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多份
福建省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走进近代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走进近代单元学情评估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10页。
第五单元学情评估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采用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是( )A.西欧庄园 B.租地农场 C.手工工场 D.种植园2.16世纪,英国农场虽然时常有家庭劳动力的全程参与,但还必须依靠雇佣劳动力才可能维持和发展,农业经济突破了自给自足。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农场( )A.与市场紧密结合 B.劳动力流失严重 C.与封建庄园类似 D.土地已高度集中3.欧洲中世纪的城市中,一个新社会集团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这个“新社会集团”是( )A.租地农场主 B.封建贵族 C.市民阶层 D.富裕农民4.“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工业者。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时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A.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B.行会组织的发展C.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D.庄园经济的兴起5.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多道工序。这些生产经营活动( )A.更多满足领主的需要 B.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C.反映资本主义的萌芽 D.促进思想文化的解放6.13—14世纪,欧洲的农村和城市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都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B.都是分散生产且产品流向庄园C.都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都加速了西欧社会封建化进程7.“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A.希腊城邦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8.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恩格斯这样说的原因是但丁( )A.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创作了《蒙娜丽莎》C.独自发起文艺复兴 D.发表文学作品《神曲》9.下图所示的人物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 )A.提倡发扬人的个性品质 B.歌颂了教会的神权至上C.指出人类是由进化而来 D.是当时“美术三杰”之一10.下面是传世名画《蒙娜丽莎》。达·芬奇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该作品的特殊时代价值在于( )A.代表了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B.证明了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C.再现了封建贵族的奢华生活 D.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11.15世纪意大利学者赴西欧各国讲学,传授拉丁文和古典文化,介绍人文主义;同时欧洲各地的学者亦纷纷前往意大利拜师求学,归国后广泛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这表明( )A.意大利是文明发源地 B.文艺复兴在欧洲扩展C.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D.理性主义扩展到世界12.14—17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指( )A.“光荣革命”和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和大化改新C.“光荣革命”和新航路开辟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13.15世纪末,一位航海家写道:“诸位贵族王公决意派遣我前往印度,谒见诸君王,访问各地城市及其风土人情……命我不像惯常那样,采取陆道东行,而要西行,直到今日,我们还不能确知以前是否有人这样做过。”这位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14.他和他的船队的航海探险,宣告了西欧传统的“只有向东航行才能到达东方”和“世界各大海洋是彼此分隔”的航海观念的终结,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航海探险观念的进步。材料中的“航海探险”( )A.发现了美洲 B.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C.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D.从印度带回大量黄金15.观察下面“新航路开辟路线图”,人物与图中路线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③——迪亚士 B.①——哥伦布C.④——达·伽马 D.②——麦哲伦16.在人类挑战自然的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其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处风光的是(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17.“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 )A.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兴起 B.得到封建统治者支持C.加速欧洲封建制度衰落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18.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等农作物,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等也流向世界各地。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B.提升美洲的贸易地位C.推动全球物种的大交换 D.形成跨洋的“三角贸易”19.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是( )A.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远航 B.人们真正了解地球知识的开始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发展的起点 D.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20.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和掠夺,给其他地区的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启蒙运动21.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种现象表明( )A.美洲新兴工业城市集中出现 B.文艺复兴运动在美洲广泛开展C.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D.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加剧22.到1650年,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的人口从原来的大约2500万萎缩到150万。印加文明的人口从原来的大约900万减少到60万。据估计,整个“新世界”的人口从1亿减少到500万。这反映了( )A.美洲内战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B.美洲文明从繁荣迅速走向衰亡C.“三角贸易”造成大量人口外流 D.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深重灾难23.1562年,英国的约翰·霍金斯爵士从塞拉利昂(位于西非大西洋沿岸)装运奴隶,在海地(位于拉丁美洲)换取兽皮和糖,在返航之后成为朴茨茅斯(位于英国南部)最富裕的人。材料反映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文艺复兴24.“因为美洲地区的种植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从非洲运过来的劳动力是比较便宜的,所以大量的劳动力的需求就转向了非洲。”