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内含植被与土壤)(Word版附解析)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内含植被与土壤)(Word版附解析)第1页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内含植被与土壤)(Word版附解析)第2页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内含植被与土壤)(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内含植被与土壤)(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内含植被与土壤)(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D 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地域分异规律)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B. 降水C. 土壤温度D. 土壤水分
    11. (地域分异规律)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
    A. 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 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 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 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答案】 10. D 11. B
    【解析】
    10.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坡地势较高,而山谷地势较低,造成地下水水位不一,谷地中地下水接近地表,造成土壤中水分较多,形成沼泽化土壤,形成草甸植被,故D正确;山坡和山谷气温、土壤温度差异不是造成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山坡和山谷地区降水量差异较小,B错误。故选D。
    11.由材料“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可知,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地区沉积物不断增厚,地势抬升,由上题分析可知,地下水水位将会不断下降,土壤水分减少,谷地植被与当地地带性植被差异将会不断缩小,非地带性植被草甸比例下降,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洋流性质和地形地势。
    (2023年湖南卷)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润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自然环境对生物活动的影响)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 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需要调节体温 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答案】D
    【解析】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则晒太阳时间增多,③符合题意;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食物大多在雪下,非洲冰鼠为了获得食物,往往构筑雪下通道觅食,则地面觅食时间减少,④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非洲冰鼠不囤积食物,因此①不符合题意;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求的食物并不会明显减少,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自然环境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2023年新课标卷)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影响微生物分解速度的因素)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低B. 大气含氧量低C. 蒸发弱D. 太阳辐射强烈
    11. (草毡层的作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 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受到抑制,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A正确;土壤中的根系主要是进行厌氧分解,空气中的含氧量对土壤中根系的分解影响较小,B错误;蒸发弱、太阳辐射对土壤中植物死根分解影响较小,CD错误。故答案选A。
    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缓解下部冻土融化,②正确,①错误;草毡层具有水分保蓄及调节地表径流作用,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水补给,③正确,④错误。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
    【点睛】草毡层是联结成片的毡状草皮层,在青藏高原是一个常见但不寻常的现象。这一厚度仅约20 cm的土层,是高寒草甸土壤生产力、水分涵养、碳固定、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的主要载体,对维系高原草甸生态系统稳定及牧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月浙江卷)盐土是排水不畅或蒸发强烈地区具有明显积盐过程的土壤。下图为我国某内陆盆地山前冲积平原断面图,沿坡分布多种盐土。完成下面小题。
    15. (地域分异规律)该区域盐土地域分布呈现( )
    A. 垂直分异规律B. 地方性分异规律C. 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D. 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
    16. (盐土盐分垂直变化规律)符合甲地盐土盐分垂直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本题图中呈现的是坡面上不同空间的盐土分布差异,下方受地下水影响大,加上蒸发作用,形成沼泽盐土和草甸盐土,上方受地下水影响小,形成残积盐土,洪积盐土等,盐土空间分异较小,这种分异主要是由于小尺度空间地下水埋深的差异所致,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垂直地域分异指的是高大的山体随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差异很大,形成的空间尺度较大的地域分异,不符合材料情景,A错误;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强调的是纬度差异影响的热量上的分异导致的自然带的分异,与材料不吻合,C错误;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强调的是东西方向上距海远近的差异导致的水分的差异形成的自然带的分异,表现为森林、草原、荒漠的分异,与材料不符,D错误。
