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教案+素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pptx
    • 教案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教案.doc
    • 视频
      导入视频:买椟还珠.mp4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第1页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第2页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第3页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第4页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第5页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第6页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第7页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第8页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教案第1页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教案第2页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教案第3页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课件pptx、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九课《中国漆器》教案doc、导入视频买椟还珠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艺术表现:通过了解漆器工艺制作过程和种类,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从中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其精神领域的外在体现。2.创意实践:通过给学生展示中国古代高超的漆器工艺,了解漆器工艺种类和发展,使同学们对漆器精湛的工艺产生兴趣,提高其鉴赏能力,并紧跟着老师了解各朝代作品中体现的人文思想,对单色造型基础具有自己的见解,运用于今后的设计作品中。3.审美感知:欣赏历代的漆器作品,感受漆器那厚重内敛的气质和东方式的独特美感。4.文化理解:重点是对漆器工艺中各时代特征的了解和感悟。作品是作者精神的体现,更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应当重视思考漆器发展的源流,感知时代情感体现。
    中国古代漆器发展到战国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楚国漆器的高度发展。“买椟还珠”的故事就发生在楚国,“椟”是有精美图案的漆盒,“珠”虽美,但与“椟”相比却黯然逊色。可见战国时期楚国漆器工艺的臻美生动。
    木胎朱漆碗(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
    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战国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木胎朱漆碗,口径10.6×9.2厘米,高5.7厘米,底径7.6×7.2厘米。此碗由一块木头镟挖而成,碗壁较厚,口部微内收,腹部弧线较深。碗底圈足较高且略外撇。碗表面呈朱红色,略有光泽。据测定应是掺有朱砂一类颜料的漆。
    彩绘描漆虎座双鸟鼓·战国
    此器是1965年在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出土时虎座、双鸟及鼓均已分散,并有残缺,拼合后经复制成了现在所见之物。它的造型新颖巧妙,极富想象力,运用雕、绘等多种工艺手段,创造了一个十分实用同时又非常美观的乐器,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
    传统漆器工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核心材料是大漆,即天然漆。天然漆器具有防腐、防潮、轻便、色泽沉着优雅等特点,是继彩陶、青铜器之后兴起的生活用品。
    此屏风通体髹(xīu)朱漆,题记及榜题处再髹黄漆,上面墨书黑字。漆画上下分为4层,每层高19-20厘米,每幅有文字题记和榜题,描绘有班婕妤、孙叔敖母、卫灵夫人等列女及大舜、李充等孝子的故事。漆画上的文字点划方劲,已近楷法,是晋代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典型,在书法史上有重要的价值。
    彩绘人物画屏风·北魏 
    奁里髹红漆,奁外髹黑漆,并在黑漆地上以深红、桔红、土黄、棕褐、青等颜色彩绘花纹。圆奁周边绘勾连云纹,外壁绘凤鸟纹、卷云纹。盖外壁绘车马出行图,共有26人、4辆车、10匹马、5棵柳树、1头猪、2只犬、9只大雁等。这幅车马出行图写景状物,栩栩如生,场面十分壮观,生活气息浓郁,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代漆画艺术珍品。
    彩绘车马出行图圆奁(lián)·战国
    彩绘牛马鸟纹漆扁壶·秦代
    扁壶为盛水器,木胎,挖制。壶体木胎髹漆,一侧绘牛,一侧绘奔马与飞鸟。此马奋蹄向前,尽管奔跑动态的表现不够娴熟生动,但飞鸟于马首之后,可见马奔之迅疾。
    此盘为圆形,黄漆地上髹朱红色大漆约百道。盘正面雕刻盛开的大栀子花一朵,枝叶茂盛,花蕾点缀其间。盘背面雕阴文蔓草纹样,足内髹黄褐色漆,并有针划“张成造”竖行款。此件器物雕工圆润精细,花瓣、叶片翻卷自如,生气盎然,是典型的元代雕漆风格。
    箱体髹朱漆地并雕填、彩漆饰纹。盖面及四侧面有菱花形纹饰,内以方格锦纹为地,上饰双龙戏珠纹,并衬以海水汀崖和四合如意云纹及缠枝花卉纹,箱内及底部髹黑漆。此箱造型规矩典雅,纹饰精美传神,堪称传世佳作。
    双龙捧寿纹雕填漆箱·明代
    这件漆奁向我们展现了南宋时期的戗(qiàng)金工艺,戗金即在漆面上錾(zàn)刻花纹,然后于刻纹内填漆,再填以金粉的工艺。这件漆奁制作成为莲瓣形,分成四层,木胎髹朱漆,口沿处包镶金银。盖面戗刻园林仕女图。在朱红色的漆地上戗刻金纹,人物、山石、花卉,精致高雅,繁丽绚烂,具有极佳的装饰效果。
    圆林仕女图戗金朱漆奁·宋代
    描金松石藤萝纹黑漆盘·清代
    清代创新了描金法。漆艺名家沈绍安用金箔和银箔粉末调漆,再掺和其他色漆,髤出鲜艳而且层次感强的漆地。或用深浅不一的几种金箔,或用一种金箔但把它处理得有浓有淡,塑造了松、石、藤萝等形象的阴阳向背,有绘画晕色般的效果。
    描金朱地龙凤纹漆手炉清代
    不同年代的漆器在工艺和纹样设计上有什么变化?
