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篇专题四地貌演变规律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篇专题四地貌演变规律,共33页。
考点1 地层和地球演化历史
(2023·浙江6月选考)右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 A )
A.砂砾岩 B.石灰岩
C.石英岩D.花岗岩
(2)该红色地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B )
A.冷湿B.暖湿
C.冷干D.暖干
[思维过程]
第(1)题:
第(2)题:
1.地层与化石
2.根据地层和化石判断环境特征
3.古生物成为化石应具备的条件
(1)生物本身具有硬壳、骨骼等不易毁坏的硬体部分。
(2)生物死亡后必须尽快被沉积物掩埋,这样才能避免腐烂或被其他动物所吞食。
(3)埋藏下来的生物遗体必须经石化(如矿物质的充填或交代作用、植物的炭化作用等)才能形成化石。
4.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形成岩层的时代地壳下沉。
(2)若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上升。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地壳曾经下沉,形成了该年代的岩层,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发生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2024·江苏盐城校考一模)下图为某地地质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Q地层含有Pt2地层物质
B.清风岭的地质构造是地垒
C.县城位于向斜谷
D.清风寺附近断层在二叠纪前形成
2.卧虎坡岩层在变质前的成因是( B )
A.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B.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C.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D.岩浆喷出后冷却凝固
解析:第1题,Q地层为第四纪沉积岩且在河流下游,河流可能挟带上游泥沙在此沉积,可能含有Pt2地层物质,A正确;地垒构造两边下沉,中间抬升,清风岭只有一条断层,无法判断,B错误;县城只有一侧地层,无法判断地质构造,且跳虎涧谷地整体上地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C错误;断层切断二叠纪岩层,因此是在二叠纪后形成,D错误。第2题,卧虎坡岩层为石英岩,由砂岩变质而成,砂岩为沉积岩,由碎屑物质沉积并固结成岩形成,B正确。
(2024·江苏无锡模拟)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曾经为古湖泊,后被黄河切开导致湖水外泄疏干而成为盆地。下图为该盆地内某地的地层沉积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有粗细颗粒交替的沉积层是( B )
A.Q3B.Q4
C.Q5D.Q6
4.图示古湖盆对应的地质时期,气候( B )
A.逐渐变干B.先变湿再变干
C.逐渐变湿D.先变干再变湿
5.古湖水外泄疏干的时间发生在( D )
A.Q3→Q4B.Q4→Q3
C.Q4→Q5D.Q5→Q4
解析:第3题,风成沙层属于风沙地貌,沉积物颗粒较小,排除A;河漫滩相沉积主要以洪水期和枯水期粗细颗粒交替的沉积物为主,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相沉积物的颗粒较稳定,排除C、D。第4题,读图可知,区域从浅湖先变成深湖,后又变成河漫滩,最后演变成草甸,说明降水先变多后变少,气候先变湿再变干。第5题,据材料可知,若尔盖盆地曾经为古湖泊,后被黄河切开导致湖水外泄疏干而成为盆地;结合图可知,Q5为古滨浅湖相沉积层,说明该时期仍然为湖泊环境,Q4为古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说明此时期湖水外泄,湖底的沉积物外露,形成河漫滩,因此古湖水外泄疏干的时间发生在Q5→Q4,D正确。
考点2 内力作用与地貌
1.(2023·高考全国卷乙)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题。
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 )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思维过程]
2.(2023·高考全国卷甲)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1)~(2)题。
(1)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B )
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
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
(2)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A )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
[思维过程]
第(1)题:
第(2)题:
1.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分析地质构造特征
(1)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使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3)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区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4)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表明岩浆活动晚于其侵入岩层形成时代。
(5)若地层出现缺失,原因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发生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2024·江苏镇江一模)不整合面指上下地层间有沉积间断或缺失的地层界面。某区域经历多次地质事件,出露中生代和晚古生代地层。下图为该区域地形地质图及部分地质年代简表。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地层界面为不整合面的是( D )
A.K1—K2B.C1—C2
C.C3—P1D.P1—K1
2.该区域经历的显著地壳抬升运动至少有( C )
A.1次B.2次
C.3次D.4次
