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1 植被 (7)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91635/0-17360558197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5.1 植被 (7)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591635/0-17360558198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课程标准解读
学习完植被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植被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植被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对植被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植被的概念和主要植被类型
2.了解植被的演替过程、植被的垂直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文资料能准确的说出不同的植被类型。
2.通过阅读地图、气候类型图,总结植被与气候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植被的意义。
2.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爱护植被、因地制宜营造人工植被。
3.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来思考植被的问题,培养学生全球意识。
四、 教学重点
1.植被的概念、植被的演替
2. 讲授森林、草原、荒漠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五、 教学难点
1.植被的垂直分层现象
2.植被与气候的关系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方法:
1.案例研究法
2.讨论分析法
3.自主导学法
4.地图分析法
5.情景创设法
八、教学媒体:
图片、资料、录象、课件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九、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教师:“不知道同学们喜不喜欢旅游呢?我们在旅游中能见到各地的风土人情,欣赏到各样的自然风光,提到自然风光老师就跟大家分享几组自然风光!”
教师活动:展示几张自然风光的图片。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找到的风景图片都有相同的东西,对!就是树木!”
教师:“大家来猜猜看,这都是哪里的树木呢?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进入相应的情景,根据已有的生活常识猜测植被所在的地区。
设计意图:为情景创设做铺垫,使得学生进入设计的教学情景,更好的学习知识。
教学内容: 植被的概念
教师:“其实地球表面,除了极端干旱、寒冷等地方,几乎都有植物生长。数量不等的不同种的植物,共同生长在一定的地方我们把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教师活动:展示一棵小白杨的图片
教师:“这样一颗小白杨是植被吗?”
学生活动:学生理解植被的概念,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单独的一棵植物不是植被,植被是各种植物的整体。”
设计意图:利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加强对植被概念的理解
教学内容: 植被的演替和垂直分层机构
教师活动:
教师:“老师打算拍摄一组关于地球植被的影片,想聘请大家当老师的小助手,当老师的小助手也是需要度过重重考验的,大家有没有信心!”
成为助手第一关:
教师:“老师很希望能拍摄一组支线照片,是关于植被发展的故事,请同学们阅读书本向老师介绍植被形成发展的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书本材料,回答问题:“在新形成的裸地上,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这样的过程,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漫长时光”。
教师:“在大家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呢,老师也在黑板上进行了构思,大家一起在看一下,看看这位同学能不能成为老师小帮手呢?”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描述黑板的板画
成为助手第二关:
教师: “在一处植被中,尤其是森林中,会出现成层现象,那么这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认真阅读书本83页,把原因解释给老师听。”
学生:“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成为助手第三关:
教师:“大家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下面老师要出一道难题,请大家画一画气候的模式图,等会大家就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老师也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绘制模式图。”
学生活动:绘制气候模式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材料理解能力,复习相应的基础知识。
课程小结:
教学内容: 复习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师活动: 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不知不觉,大家都成功的通过了老师考验,成为了老师的小助手,我们看看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复习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认识不同的植被类型
教师:“老师打算按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顺序进行照片的拍摄,下面请大家仔四人为以小组细阅读书本,认真讨论,来给老师讲一讲老师将要拍摄哪些植被的照片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掌握不同植被类型。
教师:“时间也差不多了,看看大家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了,请这位同学代表小组来进行分享。”
学生活动:讲解不同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
教师活动:结合具体的图片,加深学生映象
设计意图:图片丰富,结合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引导性
教师总结:
教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大家有没有发现为什么老师要绘制气候类型模式图在植被类型图旁边啊?”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教师:“对,大部分的植被与气候名称相互对应,当然也有特例比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就对应这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植被)”
课后探究
学生活动:绘制气候图和植被图,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利用精加工策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思考能力,建立起知识的联系网络。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教学设计,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