由此可见,“三角贸易”( )A.促进了非洲种植园的发展 B.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传播C.加快了美洲资本原始积累 D.造成了非洲人口的大量减少25.“一个个黑奴的躯体就是一块块砖。无数黑奴的血肉,就是无数的钢筋水泥。极度繁荣的欧美城市如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等都是靠这些砖块一层一层垒起来,靠这些钢筋水泥一点点浇灌而成的。”这段材料主要强调了“三角贸易”( )A.促进欧美资本主义发展 B.促进了世界整体化进程C.带动了非洲经济的兴起 D.使美洲种植园经济繁荣26.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些说明( )A.世界观念逐步确立 B.西欧封建制度瓦解C.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D.全球贸易联系加强27.刘宗绪在《世界近代史》中写道:“它是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掌握着各国商品运输中的很大一部分。”“它”是( )A.西班牙 B.英国 C.荷兰 D.法国28.1565年,约翰·霍金斯率领他的船队从美洲回到英国,船上满载的财富令英国女王喜出望外。女王专门授给他一块盾形纹章作为奖励,纹章的图饰是一个被捆绑的黑人(如图)。材料反映了( )A.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29题8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在新的城市社会中,日益增长的财富带来更多享受世间万物的机会,与之相伴的是世俗观念,以及重新看待“人”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希望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摘编自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2分)(2)小历认为,文艺复兴推动了新航路开辟。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30.人们探索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止,欧洲人的探索改变了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15—16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航海探险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荣。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船队在古巴海岸登陆时曾向土著居民明确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他还对西班牙王室说:“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美丽……臣以为此地除天主教徒外,陛下不应准许任何异国人染指其间,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记》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从事科学探索的勇气,成为近代西欧科学革命的直接动力。航海家以自己勇敢的航海探险活动验证了大地是球形这一假说……破除了人们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使一些人不再盲从任何所谓的金科玉律式的教条与理论。——摘编自夏劲、陈茜《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1)材料一中描述的“(15—16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的事件是什么?列举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交流”的内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欧其他三位同样对新航路开辟作出重要贡献的航海家。(4分)(3)根据材料三,从科学与思想两个方面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发展还有哪些积极影响。(4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的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役使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摘编自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概括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美洲的黑人人口”数量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该变化对美洲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欧洲殖民活动的影响。(4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世界史大事年表(部分)(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欧洲航海家。(2分)(2)根据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答案一、1.B 2.A 3.C 4.A 5.C 6.A 7.B 8.A 9.A10.D 11.B 12.D 13.B 14.B 15.B 16.D17.C 18.C 19.C 20.B 21.D 22.D 23.B24.D 25.A 26.C 27.C 28.A二、29.(1)人文主义。(2分)(2)【示例】判断:同意。理由: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主张发现并实现人的价值,促使欧洲大批的航海家敢于冒险,追求财富,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说,文艺复兴推动了新航路开辟。(6分)30.(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1分)内容: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大交流;各种疾病的传播;商品的世界性流动。(3分)(2)目的:寻找黄金;传播基督教。(2分)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2分)(3)意义:科学方面:是近代西欧科学革命的直接动力。思想方面:破除了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2分)积极影响:物种的交流提供食物保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等。(2分)31.(1)欧洲殖民者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美洲的印第安人难以管理。(4分)(2)变化:不断增长。(2分)影响:大量的黑人进入美洲后,促进了美洲地区的开发,也促成了美洲人种的多样化。(2分)(3)殖民活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大量的资金、劳动力、原材料,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殖民活动所带有的扩张性、血腥性,又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4分)32.(1)哥伦布。(2分)(2)【示例】观点: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双重影响。(2分)论述:15世纪后期,欧洲航海家开始开辟新航路,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大量传入亚洲、欧洲等地区,亚洲、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也通过新航路传播到美洲,促进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但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与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6分)结论:综上所述,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世界连为一个整体,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欧洲殖民者的血腥扩张和殖民地人民遭受的灾难。(2分)时间1500年前1700年1820年在美洲的黑人人口小于1000人2.7万人左右177万人左右1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行新航路的开辟16世纪玉米、甘薯等原产于美洲的作物被引入中国1518年第一艘奴隶船到达美洲18世纪中期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16—19世纪(明清时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