3.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甲—乙剖面相符的是( A )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P1地层对应二叠纪早期,K1地层对应白垩纪早期,两个地质年代中间相差三叠纪和侏罗纪,而且在这两个地层之间没有其他地质时期的地层存在,所以出现了不整合面。第2题,沉积岩的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中生代和晚古生代都是古地质时期,这两个地质时期的地层应在地下,但现在出露于地表,首先说明地壳抬升了两次。据上题分析得知,在P1—K1之间有不整合面,这说明在P1对应的二叠纪时期地层抬升到了地表,并且地势较高,无法接受之后时期的沉积物堆积,造成由P1到K1的地层缺失,综上推断该区域经历的显著地壳抬升运动至少有3次,C正确。第3题,图中甲—乙剖面之间两次经过河流,而河流所在河谷地区地势较周边地区低,也就是说该剖面线应有两处较为明显的相邻海拔低值区域,B、C错误;据图示的地质年代简表可知,P2地层晚于P1地层,所以正常应是地层P2在P1之上,C2在C1之上,A正确,D错误。
(2024·广东广州一模)2023年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13时24分(北京时间18时24分),再次发生里氏7.8级地震,此后,该区域附近又发生数十次余震。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影响区域内6日出现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救援工作进行,截至2023年2月10日,强震已致土耳其、叙利亚超2万人死亡。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19时38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附近发生了里氏6.3级强震,本次地震的震中在库克海峡,震源深度48千米,属于强烈地震。此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威胁,目前没有报告显示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完成4~5题。
4.土耳其和新西兰地震的形成表现为( B )
A.土耳其地震是因其位于板块张裂边界
B.新西兰地震是因其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C.均与亚欧板块运动有关
D.均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5.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土耳其地震死亡人数较多,最重要的自然原因是( D )
A.震级高,震源深B.两大板块运动速度快
C.同一断裂上两次强震D.发生时间与次生灾害
解析:第4题,土耳其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为消亡边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A错误;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多地震,B正确;新西兰地震的形成与亚欧板块运动无关,C错误;新西兰地震的形成是大洋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D错误。故选B。第5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土耳其当地时间凌晨4时17分发生地震,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发生地震后逃生时间比较短,很多人来不及逃跑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且地震影响区域内6日出现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救援工作进行,增加了伤亡的概率,因此与新西兰地震相比,土耳其地震死亡人数较多,最重要的自然原因是发生时间与次生灾害,D正确。
考点3 外力作用与地貌
(2024·广东选择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气温下降、湿度增大时,硫酸钠易发生水合反应形成芒硝(Na2SO4·10H2O),其体积会强烈膨胀;在气温上升、湿度减小时,芒硝又可脱水形成无水硫酸钠(Na2SO4)。上述可逆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Na2SO4+10H2O⇌Na2SO4·10H2O
四川省仁寿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调查发现,在该县牛角寨山区紫红色砂岩表面及现存唐代石刻雕像表层的裂隙中,存在含有硫酸钠成分的硫酸盐物质。图1示意牛角寨山区及附近区域地质剖面和石刻雕像位置;图2反映2021年8月牛角寨山区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1)说明甲、乙两区域的地质构造及地层年代特征,并据此判断甲、乙哪个区域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烈。
(2)根据硝化与反硝化的条件,分别说明Ⅰ、Ⅱ、Ⅲ阶段硫酸钠的变化。
(3)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分析裂缝中硫酸钠对雕刻石像(牛角寨大佛)的影响。
[思维过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答案] (1)甲区域为构造沉降区,易接受沉积;主要为白垩纪和第四纪地层,年代较新。乙区域为构造抬升区,背斜顶部,易受剥蚀;仅有侏罗纪地层,缺失侏罗纪之后的地层,年代较老。乙区域遭受的地表剥蚀作用更强烈。
(2)时段Ⅰ:气温持续下降,相对湿度持续增大,利于芒硝生成。时段Ⅱ:前期(约6:00—11:00),气温持续上升(至最高),相对湿度持续减小(至最低),利于芒硝脱水生成无水硫酸钠;后期(约11:00—17:00),气温持续下降,相对湿度持续增大,利于芒硝生成。时段Ⅲ:气温持续下降,相对湿度持续增大,利于芒硝生成。
(3)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和湿度变化较为明显;硫酸钠易发生水合或脱水反应,体积胀、缩反复交替发生;长期作用下,导致裂隙不断扩大,对石刻雕像表层岩体产生风化作用,破坏完整性。
1.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
①石灰岩分布地区:因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②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
③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④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作用。
