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Word版附解析)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地球与地图(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地球与地图(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卷)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广东省是我国多次大规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区,下图示意广东省方言区分布。
(1)【地图】描述广东省方言区分布的主要特点。
【答案】(1)方言区交错分布,相对集中;粤语、闽语和客家语分布范围广;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画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沿海和西南沿海(雷州半岛),客家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北部和东北部地区。
【解析】(1)读图可知,广东省的各种方言区分布不均,交错分布,相对集中于某些地区;图中显示,广东省各种方言中,粤语、闽语和客家语分布范围广,其中粤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中部(珠江三角洲附近)和中西部地区,闽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沿海(主要是潮汕地区)和西南沿海(雷州半岛),客家语分布面积大,相对集中分布在广东省的北部和东北部地区。
(2023年湖南卷)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1)【绘图】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答案】(1)
【解析】(1)补充曲线要利用表格中数据,先准确描点,然后用相关类型的线条连接成折线,把图例补充到右上角框内。如下图:
(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23.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下图为“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判读】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 ,并写出判断理由 。
(2)【河流堆积地貌】描述图中冲积扇的主要地貌特征 ,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
(3)【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从地貌角度,分析图中冲积扇区域建设铁路面临的不利条件。
【答案】(1) 等高线重叠(重合)
(2) 呈扇状;扇顶高,扇缘低(中间高,两侧低);扇面发育沟谷,地形起伏大;沉积物由扇顶到扇缘逐渐变细。
上游有丰富的碎屑物质,提供物质来源;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泥沙大量堆积;扇面受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存在较宽的地形平台,利于沉积物堆积。
(3)地形起伏大,不利于施工;存在山洪风险,威胁铁路安全;地基物质松散,不利于建设。
【分析】本题以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河流冲积地貌以及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中间山峰的北侧有等高线重合(重叠),说明该处有陡崖分布,根据图示信息选择合适的图例,标在图中的对应位置,如下图所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呈现扇形地貌;冲积扇地势呈现由扇顶到扇缘逐渐降低的趋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冲积扇上有多条河谷存在,地势起伏较大;沉积物颗粒大小由扇顶到扇缘逐渐变细。
当河流流经山区,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上游有大量的碎屑物质,河流携带大量泥沙,为冲积扇提供物质来源;当河流流出出山口,河流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地貌;当地河流较多,冲积扇遭受流水侵蚀,形成大量河谷;冲积扇形成较宽的平台地貌,为河流沉积提供良好的沉积环境。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冲积扇有多条河谷发育,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施工;当地有河流流经,地处山区,有山洪爆发的可能,影响铁路安全;冲积扇沉积物较松散,影响铁路的路基安全。
2023年高考模拟题
一、选择题
(2023·广西南宁·南宁三中校考二模)2023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国北方的小明同学与朋友一起就近外出登山。下图为登山地等高线分布及登山线路示意图(图中等高距相等),雨季图中M湖湖水经常外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雨季M湖湖水外泄的方向位于湖泊的( )
A.东面B.西面C.南面D.北面
2.图示登山路线的四点中,该日观赏接近地平线日落景观的最佳地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C 2.A
【解析】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该湖泊位于山顶半封闭式盆地当中,而在盆地南部等高线未闭合,有缺口;同时,南部等高线凸向高值地势较低,形成河谷地貌,是良好的排水通道。,所以雨季M湖湖水外泄的方向位于湖泊的南面,C对,排除ABD。故选C。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五一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我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①地位于山坡之上,地势较高,同时其西北方向无地形阻挡,而在其他三个地方西北方向均有山脊,导致无法观测较好的日落景观。所以图示登山路线的四点中,该日观赏接近地平线日落景观的最佳地点是①,A对,排除BCD。故选A。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陆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陆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通视问题既可以通过看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二模)拱坝是一种建筑在峡谷中的拦水坝,通过凸向上游的拱形坝体将水压力传给河谷两岸来维持稳定。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是世界上最薄的级特高拱坝。左图为乌东德大坝景观图,右图为金沙江下游某河段及附近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乌东德水电站拱坝修建的关键条件为河流两岸的( )
A.岩体坚硬致密B.植被茂密根系发达 C.降水集中多暴雨D.土质疏松直立性强
4.该水电站原规划建于河门口,后选址在乌东德。其主要原因是现坝址( )
A.河道笔直,利于通航 B.河面开阔,利于蓄水 C.两岸对称,利于筑坝D.落差较大,利于发电
5.据右图推测乌东德水电站拱坝的坝体高度为( )
A.1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
【答案】3.A 4.C 5.B
【解析】
3.根据材料可知,拱坝是通过凸向上游的拱形坝体将水压力传给河河谷两岸来维持稳定,所以要求两岸的岩石岩性稳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两个地点的河道都比较笔直,A错误;乌东德河道狭窄,并不开阔,B错误;根据等高线可以看出,乌东德两岸对称,而河门口并不对称,C正确;两地的相对落差大小相同,D错误;故选C。
5.大坝底部是700米-900米之间,大坝顶部为1100米,大坝高度范围是200米-400米之间。所以B正确;故选B。
【点睛】 影响水电站的布局的因素:地形、地质、流量、交通、市场。
(2023·山东泰安·统考模拟预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湖泊较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区域有一主要分水岭,其走向大致为( )
A.B.C.D.
