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

    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第1页
    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第2页
    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考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深入艺术领域并在音乐、绘画、书法、诗歌等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人工智能艺术逐渐成为艺术共同体的一员。于是,一个人工智能美学的难题产生了:人工智能艺术中是否存在美感?
    如果我们承认人工智能与人的基本差别,就可能澄清很多误解。传统艺术和美学理论假定了艺术作品来自独创性,来自深深的内在感受或饱满的心灵,而人工智能则向我们提出一个新挑战,没有这些同样可以生成艺术作品。这就让我们反省,我们在作出美学判断的时候,到底是依据哪种标准进行判断。如果我们把人的能力看作身体与大脑、感觉与理性的双向结合,就会发现人工智能很难具有人类的广泛感知力,那些能够被演化为计算的感知力将被人工智能所掌握,而那些不可转化为计算的感知力只能归自然人类所有。由此而论,似乎某些身体感觉是无法被计算化的,从而人工智能也无法具备感觉的直接性。
    人工智能无疑要去模仿人的能力或功能,但把人的功能转运到人工智能上需要一个预先设定的结构。人工智能模仿,是美学感觉上的效果探究。人工智能能够达成某种美学效果,但人工智能的感觉不同于人的感觉。人工智能的某种美感并非人的审美感觉,但它们之间有相似性,这一相似性不存在于两者的作用机制中,而存在于美学效果中。我们可以说,这一美学效果是仿若如此的,它好像人的美感,但并非人的审美感觉。
    人工智能美学与现行美学观念大相径庭。用简单的话来说,人类与美的关联完全不同于人工智能与美的关联。当我们把美学功能当作一种可以展现出来的基于计算模型的所有可能性的时候,人工智能的介入让我们发现人工智能所能够达到的程度。它以人的能力的方方面面为模仿对象,在某些层面上甚至超过人的具体能力,但是它的模仿并不是对人的能力的无限模仿,而是有所限制的模仿,这一限制无疑来自人工智能的美学表达模型,而这一模型的基本规则必然出自我们对美学原理和规则的理解。
    美学感是一个新词,完全为人工智能美学而造设。这一概念有利于区分人工智能与人的美感概念。美感是一个重要的人类学概念。我们假定,在美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美的体会,这些美的体会一定是发自我们内心的,如果不是发自内心,我们就假定它不具有真实性,不具有直接体验的含义,即身体触发的意义。因而,美感既是由感受而发的,又是我们在美中能够获得所有感受性的保证。
    “美学感”这个词是为了表达人工智能判断中既接近于人的审美判断,但又不同于人的审美判断的那样一种状态。这个概念的特殊之处在于,从表面上看,它直接呈现了机械复制的内涵。如果我们承认人工智能可以进行艺术创造,那么它的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素质无疑与人的艺术创造是相当接近的。我们以前认为艺术创造是饱满心灵外化的表现,不可以用规则进行陈述和标明,但人工智能艺术却明确反驳了这样一种艺术创造的观念。当然这一反驳并不说明人类就此走上以规则为主导的艺术创造,对人类来说,那依然可能是错误的方向,但是对人工智能来讲,这却是唯一的、不得不如此的方向。不可能脱离规则来谈论人工智能的创造,甚至更进一步判断,人工智能的创造本来就是以遵循规则为基础的计算模型的建造和实践。任何一种美感的成熟都离不开某种明确的美学倾向。因而,当我们陈述美学感的时候,其内涵是以规则为基础的,而从具体的美感呈现来说,没有美学规则,我们就难以有明确的美感。
    从“美学感”“黄感”这两个概念可以发现人工智能与人的审美感受的不同,从此我们可以将非人的艺术与人的艺术进行对照,它们在效果上是相同或相类的,而这样的相同或相类都离不开人这个中介。没有人类活动,就根本不存在艺术活动,不存在人工智能艺术,也不存在美感以及美学感这样的形态。
    人工智能的美学感既顾及了人类美学观念当中美感的生成,又指出了人工智能艺术创造或美学效应中所包含的根本性差异的基础,虽然这样的观念在目前的人类主义美学观念当中是被贬抑的,但是借着这种被贬抑的观念,我们可能走向广阔的人工智能创造与人的创造相互促成、和谐共进的未来。
    (摘编自王峰《仿若如此的美学感:人工智能的美感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凭借它具有的美感已深入艺术领域,逐渐成为艺术共同体的一员。
    B.人工智能创作艺术作品时不需要像人那样有深深的内在感受或饱满的心灵。
    C.人工智能的美学表达模型决定人工智能对人的能力的模仿是有所限制的模仿。
    D.美学感的概念既顾及人类美学观念,又指出人工智能美学效应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无论多么强大,终究不能将人类的感知能力完全计算化。
    B.人工智能的某种美感与人的审美感觉只是相似,并不相同,所以不能称为美感。
    C.人工智能艺术完全颠覆了不以规则而全凭饱满心灵外化进行创造的传统艺术观。
    D.美学感概念的提出,可以让人们正确区分人工智能和人的艺术创造的美学价值。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所说的“美学感”的一项是( )
    A.杜甫感时伤世而创作《登高》
    B.AI画出精美的《清明上河图》
    C.ChatGPT创作美丽的童话故事
    D.“小冰”软件写出《长江赞》
    4.材料最后一段运用多重复句进行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请简要分析。
    5.在关于“人工智能的美学问题”的研讨会上,有人说人工智能的美学是“基于人类审美形态的理解之上而进行的计算性模仿”,请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有扶苏
    段吉雄
    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和父亲第一次看到“森林”的情景。
    满眼的绿色像头顶的云彩,一泻而下,劈头盖脸地俯冲下来,漫山遍野紧密缠绕在一起的树木和灌木层,一浪又一浪地扑过来,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和浓烈灌进我干涩的眼睛里。从树林里呼啸而出的气息带着潮湿的猛烈,夹杂着浆果的醇厚、青草的甜香、松木的浓郁,还有动物的腥臊,把我团团裹住。远远的,我被这种从未闻到过的气味给彻底征服,像是第一次见到大海似的有些窒息。我连做梦都没有梦到过这样的场景。
    爹,这就是森林?