(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2.外力作用与地貌
(1)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
①流水作用
②风力作用
(2)不同尺度区域内的外力作用
①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②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
(2023·海南选择考)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下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A )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2.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B )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
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
解析:第1题,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冰川地貌主要分布于有冰川分布的地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有大量冰川分布,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均基本没有冰川分布。因此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A正确。第2题,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羊背石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羊背石坡度判断哪一侧是迎冰面,哪一侧是背冰面,从而判断古冰川运动的方向,B正确。
(2024·广东揭阳二模)“石中石”(大块岩石中间包裹着一块颜色迥异的岩石,如下图)是我国台湾北部著名的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一处奇观,其形成原因是在砂岩形成的过程中,将大块的砾石包裹其中。当地人因其像卧在海水中的水牛眼睛或烛台而称其为“牛眼石”或“烛台石”。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石中石”奇观形成过程的推理,合理的是( B )
A.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溶蚀→沉积作用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溶蚀
C.沉积作用→海水侵蚀、溶蚀→地壳抬升
D.海水侵蚀、溶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4.“牛眼石”奇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砂岩与砾石 ( D )
A.颗粒大小差异B.沉积层次差异
C.外表颜色差异D.岩性质地差异
解析:第3题,“石中石”是砂岩包裹着大块的砾石,故先发生沉积作用,然后受地壳抬升,裸露于海边,被海水不断侵蚀、溶蚀,将较软的砂岩侵蚀掉,其中裹着的大块砾石因岩性较坚硬而得以保留,从而形成这种“石中石”的奇观,B正确。第4题,岩石受到海水的不断侵蚀、溶蚀,而砾石与砂岩的岩性存在差异,就直接导致砾石被侵蚀的速率与砂岩被侵蚀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形成这种“牛眼石”的奇观,D正确。
考点4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3·山东等级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元代以来多次疏浚。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面积显著扩大。图2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
(1)说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柴河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影响。
(2)分析与A区域相比,B区域聚落密度大的原因。
[思维过程]
第(1)题:
第(2)题:
[答案] (1)开垦耕地,破坏了植被,使河流含沙量增大,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增多;开挖沟渠,利于地表水流动,带入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增多。
(2)A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势更为低平,水流不畅,多洪涝灾害;河汊更多,耕地更为破碎;而B地地势更高,洪涝灾害的隐患更小,同时土地更加集中成片,利于耕作。
地形对主要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2024·广东广州高三阶段练习)埃及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下图为历史上甲、乙两个不同时期尼罗河周边地区的聚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甲时期、乙时期聚落分布差异的因素是 ( A )
A.气候B.河流
C.土壤D.战争
2.古埃及人选择在泛滥期结束后进行耕作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
C.光照充足D.植被茂盛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可知,图示的尼罗河河段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尼罗河是主要的生产、生活水源。根据材料“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可知,尼罗河在6—10月水位上涨,会淹没河流两岸,但甲时期,聚落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说明这一时期气候偏干,河流泛滥不严重,淹没地区较少;乙时期,多数聚落相对分散地布局在离河较远的岸边,说明这一时期气候较湿润,河流泛滥严重,淹没范围大,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第2题,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河水上涨时,淹没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10月以后,洪水消退,泥沙沉积,留下肥沃的土壤,所以古埃及人选择在泛滥期结束后进行耕作,A正确。