7.该区域最可能出现乱石滩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6.B 7.D
【解析】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分水岭一般需要寻找图片当中位于河流各支流、干流发源地的山脊线来判断,根据图中等高线和河流干支流分布可知,主分水岭大致位于丙位置左侧的山脉线附近,根据图中方位和等高线大致可读出其走向北段大致是西北--东南走向,且距离较长,南段是东北-西南走向且距离较短,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乱石滩是河流携带沙石在由山地向平缓地区迅速杂乱堆积形成,根据图片信息可至,甲位于河流上游,没有流水堆积;乙位于湖泊附近,河流流速慢,且附近没有河流注入,故其主要表现为较小颗粒的堆积地貌;丙没有河流流经;丁位于支流流入干流处,其左侧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快,携带的沉积物体积大,以石块居多,丁是最可能出现乱石滩的地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快,携带的沙石体积大。
(2023·山东德州·统考三模)不整合面指上下地层间有沉积间断或缺失的地层界面。某区域经历多次地质事件。出露中生代和晚古生代地层。下图为“该区域地形地质图及部分地质年代简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地层界面为不整合面的是( )
A.P1—P2B.P1-K1C.C1—C2D.C3-P1
9.该区域经历的显著地壳抬升运动至少有( )
A.1 次B.2 次C.3 次D.4 次
10.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甲一 乙剖面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8.B 9.C 10.A
【解析】
8.本题考查内力作用、背斜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地层与地质年代等知识点。由材料对不整合面的定义以及右图中的地质年代表可知,P1、P2都是二垩纪的地层,时间连续,没有缺失,A不符合题意;C1、C2都是石炭纪的地层,时间连续,没有缺失,C不符合题意;C3是石炭纪晚期地层,P1是二垩纪早期的地层,二者时间连续,没有缺失,D不符合题意。P1是二垩纪早期的地层,K1是白垩纪早期的地层,二者之间相差三垩纪、侏罗纪,但是由左图可知二者之间并没有其他地质时期的地层存在,因此出现不整合面,B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错误。
9.本题考查沉积岩层的特征、地壳运动特征。沉积岩沉积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老的在深处,新的在浅处。由材料可知“某区域经历多次地质事件,出露中生代和晚古生代地层”,因为中生代和晚古生代地层出露地表,说明此处经历了两次抬升。由上题可知P1和K1之间有不整合面,P1对应的二垩纪时期地层被抬升至海拔较高,无法继续接受沉积,导致P1-K1之间的地层缺失,所以该地至少经历了3次地壳抬升。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
10.本题考查等高线读图和地层判读。由甲乙之间的等高线变化可知,中间位置最低处有两次海拔处于200-400间,两次最低处之间略有海拔上升处,由此排除BC选项,且甲乙之间无法判断有断层。结合甲乙之间的地层变化可知,两次经过的C1地层并非是连续的同一层,C3地层的距离较长,P2地层较短,由此排除D选项。综上所述,A选项符合题意,BCD错误。
【点睛】沉积岩由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和生物作用下,逐渐变成砾石、沙子和泥土,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经压紧固结作用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多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沉积岩呈现倾斜或弯曲状态则说明其经历了内力作用导致其弯曲变形。
(2023·山东烟台·统考二模)“大气河”是指地球大气对流层中跨越中纬度地区的长条状水汽带,一般长数千千米,宽数百千米,南北半球均有分布。其水汽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沿冷锋的局地水汽辐合;二是从热带地区向极地输送的水汽。下图是垂直于某地“大气河”水汽运动方向的剖面图(图中等风速线的等值距为5m/s)。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M处的风速可能是( )
A.11m/sB.13m/sC.18m/sD.24m/s
12.气候变暖对“大气河”的影响可能是( )
A.减少了“大气河”的含水量 B.增强“大气河”的影响强度
C.增加全球“大气河”的数量 D.降低“大气河”的发生频率
【答案】11.C 12.B
【解析】
