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熟知大气的垂直分层。
    2.从人类与地球大气相互影响的角度,认知大气成分与大气垂直分层。
    二、教学重难点
    1.大气各垂直分层的名称。
    2.对流层、平流层温度变化特征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风筝最早由战国时期的墨子发明,是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人们仿制后就成为了一种休闲娱乐的玩具。最美人间四月天,这个时候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看着天空中高高在上的风筝,总会让人有一种放飞心情,心旷神怡的感觉,那么风筝最高能放多高呢?
    理论上讲只要风向能保持一致,风筝就能一直往上飞,但是最多也就飞到对流层的顶部,因为再向上的话,风力风速就很不一致了。
    为什么会说风筝最多飞到对流层的顶部?通过下面的学习你就可以找到答案。
    [新课教学]:
    一、大气的组成以及作用
    1.大气组成
    (1)干洁空气:主要成分为N₂(78%)、0₂(21%),次要成分为CO₂、O₃等。
    (2)水汽、杂质、污染物。
    2.大气的作用
    案例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
    在过去80万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相对平缓。然而,从1740年到2011年,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40%多。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基本上都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森林面积缩小,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过渡】下面我们来解决“风筝最多飞到对流层的顶部”这个问题。
    教师:我们地球的大气从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数千千米高空。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1、对流层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2、平流层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在22--27 千米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3、高层大气
    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达1 000℃以上。
    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成为我们夜晚看到的流星。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首先我们掌握了大气的组成和大气各个成分的作用,然后我们了解了大气的垂直分层,明白了平流层和对流层的差异,这是需要同学们去区分和重点掌握的。
    [板书设计]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组成
    2、大气作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氮气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氧气
    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臭氧
    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水汽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杂质
    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大气分层
    高度
    气温垂直变化
    空气运动
    天气现象
    与人类关系
    规律
    原因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至3000千米高空
    随高度的增加,温度先下降后上升
    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气温升高


    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
    平流层
    对流层顶至50 ~55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增
    依靠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增温
    平流运动为主
    天气晴朗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天然屏障;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
    高纬8~9千米;
    平均12千米左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地面是主要的直接热源
    对流运动显著
    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密切

    相关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大气的组成,二、大气的垂直分层,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