    听到我的问话,父亲模棱两可地说出了一句:这才是山!
    是的,这才是山。我们那儿只能叫做石坡,而且是一座座光秃秃的石坡。
    石坡上只长石头不长树。那些石头似乎是商量好的,清一色地阴沉着脸。人们依然要在这黑山上讨生活。能开荒种地的,自然不肯放过,不管是不规则的小盆地,还是脸盆大小的石窝。即使那仅能种上几窝红薯的石缝,乡亲们也会弯着身子在旮旯石缝里探寻希望。那些实在太高的坡顶上,人们栽上了洋刺、枣刺等生命力强、繁殖快的植物,希望它们能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吸收阳光,沐浴雨露,能够感动黑山。那些植物果然没有让人们失望,蓬勃兴旺起来。它们依靠浑身尖锐的刺物尽可能减少了外界的干扰,在地面上嚣张地向着太阳奔去。
    只是,面对残酷的生存压力,人们这点奢望变得苍白而又十分可笑。毕竟,锅底无薪的窘迫和飘渺的理想相比,人们还是选择了向现实妥协。尽管这些植物有着尖尖的芒刺护体,但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志面前,却显得柔软、无力。不仅如此,那些好不容易在地层里扎下的树蔸,也成为人们冬天深夜里打发时间的最好的伙伴。
    一时的温暖换来的是年复一年的荒芜。黑石山不仅没有改观,脾气还越来越坏,稍微有风的日子,村子里便漫天黄沙,风凌厉地哭着,柴扉晃动着快要散架的身躯无力地看着风来回游窜。夏天的时候,黑山坡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把炙热毫无保留地反射到村庄里,瞅着那发光的石头,心里是莫名其妙的慌乱和愤怒。
    《诗经》里的那首《国风·郑风·山有扶苏》,我已记不得全文,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这两句从一开始就记得清清楚楚。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在想象着那该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就像神话故事里描述的那样:绿荫成片,流水潺潺,鸟儿在树林里唱歌,鸭子在水塘里和荷花共舞。但回到现实,我知道那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实现,特别是我的家乡。
    直到父亲带着我走亲戚时遇到了那片“森林”,我才相信,原来“山有扶苏”是真的。那片森林让我惊艳,让我欢喜,我真的喜欢那绿色的气息。
    回到家里后,冬天的时候我再也不去砸树蔸了,家人以为是我变懒了。平时放羊的时候,我也不再去折断一棵树苗做一杆让别人羡慕的鞭子,小伙伴们有些纳闷,把我一个人丢在了石板上。躺在光滑的石头上,从天上变幻多端的云层里,我看到了森林,也看到了水塘,还有荷花,鸭子,以及来来往往的人群。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个春雨蒙蒙的早晨,父亲扛着镰头,招呼我跟他一起。一抹绿色滑入眼帘,我看到他手上攥着一把柏树苗,青翠欲滴还带着水珠。出了门,才发现原来不止父亲一个人,漫山遍野的黑石山上,到处人头攒动。如同冬天一样,他们也挥舞着工具,使劲地朝着地下挖去,只是这一次,他们不再是索取,而是栽下了一棵棵绿色的幼苗。天下着细雨,人们顾不上打伞,像种庄稼一样寻找着土壤,深深地挖上一个窝,再把树苗放进去,手扶着树苗,用脚把周围的土划拉到树窝里,一下一下地踩实,末了还用镰头在周围轻轻地砸几下。那还顶着雨滴的树苗便摇摇晃晃地站立起来了,有微风过来,树苗只是点了点头,身子纹丝不动。我看到父亲的脸上有水珠滑下,头顶上腾起了一层层薄雾,那一层层的薄雾汇聚到了一起,袅袅升起,在黑石坡的顶部聚到一起,罩在整个山顶上,缥缥缈缈,竟然有点仙境的感觉。
    树苗在一天天地长大,开始有新鲜的风从山顶上刮下来。人们不再死守着几分薄田,有人去远处打工,有人做起了生意,还有人引进生态农业,那片黑石坡似乎渐渐被人们遗忘了。从满山的黑色,到一片蓬勃,然后青绿、苍翠、密不透风,似乎就是一眨眼的时间。没有了破坏和毁损,森林仿佛从一夜之间就可以长出来。
    再次见到这座黑石山的时候,我确信它就跟我当年第一次见到“森林”的感觉一模一样:我被裹进了绿色的云团里面,从树林里呼啸而出的气息同样带着潮湿的猛烈,夹杂着浆果的醇厚、青草的甜香、松木的浓郁。
    站在这片属于自己家乡的“森林”面前,气息里除了那些味道,还有一股亲切的浓郁。
    (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描写我第一次看到“森林”的情景,为下文写“我”的家乡黑石山变成森林作了铺垫。
    B.作者写自己“冬天的时候再也不去砸树苑了,家人以为是变懒了”,那是因为作者对家乡的山真的不抱希望了。