11.风力一般从近地面向高空增大,图中M处位于近地面,据图中信息可知M地为局地水汽辐合处(垂直方向水汽输送),近地面风力较小,结合图中等风速线的等值距为5m/s可以判断M处外面的等风速线应为20m/s,再结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可判断M处风速为15~20m/s之间,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据材料“‘大气河’是指地球大气对流层中跨越中纬度地区的长条状水汽带”可推知:随着气候变暖,空气湿度的增加,“大气河”出现频率将更密集、势力更大并携带更多的水蒸气,这无疑增加了“大气河”的含水量,会引发更强的自然灾害。根据全球变暖的影响可推知,热带由于低层温度较高,对流活动强烈,更多更热的空气受热上升,气压更低,这些空气到高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流向南北,副热带高压变强;极地在全球变暖影响下气压会变低一些,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空气变少,副极地低气压带变弱,西风变得更强,部分中高纬度会变湿润。因而全球变暖会导致“大气河”的平均宽度增加,全球性的“大气河”数量将减少,但减少不代表影响变小,全球“大气河”带来的如暴雨和强风一类的极端天气实际上将增加,影响更强的“大气河”的频率预计将比过去增加。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等值线中,两条等值线之间有闭合等值线圈,当闭合线圈上的值等于大值时,闭合线圈内的值大于大值,当闭合线圈的值等于小值时,闭合圈内的值小于小值。所以说“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023·湖南邵阳·邵阳市第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在自然状态下,森林树种往往会出现演替。森林群落中幼树占比低、中龄及成年树占比高的树种为先锋树种;成年树占比低、中龄及幼树占比高的树种为优势树种。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树种丰富。下图示意九宫山某样地(29.4°N附近)典型树种鹅掌楸(落叶阔叶树种)和黄山松的空间分布及其树龄占比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对该样地两种树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黄山松为先锋树种,主要分布于山脊B.黄山松为优势树种,主要分布于山谷
C.鹅掌楸为先锋树种,主要分布于山谷D.鹅掌楸为优势树种,主要分布于山脊
14.图示样地,鹅掌楸集中分布区土壤( )
A.透气性较好B.盐碱化较重C.腐殖质较厚D.保水性较差
15.在自然状态下,推测九宫山森林群落将会演替成( )
A.以季雨林为主B.以阔叶林为主C.以灌木林为主D.以针叶林为主
【答案】13.A 14.C 15.B
【解析】
13.由材料可知,森林群落中幼树占比低、中龄及成年树占比高的树种为先锋树种,成年树占比低、中龄及幼树占比高的树种为优势树种,结合图可知,黄山松成年树占比最大,故为先锋树,鹅掌楸中龄树及幼树占比高,故为优势树种,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黄山松为主要分布于山脊,鹅掌楸主要分布于山谷,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由上题可知,鹅掌楸主要分布于山谷,山谷地区地势低,土层深厚,透气性较差,A错误; 九宫山某样地(29.4°N附近)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多,盐碱化较轻,B错误;山谷植被覆盖度高,腐殖质较厚,C正确;土层深厚,保水性较好,D错误;故选C。
15.由材料可知,九宫山某样地位于29.4°N附近,地处北温带,季雨林位于热带,A错误鹅掌楸中龄树及幼树占比高,为优势树种,故森林群落将会演替成鹅掌楸,鹅掌楸属于落叶阔叶林,B正确;结合纬度与树种可知,当地降水较多,温度较高,灌木林常分布在气候干燥或寒冷、 不适宜乔木生长的地方,C错误;黄山松成年树占比最大,为先锋树,会逐渐衰退,故不会以针叶林为主,D错误;故选B。
【点睛】自然带对应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带—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寒带苔原带—苔原。
二、综合题
1.(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第四纪冰期,南、北极地区的冰川活动多次扩展至陆架地区,甚至抵达陆架外缘。楚科奇海是北冰洋边缘海,地处太平洋与北冰洋水体交换的关键位置。第四纪冰期楚科奇浅水海域存在大量的冰川活动下形成的特征性地形(如犁痕、冰脊)和沉积体等,随着后期被海水覆盖而得以保存下来,成为我们认识古冰川作用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楚科奇海海底等深线和主要冰成地貌分布。
(1)简述楚科奇海海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2)说明楚科奇隆起犁痕的主要成因。
(3)分析楚科奇隆起西侧少冰川侵蚀痕迹而多水下沉积体的原因。
