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5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

    专题15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第1页
    专题15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第2页
    专题15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5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5 文言文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阅读,古文欣赏,古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文言文阅读,小古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
    昪事徐温甚孝谨,温尝骂其诸子不如昪,诸子颇不能容,而知训尤甚,尝召昪饮酒,伏剑士欲害之,行酒吏刁彦能觉之,酒至昪,以手爪掐之,昪悟起走,乃免。后昪自润州入觐,知训与饮于山光寺,又欲害之,徐知谏以其谋告昪,昪起遁去。知训以剑授刁彦能,使追杀之,及于中途而还,绐以不及,由是得免。后昪贵,以彦能为抚州节度使。
    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及昪秉政,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
    盛暑未尝张盖、操扇,左右进盖,必却之,曰:“士众尚多暴露,我何用此?”以故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
    武义元年,拜左仆射,参知政事。温行军司马徐玠数劝温以己子代昪,温遣子知询入广陵,谋代昪秉政。会温病卒,知询奔还金陵,玠反为昪谋,诬知询以罪,以知询为右统军。
    昪照鉴见白须,顾其吏周宗叹曰:“功业已就,而吾老矣,奈何?”宗知其意,驰诣广陵见宋齐丘,谋禅代。齐丘以为未可,请斩宗以谢吴人,昪黜宗为池州刺史。
    五年,昪封齐王。已而闽、越诸国皆遣使劝进,昪谓人望已归。天祚三年,建齐国,以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
    徐氏诸子请昪复姓,昪谦抑不敢忘徐氏恩,下其议百官,百官皆请,然后复姓李氏,改名曰昪。
    七年,昪卒,年五十六,谥曰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陵曰永陵。子景立。
    (选自《新五代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奇其状貌 奇:认为……奇特
    B.伏剑士欲害之 伏:倒下
    C.绐以不及 及:赶得上,追得上
    D.请斩宗以谢吴人 谢:谢罪
    2.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而杨氏诸子不能容
    B.及于中途而还
    C.而吴人颇已归昪
    D.而吾老矣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

    (2) 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

    4.简要分析李昪为什么能够建立齐国。
    二、阅读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日:“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下面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墙坏。雨:下雨
    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
    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
    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
    2.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丽毁坏了墙
    B.暮而果大亡其财。
    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其家甚智其子。
    翻译:他家的那个孩子十分聪明。
    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三、古文欣赏。
    伤仲永
    北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 。
    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

    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
    于园
    [明]张岱
    ①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②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他奇(特殊的,罕见的)B.缘坡(顺着,沿着)
    C.后厅临大池(临近)D.处处款之(题词)
    2.于园的特点是“ ”。作者从“ ”“ ”“幽阴深邃奇”三个方面来介绍于园的这一特点。
    3.文中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于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古文阅读。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解释带点的字。
    其人弗能应也。 弗: 应:
    誉之曰 誉: 曰: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 ,应读出 的语气。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
    六、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1.给加点字注音。
    旄( ) 钺( ) 旌( )
    2.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 。
    3.读了选段,请分析一下张飞和曹操的特点。
    张飞:
    曹操:
    七、文言文阅读。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足跌没水中 ( ) 众皆弃去(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退为家人讲( ) 群儿戏于庭( ) 众皆弃去( )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4.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八、文言文阅读。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窝脔⑤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颏骄纵,不复下箸⑥,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箸:筷子。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到)B.方命坐(才)
    C.不复下箸(再次)D.公取自食之(食物)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人已心怪之。

    4.“其人愧甚而退”,萧氏子为什么感到惭愧?

    5.下列对王安石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风简朴B.勤俭节约C.廉洁奉公D.坚守原则
    九、小古文阅读。
    (一)何岳还金(节选)
    [明]周晖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选自《金陵琐事》)
    【注释】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俟:等。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都)B.其人欲分数金为谢(想要)
    C.又尝教书于宦官家(曾经)D.略不动心(粗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人感谢而去。

    3.何岳为什么没有把自己捡到银子的事告诉家里人?请用原文回答。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写了何岳“拾金不昧”和“寄金不昧”两件事。
    B.何岳心思缜密,在“银数与封识皆合”的情况下,他才把钱还给失主。
    C.宦官让自己的侄子向何岳要回银子,何岳如数奉还,可见他不为金钱所动。
    D.“夫畏斋一穷秀才也”中“穷”表明何岳家境贫寒,这显得他的行为更加可贵。
    5.用自己的话说说何岳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小古文阅读。
    孔子学琴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裹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选自司马迁《史记》)
    1.师襄子三次向孔子提出 (用原句回答),但是孔子都没有同意。第一次他认为自己没有掌握 ,第二次他认为自己没有领会 ,第三次他认为自己还不了解 。
    2.你从短文画横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3.从孔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在求学方面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4.发挥想象写一写,孔子在弹奏《文王操》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十一、阅读《伯牙鼓琴》,完成下面小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志:
    (2)汤汤: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你赞同他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十二、轻松阅读。
    望梅止渴①
    魏武②行役③,失汲道④,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⑤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⑥,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假谲》。②魏武:曹操。③行役:指代行军。④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路径。⑤饶:多。⑥出水:流出唾液。
    1.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魏武行役,失汲道。

