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驻马店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5驻马店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驻马店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2,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解木聚糖拟杆菌是一种肠道细菌,科学家发现其具有分解尼古丁等多种生物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解木聚糖拟杆菌与大肠杆菌的细胞边界均是细胞膜
B. 推测解木聚糖拟杆菌可能是一种厌氧型微生物
C. 解木聚糖拟杆菌中分解尼古丁的物质存在于溶酶体中
D. 培养基上生长的解木聚糖拟杆菌菌落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
【答案】C
【解析】
【分析】解木聚糖拟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核糖体是其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
【详解】A、依题意,解木聚糖拟杆菌是一种肠道细菌,大肠杆菌也是细菌,它们都属于原核细胞,细胞的边界均是细胞膜,A正确;
B、依题意,解木聚糖拟杆菌是一种肠道细菌,肠道中无氧气,推测解木聚糖拟杆菌可能是一种厌氧型微生物,B正确;
C、依题意,解木聚糖拟杆菌是一种肠道细菌,属于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溶酶体,C错误;
D、菌落是解木聚糖拟杆菌繁殖形成的子细胞群体,属于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D正确。
故选C。
2. 《说文解字》中对“饴”的解释为“米蘖煎也”。“饴”指的是饴糖,通过使用发芽的谷物(通常是小麦或大麦)将煮熟的米中的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从而制成饴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淀粉是否被分解为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B. 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饴糖,但可以大量食用小麦制成的食物
C. 麦芽糖、乳糖和蔗糖都属于二糖,水解成单糖后可被细胞吸收
D. 煮熟的米中的淀粉可被发芽的小麦中的淀粉酶催化分解为麦芽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可知:饴糖中的主要成分和蘖的作用分别是麦芽糖、提供淀粉酶。
【详解】A、淀粉分解的产物是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性糖,而淀粉是非还原性糖,因此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A正确;
B、小麦负含淀粉,淀粉属于多糖,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大量食用,B错误;
C、二糖和多糖一般水解成单糖后被细胞吸收,C正确;
D、淀粉可被淀粉酶催化分解为麦芽糖,D正确。
故选B。
3.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细胞的形态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
B. 甲溶液中的细胞液泡体积增大,乙溶液中的细胞没有水分子进出
C. 将丙溶液中的细胞重新置于甲溶液中,液泡体积一定会增大
D. 甲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下降,丙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上升
【答案】D
【解析】
【分析】1、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当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于细胞壁,因此会发生质壁分离;某些条件下,如果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吸水,则原生质向细胞壁靠拢,即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植物细胞放入甲溶液之后,细胞稍微增大,说明植物细胞吸水,甲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放入乙溶液中,细胞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乙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近;放入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说明丙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因此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大小依次是丙>乙>甲。
【详解】A、该实验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才会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乙溶液中的细胞有水分子进出,水分子进出平衡,B错误;
C、丙溶液中细胞可能过度失水而死亡,不能吸水,将其重新置于甲溶液中,液泡体积不一定会增大,C错误;
D、由于甲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放入甲溶液之后植物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下降,同理,丙溶液中细胞失水,细胞液得浓度上升,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酶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不宜用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步骤为:加底物→加酶→恒温→观察
C. 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为自变量,温度为无关变量
D. 探究酶的专一性,可选择淀粉和淀粉酶、蔗糖酶作为实验材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1、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
3、实验设置的原则是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
【详解】A、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肝脏研磨液)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保温再使底物与酶混合,B错误;
C、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为自变量,底物浓度、温度等为无关变量,C正确;
D、蔗糖酶可以水解蔗糖,而不能水解淀粉,可利用淀粉、淀粉酶、蔗糖酶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酶的专一性,D正确。