    16.材料图中呈现的是坡面上不同空间的盐土分布差异,下方受地下水影响大,加上蒸发作用,形成沼泽盐土和草甸盐土,上方受地下水影响小,形成残积盐土,洪积盐土等,甲地盐土位于高处,受地下水影响最小,它是在矿化地表径流所盐渍化的洪积物基础上形成,因此,洪积盐土的积盐特点是盐分由下而上逐渐增加,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上下盐分差异大,A正确。D选项中盐分上下盐分差异不大,不符合,D错误;C选项盐分随深度加深越来越高,不符合,C错误;残积盐土是在过去形成的各种类型盐土的基础上,由于地壳上升或侵蚀基面下切等原因,改变了原有导致土壤积盐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已不再参与现代积盐过程,但仍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使过去积累下来的盐分大量残留于土壤中所致。残积盐土的现代积盐过程几乎停止,仅借助年内稀少的降水、泌盐植物和风力搬运方式,使可溶盐在表层有所增减和重新分配。其含盐量最高的聚积层一般不在表层,而在亚表层或心土层,表现出盐度随深度加深,盐度先增后减少,符合B选项,但不符合甲地盐土盐分垂直变化,所以B错误。
    【点睛】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称之为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3年1月浙江卷)辽河口湿地生长着一种耐盐碱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翅碱蓬。翅碱蓬在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显著相关。下图为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河口湿地植被的演替规律)辽河口潮难植被演替总体趋势是( )
    A. 翅碱蓬—芦苇—光滩 B. 翅碱蓬—光滩—芦苇
    C. 光滩—芦苇—翅碱蓬 D. 光滩—翅碱蓬—芦苇
    18.(河口潮滩生态修复措施) 针对辽河口翅碱蓬退化,较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是( )
    A. 潮滩上建水库蓄淡水 B. 修建防潮大坝围垦潮滩
    C. 调控辽河入海径流量 D. 人工大面积种植翅碱蓬
    【答案】17. D 18. C
    【解析】
    17.阅读辽河口潮滩植被分布示意图,从海洋向陆地,植被的变化为光滩—翅碱蓬—芦苇,随着泥沙淤积,潮滩向外拓展,植被演替的总体趋势与海洋到陆地的变化相同,为光滩—翅碱蓬—芦苇,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由题干信息可知,翅碱蓬的生长与潮滩湿地水体盐度显著相关,因此较可行的生态修复措施是调控潮滩水体盐度,潮滩地区的盐度与河流径流量汇入有关,调控辽河入海径流量是可行的,C正确;潮滩上建水库蓄淡水、修建防潮大坝围垦潮滩都不能很好的调控潮滩湿地水体盐度,AB错误;人工大面积种植翅碱蓬需要耗费人力财力,且未从根本上进行修复,D错误。故选C。
    【点睛】海岸湿地处于海陆相交的区域,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互的强烈影响,是一个生态多样性较高的生态边缘区。我国海岸湿地划分为7种类型,即淤泥海岸湿地,帮砾乐海岸湿地、基岩海岸湿地,水下岩坡湿地,泻湖湿地,红树林湿地和珊瑚礁湿地。
    (2023年6月浙江卷)某研学小组计划在澳大利亚西部开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下图1为该团队初拟的四条活动线路,图2为澳大利亚三种典型自然植被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旅游活动设计) 本次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 )
    ①罗盘②雨具③冲锋衣④放大镜⑤手持卫星定位仪
    A. ①②④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③④⑤
    1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自然带)若想在沿途欣赏到三种典型自然植被景观,则应选择线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在地质考查过程中要使用到的工具,通常有地质锤、指南针、十字镐、高度计、登山鞋、罗盘、放大镜、地质记录本、三角尺、测绳、笔记本电脑、手持卫星定位仪、野外数据采集器(系统)、数码相机、激光测距仪等,①④⑤正确;雨具、冲锋衣是保障物资,不是地质考察工具,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图中三种典型自然植被景观图显示的是森林、草原和荒漠。据所学可知,澳大利亚形成半环形气候类型分布形态,植被类型也呈半环状,其中西部地区为荒漠带,荒漠带周围为热带草原带,澳大利亚西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森林景观,因此,路线路③沿途可以欣赏到三种自然植被景观,路线②只能看到荒漠景观,路线①④可以看到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旅游安全的内容:(1)交通安全;(2)在旅游地的安全问题(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状况),包括在旅游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
    (2023年北京卷)7.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某校劳动课开展附近山地自然保护区所有阔叶木本植物种类的分布调查。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完成该保护区( )
    A. 所处纬度大约是30°NB. 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C. 山麓地带起点海拔为350米D. 落叶乔木仅分布在1200米以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山麓地带为常绿乔木,可推测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地区,所处纬度可能是30°N,年降水量应该大于800mm,A正确,B错误;由图可知,山麓起点海拔在230米以下,1100米等高线附近有落叶乔木分布,CD错误。故选A。
    (2023年北京卷)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该州( )
    A. 中部地势高,地形起伏和缓B. 黄河沿岸多种植玉米、水稻