    2.“士卒闻之”中的“之”是指( )
    A.没有找到水源
    B.前面不远处就有水源了
    C.曹操说前面有梅树林,梅子很多,酸甜可口,可以解渴
    3.“望梅止渴”原意是口渴时想到马上可以吃到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在现实生活中用来比喻 。
    十三、阅读乐园。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志: (2)善哉:
    (3)巍巍: (4)少选: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 ”的句子。
    3.因为伯牙、锺子期这段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用“高山流水”比喻 。
    4.锺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十四、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_______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根据课文内容,将上面文段补充完整。
    2.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人们用词语“ ”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用成语“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对“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伯牙想要什么,锺子期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得到。
    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锺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他的心意。
    C.伯牙每次想到锺子期,锺子期也一定会想到他。
    D.不管伯牙念什么,锺子期都能清楚地听到。
    4.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是( )
    A.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B.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人了。D.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5.“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十五、阅读感悟。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加点的词。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
    (2)巍巍乎若太山 若:
    (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
    2.“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是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C.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由于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5.请写两句表达友情的诗句: , 。
    十六、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我们所熟悉的成语 就是出自这个传说,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 。
    3.文中体现伯牙琴技高超的句子是:
    4.“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句中“为”的读音分别是 和 ;这一句的意思是
    十七、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①______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战乎鼓琴。②__________________。”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这则古文的题目是《 》。
    2.根据积累,补充文言文内容。
    ① ②
    3.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下面两个题目。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
    (2)文中“志”的意思是: ,伯牙鼓琴先后“志”在 和 ,后来人们就用“ ”来比喻乐曲高妙。
    十八、小古文阅读。
    口技(节选)
    [清]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①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②欠伸③,其夫呓语。既而④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注释】①会:适逢,正赶上。②惊觉:惊醒。③欠伸:打呵欠,伸懒腰。④既而:不久。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B.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是)
    C.妇抚儿乳(喂奶)D.众妙毕备(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4.本文除了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以外,还用细腻的笔法来描绘了听众的反应,这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十九、阅读。
    乔山人善琴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注释】①鹘: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尝得异人传授( )
    (2)酷类其声耳( )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4.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你认为“邻媪”是乔山人的知音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二十、课外类文阅读。
    画龙
    张僧繇①于金陵②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者皆在。
    【注释】①张僧繇(yóu):南朝梁吴(今苏州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②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1.文中的“ ”一词表示时间短,我知道 、 等词语和它意思相近。
    2.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的龙不的原因是 。(用原句回答)
    3.发挥想象,把“一龙乘云上天”时的神奇场景描绘出来。

    4.后来,人们用“画龙”比喻 。
    二十一、小古文阅读:
    匡衡勤学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下列句中“而”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B.匡衡勤学而无烛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D.学而时习之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应翻译为( )
    A.我希望把主人的书全部读一遍。B.我希望主人把书全部读一遍
    3.本文写的是匡衡勤学的两件小事,分别是( )和( )。
    A.凿壁偷光 B.与佣不求偿 C.与佣求读书
    4.本文讲的就是著名的 (成语)的故事。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人们把它作为 的典型进行讴歌和褒扬。
    二十二、小古文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其内容,并作为本文的标题。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虎求百兽而食之(寻找)B.子无敢食我也(食物)
    C.天帝使我长百兽(派遣)D.虎以为然(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4.读了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感悟?

    二十三、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用“√”给括号前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少(shǎ shà)选之间 汤汤(shāng tāng)乎若流水
    以为(wéi wèi)世无足复为(wéi wèi)鼓琴者
    2.写出文中加点词和画线句的意思。
    鼓: 巍巍: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片段,结合《伯牙鼓琴》结尾句写出你的感受。
    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pó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xī),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二十四、课内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所宝以百数
    (2)拊掌大笑
    (3)今乃掉尾而斗
    2.杜处士对戴嵩《牛》尤其喜爱,表现在 。(用原文回答)
    3.文中有两处笑,但笑的原因各有不同,读文,试着说一说。
    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是因为
    处士笑而然之,他笑是因为
    4.这篇小故事中,起到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给我们的启示是 。
    二十五、小古文阅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遽契其舟/他俩配合得很默契B.是吾剑之所从坠/自以为是
    C.求剑若此/精益求精D.不亦惑乎/大惑不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根据课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文字。
    渡江→ →刻舟→
    4.楚国人错在哪里?

