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读课文复述故事,围绕评价解读其志,围绕遭遇评价其人,教学目标,第二层3,议论抒情,第一层47,第二层8,第三层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文言基础知识。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史记》的人物传记时,能将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与对人物事迹的介绍结合起来理解;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长沙岳麓山上的三闾大夫祠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屈原,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史记》中的《屈原列传》,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还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我们是带着国籍出生的,这就像我们的性别、我们的姓氏一样,是我们根本的属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我们用中文谈论世界,我们因历史而倍感自豪,看到国产航母入列,我们热情鼓掌,因为民族复兴,我们格外振奋。是的,对每个国民而言,爱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也是再自然不过的认同,更是再基本不过的责任。接下来的两课,我们将进入一位爱国者的心灵,去聆听他至死不渝的爱国心声。
1.经过预习和自读,请大家画出不懂或有疑问的词句,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或者互相讨论解决。梳理归纳一词多义及各类文言现象。根据课下注释,圈画出10—20个需要重点记忆的单音节实词。例如:闻、任、伐、听、离、本、穷、指、留、如、当、弹……
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要抓住关键动词。
根据屈原的人生遭际,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因才而被“任”,因“谗”而被“疏”。
创作《离骚》的缘由,作者对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
屈原被“绌”后,楚怀王三次被骗,最终客死于秦。
批评楚怀王“不知人之祸”
顷襄王昏庸,对屈原“怒而迁之”
(1)朗读结尾一段“太史公曰”的文字。(2)翻译这一段。
(1)太史公评价里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请结合文章第3段来分析。(2)集体朗读课文第3段,找出关键语句,试翻译。
(3)思考:司马迁是怎样认识《离骚》的?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1)太史公的评价中说:“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结合文章第10段,谈谈屈原投江前的情形,听听屈原与渔夫的对话。(2)集体朗读课文第10段,找出关键语句,试翻译。
(3)思考:从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认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
太史公的评价中说:“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结合课文相关段落,说说屈原一生的主要遭遇。
(1)播放朗读视频,仔细听,用自己的话概括屈原的生平。
(2)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人生中的几个阶段,哪些字可以用到呢?
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顷襄王怒而迁之自投汨罗以死
小组合作探究,回到具体语境中尝试翻译,力求准确生动。
第一组探究第1、2段,第二组探究第4——6段,第三组探究第7——9段。
在探究基础上进行成果展示,其中一人朗诵文段,一人指出文段中的关键字词,一人翻译。按照不同的人生阶段,梳理屈原的生平遭遇,关注屈原的人生悲剧和楚国悲剧命运的紧密联系。
(1)“想见其为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者通过对《离骚》的高度评价赞美了屈原志洁行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气节;通过写楚国的外交失败,显现了屈原对楚国的眷顾和怀念;借批评楚怀王不识忠奸,衬托屈原的正直和忠诚;借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追求;通过写宋玉之徒来反衬屈原敢于直谏的品行。
屈原正道直行、志洁行廉、正直忠诚、直谏从容,这些品格体现在他的人生当中。但无论哪个人生阶段都可以用“悲”字来呈现司马迁的情怀,即为他的政治才能不被重用,志洁行廉不被赏识,正直忠诚不被理解,直谏从容不被听取而痛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图片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话屈原,也说《史记》,梳理结构,概括生平,读译文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9 屈原列传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简介屈原的生平,简介屈原的影响,朗读全文,来超脱于尘埃之外,第二部分学习提示,主题思想,屈原的遭遇,通假字,通“罹”遭遇,通“返”返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9 屈原列传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纳总结感悟特点,延伸拓展提升认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