒲儿根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有( )
    ①组培快繁,建立苗圃②扩大人工种群③风景区实施封闭管理④建立种群信息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6.A 7.C 8.B
    【解析】
    6.结合材料中吉首蒲儿根的生长环境表中显示湿度94%—96%,全年日照1400h左右,平均一天不足4小时可以看出,吉首蒲儿根生长需要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阴暗高湿,A正确、D错误;瀑布下形成优势种群,主要对应的是高湿而非地势崎岖,B错误;黄红壤相对贫瘠,C错误。故选A。
    7.结合材料可以看出,其生长要求严苛,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生存环境,使吉首蒲儿根物种濒危,C正确;种子落水错失萌发条件、开花期短结实率较低、瀑布环境传粉效率低都是一直存在的现象或条件,并不会导致目前变为濒危的原因,ABD错误。故选C。
    8.下列对吉首蒲儿根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有组培快繁,建立苗圃、扩大人工种群、建立种群信息库,①②④正确;风景区实施封闭管理不现实,③错误。故选B。
    【点睛】吉首蒲儿根为中国武陵山区德夯峡谷特殊生境的特有物种、典型河谷特殊生境专性种,对生境要求极为苛刻,适生于温暖、湿润的生境中,土壤为略偏酸性、高钙质的石灰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红壤。
    (2023·江苏扬州·统考模拟预测)黄流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带。近年来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下图分别为2010年、2018年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10—2018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 )
    A.九省之间差距总体缩小B.山西省总体水平保持不变
    C.四川省与青海省均最低D.中下游省区高于上游省区
    10.未来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是( )
    A.基础设施建设B.经济发展水平C.生态技术创新D.区域同步发展
    【答案】9.A 10.C
    【解析】
    9.根据两图对比可知,2010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最低的为0.2364,最高的为0.5649-0.6437,而2018年最低的为0.3553,最高的为0.5862-0.7255,九省之间差距总体缩小,A正确;山西省总体水平有所提高 ,B错误;2010年四川省绿色发展水平最低,2018年青海省绿色发展水平最低,C错误;2010年山东省(位于中下游省区)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上游省区),D错误。故选A。
    10.黄流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带,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其努力的方向,因此未来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是生态技术创新,而不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AB错误,C正确;区域各省区应因地制宜,不可能实行区域同步发展,D错误。故选C。
    【点睛】科学的"绿色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利用清洁煤炭比例,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减少,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占GDP比重等与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关系的指标。
    (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深中(深圳至中山)沉管隧道采用一体船进行浮运安装,浮运时船管间使用刚性拉索连接。图为沉管及一体船连接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沉管浮运过程中,若海水密度下降易造成( )
    A.船体上浮B.船速加快C.沉管断裂D.船管脱离
    12.7月份影响管节沉放安装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
    A.风浪B.潮汐C.海啸D.洋流
    13.深中沉管隧道建设利于( )
    A.优化海洋空间资源利用 B.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C.缓解城市内部交通拥堵 D.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答案】11.D 12.A 13.A
    【解析】
    11.沉管浮运过程中,通过刚性拉索使船管连接,随着海水密度下降,沉管下沉幅度增大,会存在船管脱离的风险,D正确;密度下降船体会下沉,A错误;海水密度的变化对船速影响不大,主要是影响浮力的大小,B错误;图中显示沉管一体且与船体钢性拉索连接,整体浮沉,不会存在断裂风险,C错误。故选D。
    12.7月份珠江口处受夏季的东南季风影响大,风浪大,使得船体和沉管摆动加剧,影响沉放安装稳定性,A正确;该区域潮汐、洋流的季节变化小,B、D错误;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为突发性,C错误。故选A。
    13.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超级跨海集群工程,是海洋空间(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资源的利用,沉管隧道主要是对海底空间资源的利用,优化了海洋空间资源利用,A正确;沉管隧道建设会对海底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B错误;深中通道是城际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不影响城市内部交通,C错误;深中沉管隧道是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并没有体现对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D错误。故选A。
    【点睛】海洋空间资源是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将海面、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作交通、生产、储藏、军事、居住和娱乐场所的资源。