    C.文章意蕴深刻,让人回味。篇末作者感叹自己家乡的“森林”里,“还有一股亲切的浓郁”,蕴含了作者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D.文章描写了家乡黑石山不同时代的景观风貌,融入了作者对新时代家乡的赞美以及对故乡深层次的思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物描写细致灵动。开篇用饱蘸情感的笔墨对“森林”景色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绿色之浓郁、气息之浓烈让人浮想联翩。
    B.巧妙运用对比手法。黑石山过去环境恶劣和现在环境优美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尊重自然的生态观和对美丽乡村的欣赏。
    C.倒叙手法引人入胜。开篇描绘一幅“森林”的绝美画面,直接切进描写的核心对象,制造悬念,与黑石山形成对比,引人入胜。
    D.文章语言表现力强。“风凌厉地哭着,柴扉晃动着快要散架的身躯无力地看着风来回游窜”运用比拟修辞,生动形象。
    8.文章以“山有扶苏”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写作兴趣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乡村·乡情·生态”,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扶苏”。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又议重贿唃厮啰使讨贼,得地即与之。琳曰:“使唃厮啰得地,是复生一元昊矣。不若用间,使二羌势不合,中国利也。”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
    (选自《宋史·程琳传》,有删改)
    材料二:
    元昊死,谅祚初立,议者请饵其三将,破分其势,可以得志。程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立说之非,人皆知之,诚哉其不可与谋也!春秋重伐丧之贬,予士匄之还①,彼有取尔矣。邻国友邦,偶相失以相愈,兵临服罪,同好如初,则乖约肆淫,大伤人子之心,信不仁矣。元昊者,沦于夷之叛臣,为我蝨贼者也。死亦不足恤也。丧亦不足矜也。如其可削平以休息吾民巩固吾守恶容小不忍以乱大谋哉?故琳说之非,不可托春秋之义为之解也。
    虽然,宋至此而欲乘丧以图谅祚,谈何容易乎?昔者继迁死,德明弱,曹玮②欲得精兵俘孤雏,郡邑其地;庙算无成,而元昊嗣之以逞。或曰:今元昊死,为破分其国之说,亦师玮之智,而奚谓其未可邪?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德明方弱之日也;已去而不可追者,亦时也,元昊初丧之日也。夫所谓理势者,岂有定理,而形迹相若,其势均哉?度之己,度之彼,智者不能违,勇者不能竞,唯其时而已。知时以审势,因势而求合于理,岂可以概论哉?以此思之,琳或有深心焉,未可知也。
    (选自王夫之《宋论》,有删改)
    [注]①士匄(gài),晋国军事家,率军击齐途中听说齐侯去世,便弃攻而返。②曹玮,北宋将领。李继迁死,曹玮向宋真宗提议活捉其子李德明,真宗未允,希望以恩德招降。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其可A削平B以休息C吾民D巩固E吾宇F恶容G小不忍H以乱大谋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查办,与成语“按图索骥”“按兵不动”中“按”的意思均不同。
    B.“不如因而抚之”与《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中的“因”意思相同。
    C.“诚哉其不可与谋也”与《赤壁赋》中“渺渺兮予怀”的句式一致。
    D.矜,怜悯,与《陈情表》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矜”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元昊造反后仍派使者来朝中觐见,众人要求将使者诛杀,程琳起先拒绝,后因使者过于骄横,便建议公布其恶行并诛杀他。
    B.众人建议贿赂确厮啰,利用他讨伐叛贼,所得土地均归他所有;程琳并不认同,认为这会让他成为下一个“李元昊”。
    C.王夫之认为,《春秋》中对“伐丧”行为的贬低是有条件的,若两国关系友好,那么违背约定、趁人之危确为不仁。
    D.王夫之认为,李元昊已沦为夷狄叛贼,不值得体恤,程琳反对“伐丧”的错误在于盲目遵循《春秋》道义而未加辨析。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若用间,使二羌势不合,中国利也。
    (2)今元昊死,为破分其国之说,亦师玮之智,而奚谓其未可邪?