    C. 南部为荒漠,草场退化严重D. 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分布广
    14. (河流和湖泊的水系、水文特征)图中( )
    A. 河流为外流河,属于黄河水系B. 龙羊峡水库有灌溉、发电功能
    C. 青海湖水位较高,补给倒淌河D. 沙珠玉河自东向西流,流速慢
    1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 )
    A. 促进贵南纺织和印染工业发展B. 改善沿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
    C. 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D. 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
    【答案】13. D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山地谷地相间分布,中部地势低,地势起伏大,A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合种植玉米/水稻,在河谷地区可发展青稞和小麦种植,B错误;南部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草场保护效果显著,C错误; 据图可知,该地区温泉广布,是由于位于青藏高原,地壳活动强烈,地热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图中黄河、长江、澜沧江及其支流为外流河,西北部有些河流属于内流河,A错误;龙羊峡水库位于峡谷地带,对库区具有灌溉功能,同时,落差较大是我国著名的发电站,B正确;在地质历史时期,青海湖曾经经倒淌河流入黄河,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倒淌河流入青海湖,成为内陆湖和内流河,C错误;沙珠玉河自西北流向东南,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青海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纺织和印染工业,A错误;高速公路汽车排放尾气,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B错误;高速公路主要联系大城市,不能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的联系,C错误;因高速公路穿过该州西部地区,西部经济可能因交通便利发展迅速,吸引人口向西流动,导致人口重心向西移,D正确。故选D。
    【点睛】一般来说,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口分布的密度较大;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时空距离,减少了人口迁移的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2023年山东卷)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B. 热量C. 水分D. 土壤
    2. (植被类型)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长季较长B. 有机物积累多C. 土壤肥力高D. 物种多样性高
    【答案】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因此适合分布的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综上所述,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光照、水分和土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季较短,A错误;因温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物积累多,因此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B正确;土壤肥力高是碳储量高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不高,D错误。故选B。
    【点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 主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占世界针叶林的95%。
    (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
    A.山地坡度B.上部林带C.山体海拔D.基带类型
    6.(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
    A.面积小B.降水多C.风力大D.气温低
    7.(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
    A.水分B.土壤C.温度D.光照
    【答案】5.B 6.A 7.D
    【解析】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山地草原带上方出现了山地疏林草原带,说明在山地下部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水分条件改善,影响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为其上部林带的分布下限,推断水分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依据是上部林带分布下限,B正确;山地坡度、山体海拔不是影响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基带类型没有差异,D错误。所以选B。
    6.山体顶部面积较小,导致不同坡向之间相互干扰,导致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A正确;山顶海拔较高,降水较少,B错误;风力和气温不是影响不同坡向高山灌丛草甸带差异不明显的主要因素,CD错误。所以选A。
    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Ⅲ2、Ⅲ3、Ⅲ4均为云杉林亚带,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主要原因是乔木层密度不同导致的林下光照条件不同,光照条件越好的Ⅲ4垂直分层结构越明显,光照条件最差的Ⅲ3垂直分层结构最差,影响其垂直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正确;水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A错误;Ⅲ2、Ⅲ3、Ⅲ4土壤差异较小,B错误;温度条件是影响林线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结构的主要因素,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分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影响因素有三个: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土壤的结构;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1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 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13.D 14.C