故选B。
5. 某二倍体雌性动物细胞中含有10条染色体,且正在向细胞两极移动,不考虑突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5对染色体
B. 该细胞中可能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 该细胞可能是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卵原细胞
D. 该细胞可能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染色体正在向细胞两极移动,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又因为该动物为二倍体,可排除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则可确定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C、细胞中含有10条染色体,且正在向细胞两极移动,细胞处于后期,且该动物为二倍体,因此不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5对染色体,A正确,C错误;
B、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间可发生自由组合,B正确;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正确。
故选C。
6. 果蝇X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朱红眼和深红眼基因为等位基因
B. 图中基因在X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雌性个体中存在
D. 图中基因的区别在于碱基种类和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1、不同基因中碱基种类相同,都是A、T、G、C,基因和基因不同的区别在于碱基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2、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同一条X染色体上线性排列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
B、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X染色体上基因在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中均可以存在,C错误;
D、图中基因的区别在于碱基数目、排列顺序不同,碱基种类相同,D错误。
故选B。
7. 科学家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以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至少一代),然后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已知离心后为重带,离心后为中带,离心后为轻带。离心后的DNA分子在试管中的位置可能是( )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 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详解】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置于以14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培养一代,则全为15N/14N-DNA,即结果④;若至少培养两代,则部分为15N/14N-DNA,部分为14N/14N-DNA,即结果①。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 Ʋ-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合成异常β-珠蛋白,致病机理如图所示,已知AUG、UAG分别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A突变为基因a过程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B. 正常β-珠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多于异常β-珠蛋白的
C. ①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模板链是a链
D. 移植造血干细胞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由图中看出,基因突变后,密码子CAG变成了终止密码子UAG,因此会导致合成的肽链缩短。
【详解】A、第39位的氨基酸对应的DNA碱基序列中的C—G碱基对替换为T—A碱基对,A正确;
B、异常β-珠蛋白是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出现导致的,因此正常β-珠蛋白的氨基酸数目多于异常β-珠蛋白的,B正确;
C、①过程表示转录,所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模板链是b链,C错误;
D、可以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D正确。
故选C。
9. 下丘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重要枢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中分布有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等
B. 下丘脑能通过神经支配人体器官的活动,如支配肾上腺的分泌活动
C. 下丘脑有渗透压调节中枢,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该部位
D. 下丘脑能产生神经递质和激素,其细胞有接受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受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脑可分为大脑、小脑、脑干和间脑等四部分,下丘脑属于间脑的一部分,具有控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之称。它对体温、水盐平衡、血糖、内分泌、血压、摄食、动物行为的调节都有重要的影响。
【详解】A、下丘脑中分布有许多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呼吸中枢在脑干,A错误;
B、下丘脑能通过神经支配人体器官的活动,如体温调节时支配肾上腺的分泌,B正确;
C、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也有渗透压调节中枢,因此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C正确;
D、下丘脑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同时还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因此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递质也能接受激素的刺激,即下丘脑细胞有接受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受体,D正确。
故选A。