    14.材料一中,议者认为程琳反对“伐丧”失去了削弱西夏的时机。王夫之是否认同议者的看法?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小题。
    因雨和杜韵
    王阳明
    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
    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
    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唯怜菊尚存
    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
    【注】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上疏论事,得罪宦官刘,被贬贵州龙场驿丞,途中写下此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韵”指依照他人诗作的押韵创作的诗,本诗既使用了杜甫诗工整端严的“韵”,也写出了杜甫诗沉郁顿挫的“神”。
    B.第三句的“生白发”用语新奇巧妙,既是拟人,也是比喻:秋雨打在江面上,激起的水雾苍苍茫茫,就像是沧江生出的白发。
    C.全诗皆从主观写景,意象丰富,笔触细腻,没有明诗常见的理学味道,以情驭笔,充满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
    D.整首诗综合运用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手法,将客途所见之景与由此引发的情感表达得细致动人。
    16.《文心雕龙》中说,诗文应“情以物迁”,请据此简要分析本诗的情感变化。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从个人成长到国家发展,辩证地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指出国家“ , ”,常常会走向灭亡。
    (2)《诗经·氓》中“ , ”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3)杜甫的《登高》中“ ”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 ”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充分 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
    展品中有数十件珍品,例如《中兴四将图》,便是宋代肖像画中 的佳作。画中四将身着圆领袍服,皆为文人装束;四武官作为侍从,皆身着便装。 ,但均身形矫健,表情机敏,颇有军士风范。
    本次展览绘制了许多线图:西汉深衣展开示意,唐代女子妆容详解,明代巾帽的“流行款”……此外,本次展览还制作了 服饰复原人像,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完整地呈现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总的来说,通过精心的谋划、巧妙的布置,本次展览向人们展示了一段丰富多彩的、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史》。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文字,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展示 不可多得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15尊不同时代的
    B.展现 不可多得 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 15尊不同时代的
    C.展现 屈指可数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不同时代的15尊
    D.展示 屈指可数 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 不同时代的15尊
    19.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冒号B.引号C.省略号D.书名号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B.以便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C.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
    D.以便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孟子批评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禽兽”理论,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在反驳中所使用的方法是______①______,即将墨家的兼爱理论归结为“无父”或“禽兽”的荒谬之谈,从而证明兼爱是不成立的。这里孟子运用的是一个隐藏了结论的三段论推理,而且把小前提前置了,还原这个三段论就是:
    ( ),
    ( ),
    所以,墨家的兼爱是一种禽兽理论。
    那么孟子的这个推断成立吗?当然不成立,因为这个小前提本身就是不真实的。为什么说它不真实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这个小前提是如何得出来,便应该清楚了。墨家的兼爱强调无差别,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没有人、己、亲、疏的区别;______②______,人与人之间按照关系远近而有亲疏之别。孟子因此认定墨家的兼爱是无父,以三段论的推理形式可作如下分析:
    对待父亲与对待他人无差别就是“无父”
    墨家的兼爱对待父亲与对待他人无差别
    因此,墨家的兼爱就是无父。
    这个推论在结构上没有问题,但是它的大前提换一种表达就是:对待父亲与对待他人有差别就是“有父”。这显然是儒家的观点。孟子的批评墨家“兼爱是无父”的观点,却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而非从共识出发,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孟子的整个推论也就不能成立。