    5.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楚国人找到剑?

    二十六、小古文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郑人有欲买履者(想要)B.反归取之(同“返”,返回)
    C.先自度其足(测量)D.吾忘持度(尺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3.阅读寓言,按顺序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4.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1.B 2.B 3.徐知训当权的时候,曾经欺凌弱小的杨氏(皇帝)并且傲慢侮辱诸位将士们,因此最终被杀了。 他曾经私下派人下乡视察民情,遇到有的人家没有结婚礼钱或者丧葬费用的,他常常会接济他们。 4.①李昪为人谦恭,有感恩之心。
    ②李昪擅长收揽人心,推行恩义。
    ③李昪能够广收人才,并量才录用。
    二、1.B 2.B 3.D 4.C
    三、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3.应注重学生后天学习能力,为学习创造一个好环境,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四、1.D 2. 奇在磊石 实奇 空奇 3.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于园。表达了作者赞颂园林主人高超的艺术构思的感情。
    五、1. 不能 回答 夸奖 说 2. 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怎么样? 嘲弄、讽刺 3.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六、1. má yuè jīng 2. 三国演义 罗贯中 3 .艺高人胆大 多疑
    七、1. mò jiē 2. 退回去 在 都 3.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从此他的手不放下书,到了不知饥饿口渴,寒冷酷热的地步。 4.机智、沉着冷静。我从他身上学到了面对问题要打破常规,采取行动,寻找解决办法。
    八、1.D 2.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3.萧氏子已经在心里责备王安石。 4.萧氏子看到王安石竟然把自己吃剩的胡饼吃了,王安石身为宰相过着俭朴的生活,而自己却骄横放纵,所以他感到很惭愧。 5.C
    九、1.D 2.那人感激地离开。 3.恐劝令留金也。 4.C 5.何岳是一个不贪图钱财、诚实守信的人。
    十、1.可以益矣 演奏技巧 志趣,意旨 作者为人 2.从中我体会到孔子学琴非常专注,完全进入了曲子的意境中。 3.孔子具有好学,善学、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4.他的跟前出现了一个身材魁梧的人,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威风凛凛,统治四方诸侯。
    十一、1. 心志、情志 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2. 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赞同。因为这是他与锺子期之间友谊的体现,知音难得,让人十分感动。
    十二、1.曹操带兵在行军的路上找不到取水的路径。 2.C 3.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
    十三、1 心志,情志 好啊 高大的样子 一会儿,不久 2.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3.知音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4.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十四、1.伯牙鼓琴 锺子期听之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2. 知音 高山流水 3.B 4.B 5.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十五、1. 心志,情志 像 一会儿,不久 2.像流水一样浩荡 3.C 4.知音 高山流水 5.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十六、1.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2.高山流水 乐曲高妙或者知音难觅 3.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4. wéi wèi 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十七、1.伯牙鼓琴 2.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3.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心志、情志 太山 流水 高山流水
    十八、1.B 2.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喧哗的人。 3.B 4.侧面衬托的手法。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十九、1. 曾经 像 2.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3.我的丈夫活着的时候,是把弹棉花当作职业的。 4.不是,因为在邻媪听来,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像弹棉絮一样,根本就不知道琴声要表现的主旨。
    二十、1. 须臾 霎时 刹那 2.点之即飞去 3.说时迟,那时快,那条龙刚刚点上眼睛,天空中一声巨响,雷声大作,狂风突起,暴雨骤至,只见它昂首长吟,摆摆尾巴,纵身腾上天空,消失在云雾之中。 4.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二十一、1.D 2.A 3. A C 4.凿壁借光 勤学成才
    二十二、1.狐假虎威 2.B 3.看百兽们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4.示例: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逞雄”一时,而本质却是最虚弱的,最终还是会露出马脚的。
    二十三、1.shǎ shāng wéi wèi 2.弹。 高大的样子。 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呀,像流水一样浩荡。” 3.从这个片段可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痛苦心情、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和两人之间无比深厚的情谊。
    二十四、1珍藏的(书画) 拍手 却 2.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 画中的斗牛与现实中的表现不一样,画错了 他认为牧童说的对 4.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实践出真知
    二十五、1.D 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3. 坠剑 求剑 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5.调转船头,向来时的方向航行,用绳子拴住磁铁寻找掉落在水中的宝剑。
    二十六、1.D 2.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3.郑人想要买鞋。 忘记带尺码,回去拿尺码。 回来集市已散,没有买到鞋。 4.无论做什么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相关试卷

    专题18 习作-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8 习作-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习作训练营,小练笔,习作乐园,书面表达,人间自有真情在,真情处处暖心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7 口语交际-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7 口语交际-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语交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3 课内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13 课内阅读-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项练习 统编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