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名师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91370/0-17360478472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名师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91370/0-1736047847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名师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91370/0-17360478472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名师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91370/0-173604784730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名师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91370/0-173604784732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名师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91370/0-173604784734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名师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91370/0-17360478473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名师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591370/0-173604784743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神奇的效果,融冷光,动紫皇,教神妪,逗秋雨,吴质不眠,侧面烘托,美好的乐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李凭箜篌引
李贺
1.通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诗人情感。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的内容和学习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3.通过比较鉴赏,分析《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在描摹音乐上的异同。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 的诗风,故被称为“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 ,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 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1.自由读:正音,划分节奏,标出韵脚,梳理字词。2.译读诗歌,疏通文意。
任务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下面问题,小组代表呈现交流结果。 1.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2.第四联“紫皇”一语双关,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联系下文,其意义还有什么吗? 3.找出诗中仅有的正面描写乐声的诗句,作简要赏析。 4.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任务二:合作探究,赏析诗文
1.诗人是如何安排李凭出场的?这样表达有何妙处?
明确:先写琴,写声,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突出了音乐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2.第四联“紫皇”一语双关,兼指当时的皇帝和天帝。联系下文,其意义还有什么吗?
明确: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把音乐的影响由人间扩大到仙府。
3.找出诗中仅有的正面描写乐声的诗句,作简要赏析。“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明确:“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成功地运用了正面描写、通感、比喻、拟人的艺术手法。“昆山玉碎”形容乐声清脆;“凤凰叫”形容乐声的和缓;“芙蓉泣露”可以唤起露滴残荷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凄凉哀怨;“香兰笑”可以唤起兰花盛开宛如笑靥的形象感,形容乐声的欢快愉悦。
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以声类声”、“以形类声”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音乐的起伏多变和优美动听,还将无形的难以捕捉声音转化为唤起形象感。
4.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请结合诗句,比较《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在描摹音乐上的异同。
侧面烘托占绝大部分的篇幅。通过浮云驻足、江娥啼哭、素女哀愁、紫皇感动等这些“听众”的各种反应烘托了箜篌曲调的不同凡响和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
点染当时凄清的环境气氛,描写听者如梦初醒的意态,
侧面烘托,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其作用主要是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举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手法:侧面烘托,分析说明:湘妃被音乐触动了愁怀而泪洒斑竹、善于鼓瑟的素女为之哀愁,通过这些听众的反应烘托了箜篌声的凄美、哀愁,效果: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进而有力地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真题研习:【2001全国卷】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分析】韦应物的诗《赋得暮雨送李胄》运用了烘托。“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此诗除了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颔联和颈联虽未直接写雨,但烘托手法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
阅读下面一首绝句,回答以下问题。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1)《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侧面烘托,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
真题研习:【2014·天津卷】
此诗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物象,使之可见可感。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
清人方扶南把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请阅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比较它和《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听颖师弹琴》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明确:《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听颖师弹琴》前十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摹写琴声的起落变化,并且描摹出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是直接描写;后八句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听琴的感受,是侧面烘托。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教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凭箜篌引,空山凝云颓不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李凭箜篌引图片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与品味,比较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李凭箜篌引教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凭箜篌引,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