    【解析】13.结合材料“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可知粉尘物质主要是来自外部的沉积物颗粒,填充在植物根系交错之间可以增强表土层的保水能力,B错误;有机物累积与地表植被有关与粉尘物质无关,A错误;表层覆盖物的增加有助于减少对基岩的风化作用,C错误;外源的沉积物颗粒可以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D正确。故选D。
    14.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草地植被总量减少,初级生产力降低,①正确;草毡层遭到破坏,地表裸露,地表受风力侵蚀作用强度增加,直接接受太阳辐射,冻土融化速率增强,②错误、④正确;高原冻土中存在一些被封存的温室气体,随着冻土融化速率增强,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③错误。故选C。
    【点睛】草毡层是指在寒冷温带气候条件下或者高寒草甸植被下,具有高含量有机碳的有机土壤物质、活根与死根根系交织缠结成草毡状的土层,用符号“A”表示。草毡层通常呈不规则斑块状散布于地面,有机质含量可达10%〜30%,腐殖质组成以富里酸为主。它有以下两个特点:①特殊的有机质积累过程,由于常年气温低,湿度大,冻结期长,植物生长缓慢,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很低,死亡后的根系难以分解,而以有机残体或粗有机质累积于土壤表层,形成软绵绵的草毡层;②较长时间内的冰冻低温和较短的温暖季节内滞水还原导致根系盘结而不能下扎。
    (2023·福建·高考真题)沟口的冲出量与沟内残留物有关,2013,2019,2020年分别发生三次泥石流,其降水依次下降,泥石流量分别为11.50、11.91、11.02平方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泥石流、滑坡)2013年冲出量较少是由于泥石流爆发前( )
    A.雨水冲刷作用较强B.河道弯曲程度减弱
    C.沟口内空间较大D.土壤含水量较低
    1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泥石流、滑坡)PQ切面堆积物为( )
    A.B.
    C.D.
    【答案】15.C 16.A
    【解析】15.2013年为第一次泥石流,泥石流爆发前,沟口空间较大,可容纳的残留物较多,因而冲出量较少,C正确;雨水冲刷作用强,残留物多,径流的搬运能力也强,冲出量大,A错误;河道弯曲程度弱的话,洪水畅通,河流搬运能力强,携带的泥沙多,冲出量大,B错误;土壤含水量低,不易形成泥石流,D错误。故选C。
    16.由图方向1可知沟口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沟口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沉积岸,泥石流形成的沉积物在沟口的东西并不是对称分布的,C错误;泥石流形成的冲积物在沟口的东侧沉积多,故最高点偏东,B错误;由于沟口的西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以侵蚀为主,沉积物的层面较平直,东侧以沉积为主,沉积面凹凸不平,A正确,D错误。故选A。
    【点睛】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
    (2023年湖北卷)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森林茂密,但多为结构相似的低龄次生林。该地区林冠层主要由松树组成,光线可穿透到地面,促进了林下植物生长,这些植物富含油脂,野火风险很高。研究人员在该地区开展了一项火灾应对试验项目,图左示意试验区位置,图右示意项目技术方案。
    (3)【自然带的特征】列举该方案推广条件。
    【答案】(3)林下光照要充足;落叶具有季节性,相对集中;干湿季分明,湿季降水充足;森林群落结构复杂;资金充裕。
    【解析】(3)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林冠层主要由松树组成,光线可穿透到地面,促进了林下植物生长,所以说林下光照要充足;图中为亚热带地区季节明显,落叶具有季节性,落叶相对集中;地中海式气候降水有明显的的季节差异,干湿季分明,湿季降水充足;由图可知该地区的林木群落较复杂,因而森林群落结构较单一;各个阶段的实施需要机械作业,需要充足的资金。
    (2023年1月浙江卷)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昆仑山地区岩浆岩含钾较高,其北部察尔汗盐湖有丰富的钾、镁等资源。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盐、钾肥生产基地,该基地通过对盐湖卤水自然蒸发析盐的选矿方法来进行钾盐生产。近年来随着钾肥产量的逐年攀升,钾资源尤其是高品位钾资源卤水矿已被逐渐开发殆尽。
    材料二左图为察尔汗及周边地区略图,右图为察尔汗多年月平均气象要素图。
    材料三世界主要钾盐储量国、生产国和我国钾盐主要进口国表
    注:储量为2020年数据,产量和进口量为2018年数据。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指出格尔木河乙至甲河段含钾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该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
    【答案】(2)增加。南部山地的钾随水进入河流;无支流注入,流速减缓,蒸发量逐渐增加。
    【解析】(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河段位于甲河段的上游;来自南部山地的钾盐会随流水进入河流,并从乙流向甲;甲乙河段之间无支流注入,甲乙之间的河段落差较小,河流流速较慢,区域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下渗较多,水分不断减少,钾盐的总量无明显变化,所以乙至甲河段含钾量会增大。
    (2023·福建·高考真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中的枯落物具有一定的吸水性,有浸泡法和拟降水法两种方式用于测定其中浸泡法适用于枯落物中受水长时间浸泡或含水量饱和的情况,模拟降水则是通过模拟当地实际降水情况来测定枯落物的吸水性。
    某福建学习小组在当地、B两处分别进行采样实验,分别测定A、B两处林下枯落物的吸水性,小组讨论后决定使用拟降水法。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说明A处在冬季时不适用浸泡法测定枯落物的自然原因
    【答案】①气候: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②️地形:A地坡度大,雨水流失严重;️
