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件+教案+练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第1课时 课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第1课时 课件练习题,共17页。
3.古诗三首第一课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课前导读说说马儿给你留下的印象。课前导读 李贺(约790—约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世称“诗鬼”“鬼才”等。 主要作品:《马诗》《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学习《马诗》 李贺,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世。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诗人境遇学习《马诗》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学习《马诗》马 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yān shān燕 山 似 金 络 脑sìjīn luò nǎo我会读学习《马诗》新知讲解1.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含义。2.理解诗句的含义。新知讲解注释燕山: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何当:何时将要。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新知讲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一下就把人带到了寂寥、冷峻的边疆之地。既从视觉上写出了沙漠在月下的颜色,又从触觉上写出了夜间寒冷的感觉,让人似乎看到了空旷荒凉的大漠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闪着如雪的寒光。表面上是形容月亮弯弯的形状,但“钩”也是古时的一种弯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场景。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指的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表示非常贵重的鞍具,象征着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自己渴望能像这马儿一样被人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即“何时将要”,表达出一种遥遥无期的意味,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令人感慨扼腕。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志向托物言志新知讲解说一说:诗的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第三、四句运用了环境描写,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新知讲解前两句语速可以放缓,“沙如雪”“月似钩”适当拉长声音,读出大漠月夜的荒凉、冷寂之感;后两句语速可相对加快一些,“何当金络脑”语调适当上扬,“快走”可短促有力,读出节奏感,表现出诗人想要建功立业的急切与向往之情。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