    墨家和儒家之间,互相批评、相互指责,从而构成了彼此之间长期的思想争论。其实,墨家和儒家,在“爱”的思想上,一个从外到内,一个从内到外,③_________,将有可能产生出更加合理而全面的思想。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2.参照文中画波浪线处三段论推理结构,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处将孟子的另一个推断的三段论推理补写完整。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你会发现屈原、苏武、陶渊明等众多人物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他们以自己忠贞爱国的高洁品质书写了人生精彩的华章。以史为鉴,面对自己的人生,你是否也想过如何书写自己的精彩华章,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自己的一页?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C 3.A 4.①既指出人工智能美学感提出的意义,又指出美学感的概念在当今的现状,以及这种现状对未来的积极作用;②运用多重复句,使思维更严谨、论证更严密,增强说服力。 5.①人工智能无法计算,也无法具备人的感觉,它只是模仿人的某种功能;②人工智能的美感机制来源于人类对美学原理和规则的理解;③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是遵循以规则为基础的计算模型的建造和实践。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中的作用及其美学感问题。作者指出,虽然人工智能能产生美学效果,但其美感与人类的审美感受不同。文章引入“美学感”这一概念,用以区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审美体验。通过对比两者的创作方式,强调人工智能依赖规则的创造模式,而人类创造更依赖内在的情感与感知。最后,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艺术创作的可能结合与未来发展前景,呼唤多元共存的新艺术观念。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人工智能凭借它具有的美感……”错,从后文“它好像人的美感,但并非人的审美感觉”“美学感是一个新词,完全为人工智能美学而造设。这一概念有利于区分人工智能与人的美感概念”分析可知人工智能属于美学感,没有美感。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不以规则而全凭饱满心灵外化进行创造”错,原文说“不可以用规则进行陈述和标明”,并不是说人的艺术创作“不以规则”。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杜甫写诗属于美感。
    其余都是人工智能的模仿,属于美学感。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①“人工智能的美学感既顾及了……又指出了……”指出人工智能美学感提出的意义,“这样的观念在目前的人类主义美学观念当中是被贬抑的”指出美学感的概念在当今的现状,“借着这种被贬抑的观念,我们可能走向广阔的人工智能创造与人的创造相互促成、和谐共进的未来”又指出这种现状对未来的积极作用;
    ②运用多重复句,如使用“既……又”表并列关系、“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这些关联词语的使用,增强了语言的严密性,使思维更严谨、论证更严密,增强说服力。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美学是“基于人类审美形态的理解之上而进行的计算性模仿”,要理解这句话,需要回归原文,筛选信息。
    ①由“似乎某些身体感觉是无法被计算化的,从而人工智能也无法具备感觉的直接性”“人工智能无疑要去模仿人的能力或功能,但把人的功能转运到人工智能上需要一个预先设定的结构”可知,人工智能无法计算,也无法具备人的感觉,它只是模仿人的某种功能;
    ②由“这一限制无疑来自人工智能的美学表达模型,而这一模型的基本规则必然出自我们对美学原理和规则的理解”可知,人工智能的美感机制来源于人类对美学原理和规则的理解;
    ③由“不可能脱离规则来谈论人工智能的创造,甚至更进一步判断,人工智能的创造本来就是以遵循规则为基础的计算模型的建造和实践”可知,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是遵循以规则为基础的计算模型的建造和实践。
    6.B 7.C 8.①引用《诗经》里《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的诗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前半句为题,使文章更具有诗情画意,富有文采。
    ②“山有扶苏”即山上绿荫成片,“扶苏”二字形象地表明了作者渴望拥有满山绿色、环境优美的生态理想,蕴含了全文主旨。
    ③标题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在文中作者关于《诗经》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解释中,“山有扶苏”意为“山上绿树成荫”,全文围绕“山有扶苏”展开。 9.甲组答案示例:
    ①本文写乡民植树造林,改变乡村环境的经过。作者与父亲路遇的那片“森林”让我惊艳,让我欢喜;而自己的故乡却是黄沙肆虐的不毛之地,环境恶劣;后来在父亲的带领下,全体乡民植树造林,改善环境。
    ②作者对家乡的滚烫的爱化作浓郁的乡情,在文中,他期待家乡改变旧貌,歌颂父老乡亲的勇气和奋斗,也歌颂家乡的新风貌。
    ③作者在文章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敬重,让读者思考,美丽乡村的最终归宿是尊重自然、改善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乙组答案示例:
    ①“扶苏”指的是茂盛的树木枝叶,是《诗经》中的典型意象,给予了人们身心上的审美享受。“扶苏”在文中作为抒情意象,传递出作者丰富的情感。
    ②本文中,“扶苏”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文化底蕴和作者的美丽乡愁。
    【导语】段吉雄的《山有扶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荒芜石坡到绿意盎然森林的惊人蜕变。作者通过对比昔日石坡的贫瘠和今日“森林”景象的繁茂,展现出生态保护与人文情怀的深刻意蕴。文章开篇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引发读者的景观想象,并内嵌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思考以及对未来的乐观展望。题目“山有扶苏”涵盖了自然的丰盈之美,也深蕴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追求。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B.“作者对家乡的山真的不抱希望了”错误。从上下文的语境看,作者“不去砸树蔸”是不想再毁坏树木,破坏环境,不是“真的不抱希望”。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倒叙手法引人入胜”错误。文章开篇介绍了父亲领我见到“森林”的情形,为下文乡民尊重自然,植树造林,改变环境做铺垫。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题目“山有扶苏”是出自《诗经》里《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的诗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作为题目,使文章更具有诗情画意,富有文采。
    文中写到当父亲带着“我”走亲戚时遇到了那片“森林”时,“我”才相信,原来“山有扶苏”是真的,所以“山有扶苏”意思是山上绿荫成片。以“山有扶苏”为题目,更加形象地表明了作者渴望拥有满山绿色、环境优美的生态理想,蕴含了全文主旨。
    标题能起到统摄全文的作用。“山有扶苏”本是出自《诗经》中的诗句,描绘了绿荫成片,流水潺潺,鸟儿在树林里唱歌,鸭子在水塘里和荷花共舞的美好画卷,而本文讲述的正是家乡从荒芜的黑石山到绿树成荫的“森林”的转变过程,所以全文围绕“山有扶苏”展开。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解读以及学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甲组答案示例:
    文章开篇写到父亲带“我”走亲戚时遇到的那一片“森林”,“我”被彻底征服。文章通过对家乡石坡的描写,展现出一个只长石头不长树、土地贫瘠、人们艰难讨生活的乡村景象。那些阴沉的石头、有限的耕地以及被破坏的植被,勾勒出乡村的荒芜与贫困。后来,父亲带领乡亲们带着镰头在黑石头山上栽种了柏树苗,植树造林,树苗一天天在长大,最终长成了森林,改善了环境。所以,本文写了乡民植树造林,改变乡村环境的经过。
    当父亲带“我”走亲戚时遇到的那一片“森林”后,“我”才相信“山有扶苏”是真的,那片森林让“我”惊艳,让“我”欢喜,回到家里后,冬天的时候“我”再也不去砸树蔸了,平时放羊的时候,也不再去折断一棵树苗,表明了“我”期待家乡改变旧貌。为了改变家乡恶劣的环境,父亲带领乡亲们带着镰头在黑石头山上栽种了柏树苗,植树造林,树苗一天天在长大,最终长成了森林,改善了环境,所以本文歌颂父老乡亲的勇气和奋斗,也歌颂家乡的新风貌,作者将对家乡的滚烫的爱化作浓郁的乡情。
    文章写到以前的故乡,乡亲们面对残酷的生存压力,选择向现实妥协,将黑石山上抵御风沙的 洋刺、枣刺等植物当作柴火烧掉,将树蔸挖下,故乡越来越是荒芜。后来父亲带领乡亲们在黑石山上栽下一棵棵柏树苗,树苗一天天长大变成了森林,改善了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作者在文章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敬重,让读者思考,美丽乡村的最终归宿是尊重自然、改善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乙组答案示例:
    ①当“我”看到让自己欣喜的“森林”时想到了“山有扶苏”,所以“扶苏”指的是茂盛的树木枝叶。“扶苏”出自《诗经》里《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中的诗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所以,“扶苏”是《诗经》中的典型意象,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自己就想像那该是怎样一幅美丽的画卷,所以,“扶苏”又传递出作者丰富的情感,给予了人们身心上的审美享受。
    当“我”看到让自己欣喜的“森林”时想到了“山有扶苏”,接着“我”又想到了故乡那贫瘠、荒芜、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当父亲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黑石头山也变得满山苍翠,故乡也有了 当年“我”第一次见到“森林”的感觉,所以,本文中,“扶苏”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文化底蕴和作者的美丽乡愁。
    10.BDF 11.B 12.D 13.(1)不如使用离间之法,使两支羌族的势力不和,中原便可以得利了。
    (2)现在李元昊去世,(有人)提出分裂他的国家的观点,也是在以曹玮的智慧为师(学习曹玮的智慧),又怎么能说那不可以呢? 14.①不认同。②王夫之认为,元昊死时的形势与李德明孤弱时看似相同,实则已随着时代变化产生了差异。③元昊死时,宋朝已失去了削弱西夏的最佳时机,故程琳反对“伐丧”或另有深意,不可谓“失时”。
    【导语】这两则材料围绕程琳在处理西夏问题上的策略展开。材料一展示了程琳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时,主张以理智和长远利益为重,避免因小失大。材料二则通过王夫之的评论,探讨了程琳策略的合理性,强调时机的重要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王夫之认为程琳的策略可能有深意,未必是简单的道义考量,而是对时势的深刻理解。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在国际关系中,策略选择需综合考虑道义、时机和长远利益。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果可以借此机会削弱他的势力,让我们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巩固我们的防守,又怎么能因为一点小的不忍心而打乱大局呢?
    “如其可削平”中,“如其”是假设连词,表示“如果”,“可削平”作谓语,所以中间不能断,其后B处断开;
    “以休息吾民”和“巩固吾宇”中,“休息吾民”和“巩固吾宇”都是动宾结构,应单独成句,所以“民”“宇”后DF处断开。
    故选BDF。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和特殊文言句式的能力。
    A.正确。查办;/按照;/止住。句意:朝中众人请求朝廷按律查办并诛杀这些使者。/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B.“意思相同”错。趁机;/沿袭。句意:不如趁这个机会去安抚他们。/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C.正确。都是主谓倒装句。前者正常语序为“其不可与谋也,诚哉”;/后者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兮”。句意:他确实是不应该与之共谋的人!/我的心怀悠远。
    D.正确。怜悯;/看重、推崇。句意:他的丧事也不值得怜悯。/本来就希图官职显达,并不想顾惜名誉与节操。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D.“王夫之认为……程琳反对‘伐丧’的错误在于盲目遵循《春秋》道义而未加辨析”错误,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元昊者,沦于夷之叛臣,为我蝨贼者也。死亦不足恤也……故琳说之非,不可托春秋之义为之解也”可知,王夫之直接表明程琳的说法不能用《春秋》的义理来解释,可能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即其认为程琳反对“伐丧”并不是因为盲目遵循《春秋》道义。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若”,如;“间”,离间;“中国”,中原;“利”,名词作动词,得利。
    (2)“破分”,分裂;“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学习;“奚”,怎么。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立说之非,人皆知之,诚哉其不可与谋也!春秋重伐丧之贬,予士匄之还,彼有取尔矣……元昊者,沦于夷之叛臣,为我蝨贼者也。死亦不足恤也……故琳说之非,不可托春秋之义为之解也”可知,王夫之并不认同议者的观点,他认为程琳反对“伐丧”的理由不能简单地用《春秋》的道义来解释,因为李元昊是夷狄叛贼,不值得体恤。