10. 某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A~E表示反射弧相关结构,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A是效应器,E是感受器
B. 刺激a位点,甲电流计指针偏转,乙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C. 刺激b位点,甲、乙电流计指针均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刺激a位点引起A收缩不属于反射,刺激b位点引起A收缩属于反射
【答案】D
【解析】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肌肉和腺体);由图可知,b为传入神经上的刺激点,a为传出神经上的刺激点。
【详解】A、在反射弧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反应。b所在的神经上含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a所在的为传出神经,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图中的E是感受器,A是效应器,A正确;
B、刺激a位点,兴奋能传导到神经纤维B上,甲电流计指针会偏转;但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不能传到神经纤维D上,所以乙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正确;
C、刺激b位点,兴奋沿反射弧结构传导,先传导到乙电流计,乙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兴奋继续传导到神经纤维B,甲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正确;
D、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刺激a位点或b位点,虽然都能引起A收缩,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都是直接刺激神经纤维),所以都不属于反射,D错误。
故选D。
11. 研究表明,前列腺素D2(PGD2)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科学家经过实验发现,小鼠被长时间剥夺睡眠会导致PGD2分泌显著增加,PGD2释放到血液中与受体DP1结合后引起多种细胞因子增加,使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更多细胞因子,小鼠最终死于细胞因子风暴诱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因子风暴的产生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B. 抑制PGD2的分泌,会促进小鼠的睡眠
C. 使用DP1受体抑制剂可能降低细胞因子风暴
D. 推测长期熬夜会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机体容易患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1、体液免疫:病原体可以直接和 B 细胞接触,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后呈递至辅助性 T 细胞,随后在抗原、激活的辅助性 T 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双信号刺激下, B 细胞活化,再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病原体结合。
2、细胞免疫: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到被感染的宿主细胞后,增殖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和靶细胞接触,将靶细胞裂解。
【详解】A、题干信息“小鼠被长时间剥夺睡眠会导致PGD2分泌显著增加,PGD2释放到血液中与受体DP1结合后引起多种细胞因子增加,使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更多细胞因子”分析可知,细胞因子风暴的产生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A正确;
B、前列腺素D2(PGD2)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抑制PGD2的分泌,会抑制小鼠的睡眠,B错误;
C、PGD2释放到血液中与受体DP1结合后引起多种细胞因子增加,因此使用DP1受体抑制剂可减少细胞因子,可能降低细胞因子风暴,C正确;
D、推测长期熬夜会使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机体容易患病,D正确。
故选B。
12. 植物通过盐囊细胞将体内过多的盐分排至体外以适应盐碱地环境,盐囊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运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载体1和载体2转运时自身构象都会发生改变
B. H+通过载体1和载体2的运输方式分别为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C. 细胞质基质中的运至细胞外和液泡内,可以减少盐对细胞的胁迫
D. 细胞质基质中的H+运至细胞外和液泡内,有利于细胞质基质中的转运
【答案】B
【解析】
【分析】1、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
2、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这在细胞中是常见的。这些分子被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活性也被改变,因而可以参与各种化学反应。
【详解】A、载体蛋白转运时需要与被转运物质结合,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A正确;
B、由图可知,H+通过载体1为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H+通过载体2转运时需要ATP提供能量,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
C、细胞质基质中的Na+运至细胞外和液泡内,可以增加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其吸水能力,可以减少盐对细胞的胁迫,C正确;
D、由图可知,载体1运输Na+的动力直接来自膜两侧H⁺浓度差形成的化学势能,因此细胞质基质中的H+运至细胞外和液泡内,有利于细胞质基质中的Na+转运,D正确。
故选B。
13. 水中毒,也称为低钠血症,是机体对水的摄入量远远超过排出量时导致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健康问题。人体血液流经肾脏部位时的简要过程如图所示,①②分别表示尿液形成时的过滤和重吸收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血液和尿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
B. 补充水分可以缓解水中毒症状
C. 水中毒患者血浆渗透压降低,容易出现组织水肿