    中国古代漆器发展演变历程八个发展阶段
    华丽浪漫的春秋、战国漆器
    富丽堂皇的隋、唐、五代漆器
    关键词:红+黑主色调出现人们对美观的追求是从色彩开始的。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漆器来看,7000多年前的原始人已经能利用朱砂和松烟(松灰)调制出黑色和红色。这两种最初的颜色,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漆器的主色调。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木碗
    关键词:颜色不够珠宝来凑在色彩上遇到了阻碍的人们,转而探索起另外一个方向——极力给漆器镶嵌上一些blingbling的装饰物,比如贝壳、宝石和金子。
    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出土的2件漆器残片,前者镶有金片和绿松石,后者表面镶满贝壳
    关键词:无物不漆、工艺爆发战国、两汉,青铜器的繁荣走近尾声,漆器乘机上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高峰期当时漆器的地位用一句话“无物不漆”来总结。从杯盘茶盏的小型生活用具、到几案屏风的大型家具,从弓箭甲胄等军需用品、到棺椁等丧葬用具,全部都有漆器制品。
    曾侯乙墓出土的彩绘漆棺战国湖北省博物馆藏
    关键词:佛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瓷器的迅速发展,漆器的发展受到巨大冲击,没了之前的辉煌。与漆器整体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夹苎胎的大放异彩。佛教广泛兴起之后,人们有时需要抬着佛象游街以招睐信徒,集资建庙。这就要求佛像得既高大又轻便,泥质、石雕、铜铸显然都不太符合要求,于是夹苎胎脱颖而出。
    魏晋时期的夹苎造像已经不存于世,此为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的唐代佛像
    史料记载,夹苎胎在东晋时期就已经被用来制作佛像,人们把这种工艺叫做夹苎造像。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诞生了另外一项全新的装饰工艺——犀皮漆。犀皮漆的工艺大致分为3部,先用稠漆在器物表面堆出高低不平的面,晾干后涂上多层不同颜色的大漆,最后再通体磨平得到绚丽的花纹。
    关键词:奢华、对外交流大唐盛世,漆器的发展得以恢复。与盛世气象相符,唐朝的漆器走的也是奢华路线。奢华套餐一,是把贝壳磨制成各种形状或图案,镶嵌在漆器表面的螺钿工艺,有时还会加入玛瑙、玳瑁、红珊瑚、绿松石等宝石,华丽而雍容。
    唐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另一款奢华套餐,是在汉代金银箔贴花工艺上发展而来的金银平脱。金银箔贴花是将金银箔贴在漆器表面,而金银平托则要在贴完之后再刷上几层大漆将金银覆盖住,之后再反复打磨让金银露出来,跟周围的漆面平齐,是为金银平脱中的“平”。
    唐朝给人的印象除了金灿灿的富丽堂皇,还有频繁的对外交流,唐代的漆器也是如此。虽然日本本土有发达的漆器工艺,但能确定的是,日本的“脱活干漆”和最著名的“莳绘”,是受到了中国“夹苎造像”和“描金”技法的影响。这两种工艺正是经由日本遣唐使和东渡的大唐高僧,于唐朝时传入日本。
    用“脱活干漆”法制作的鉴真坐像
    关键词:极简vs极繁宋朝的美学是极简风。单看宋朝的漆器,这话只对了一半。宋朝最有代表性的漆器是素髹和雕漆,一个极简,一个极繁。素髹,也叫光素漆、一色漆,就是只在器物表面涂上一种颜色的漆,别无装饰。雕漆,则要在器物表面刷出一定厚度的漆,再在漆层上雕刻花纹,根据漆层颜色的不同,可以分为剔红、剔彩、剔犀等。
    雕漆的繁,不仅繁在精细的雕刻,更繁在一层层刷出厚漆上。能够进行雕刻的漆层,一般在8-15毫米,1毫米厚的漆就要刷17遍,还得等自然阴干之后再刷下一层,所以一天只能刷2-3层。
    “张成造”剔犀云纹盘元
    宋朝雕漆在元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元雕漆成为与汉夹苎、唐平托、宋素髹并称的中国漆器四大杰作。
    关键词:理论总结、对外贸易经过了唐宋元的积蓄之后,中国漆器在明代至清初达到了战国、两汉之后的另一个高峰。工艺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以黑漆作地,剔去花纹轮廓内的漆地,填入彩漆或油色的款彩;在螺钿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珊瑚、玉石等珍贵材料的百宝嵌和填漆与戗金工艺结合的雕填。
    黑漆百宝嵌婴戏图立柜 明
    另一项在当时非常流行的工艺——识文描金(用稠漆画出高于平面的花纹再描金),也被人们看作从日本引入的新工艺。前面提到过,描金法从战国起源,唐朝时传入日本,到了明朝却要向日本学习,清朝甚至称这种工艺为“洋漆”。所以,明清时期的漆器,虽然看似繁荣,实际上却已经开始进入衰落期。
    中国古代漆器最后的辉煌,是清朝初期的款彩屏风。款彩屏风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被东印度公司大量运往欧洲,和丝绸、瓷器、茶叶同样属于重要的外贸商品。
    金地识文描金彩漆高足碗 清
    黑漆款彩百鸟朝凤图围屏 清
    了解了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

    相关课件

    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美版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中国漆器》教案1doc、中国五大著名漆器doc、《中国漆器》教案2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课文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漆器,第一关,第二关,初始期,繁荣期,鼎盛期,第三关,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19 中国漆器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19 中国漆器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漆器发展史,漆器制作工艺,说说我们周围的漆器,国外的漆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