    ③土壤:A地土壤为砂土,下渗快;
    ④植被:A地枯落层薄(少),保水量少;
    ⑤总结:A地的浸泡时间和含水量不满足浸泡法条件
    【分析】本题以地理实验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从气候看,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稀少;从地形看,当地坡度陡,地表径发达,水土流失严重;从土壤来看,A地土壤为沙土,雨水易下渗;从植被看,坡度陡,植被覆盖率,枯枝落叶少,保水能力弱;由以上分析可知,A地的浸泡时间和含水量都不满足浸泡法浸泡条件。
    2023年高考模拟题
    一、选择题
    (2023·海南海口·三模)图为世界某区域典型植被分布示意图,①②③④⑤代表五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各植被类型分布区域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③区域植被( )
    A.形成受寒流影响较大 B.季相变化不明显
    C.普遍存在旱生结构 D.群落结构简单
    3.导致②④两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起伏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
    【答案】1.D 2.B 3.D
    【解析】
    1.结合世界某区域典型植被分布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地为非洲西部,其中①为亚热带硬叶林,分布区域为地中海气候,②为热带草原,分布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热带雨林,分布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④为热带荒漠,分布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年降水量最小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③区域植被为热带雨林,分布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几内亚湾暖流影响较大,A错误;热带雨林季相变化不明显,B正确;热带雨林普遍不存在旱生结构,C错误;热带雨林群落结构最为复杂,D错误。故选B。
    3.②热带草原分布区域的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以及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而④热带荒漠分布区域的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因此导致②④两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热带草原主要是受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控制下生长成的植被被称为热带草原。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地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2023·河北沧州·沧县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碳浓度。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南坡和北坡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4.同一土壤深度南、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植物B.水分、植物C.海拔、坡度D.热量、水分
    5.考察发现该区域沟谷地带土壤有机碳浓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A.有机质来源较丰富 B.河流流经沟谷地带
    C.泥沙沉积,土层深厚 D.地势低洼,气温较高
    【答案】4.D 5.A
    【解析】
    4.由所学知识可知,祁连山北坡为阴坡,土壤温度较低,水分蒸发少,土壤水分多,植被生长好,有机质来源丰富;北坡因气温低,有机质分解少,土壤有机碳积累多,南坡相反。故而同一土壤深度南、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与水分,D正确;海拔影响热量、坡度影响土层厚度、植被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ABC错误。故选D。
    5.沟谷地带有地表径流汇入,水分条件好,利于植物生长;坡面径流带来有机质在沟谷地带汇聚,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故而有机质来源较丰富,使其有机碳浓度增高,A正确;沟谷地带河流流经,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但也会有部分有机质被河流带走,B错误;有机碳主要来源于生物,与泥沙沉积无直接关系,C错误;气温高,热量条件好,会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反而会造成土壤有机碳浓度低,D错误。故选A。
    【点睛】土壤是陆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等组成。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2023·北京海淀·人大附中校考三模)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示意某谷地0~10厘米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该谷地位于( )
    A.岷江谷地 B.怒江谷地 C.永定河谷地 D.伊犁河谷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沼泽植被淋溶强,有机碳含量低 B.高山草甸海拔高,有机碳积累多
    C.随海拔的升高,有机碳含量增高 D.土壤有机碳增加,加剧气候变暖
    【答案】6.D 7.B
    【解析】
    6.该地自然带谱中存在荒漠草原及草甸草原,故该地应该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排除AB,永定河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也不存在荒漠草原及草甸草原,排除C;伊犁河谷位于我过西北内陆地区,基础自然带为荒漠草原,D正确。故选D。
