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仁爱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学案
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地区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优秀第2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地区第四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优秀第2课时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学任务单,知识链接,导学方案,当堂检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了解本区自然资源,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及由此带来的后果。
通过阅读分析本区有关的人文、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提高运用相关地理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具体图片,认识本区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理解本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预学任务单】
阅读P47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非洲出现粮食问题的原因。
【知识链接】
东非大裂谷:地球表面最大裂谷的一部分。从约旦向南延伸,穿过非洲,止於莫桑比克。总长6,400公里,平均宽度48∼64公里。在1000多万年前,地壳的断裂作用形成了这一巨大的陷落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这里是陆块分离的地方,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这一作用至今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裂谷带仍在不断地向两侧扩展着。由于这里是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因而多火山多地震。东非大裂谷是纵贯东部非洲的地理奇观,是世界上最大的断层陷落带,有地球的伤疤之称。据说由于约三千万年前的地壳板块运动,非洲东部地层断裂而形成。有关地理学家预言,未来非洲大陆将沿裂谷断裂成两个大陆板块。
【导学方案】
自主学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过去长期遭受,经济发展缓慢,以出口__________为本国的经济支柱,多数为_______国家,至今没有摆脱__________状况。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增长很快,但是生产增长却十分缓慢,为了维持生存,在热带草原地区,居民开垦草原种植粮食作物,或过度放牧,导致退化,面积扩大。
3.非洲的粮食问题是分钟原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问题是增长过快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二、合作探究
1.简要分析本区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弊端、形成原因和出路。
2.分析本区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搜集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当堂检测】
1.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与环境问题严重,解决这一问题最有力的措施是( )
A. 大量垦荒,增加耕地面积
B. 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C. 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D.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_____为主。图中A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B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
(2)尼日利亚属于__________(发达/发展中)国家,它是非洲最大的__________出口国。
(3)右图中,可可占出口商品的%,进口商品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该国经济比较落后。请提出改变这种局面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殖民统治 初级产品 发展中 单一经济
2.人口 粮食 草场 沙漠
3.人口
【合作探究】
1.弊端: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原因:长期的殖民统治
出路:发展民族工业,多样化农业,旅游业等
单一商品经济
粮食问题
人口问题
2
环境恶化
长期殖民统治
毁林毁草
【当堂检测】
D
(1)高原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发展中 石油
61 交通设备与机械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六节 巴西精品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学任务单,知识链接,导学方案,当堂检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美国精品第2课时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学任务单,知识链接,导学方案,当堂检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仁爱科普版第三节 印度精品第2课时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学任务单,知识链接,导学方案,当堂检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