D. 水中毒患者垂体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过程②重吸收的水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详解】A、内环境得组成成分有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血液和尿液均不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A错误;
B、水中毒,也称为低钠血症,是机体对水的摄入量远远超过排出量时导致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因此缓解水中毒症状需补充钠盐,B错误;
CD、水中毒患者体内水分过多,容易出现组织水肿,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可能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且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C正确,D错误。
故选C。
14. 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女性患宫颈癌的主要诱因。与HPV疫苗不同,治疗性HPV疫苗主要针对已经感染HPV的人群,通过激发宿主的免疫系统来清除已感染的病毒或控制HPV感染症状。药物L是新研发的治疗宫颈癌的药物,为探究药物L与治疗性HPV疫苗联合使用的疗效,实验人员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越多,相对值越大
A. 丁组的处理方式是宫颈癌模型小鼠+治疗性HPV疫苗+药物L
B. 药物L和治疗性HPV疫苗均具有一定的治疗宫颈癌的效果
C. 治疗性HPV疫苗具有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功能
D. 药物L与治疗性HPV疫苗联合使用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更佳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实验是为了探究药物L与治疗性HPV疫苗联合使用的疗效,故组别丁的处理应是宫颈癌模型小鼠+治疗性HPV疫苗+药物L;实验结果显示,与组别甲(对照组)相比,第乙、丙、丁组的肿瘤组织内细胞毒性T细胞占比均增加,肿瘤体积均减小,且丁组的效果更明显,故可得出结论:单独使用药物L与治疗性HPV疫苗可以有效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并且二者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详解】A、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药物L与治疗性HPV疫苗联合使用的疗效,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L和HPV疫苗的有无,乙组和丙组分别是治疗性HPV疫苗和药物L,则丁组的处理方式是宫颈癌模型小鼠+治疗性HPV疫苗+药物L,A正确;
B、与甲组相比,乙组和丙组肿瘤组织内细胞毒性T细胞的占比增加,肿瘤体积变小,因此药物L和治疗性HPV疫苗均具有一定的治疗宫颈癌的效果,B正确;
C、与甲组相比,乙组使用治疗性HPV疫苗后,肿瘤组织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占比升高,肿瘤体积减小,说明治疗性HPV疫苗可能具有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功能,C错误;
D、与乙丙组相比,丁组中肿瘤组织内细胞毒性T细胞的占比最大,肿瘤体积最小,因此可知药物L与治疗性HPV疫苗联合使用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更佳,D正确。
故选C。
15. 为研究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三角褐指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科学家分别检测高浓度和低浓度、20℃和24℃条件下三角褐指藻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CO2和不同的温度
B. CO2浓度升高的条件下,20℃温度环境可能更有利于培育三角褐指藻
C. 20℃时,CO2浓度升高导致三角褐指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上升
D. 24℃时,CO2浓度升高对三角褐指藻光合作用影响较小,但抑制其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CO2和不同的温度,因变量为三角褐指藻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详解】A、本实验为研究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三角褐指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CO2和不同的温度,A正确;
B、CO2浓度升高的条件下,20℃温度环境三角褐指藻的净光合速率最大,更有利于培育三角褐指藻,B正确;
C、20℃时,CO2浓度升高三角褐指藻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上升,C正确;
D、24℃时,CO2浓度升高对三角褐指藻光合作用影响较小,但促进其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D。
16. 某种蝴蝶(2n=50,ZW型)的长口器和短口器受到Z染色体上的基因R/r的控制。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一种特殊的蝴蝶雄性品系(),该品系蝴蝶的一条Z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t,当基因t纯合(,)时会导致胚胎死亡。研究人员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如表所示,已知实验一的亲本均为纯合子,实验三以实验二中的F1为实验材料。不考虑染色体互换与突变等情况,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测定该种蝴蝶全部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26条染色体
B. 根据实验一可知,该种蝴蝶的长口器对短口器为显性
C. 根据实验二可知,致死基因t位于所在的染色体上
D. 实验三的实验结果是长口器雄蝴蝶:短口器雌蝴蝶=1:1
【答案】D
【解析】
【分析】1、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R/r基因只存在于Z染色体上,雌性蝴蝶的基因组成为ZW,雄性染色体组成为ZZ。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A、某种蝴蝶染色体组成2n=50,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因此含有24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测定该种蝴蝶全部的基因组序列需要测定24条常染色体+Z+W=26条染色体,A正确;
B、实验一中纯合的短口器雄蝴蝶与长口器雌蝴蝶交配,F1表现为长口器雄蝴蝶:短口器雌蝴蝶=1:1,由于基因R/r位于Z染色体上,因此推断长口器(R)对短口器(r)为显性,B正确;
C、实验二中,特殊雄蝴蝶(ZRZr)与短口器雌蝴蝶(ZrW)交配,在不考虑致死基因t时,F1的表型及比例为长口器雄蝴蝶:短口器雄蝴蝶:长口器雌蝴蝶:短口器雌蝴蝶=1:1:1:1,但存在致死基因t时,F1的表型及比例为长口器雄蝴蝶:短口器雄蝴蝶:长口器雌蝴蝶=1:1:1,因此推断致死基因t位于Zr所在的染色体上,C正确;
