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 课时作业 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88668/0-17359713215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2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 课时作业 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88668/0-17359713216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2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 课时作业 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588668/0-1735971321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同步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石胆能化铁为铜”中石胆()被铁还原为铜单质
B.“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
C.“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呈青色,来自三氧化二铁
D.“有硇水者,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硇水”指的是硝酸
2.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工业合成氨时,选择在500℃条件下进行
B.密闭烧瓶内的和的混合气体,受热后颜色加深
C.铁钉放入浓中,待不再变化后,加热能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D.锌片与稀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固体,促进的产生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
C.钠在实验过程中若未用完,不可放回原试剂瓶
D.锌遇到稀硝酸反应会产生氢气
4.下列关于浓硝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时与铜反应只体现酸性B.常温下与铁反应比稀硝酸剧烈
C.有吸水性D.加热时与碳反应体现强氧化性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氮的固定是将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
B.与金属反应时,稀硝酸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硝酸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C.浓硝酸光照易分解,因此贮存在棕色瓶中,并放在冷暗处
D.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产生的尾气
6.下图表示铁与不同浓度硝酸反应时,各种还原产物的相对含量与硝酸溶液浓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硝酸与铁反应的还原产物不是单一的
B.用一定量的铁粉与大量的溶液反应得到标态下气体2.24L,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l
C.硝酸的浓度越大,其还原产物中价态越高的成分越多
D.当硝酸浓度为时还原产物是,且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3:1
7.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所以实验室通常用浓硝酸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加热浓硫酸与NaCl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备HCl,说明浓硫酸酸性强于HCl
C.将通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将通入溶液也无明显现象
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8.向含的某稀溶液中分批次加入铁粉,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原溶液中浓度相等
9.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以收集的废银为原料制备硝酸银的工艺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固体接触面积
B.方案②的原子经济性高于方案①
C.硝酸表现氧化性、酸性
D.硝酸银和浓硝酸都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
10.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与溶液是否反应的相关实验探究。某学生按图示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①将甲中Y形试管向左倾斜使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乙中无明显现象;
②将丙中Y形试管向左倾斜使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乙中有大量沉淀产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可用稀盐酸和溶液检验是否变质
B.甲装置中用98%浓硫酸制备效果更好
C.乙装置中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
D.丙装置中的试剂a和b可以分别是和浓盐酸
11.已知锰的氧化物与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则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由反应Ⅰ可知,与相比,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条件更容易
B.由反应Ⅰ、Ⅱ可知氧化性:
C.MnO不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
D.将看作,可发生反应:
12.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和铜反应的氧化产物。
已知:。当铜粉全部变为黑色时停止通入气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中浓硝酸表现出的性质为强氧化性
B.可用碱石灰替代乙装置中五氧化二磷
C.可用稀硫酸检验黑色粉末中是否含有
D.丁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NO和
13.从废旧CPU中回收Au(金)、Ag、Cu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时,溶解相同的原料,使用浓硝酸产生的氮氧化物比使用稀硝酸的少
B.向过滤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可以分离
C.用浓盐酸和浓溶液的混合液也可以溶解金
D.向1ml中加入过量Zn使其完全还原为Au,只需消耗1.5mlZn
14.硝酸铁溶液可用于铜的浸蚀、雕刻和抛光。某学习小组对硝酸铁的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合价可以推测溶液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若推测正确,向淀粉KI试纸上滴加几滴的溶液(pH约为1.7),现象为________。
(2)探究硝酸铁溶液中与反应的微粒。
Ⅰ.提出假设
假设1:与反应。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假设2: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与反应。
Ⅱ.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3)探究硝酸铁溶液中各微粒氧化性的强弱
已知: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与KSCN溶液反应显红色,与KSCN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在的溶液中加入盐酸调节pH至1.7,在的溶液中加盐酸调节pH至1.7。取两种溶液各1mL混合(忽略体积变化),使之充分反应,加入适量KSCN溶液,摇匀。观察到实验现象为________,证明在的溶液中的氧化性强于。若的还原产物只有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15.氮、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使用的天然气中往往添加少量__________(填上述物质的化学式),用于警示天然气泄漏,保障使用安全。
(2)以a为原料制备硝酸,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生产中用a的水溶液吸收少量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常温下,在上述物质中选择试剂__________可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铜镀层。
(4)研究发现,空气中少量的也能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应过程如下:
①
②
③
在上述过程中的作用,与在下列变化中的作用不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潮湿的氯气通过盛有浓的洗气瓶
b.硫化氢通入浓中
c.蔗糖水解实验中加入稀硫酸
d.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产生白雾
(5)向含0.1mlk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硫元素恰好被氧化为+6价,则k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a.b.c.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石胆能化铁为铜”中石胆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也就是铁还原铜离子为铜单质,A正确;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句子中石灰指的是,B正确;C.三氧化二铁为红色固体,而不是青色,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C错误;D.“有硇水者,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硇水”可溶解银块,其中的”硇水”指的是强氧化性的硝酸,D正确;故选C。
2.答案:B
解析:A.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生成氨气,选择在500℃条件下进行是为了反应速率和催化剂活性,A错误;
B.转化为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加深,B正确;
C.铁在浓硝酸中钝化,加热会使表面的氧化膜溶解,铁与浓硝酸反应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与平衡移动无关,C错误;
D.加入硫酸铜以后,锌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与平衡移动无关,D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解析: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正确;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都能形成酸雨,酸雨的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下列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自然界的氮循环包括以下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第一课时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 重要的含氮化工原料课时作业,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