考点5 地质灾害及其防避
(2023·广东选择考)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下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 A )
A.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B.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
C.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D.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思维过程]
软岩层岩性软,更容易被侵蚀,侵蚀后容易被流水带走。软岩层被侵蚀后,上部坚硬的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崩塌,由于落石颗粒大,不容易被流水冲走而堆积在陡崖下。
1.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1)自然原因
①气候(水多):年降水多且集中于某个季节;气温陡升,冰雪大量融化,短时间汇集大量水流。
②地形(坡陡):谷地地形,地势低洼,不利于泄洪;山地地形,地表汇水速度快,易暴发山洪。
③水系(水多):河网稠密,支流众多;河道弯曲,河道窄浅;湖泊水库决堤,短时间汇集大量水流。
④地质(碎屑物质多):构造破碎带提供大量碎屑物质;岩石风化形成大量碎屑物质;高山地区的厚层冰碛物形成大量碎屑物质;地处板块边界,地壳运动剧烈,岩层破碎,山崩滑坡形成大量土石体碎屑物质。
(2)人为原因
①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松散物质较多。
②河道占用:河湖面积缩小,调蓄山洪的能力减弱。
③不合理的建设,破坏地质结构,山体岩石松动。
2.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的成因比较
(2024·广东佛山二模)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震区附近开启了预警功能的电视、手机等都提前发出了预警。此次地震在青海省海东市中川乡发生局地砂涌,从地表涌出的大量泥浆将房屋包围、冲毁。下图示意此次地震震区范围及预警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的成功预警,原理是基于( D )
①纵波速度快于横波 ②纵波速度慢于横波 ③横波速度快于电波 ④横波速度慢于电波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2.中川乡在震后发生局地砂涌的条件可能包括( C )
①地形起伏大 ②地下水位高 ③土质较疏松 ④降水强度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第1题,运用电视、手机等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是基于地震波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横波的破坏性大,横波和纵波到达地面有一定的时间差;同时,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足以利用这一时间差进行大范围预报,D正确。第2题,据材料可知,砂涌是从地表涌出的大量泥浆。地形起伏大小对砂涌的形成影响小,①错误;地下水位高,利于泥浆上涌,②正确;土质较疏松,利于泥浆上涌,③正确;砂涌的形成主要与地震有关,与降水关系较小,④错误。
(2024·山东日照一模)巧家巨型古滑坡位于巧家县城的东方,所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该滑坡体顺坡发育了多条深而长的泥石流沟,沟坡沿岸发育大量次生滑坡及崩塌,目前古滑坡体整体较稳定。巧家盆地发现堰塞湖湖相沉积。下图示意该地地质剖面。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
A.灰岩山体、砂岩、滑坡体B.砂岩、灰岩山体、滑坡体
C.巧家盆地、砂岩、滑坡体D.砂岩、巧家盆地、滑坡体
4.目前巧家县古滑坡体整体较稳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C )
A.滑坡体物质结构变得紧实B.地质构造运动相对较平稳
C.滑坡体受侵蚀已基本解体D.区域性暴雨频次显著减少
解析:第3题,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知,越向下岩层越老,越向上岩层越新,读图可知,灰岩在砂岩之下,故灰岩老,砂岩新,故灰岩山体形成早于砂岩岩层;滑坡体在灰岩山体和砂岩之上,故形成晚于灰岩山体和砂岩,巧家盆地在滑坡体之上,故形成晚于滑坡体。故选A。第4题,由材料可知,滑坡体顺坡发育了多条深而长的泥石流沟,沟坡沿岸发育大量次生滑坡及崩塌,故滑坡体物质结构不紧实,A错误;该地所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质构造运动并不平稳,B错误;该滑坡体为古滑坡,受长期侵蚀已基本解体,C正确;区域性暴雨频次应该不会显著减少,材料中也未说明,D错误。
微专题 冲淤平衡
冲淤平衡原理及其应用
冲淤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河段上游来沙量等于本河段水流挟沙力,下泄的沙量与进入河段的沙量基本保持相等的现象。河床的冲淤实际上就是上游来沙量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力不平衡引起的。
(1)冲淤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①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降低。
②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往往“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以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
③河口区域受河流和潮汐(海浪)共同影响,两者之间的强弱“此消彼长”,从而引起海岸线的进退变化。
(2)影响冲淤平衡的因素
(2024·广东汕尾模拟)图1为黄河某河段示意图,图2为小浪底水库运行后甲、乙两个水文断面河床沙粒中值粒径d50(d50越大,河床泥沙粒径越大)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与运行前相比,水库运行后甲、乙水文断面河床沙粒d50的变化特征是( B )
A.总体趋于稳定B.甲水文断面整体上升
C.先增加后减小D.乙水文断面波动下降
2.2000年以来,甲水文断面河床沙粒d50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流水( C )
A.沉积能力增强B.搬运能力减弱
C.侵蚀能力增强D.顶托作用减弱