    (2023·广东汕头·统考三模)累积距平值是指某年的河流径流量值与多年平均径流量值的差值的累计值。疏勒河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其地表水资源主要未源于河流上游祁连山区的降水和冰雪融水。下图示意1958一2020年疏勒河出山径流量累积距平曲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1958-2020年疏勒河出山径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
    A.降水持续增大B.地壳间歇下沉C.全球气候变暖D.泥沙淤塞河道
    15.与1997年相比,2020年疏勒河出山径流量( )
    A.丰水期晚B.输沙量少C.汛期延长D.水位较低
    【答案】14.C 15.C
    【解析】
    14.读图可知,在1958年至1997年之间累积距平值为相对下降趋势,但趋势较缓,说明此阶段出山径流量相对平稳阶段或平稳缓减阶段,1998-2020年之间,累积距平值相对上升,且上升较快,说明此时为出山径流量增多阶段,因此可判断疏勒河出山径流量整体趋势为增加,原因为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水增加,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降水量有变化,但没有持续增加,A错误;地壳运动河泥沙淤积河道对疏勒河出山径流量影响不大,BD错误。故选C。
    15.结合上题可知,1997年以后,疏勒河出山径流量持续增加,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雪融水量增加。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时间延长,丰水期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迟,汛期延长,A错误,C正确;径流量增加,水位上升,挟沙能力上升,输沙量增加,BD错误。故选C。
    【点睛】累积距平是指某要素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的累积(计算方法是计算出时间序列数据每年的距平值后,按照时间序列进行累加,得到距平累积序列。距平代表观测值与序列均值之间的差值,累积距平值有正有负)。
    二、综合题
    1.(2023·江苏盐城·统考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梯级电站,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长江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2022年12月30日,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顺利正式转入商业运行,蜀水汇聚而成的电能只需7毫秒就可“闪送”至2000多公里外的江南。
    材料二:下图为金沙江河段梯级开发水电站位置图。
    (1)说出特高压输电相比一般电网输电具有的优点。
    (2)简述金沙江水电梯级开发对长江流域环境服务功能的有利影响。
    (3)分析长江清洁能源走廊建设对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积极意义。
    【答案】
    (1)优点:输送容量大,输电速度快,输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输电效率高),占地少。
    (2)有利影响:提供廉价水电;减少下游洪灾;发展渔业与旅游业;提供灌溉水源;调节局部气候。
    (3)积极意义:提供稳定充足的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开发,减少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安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安全;提供优质、稳定的电力供给,保障能源安全;助力为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维护社会安全。
    【详解】
    (1)相比于一般的电网输电而言,特高压输电其输送的容量更大(注意材料“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电的速度更快(注意材料“只需7毫秒”),输电的距离更长,可以远距离输送。由于采用高压输电,电压高,电流变小,导线上因电流产生的热量减少,输电损耗的电能更少,输电效率更高。特高压输电一般通过塔杆架空输送,其占地相对较少。
    (2)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的类型。金沙江水电梯级开发提供了廉价水电,利用水库可以发展渔业,水库的水还可以提供灌溉水源,起到了供给服务;水库的建设有效调节下游地区的水量季节变化,减少下游地区的洪灾,同时,还可以调节局部气候,起到了调节服务的作用。金沙江水电梯级开发,形成众多人工水库,可以发展旅游业,起到了文化服务的功能。
    (3)注意从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等角度分析。通过建设长江沿线清洁能源走廊,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能源保障,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稳定的电力供给,有利于推动长江沿线能源的开发和建设,保障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运行和发展,推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维护社会安全。同时,增加了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了化石能源的开发,减少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化石燃料消费比重的减少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提高,改善了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了碳排放,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安全。
    2.(2023·湖南株洲·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砻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太阳能、风能资源也十分可观。2003年,国家授权雅砻江公司负责雅砻江流域水能和新能源的开发。2022年3月,四川省库容最大的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投入运营,该水电站坝高295m,年发电量1.1×1010kW·h,还能使其下游的雅砻江11座梯级水电站年总发电量增加2.25×1010kW·h。两河口水电站被誉为“超级充电宝”,未来它可在电力富余时将牙根一级水电站的水抽到库区蓄存,可以通过优化调度和水电机组的快速调节,将随机波动的风电、光伏发电调整为优质电源,通过流域内已有水电外送通道打捆送出,这将有效破解流域内风能、太阳能开发和消纳难题。下图示意雅砻江水电站分布。
    (1)说明两河口水电站能成为“超级充电宝”的原因。
    (2)简析两河口水电站的建设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促进作用。
    (3)列举授权一家公司负责雅砻江流域的开发与电站管理的优势。
    【答案】