    7.沼泽水分较多,植被淋溶性弱,排除A;高山草甸水分较多,温度较低,有机质分解慢,有利于有机碳的积累,B正确;有机碳积累量会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排除C;有机碳的增加能够固碳,从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缓气候变暖,排除D。故选B。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分布规律:①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更明显,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②经度地带性:各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比较明显,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③垂直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非地带性规律: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非地带性分布的现象。
    (2023·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校考模拟预测)生态位宽度是指某一种群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在可利用资源量较少的情况下,生态位宽度一般应该增加,以使种群得到足够的资源。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资源有限时,物种之间竞争会导致重叠程度降低。某科研团队历时三年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冷杉林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规律。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8.山火发生后,草本植物演替初期该火烧迹地( )
    ①生态位重叠较低 ②生态位重叠较高 ③生态位宽度较低 ④生态位宽度较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随着草本植物不断演替,该火烧迹地( )
    A.生态位重叠降低,生态位宽度降低B.生态位重叠增加,生态位宽度提高
    C.生态位重叠降低,生态位宽度提高D.生态位重叠增加,生态位宽度降低
    10.研究发现,清扫枯落物会增加该火烧迹地的生态位宽度,其原理是( )
    A.降低了种群竞争 B.减少了资源总量 C.增加了生态位重叠D.增加了生存空间
    【答案】8.B 9.D 10.A
    【解析】
    8.山火发生后,资源相对匮乏,根据题意,故草本植物演替初期,其生态位宽度应较大,能在山火后存活下来的草本植物较少,生态位重叠较小,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9.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植物争抢资源,生态位重叠将变大;山火发生若干年后,该地有机质含量增加,植物可获取的资源增多,生态位宽度降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清扫枯落物会让一部分种子无法生根发芽,减少了物种竞争,故增加了生态位宽度,减小了生态位重叠,A正确、C错误;清扫枯落物对于资源总量以及生存空间的影响不大,BD错误。故选A。
    【点睛】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位又称生态龛。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两个拥有相似功能生态位、但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生态等值生物。生态位的概念已在多方面使用,最常见的是与资源利用谱概念等同。所谓“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在没有任何竞争或其它敌害情况下,被利用的整组资源称为“原始”生态位。因种间竞争,一种生物不可能利用其全部原始生态位,所占据的只是现实生态位。生态位概念应用于植物尚有一定困难。几乎一切植物都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在陆地上倾向于占有环境的相同部分——土壤表面上下一定高度和深度。然而,植物种在自然环境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中占据的区域以及在生长季节、开花季节等方面出现的差异,可与动物的生态位相比拟。
    (2023·海南海口·海南华侨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海洋沉积物中的孢粉能够很好地反映陆缘植被历史,帮助理解孢粉从陆地到海洋的传播途径和散布机制,同时记录了海陆气候演化的历程。研究区位于我国福建省与浙江省交汇的海域,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分布的南端。读该海域孢粉浓度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从分区Ⅰ到分区Ⅲ,孢粉浓度依次增加的植物类型是( )
    A.木本 B.草本 C.蕨类 D.藻类
    12.该海域各孢粉类型的分布和传播机制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输入 B.季风环流 C.洋流流向 D.陆缘植物
    13.该海域蕨类植物孢粉浓度低,反映沿岸地区( )
    A.气候较寒冷干燥 B.空气传播速度快 C.以山地、丘陵为主D.水流挟带能力弱
    【答案】11.A 12.D 13.C
    【解析】
    11.读图可知,从分区Ⅰ到分区Ⅲ,木本植物孢粉含量依次增加,而蕨类孢粉含量依次降低,草本和藻类孢粉含量几乎没有变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该海域离岸较近,孢粉基本上来源于周围陆地和沿岸地区,少数孢粉通过风、河流和海流等途径从较远的地方来,因此周边植被(陆缘植物)是影响孢粉分布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D正确;河流输入、季风环流是传播途径,AB错误;与洋流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13.蕨类植物主要分布于温暖湿润的环境,孢粉浓度低并不能反映该地区气候寒冷干燥,A错误;孢粉不易通过空气传播,在水中具有较大的浮力和被水挟带的能力,BD错误;该海域蕨类植物孢粉浓度低,与该海区的陆地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是相符合的,沿岸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植被覆盖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蕨类植物较少,C正确。故选C。
    【点睛】海洋沉积物是指各种海洋沉积作用所形成的海底沉积物的总称。传统上,按深度将沉积物划分为:近岸沉积(0~20米),浅海沉积(20~200米)、半深海沉积(200~2000米)、深海沉积(大于2000米)。
    (2023·山东潍坊·统考三模)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呼伦贝尔高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大兴安岭北段西麓,平均海拔在600~800米之间,树木大多长在地势隆起的地方,河谷和平地上反而难觅树木踪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林线存在。完成下面小题。