D、实验三中F1短口器雄蝴蝶(ZrZrt)与F1长口器雌蝴蝶(ZRW)交配,后代中基因型为ZrtW的蝴蝶死亡,因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长口器雄蝴蝶(ZRZr、ZRZrt):短口器雌蝴蝶(ZrW)=2:1,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红豆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著名庭园绿化树种。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光照环境(光照100%、75%、50%、25%)下的红豆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午休现象是指在中午时分,光照强烈,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却下降的现象。A、B、C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据此推测,12:00左右三组红豆树幼苗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______,此时C3的含量______。(填“升高”或“下降”)
(2)研究表明,弱光下的红豆树幼苗能够合成更多的叶绿素,其意义是______。
(3)丙二醛(MDA)是衡量氧化胁迫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它是细胞膜脂质在受到自由基攻击时生成的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通过消除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发挥抗氧化作用。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红豆树幼苗的相关指标(单位:略),结果如表所示。
①据表分析,光照强度与氧化胁迫程度的关系是______。
②为降低幼苗的膜脂质氧化反应和促进红豆树幼苗的生长,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答案】(1) ①. 下降 ②. 下降
(2)有利于提高红豆树幼苗吸收光的能力
(3) ①.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或减弱),红豆树幼苗的氧化胁迫程度先下降后上升 ②. 适度遮阴 ③. 适度遮阴可促进SOD的合成,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同时适度遮阴,红豆树幼苗的生物量有所增加,有利于红豆树幼苗生长。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小问1详解】
光合午休时气孔导度下降,此时光照较强,红豆树幼苗吸收的CO2减少,CO2的固定减弱,C3的来源减少,而C3的还原暂时不变,因此C3含量降低。
【小问2详解】
弱光下红豆树幼苗能合成更多的叶绿素,有利于提高红豆树幼苗吸收光的能力。
【小问3详解】
植物体遭受逆境胁迫时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使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产生MDA。由表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或减弱),红豆树幼苗的氧化胁迫程度先下降后上升。采取适度遮阴可以降低幼苗的膜脂质氧化反应,这是因为适度遮阴可促进SOD的合成,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同时适度遮阴,红豆树幼苗的生物量有所增加,有利于红豆树幼苗生长。
18. 油菜素内酯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盐胁迫会抑制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科学家研究了油菜素内酯对盐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激素,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通过______(填“催化反应”“传递信息”或“提供能量”)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第______组。分析第1~3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为提高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率,施用的油菜素内酯并不是越多越好,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4)为提高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效果,需要进一步确认施用油菜素内酯的最适浓度,应当如何进行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
【答案】(1)传递信息
(2) ①. 1、2 ②. 油菜素内酯可以缓解由于盐胁迫而抑制的种子萌发
(3)在0~0.050mml•L-1的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逐渐提高;超过0.050mml•L-1后,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反而下降
(4)在0.025mml⋅L-1∼0.100mml⋅L-1设置一系列更小的浓度梯度,重复进行题述实验
【解析】
【分析】由表可知,本题中油菜素内酯的浓度和盐胁迫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发芽率;油菜素内酯浓度为0时对应的组别,也就是1和2都为对照组。
【小问1详解】
植物激素属于信号分子,主要通过传递信息来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小问2详解】
根据第1、2组可知,在盐胁迫作用下,会出现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下降及玉米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而分析第2、3组可知,油菜素内酯能缓解该现象,因此1、2组均属于对照组。
【小问3详解】
分析第3~6组可知,第4组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0.050mml⋅L-1,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超过(0.050mml⋅L-1后,玉米种子的萌发率逐渐下降。
【小问4详解】
可在0.025mml⋅L-1∼0.100mml⋅L-1设置一系列更小的浓度梯度,重复进行题述实验,检测到玉米种子萌发率最高时,即为最适浓度。
19. 人类的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发生于B细胞的恶性肿瘤细胞,基因定位研究证明,人类第8号染色体的q臂存在c-myc基因,第14号染色体的q臂有lgH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8号染色体的q臂与14号染色体的q臂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时,会导致Burkitt淋巴瘤的发生。回答下列问题:
(1)淋巴细胞癌变后,由于______,因此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而其他细胞不能,从基因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14号染色体q端的lgH基因邻近部位有该基因的增强子。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来研究增强子的作用,结果如表所示。据表推测,增强子在lgH基因表达方面的作用是______。
(3)由图可知,8号染色体q端与14号染色体q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
(4)变异后的B细胞第______号染色体也出现了c-myc基因,lgH基因的增强子作用于c-myc基因后导致细胞发生癌变,推测c-myc基因为______(填“原癌”或“抑癌”)基因。
【答案】(1)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
(2) ①. lgH基因在浆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②. 促进lgH基因的转录
(3)易位 (4) ①. 14 ②. 原癌
【解析】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果蝇的缺刻翅的形成也是由于一段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果蝇的棒眼现象就是X染色体上的部分重复引起的。
(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如女性习惯性流产(第9号染色体长臂倒置)。
(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如惯性粒白血病(第14号与第22号染色体部分易位),夜来香也经常发生这样的变异。
【小问1详解】
细胞发生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因此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小问2详解】
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而其他细胞不能,原因是lgH基因在浆细胞中特异性表达。14号染色体q端的lgH基因邻近部位有该基因的增强子,敲除增强子后,lgH基因的mRNA显著减少,推测增强子的作用是促进lgH基因的转录。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8号染色体q端与14号染色体q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小问4详解】
变异后的B细胞第14号染色体出现的c-myc基因在lgH基因的增强子作用下过度表达,导致细胞发生癌变,推测c-myc基因是原癌基因。
20. 某雄性不育品系水稻的花粉育性受温度影响,温度小于27℃时花粉败育,温度大于或等于27℃时育性正常。科研人员将甲(雄性不育品系)、乙、丙(品系乙和丙育性正常)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结果如表所示,其中第Ⅰ组F1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品系甲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可以免去杂交过程中的______步骤。
(2)已知控制该品系水稻育性的基因有两对。据表分析,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该品系水稻的育性,对于水稻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第Ⅰ组的实验温度条件是______,该组亲本中品系乙作为______(填“父本”或“母本”)。
(4)通过PCR等技术检测,品系丙与品系甲的其中一对基因(用A1表示)相同,另一对基因不同(甲用表示,丙用B3表示),第Ⅱ组F1的基因型为______。研究人员根据第Ⅱ组的实验结果,提出第Ⅱ组中的杂合子在大于、等于或小于27℃下均表现为雄性不育的假设。请利用第Ⅱ组的品系和F1为材料进行一次遗传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写出实验方案及预测结果:______。
(5)基因ORF1、ORF2可能与该水稻的雄性不育有关。研究人员检测了品系甲和品系乙花药中基因ORF1和基因ORF2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如图1、2所示。研究人员认为基因ORF1与品系甲雄性不育无关,基因ORF2与品系甲雄性不育有关,其理由是______。
【答案】(1)去雄 (2) ①.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 第Ⅰ组的F2中可育单株与雄性不育单株比例约为15∶1,符合9:3:3:1的变式
(3) ①. 小于27℃ ②. 父本
(4) ①. A1A1B1B3 ②. 将第Ⅱ组F1与品系丙(A1A1B3B3)杂交,若在大于、等于或小于27°C时,后代均表现为育性正常(A1A1B3B3):雄性不育(A1A1B1B3)=1:1,则说明第Ⅱ组中的杂合子在大于、等于或小于27℃下均表现为雄性不育的假设成立
(5)ORF1基因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在品系甲和品系乙中的表达水平相对值相同,说明ORF1基因不是品系S雄性不育的有关基因;ORF2基因在低温、高温条件下,在品系甲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大,说明ORF2基因是品系甲雄性不育的有关基因。
【解析】
【分析】雄性不育是指花粉不育,可植株用于杂交可免去去雄麻烦。子一代自交后代为3∶1常用于判断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小问1详解】
雄性不育不能产生雄配子,因此在杂交实验中可以省去去雄步骤,且可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育性。
【小问2详解】
根据第Ⅰ组的F1自交后代出现育性正常:雄性不育=1521:106≈15:1,是9:3:3:1的变式,可得出控制育性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小问3详解】
雄性不育品系水稻的花粉育性受温度影响,温度小于27℃时花粉败育,甲为雄性不育品系,因此第Ⅰ组的实验温度条件是小于27℃,甲雄性不育只能作母本,则品系乙作为父本。
【小问4详解】
品系甲的基因型为A1A1B1B1,品系丙的基因型为A1A1B3B3,第Ⅱ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1A1B1B1×A1A1B3B3,F1基因型为A1A1B1B3。将第Ⅱ组F1与品系丙(A1A1B3B3)杂交,若在大于、等于或小于27°C时,后代均表现为育性正常(A1A1B3B3):雄性不育(A1A1B1B3)=1:1,则说明第Ⅱ组中的杂合子在大于、等于或小于27℃下均表现为雄性不育的假设成立。
小问5详解】
已知品系甲低温不育、高温可育,由图1、2可知,ORF1基因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在品系甲和品系乙中的表达水平相对值相同,说明ORF1基因不是品系S雄性不育的有关基因;ORF2基因在低温、高温条件下,在品系甲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大,说明ORF2基因是品系甲雄性不育的有关基因。