解析:第1题,读图2可知,与运行前相比,水库运行后甲、乙水文断面河床沙粒d50整体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尤其是甲水文断面,上升幅度较大,B正确。第2题,2000年以来,甲水文断面河床沙粒d50整体上升,表明河床泥沙粒径整体变大,说明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沉积能力减弱,A、B错误,C正确;顶托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口或支流汇入处,甲处没有位于河口或支流汇入处,顶托作用对河床沙粒d50的影响小,D错误。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角洲海岸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其中包括河道迁移、泥沙来源变化、人为因素等。黄河在历史时期频繁发生河道变迁,1855年黄河北归以后,其南徙期间在江苏北部塑造的三角洲成为废三角洲。自此以后,苏北沿岸再无大河汇入,并经历了大规模冲淤演变过程,下图示意1986年和2018年苏北沿岸5米等深线的位置。近年来,由于受到滩涂围垦、海沙采挖等人为因素的干扰,部分岸线冲淤状况变化明显。
(1)依据等深线变化,判断苏北沿岸冲淤分布特点及泥沙运移方向。
(2)推测苏北沿岸冲淤平衡分界点位置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滩涂围垦和采挖海沙对海岸冲淤变化的影响。
答案:(1)北蚀南淤(北部侵蚀,南部淤积)。 向东南(南)。
(2)向东南(南)移动。理由:北部三角洲规模减小;来沙量下降,淤积减弱,侵蚀大于淤积,冲淤平衡分界点逐渐南移。
(3)滩涂围垦:消减海浪;海岸侵蚀减弱,淤积增强。
采挖海沙:破坏水下泥沙结构;加剧海岸侵蚀。
微专题 地貌的演化过程
1.从地质剖面图推断内力动态过程
(1)确定岩层形成的早晚
①
②
③
(2)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①
②
2.河流侵蚀地貌及形成过程
(1)“V”形谷(峡谷):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侵蚀而成。
(2)峡湾:冰川侵蚀形成谷地→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谷地,形成峡湾。
(3)曲流(河曲):一般见于地形平坦的草原地区。
形成过程:地势平缓、河床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平原上→河流流速缓慢,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4)曲峡:在早期的古平原上,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侧蚀作用强,形成曲流→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时保留了原来的曲流形态。
3.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区域差异
(1)必要条件
①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
②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
③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
(2)区域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缓的原因和沉积环境的差异,导致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如河流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河流中游平原地区形成河漫滩平原,入海(湖)口处形成三角洲。
4.地质地貌形成过程的答题技巧
(2024·广东广州一模)冰川运动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形成角峰、U形谷等冰蚀地貌。下图示意欧洲第四纪冰川分布范围。据此完成1~2题。
1.与挪威峡湾的形成过程相符的是( B )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D.④③①②
2.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阿尔卑斯冰川中心( C )
①冰川地貌消失 ②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 ③林线上移 ④雪线下降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峡湾地貌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各条支脉伸入大海,在挪威的海岸形成山谷夹杂的地形,因此③最初形成;然后在冰河时代,峡谷在冰川的侵蚀下越变越深,因此④第二个形成;冰河时代末期又受到流水侵蚀,河谷宽阔,呈U形,②第三个形成;最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已经变得十分幽深的峡谷,①为最终形成的峡湾。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温度上升,低海拔地区积雪融化,雪线上升,④错误;冰雪覆盖面积减小,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②正确;温度上升,海拔较高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树木生长,林线上移,③正确;冰川地貌指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地貌,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消失,①错误。
(2024·广东揭阳二模)老龙湾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省,其地貌层理构造特征明显,形成演化过程与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下图示意老龙湾位置及其峰林地貌景观。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地貌形成演化阶段的顺序为( A )
①断裂抬升阶段 ②外力沉积阶段 ③风化侵蚀阶段 ④岩浆侵入阶段
A.②①③B.①④③
C.②③①D.①④②
4.老龙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
A.冻融风化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D.风力侵蚀