    结合材料二“虽然,宋至此而欲乘丧以图谅祚,谈何容易乎?昔者继迁死,德明弱,曹玮欲得精兵俘孤雏,郡邑其地;庙算无成,而元昊嗣之以逞”可知,王夫之分析了宋朝在元昊去世后的形势,认为虽然表面上看似与当年曹玮提议活捉李德明时相似(都是敌国君主去世,国内局势不稳),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合材料二“难得而易失者,时也,德明方弱之日也;已去而不可追者,亦时也,元昊初丧之日也”可知,王夫之强调,时机是难得而易失的,德明孤弱时是宋朝削弱西夏的最佳时机,但当时宋朝没有把握住;而元昊去世时,虽然也是一个潜在的时机,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因为西夏的局势已经相对稳定,且宋朝的军事实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可以得出:王夫之,并不认同议者的观点,他认为程琳反对“伐丧”或另有深意,不可谓“失时”。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程琳,字天球,是永宁军博野县人。他通过参加“服勤辞学科”的考试被选拔出来,后来补任为泰宁军节度推官。当时,元昊反叛,但仍然派遣使者来朝廷朝见,朝中众人请求朝廷按律查办并诛杀这些使者。程琳说:“派遣使者是常规的事情,杀了他们不吉利。”后来,元昊的使者越来越骄横跋扈,大臣们对此感到忧虑。程琳又说:“当初没有杀他们,是因为他们没有罪;现在他们既然骄横,我们就可以揭露他们的罪行然后诛杀他们,这是国家的法律,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朝臣们又商议用重金贿赂唃厮啰,让他出兵讨伐叛贼,并承诺如果得到土地就赏赐给他。程琳说:“如果让唃厮啰得到土地,那就等于是又出现了一个元昊。不如使用离间计,让这两个羌族部落不能联合,这对中原王朝是有利的。”后来,元昊去世,谅祚继位,当时他还年幼,国内由三大将分别治理。有人议论说可以趁这个机会,用节度使的职位诱惑这三位大将,让他们各自统领一部分领土,以此来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就可以不战而胜了。程琳说:“在别人遭遇丧事的时候去占便宜,这不是安抚远方之人的做法,不如趁这个机会去安抚他们。”那些议论的人为失去了这样一个好机会而感到惋惜。
    (选自《宋史·程琳传》,有删改)
    材料二:
    元昊死后,谅祚刚刚继位,有人建议朝廷诱使元昊手下的三大将相互争斗,从而分裂他们的势力,这样就可以实现朝廷的意愿。但程琳说:“在别人遭遇丧事的时候去谋取利益,这不是安抚远方之人的做法。”他立即指出这种建议的错误,人们也都明白这一点,他确实是不应该与之共谋的人!《春秋》一书对讨伐有丧事之国持贬斥态度,并赞同晋国士匄归还俘虏的行为,这是有原因的。对于邻国和友好的国家,即使偶尔出现裂痕也应该相互包容来弥补关系,如果一方兴兵问罪,而另一方服罪,那么双方又能和好如初。但如果违背盟约、肆意妄为,就会极大地伤害盟友之心,这确实是不仁道的。元昊是沦落到蛮夷之地的叛臣,是危害我们的蟊贼。他的死并不值得同情,他的丧事也不值得怜悯。如果可以借此机会削弱他的势力,让我们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巩固我们的防守,又怎么能因为一点小的不忍心而打乱大局呢?所以,程琳指出这种建议的错误,不能用《春秋》中的义理来为他开脱。
    尽管如此,宋朝在这个时候想要趁着元昊去世来图谋谅祚,又谈何容易呢?从前,李继迁死后,李德明势力弱小,曹玮想要率领精兵去俘虏李德明的孤儿寡母,并占领他们的土地;但朝廷的谋划没有成功,后来元昊继位并实现了他的野心。有人说:现在元昊死了,提出分裂他国家的建议,也是效仿曹玮的智慧,为什么又说它不可行呢?我说:难以得到却容易失去的是时机,李德明势力弱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时机;已经失去而无法挽回的也是时机,元昊刚刚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时机。所谓的“理势”,哪里有什么固定的规律呢?即使形势和迹象相似,其发展趋势也不一定相同。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也要估量对方的实力,智者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勇者也不能与之竞争,只能看时机是否合适。了解时机来审视形势,根据形势来寻求符合道理的做法,这怎么能够一概而论呢?这样想来,程琳或许有更深远的考虑,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
    (选自王夫之《宋论》,有删改)
    15.C 16.①由首联描写傍晚疏雨打柴门、入残荷的景色抒发自己被官场黑暗势力排挤打压的苦闷抑郁。
    ②转为颈联描写荒径所见的菊花来表达自己虽受到挫折打击却绝不会改变内心高洁的坚贞不移。
    ③最后通过回忆家乡耕钓、短蓑长笛的画面突出了思念家乡、归隐田园之情。
    【导语】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中旅途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被贬途中的孤寂与思乡之情。首联描写雨景,展现秋雨的凄凉;中间表达对现实的感慨及旅途的萧瑟;尾联通过回忆故园的安宁淳朴,寄托对故乡生活的向往。全诗情景交融,深刻而感人。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全诗皆从主观写景”错误,“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既有主观感受中的“暗”,也有对客观景物疏雨、柴门、残荷、石盆的描写,所以并非全部从主观写景。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首联“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描绘了傍晚时分,疏雨洒落在柴门上,雨水又忽然流入残荷中,泻入石盆的景象。这一画面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此时诗人因上疏论事得罪宦官而被贬贵州龙场驿丞,正处于人生的低谷。这样的景象触发了诗人内心被官场黑暗势力排挤打压的苦闷抑郁之情,这种情感的产生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的结果,体现了“情以物迁”。
    ②颈联“荒径唯怜菊尚存”,诗人在荒僻的小路上看到了依然绽放的菊花。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坚贞不屈的品质。诗人处于被贬的困境之中,但看到菊花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绽放,这让诗人联想到自己,尽管遭受挫折打击,却不能改变内心的高洁品质。这里的菊花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引发了诗人对自身坚守高尚品质的感慨,情感由苦闷抑郁转为坚定不屈,再次体现了“情以物迁”。
    ③尾联“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诗人回忆起故乡的耕钓生活,那里有短蓑和长笛,充满了宁静与闲适。此时,诗人在异乡的艰难处境与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故乡的画面唤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情感的转变是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怀念所引发的,是客观事物引发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情以物迁”。
    17.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的写法:拂、淇、隰、泮、繁、鬓、潦。
    18.A 19.D 20.B
    【分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词语、短语的能力。
    展现:显现出、展示。展示:展现,显示,摆出来让人看。
    语境中指国家博物馆展出来的给人看,用“展示”。