21.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人类的糖尿病主要分为1、2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的。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其病因主要是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体检检测血糖浓度时,一般要求空腹抽血检测,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2)现有甲、乙两例糖尿病患者,抽血检测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①甲患者最可能属于______型糖尿病患者,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②乙患者最可能属于______型糖尿病患者,判断依据是______。
(3)科研人员研究了一款治疗糖尿病的新药X,为检测其疗效,利用健康大鼠(空白组)、糖尿病模型大鼠(模型组和治疗组)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空白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组注射______,治疗组注射______。
②检测了三组大鼠空腹血糖含量,发现治疗组的血糖含量低于模型组的,但高于对照组的。进一步检测其他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已知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GLUT5能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据图分析,新药X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含量的机制可能是______。
(4)药物S是一款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为进一步比较新药X与药物S的降糖功能,本实验需增设对照组,处理方法为______。
【答案】(1)排除进食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2) ①. 2 ②. 不能 ③. 1 ④. 乙患者的胰岛素浓度低于参考值,推测其胰岛B细胞可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属于1型糖尿病
(3) ①. 等量的生理盐水 ②. 等量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新药X ③. 新药X处理组大鼠空腹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增多,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GLUT5相对含量减少,抑制小肠吸收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浓度
(4)给糖尿病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药物S
【解析】
【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进入肝脏和肌肉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同时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升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降血糖的激素有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水解,从而导致其失活。
【小问1详解】
空腹检测血糖浓度,可以排除进食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小问2详解】
①根据表中信息可推测,甲患者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参考值,说明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正常,但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浓度偏高,属于2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②乙患者的胰岛素浓度低于参考值,推测其胰岛B细胞可能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属于1型糖尿病。
【小问3详解】
①模型组和治疗组需保持单一变量,即有无注射新药X,因此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新药X。
②与模型组对比,新药X处理组大鼠空腹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增多,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GLUT5相对含量减少,抑制小肠吸收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浓度。
【小问4详解】
增设给糖尿病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药物S的组别,与注射新药X的组别的作用效果进行对比,能进一步评价新药X的降糖效果。实验处理
放入前
放入甲溶液
放入乙溶液
放入丙溶液
细胞的形态
组别
处理方式
实验结果
肿瘤组织内细胞毒性T细胞的占比
肿瘤体积
甲
宫颈癌模型小鼠+生理盐水
+
++++++
乙
宫颈癌模型小鼠+治疗性HPV疫苗
+++
++++
丙
宫颈癌模型小鼠+药物L
+++
+++
丁
?
+++++
+
实验
亲本
F1的表型及比例
一
短口器雄蝴蝶×长口器雌蝴蝶
长口器雄蝴蝶:短口器雌蝴蝶=1:1
二
特殊雄蝴蝶×短口器雌蝴蝶
长口器雄蝴蝶:短口器雄蝴蝶:长口器雌蝴蝶=1:1:1
三
F1短口器雄蝴蝶×F1长口器雌蝴蝶
?
处理
MDA
SOD
生物量
A(100%)
19.35
190
19.65
B(75%)
15.91
227
22.21
C(50%)
11.38
253
25.78
D(25%)
14.17
266
20.07
组别
油菜素内酯/()
种子发芽率/%
株高/cm
植株干重/g
1
0
0
91.67
38.30
0.20
2
180
0
43.33
27.58
0.11
3
180
0.025
5333
30.22
0.15
4
180
0.050
80.00
33.54
0.19
5
180
0.100
58.33
27.59
0.14
6
180
0.200
53.33
25.20
0.12
增强子是否敲除
lgH基因的mRNA
是
++
否
+++++
组别
亲本
F1
F2
Ⅰ
甲×乙
全部表现为育性正常
育性正常1521、雄性不育106
Ⅱ
甲×丙
大于、等于或小于27℃时均表现为雄性不育
项目
血糖浓度/()
胰岛素/()
甲
8.2
56.00
乙
7.6
4.21
参考值
3.9~6.1
5.00~20.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泉州五校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泉州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福建省泉州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汉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6.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