    14.呼伦贝尔高原没有林线分布的原因是( )
    A.纬度高B.降水少C.海拔低D.坡度级
    15.影响呼伦贝尔高原森林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
    A.地下水B.土层厚度C.降水量D.气温
    【答案】14.C 15.A
    【解析】
    14.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林线之上热量条件不够森林生长,一般在林线之上生长灌丛草甸,所以要出现林线山体必须要有足够的高度,才能看出森林与其海拔之上的灌丛草甸之间的界限,呼伦贝尔高原的平均海拔在600~800米之间,海拔过低,气温随山地海拔高度上升气温下降不明显,所以没有林线分布,C正确;林线是山地海拔上升到一定高度热量条件不足以生长森林而出现的,与山地基带纬度高低关系不大,在纬度较低的地区只要山体相对海拔够高,也会出现林线,A错误;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而高海拔地区对植被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热量,与降水和坡度无关,BD错误,故选C。
    15.呼伦贝尔高原属于内蒙古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少,而森林生长需水量大,其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地下水,所以地下水量是影响呼伦贝尔高原森林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A正确,C错误;森林生长对土层厚度要求不高,土层厚度不是关键因素,B错误;即使在气温更低的区域也会有森林的分布,说明气温不是森林生长的最关键因素,D错误。故选A。
    【点睛】林线是山地森林上限连续不断的森林分布界线。超过此界线,被适应高寒、风大得高山灌丛和草甸所替代,森林线在低、中纬度的高山上明显。
    二、综合题
    1.(2024·四川成都·成都七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
    材料二:智利位置图(图左)及S市气温降水年变化图(图右)
    材料三:乌斯怀亚(位置见材料二左图)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市内店铺多为饭店、餐馆和酒吧,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
    (1)从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智利被称为最“孤独的国家”的原因。
    (2)结合图像,描述S市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乌斯怀亚旅店规模不大,收费较高的原因。
    【答案】
    (1)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东以安第斯山脉与阿根廷相邻;北有阿塔卡玛沙漠与秘鲁和玻利维亚相隔。
    (2)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3)距南极近,旅游资源特殊,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可达性差,用时长,目标客源有限;当地生产、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旅游时间短,旅店投资回报慢。
    【详解】
    (1)读图可知,智利位于南美洲的西南部,西临太平洋,南面以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隔海相望;东隔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与阿根廷相邻;北面有干旱的阿塔卡玛沙漠与秘鲁和玻利维亚相隔等。
    (2)读图可知,S市7月气温低,降水多,结合其位置可知,该市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高,气流下沉,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和湿润。
    (3)旅店规模大小与市场需求有直接关系。据材料乌斯怀亚是世界上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港口城市,人口规模小,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所以旅店客源少;生活成本高,冬季寒冷漫长,一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短,只能通过高收费才能收回投资。
    2.(2023·四川绵阳·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如梦令·元旦》
    1929年底,在红军挺进闽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取得了胜利后,毛泽东填下了这首词。长期以来,粮食种植业在清流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十年来,随着城镇化推进,清流县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代耕代种的水稻托管业务快速发展;并且出现了果树村、茶叶村、养鱼村等农业专业化生产村。目前,清流县已经实现了从“路隘林深苔滑”到“路宽林茂粮丰”的转变。下图示意清流县地形。
    (1)说明1929年清流“路隘林深苔滑”的自然背景。
    (2)分析近十年来清流县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
    (3)简述水稻托管对清流县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
    (1)路隘: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山路狭窄;林深: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我国东南地区),降水丰富,多原始森林(森林茂密、覆盖率高);苔滑:林下光照较弱,长期潮湿,利于苔藓生长。
    (2)水稻托管业务:城镇化吸纳大量农民进城就业、生活,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业专业化:经济快速发展,对水果、茶叶及鱼等农副产品市场需求扩大,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下,乡村交通条件改善,冷藏保鲜技术发展。
    (3)水稻托管让分散经营的土地连在一起,进行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利于稻田统一管理,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增加农业收益,保障粮食生产稳定。
