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 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优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 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优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四单元 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优质教学设计(第2课时)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反复诵读,理解诗意,仔细品读,鉴赏意象,比较阅读,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欣赏意象,品味精彩的诗句,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了解外国诗歌的一些基本特点和主要表现手法。
    3.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
    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中联想的重要作用及对主题的作用。
    2.欣赏意象,品味精彩的诗句,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的国度,当我们徜徉在唐诗宋词优美的诗境中时,我们常常被感动。外国诗歌同样具有无穷的感召力与感染力,一些世界著名诗人对世界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普希金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惠特曼面对自然万物,表现了宏大的自我。今天我们共同欣赏这两位诗人的作品——《致大海》和《自己之歌》(节选)。
    二、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1.同桌之间互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诗句的停顿节奏、声音高低。
    2.选几位学生根据自己领会的情感朗读,请其他学生点评。
    3.听朗读录音,学生对照录音,寻找朗读差距。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朗读,尤其是与朗读录音对比,启发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情感,引导学生掌握朗读这一学习诗歌的方法。)
    三、仔细品读,鉴赏意象
    (一)《致大海》
    1.小组讨论探究。
    (1)诗人对大海的感情是怎样的?
    (2)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
    (3)诗人为什么会由大海联想到拿破仑和拜伦?诗人与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2.师生共同明确。
    明确:(1)诗人对大海的感情是热爱、赞美。
    (2)因为在诗人眼中,大海是自由奔放的,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美的景色。如诗句“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渔人的渺小的帆凭着/你的喜怒无常的保护”“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在诗歌中,“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开篇,诗人就直抒胸臆“再见吧,自由的元素”。这句诗就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3)拿破仑追求自由解放,领导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拜伦虽然是一个诗人,但他是一个永远追求自由的战士,他参与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虽然不幸牺牲,但他的精神永存。从这一点上说他们与大海的自由奔放,冲破一切障碍的精神相似。普希金与同为诗人的拜伦有着同样的精神追求,都想用手中的笔来引导人们走向自由。普希金又与拿破仑有着同样的人生境遇——追求自由,却遭遇流放。
    3.品读语言。
    (1)如何理解“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我还没有热烈地拥抱你,大海!/也没有让我的诗情的波澜/随着你的山脊跑开!”这几句诗?
    明确:“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暗示诗人想逃离,去寻求自由、生活;“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也没有让我的诗情的波澜/随着你的山脊跑开”暗示诗人还不能在所向往的地方自由地创作而不必担心遭到监禁。
    (2)如何理解“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你的山岩,你的海湾,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这几句诗?
    明确:大海的永恒存在就是一种自由、不屈的象征。诗人在最后告别大海时,表示还要将大海带在心中,把“你的山岩,你的海湾,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这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不懈追求。
    (二)《自己之歌》(节选)
    1.小组讨论探究
    (1)《自己之歌》(节选)中,作者在第二节中为什么说自己是自然界中的事物?
    (2)《自己之歌》(节选)中,第三节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师生共同探究归纳
    明确:(1)惠特曼说“自己”是自然中的一员,“我”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即便是分离,只要有需要,就能重新融合。因为在诗人眼里,万物浑然一体,个体的区别只是表象,表象之下隐藏的是生命统一的本质。诗人对自然倾注了无限的热爱之情。
    (2)第三节连用九个“徒然”,形成排比句式,强调“自我”的活力,表明“自己”是与自然界的整个生命运动协调一致的,因此,诗人怀着与宇宙万物共同分享生命运动的欢乐之情,表现出敢与宇宙比高低的伟大气魄。这首诗歌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和内在的生命激情,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以及宇宙万物所做的哲学思考。
    四、比较阅读
    比较本课的几首外国诗歌,简要谈谈外国诗歌的特点。
    明确:外国诗歌流派纷呈,时代感强,表现手法独特、新颖,诗歌内容充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外国诗歌多直抒胸臆,言尽而意亦尽,回味的空间相对较小,比较符合西方人的心理与思维特征。外国诗歌反映不同的生活习俗、文化底蕴和民族特性,同样能滋润不同国度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情,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一些经典外国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
    板书设计
    致大海
    感情:热爱、赞美
    大海象征自由精神
    自己之歌(节选)
    热爱自然
    宏大的自我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1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朗读诗歌,感受诗意,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检查预习,了解背景,反复诵读,品读诗歌,再读诗歌,感受情感,比较阅读,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资料,反复诵读,品味内涵,研读课文,品味鉴赏,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