    不可多得:意思是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屈指可数:意思是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语境中突出珍品佳作很难得到,用“不可多得”。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与“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的不同在于前者主体为“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陈述武官情况,是主谓结构,而后者“诸武官”作定语,主体对象为“年龄和相貌”,根据前后语境应该在说明“诸武官”的情况,主体对象一致衔接最紧密,所以应该填前者,即“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15尊不同时代的”与“不同时代的15尊”的不同是语序,前者数量词在名词短语前,符合定语排序规则,另外结合后语境“服饰复原人像”来看,也应该填“15尊不同时代的”,结构上看“15尊”搭配“人像”,“不同时代的”修饰“服饰”。
    故选A。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本次展览绘制了许多线图:西汉深衣展开示意,唐代女子妆容详解,明代巾帽的‘流行款’……”可见句中冒号表示前面总结,后面列举,总分关系,使用正确。
    B.“流行款”中引号特殊含义,正确。
    C.“西汉深衣展开示意,唐代女子妆容详解,明代巾帽的‘流行款’……”,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正确。
    D.“《中国古代服饰史》”,这里的书名号使用错误,并非书的名字,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表示对特定称谓的一种强调意味。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子“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完整地呈现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中具有结构混乱、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多种病症。
    A.“为了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中成分残缺,可以在“为了”后添加“使”或“便于”。
    B.前语境为“本次展览还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以便”连接上下文,表达目的关系,其后主语为“人们”,没有语病。
    C.与前语境“本次展览还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不能紧密衔接,前语境主语为“展览”,与“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各有陈述对象,导致衔接不紧密,逻辑联系混乱。
    D.问题同C。
    故选B。
    21.①归谬法
    ②而儒家的仁爱(伦理)则强调有差别
    ③如果能够充分结合起来 22.无父(无君)是禽兽
    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本句属于总起句,是对下文内容的概括;结合下文“即将墨家的兼爱理论归结为‘无父’或‘禽兽’的错误结论,从而证明兼爱是不成立的”可知,这种方法属于“归谬法”,故可填写“归谬法”。
    第②空,本句属于照应句,结合“墨家的兼爱强调无差别,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没有人、己、亲、疏的区别”“人与人之间按照关系远近而有亲疏之别”可推断,填写的句子与“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没有人、己、亲、疏的区别”构成转折,故可填写“而儒家的仁爱(伦理)则强调有差别”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本句属于总结句,“其实”承上文转折,意味着墨家和儒家没有必要“互相批评、相互指责”,“一个从外到内,一个从内到外”,即可以结合起来,故可填写“如果能够充分结合起来”之类的句子。
    22.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这题考的是逻辑三段论,三段论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
    就此题而言,本题的结论是“墨家的兼爱是一种禽兽理论”,即S是P,据此可知,S是“墨家的兼爱”,P是“禽兽”。大前提是个一般性的原则,即M是P ,已知P是“禽兽”,根据原文“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可知,“无父(无君)”是M,再根据“M是P”可知,大前提是“无父(无君)是禽兽”。
    小前提,是依附于大前提的一个特殊性的陈述,即S是M,已知S是“墨家的兼爱”,M是无父(无君)”;再根据原文“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故小前提表述为“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
    2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列举屈原、苏武、陶渊明等历史人物,指出他们因忠贞爱国的高洁品质而千古流传。接着以史为鉴,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如何书写精彩华章并在历史长卷中留下自己的一页。
    通过分析这些人物流芳百世的原因,将其高尚的品德和精神与现代生活进行对比,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时代中实现价值。我们可以秉持他们的忠贞爱国之心,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成就精彩人生;我们可以以他们的高洁品质,如正直、善良、坚守原则等为灯塔,铸就精彩人生;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将其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在人生的旅途中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写作时学生可以通过引用材料中的历史人物事迹,引出对人生精彩华章的思考,如秉持他们的忠贞爱国之心,贡献国家。主题部分按照并列式展开:忠贞爱国,当以坚定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忠贞爱国,应以实际行动践行报国之志;忠贞爱国,须以奉献精神彰显家国情怀 。论证的过程中要选取典型的事例加以论证,不可泛泛而谈。
    立意:
    1.秉持爱国之心,贡献自己,成就自我。
    2.培养高洁品质,铸就精彩人生。
    3.汲取古人精神力量,指导我们走向辉煌。

    相关试卷

    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三)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三)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

    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高三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高三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