(4)说明第四纪冰川活动形成的特征性地形在楚科奇海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
【答案】
(1)中部、南部地势高,西北、东北两侧地势低;中部、南部为水下高地,西北、东北两侧为海盆;西侧海盆较深,海底坡度较东侧大。
(2)第四纪冰期气候寒冷,楚科奇海多大型冰山活动;楚科奇海中部隆起为水下高地,海水较浅;冰山在移动过程中底部对楚科奇隆起产生刮蚀,形成冰川犁痕。
(3)西侧海水深度较大,与冰山底部接触少,冰川侵蚀痕迹少;(受极地东风吹拂形成的极地环流影响,冰川自东向西运动,)冰山侵蚀楚科奇隆起海底高地,挟带的大量冰碛物在西侧产生沉积。
(4)该海域位于板块内部,海底地质条件稳定,无大型海底火山活动对特征性地形造成破坏;该海域位于大陆架,接受陆地沉积物多;特征性地形上覆盖的沉积层对特征性地形起到了保护作用。
【详解】
(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对楚科奇海海底地形进行描述,先整体再具体。根据图中等深线信息可知,等深线的数值越大,表明深度越深,海底地势越低,由此可知,楚科奇海中部、南部为水下高地,其地势相对较高,西北、东北两侧为海盆,地势相对较低。同时,结合等深线的数值以及密度信息可知,西侧海盆相对更深,海底坡度相对东侧更大。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第四纪冰期气候寒冷,楚科奇海多次发生大型冰山活动,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楚科奇海中部隆起地势抬高,海水较浅,冰山活动在南下过程中对其刮蚀影响大,形成犁痕。
(3)由图可知,楚科奇隆起西侧等深线密集且数值大,可判断西侧海深、坡度大,冰川侵蚀少、顺坡沉积多。具体来说,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楚科奇海西侧海水深度较大,从而使得与冰山底部的接触相对较少,冰川侵蚀所留下的痕迹少。结合图中纬度信息可知,区域纬度度较高,受极地东风影响,冰川自东向西运动,冰山侵蚀楚科奇隆起的海底高地,从而携带大量冰碛物在西侧地区沉积,使得西侧地区侵蚀痕迹少,而水下沉积体较多。
(4)特征性地形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有地质比较稳定、岩层覆盖好等。结合全球板块分布信息可知,楚科奇海域位于板块内部,海底地质条件相对稳定稳定,缺少海底大型火山活动,从而缺少火山活动对特征性地形的破坏。同时,该海域位于大陆架地区,受陆地沉积影响较为明显,使得特征性地形上覆盖了较厚的沉积层,沉积层对下部的特征性地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2.(2023·湖南衡阳·校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5月14日傍晚,我国苏州和武汉出现龙卷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1为龙卷风形成过程模式图。
澳大利亚森林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2019年9月,澳大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森林大火,此次火灾持续近4个月。在大火发生区常见火焰龙卷风(见图2),气流夹卷着火焰,像一条火龙一样旋转前进。火焰龙卷风的火苗高度一般为9-60米,持续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图3示意2020年1月某日澳大利亚火灾严重区和海平面气压分布。
(1)指出苏州和武汉的龙卷风抬升的原因有哪些。
(2)说明火焰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3)推测火焰龙卷风多发区的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抬升原因:从南方输送的暖湿空气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2)大火造成的局部高温使大气迅速上升,近地面形成强低压中心,水平气流从四周向低压中心快速辐合,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发生旋转,气流运动过程中卷着火焰,形成火焰龙卷风。
(3)地貌特点:地势平坦。理由:对气流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有利于火焰龙卷风的形成。
【详解】
(1)由材料可知强烈抬升的一般为湿热气团,结合苏州和武汉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得:从南方输送的暖湿空气与北方南下的冷干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干冷空气密度较大,湿热空气被迫抬升;由材料可知龙卷风发生的月份为5月份,此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空气受热抬升;此外,结合上升过程中水的三态变化可知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使空气抬升。