    (1)①两河口水电站库容量大;②两河口水电站大坝高,和下游水电站落差大③两河口水电站距离下游的牙根一级水电站近,当电力富余时,两河口水电站可以将下游水电站的水抽到库区蓄存。
    (2)①两河口水电站发电量大,同时增加下游其他水电站的发电量,且水电属于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因化石能源发电产生的碳排放;②雅砻江流域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两河口水电站的启用可消纳富余电量,减少因太阳能、风能发电不稳定带来的浪费,这将有利于刺激流域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新能源的开发。
    (3)①由公司统一规划流域内电力资源的开发,实现流域内水能、太阳能、风能的科学有序开发,节约开发建设投资;②由公司统一调度和管理流域内各电站,实现总体发电效益、防洪效益的最大化;③可由公司协调流域内环境保护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的开展。
    【详解】
    (1)“超级充电宝”意指两河口水电站发电量或者存电量大,可从库存水量,地势落差等方面分析。由材料和图示可知,两河口水电站库区容量大,地势落差大,水量大的同时具备较大势能,使其具备较大水能资源,发电量大;由材料可知,其可在电力富余时将牙根一级水电站的水抽到库区蓄存,即在电量富余时,把电能重新转化成了水的势能,在需要时在进行发电,起到了储存能量的作用。
    (2)两河口水电站发电量大且属于水电,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相对于化石能源发电来说,水电发电过程中几乎没有碳排放。因此,两河口水电站的建设可以减少因化石能源发电而产生的碳排放量,对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雅砻江流域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两河口水电站的建设可以消纳流域内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富余电量。由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存在不稳定性,有时会出现电力供应过剩的情况。通过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电量转化为水电能量,可以减少电力的浪费,提高清洁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3)统一规划和科学有序开发:由公司负责统一规划流域内电力资源的开发,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等。通过科学有序的开发,可以节约开发建设投资,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发挥。
    统一调度和管理:由公司负责统一调度和管理流域内的各个电站。这样可以实现整个流域内的发电效益和防洪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统一调度和管理,可以实现电站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高效性。统筹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可以协调流域内环境保护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的开展。这样可以在开发和管理电站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保护流域的生态系统,确保可持续发展。
    3.(2023·河北唐山·唐山市第二中学统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物质平衡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平衡值为正则冰川积累,为负则冰川消融。下图示意亚欧大陆温带内陆区域与温带沿海区域冰川物质平衡随时间变化曲线。
    (1)分析温带内陆与温带沿海两区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趋势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2)指出亚欧大陆温带内陆与温带沿海两区域未来冰川物质的收支情况,并为应对此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温带内陆与温带沿海两区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趋势的相同点:二者都呈下降趋势;不同点:温带内陆冰川物质平衡下降速度慢,温带沿海冰川物质平衡下降速度快。
    (2)亚欧大陆温带内陆与温带沿海两区域未来冰川物质的收入小于支出;加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监测;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植被保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详解】
    (1)读图可知,温带内陆与温带沿海两区域冰川物质平衡都是由0开始,逐渐下降出现负值,故相同点是二者都呈下降趋势;不同点温带内陆冰川物质平衡由0到下降到负1000,下降速度慢,温带沿海冰川物质平衡由0到下降到负5000,下降速度快。
    (2)读图可知,亚欧大陆温带内陆与温带沿海两区域未来冰川物质都为负值,说明冰川物质的收入小于支出,主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消融量大于累积量,首先加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监测;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强植被保护,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年均气温
    介于12—23℃之间,平均为17℃
    湿度
    94%—96%
    土壤
    黄红壤、pH值为6.8左右
    年降雨量
    1200—1600mm
    全年日照
    1400h左右
    开花期
    3-5月

    相关试卷

    十年高考地理真题(2014-2023)分项汇编专题15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十年高考地理真题(2014-2023)分项汇编专题15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Word版附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类型小流域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浓度变化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8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8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浓度变化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