    【详解】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毛泽东同志在1929年写下清流县路隘林深苔滑,结合本地地形图可知,路隘主要在于本地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山高谷深,山路狭窄;林深主要在于本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结合地形,本地森林密布;路滑在于本地森林密布,林下光照较少,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苔藓生长,形成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近十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本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代耕代种的水稻托管业务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化的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迁往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加上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水稻托管业务发展成为可能;同时,本地出现了果树村,茶叶村,养鱼村等农业专业化生产村,主要原因在于本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水果茶叶鱼类资源等需求量在增加,使得农业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加上农业技术进步使得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得该产品运出本地成为可能,同时,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本地区农业专业化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水稻托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闲置的土地进行生产,避免土地撂荒,提高土地利用;同时,水稻托管可以将分散经营的土地连接在一起,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益;水稻托管可以统一规划管理,可以使得水稻的品质得以提升,产量得以提高,从而增加农业收益保障粮食生产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是指介于平原都市人口密集区(人文过程主导)与高山自然保留区(自然过程主导)之间,承载着小城镇与乡村、山区耕地、森林与草地等地域类型的地理空间。如何优化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的土地功能格局,是确保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下图为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示意图。
    (1)从区域关联的角度,说明都市区盲目扩张对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各地域类型的影响。
    (2)土地利用功能是指人类从不同的土地利用过程中获得的直接或间接利益,包括生态服务功能、生活功能与生产功能,从生产功能角度,简述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因地制宜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
    【答案】
    (1)都市区盲目扩张,使乡村人口外迁造成乡村空心化、耕地撂荒、小城镇收缩;导致物资需求增加造成森林减少、草场退化、城郊农业发展。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禁无序开垦;鼓励农林牧渔多元发展,发展立体农业;保护山区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详解】
    (1)都市区盲目扩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乡村人口外迁造成乡村人口规模减小,乡村空心化、耕地无人耕种导致撂荒、小城镇人口和面积收缩;乡村产生的物质资料减少,而对物资需求增加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草场退化,为保障城市人口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城郊农业会得到发展。
    (2)山区过渡性地区的乡村振兴中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高收入,同时保持人地协调,不能破坏自然环境,生产方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有效提高耕地利用率,严禁无序开垦;鼓励发展农林牧渔业和农业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保护山区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业,既能保护自然环境,又能创造收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钾盐主要
    储量国
    储量
    (亿吨)
    储量世界
    占比(%)
    钾盐主要
    生产国
    年产量
    (万吨)
    年产量世界占比(%)
    我国主要进口国
    年进口量(万吨)
    年进口量占比(%)
    俄罗斯
    49.1
    38.2
    加拿大
    1399
    32
    加拿大
    191
    40
    加拿大
    32.6
    25.4
    白俄罗斯
    726
    17
    俄罗斯
    98
    21
    白俄罗斯
    129
    10.0
    俄罗斯
    705
    16
    白俄罗斯
    89
    19
    中国
    3.2
    2.5
    中国
    541
    12
    其他
    93
    20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地球与地图(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地球与地图(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9乡村与城镇(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9乡村与城镇(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6,8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0农业(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0农业(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