(2)根据材料“气流夹卷着火焰,像一条火龙一样旋转前进。火焰龙卷风的火苗高度一般为9-60米,持续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结合大气运动知识可知:地面大火造成的地面局部高温,高温使大气迅速上升,近地面形成强低压中心,大气的水平运动由高压流向低压,水平气流从四周向低压中心快速辐合,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发生旋转,气流运动过程中携带近地面的火焰,从而形成火焰龙卷风。
(3)由材料“澳大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森林大火,此次火灾持续近4个月”可知火灾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据此可以推测火焰龙卷风多发区的地势特点是地势平坦。地势平坦对于气流的阻挡作用弱,有利于气流的运动和火灾的扩散,从而助长了火焰龙卷风的形成。
3.(2023·山东聊城·统考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坡积裙是披覆在坡凳上的坡面片流地貌,堆积物上部薄,下部厚,纵剖面呈下凹形。坡面片流侵蚀能力和坡长、坡度、坡面径流、植被、土壤、人类活动有关,且坡长、坡度和坡面片流侵蚀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下图是相同大气降水强度和不同坡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1)描述坡积裙,“裙”状地貌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描述,用“ ”在答题卡相应图中画出坡积裙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3)据图分析坡面侵蚀强度与坡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案】
(1)大气降雨或冰雪融化,在坡面上形成片(面)状水流,坡面物质被片流侵蚀、搬运;坡面片流到了山麓地带,由于坡度转缓,片流流速减慢,加上流水挟沙量多,搬运能力降低,产生片状堆积;成片的坡积物围绕坡麓分布,形似衣裙,形成坡积裙地貌。
(2)上部薄,下部厚;呈现下凹形
(3)在降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坡度加大可使坡面径流速度加快,冲刷加强,坡面侵蚀强度增强;坡度加大,坡面单位面积接受的雨量减少,坡面径流量减小,坡面侵蚀强度降低。
【详解】
(1)根据材料“坡积裙是披覆在坡凳上的坡面片流地貌,堆积物上部薄,下部厚,纵剖面呈下凹形。”可知,坡积裙是流水在坡凳上形成的流水堆积地貌,其形成过程应与冲积扇(平原)类似。大气降雨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表径流,在坡面上形成片(面)状水流,坡面上的松散物质被片流侵蚀、搬运;坡面片流到了山麓地带,由于坡度转缓,片流流速减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加上流水挟沙量多,搬运能力降低,在坡麓产生片状堆积;成片的坡积物围绕坡麓分布,形似衣裙,形成坡积裙地貌。
(2)根据材料“坡积裙是披覆在坡凳上的坡面片流地貌,堆积物上部薄,下部厚,纵剖面呈下凹形。”描述可画出坡积裙的纵向坡面示意图,绘制的时候尤其注意,堆积物的分布:上部薄,下部厚;呈现下凹形。如下图:
(3)坡面径流侵蚀能力并不是随坡长增加而加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降水强度不变得情况下,坡度加大可使坡面径流的流速加快,冲刷能力加强,坡面侵蚀强度增加;但另一个方面,随着坡度的加大,接受降水的面积缩小,导致坡面单位面积接受的雨量减少,坡面径流量会减小,坡面侵蚀强度会降低,如下图:红色实线表示不同坡度接受雨水的面积。
距河源的距离(km)
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
乙河
0.0
192
190
0.5
180
179
1.0
172
172
1.5
171
169
2.0
167
167
2.5
164
166
3.0
163
162
3.5
161
155
4.0
157
154
4.5
151
153
5.0
142
15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地球与地图(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地球与地图-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文件包含专题01地球与地图-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教师卷docx、专题01地球与地图-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学生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年高考地理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01 地球与地图(解析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