解析:第3题,老龙湾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省,其地貌层理构造特征明显,说明图示地貌的岩石属于沉积岩,首先要有外力沉积形成沉积岩,对应②过程;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地壳抬升过程中出现断裂,对应①过程;后来经过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图中的峰林景观,对应③过程;没有岩浆侵入,④错误。因此,图示地貌形成演化阶段的顺序为②①③,A正确。第4题,图中的老龙湾地貌景观实质是沉积岩峰林地貌,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B正确。
热点聚焦 特殊地貌
1.喀斯特地貌
2.岱崮地貌
3.雅丹地貌
4.丹霞地貌(砂岩地貌)
5.张家界地貌(砂岩地貌)
6.嶂石岩地貌(砂岩地貌)
(2024·广东选择考)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 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图1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图2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B )
①化学溶蚀 ②重力崩塌 ③冰川刨蚀 ④风力吹蚀 ⑤流水侵蚀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①④⑤D.③④⑤
2.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 D )
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
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
解析:第1题,溶洞是流水溶蚀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形成的地下喀斯特地貌,该溶洞是受流水侵蚀、化学溶蚀可溶性石灰岩形成的;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说明该石灰岩溶洞形成过程中,洞顶悬空的石灰岩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形成石灰岩砾石块。故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化学溶蚀、重力崩塌、流水侵蚀,①②⑤正确。第2题,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地质时期随地壳的抬升运动,石灰岩沉积处被抬升形成陆地;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该溶洞位于半山腰,洞前有溪流经过,推测地质时期山前洪水泛滥时,可能挟带砾石、砂和黏土等不同粒径的碎屑沉积物,这些物质随水流进入溶洞,并在洞内沉积下来,形成粉砂质黏土沉积物。
(2022·海南选择考)在阿尔卑斯山脉南侧某些狭窄、少风的河谷上,分布着一种独特的石顶泥柱景观(右图)。它是由夹杂石块的堆积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泥柱由坚固的泥土组成,高度多在6~30米之间,其顶端盖有一个石块,往往顶端石块越大,泥柱越高。表层无石块覆盖的地方,泥土易受侵蚀,难以形成泥柱。据此完成3~4题。
3.石顶泥柱顶端的石块在其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减弱( D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D.雨水侵蚀
4.最有可能破坏此地石顶泥柱景观的是( B )
A.寒潮B.地震
C.洪水D.虫蛀
解析:第3题,“其顶端盖有一个石块,往往顶端石块越大,泥柱越高。表层无石块覆盖的地方,泥土易受侵蚀,难以形成泥柱。”由此可知,顶部的石块主要是减弱了来自顶部的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作用。第4题,该地区地处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所以此地的石顶泥柱易受到地震的破坏,B正确;此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侧狭窄、少风的河谷,寒潮影响小,A错误;该地貌主要分布于狭窄的山谷,集水面积小,难以形成洪水,C错误;虫蛀对石顶泥柱有破坏,但不是破坏最严重的,D错误。
一、选择题
(2024·广东深圳统考二模)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一般较光滑,内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外层由明暗交替的碳酸钙矿物层构成,暗层含有较多杂质;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下图是穴珠的照片及其剖面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穴珠圈层结构的地质作用是( A )
A.化学沉积B.流水溶蚀
C.流水磨蚀D.球状风化
2.有利于穴珠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B )
①浅表性积水为主 ②水体呈弱酸性状态 ③长期积水深度大 ④有间歇性水流扰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024·广东湛江统考二模)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仁化县,锦江自北向南流经园区,丹霞山山体以红色砂岩和砾岩为主。风化洞穴是丹霞山重要的景观地貌类型,在不同岩性上发育着不同形态和规模的风化洞穴,其中蜂窝状洞穴最具特色。下图示意锦江两岸的禄意堂(为较浅的弧形崖壁)和锦石岩洞穴(洞穴内部的蜂窝状洞穴直径和深度均比禄意堂崖壁蜂窝状洞穴大)相对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丹霞山山体崖壁上岩洞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A.流水侵蚀和物理风化B.冰川侵蚀和生物风化
C.风力侵蚀和物理风化D.冻融作用和生物风化
4.禄意堂崖壁上蜂窝状洞穴的直径和深度均比锦石岩洞穴内的小,主要原因是( B )
A.岩层内部坚硬,受外力侵蚀弱B.暴露在崖壁外表,受侵蚀严重
C.表层有地衣覆盖,保护作用强D.分布海拔较高,水汽到达量少
(2024·广东梅州统考二模)下图为贵州高原北部的旺草盆地内芙蓉江阶地剖面图,盆地内有四级阶地(T1~T4),阶地上分布着一定的堆积物。据此完成5~6题。
5.据材料判断T1至T4阶地上沉积层的年龄变化特点是( B )
A.T1至T4年龄变新B.T1至T4年龄变老
C.T1至T4年龄先变新再变老D.T1至T4年龄先变老再变新
6.从现代芙蓉江河床的特点可以看出目前河床( D )
A.由侵蚀转为沉积B.以侧蚀为主,形成槽形河床
C.比较稳定D.下切侵蚀仍在持续进行
鄂西—渝东区是地质构造复杂区,下图为鄂西—渝东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A~H表示岩层,其中“上构造层”为陆相砂泥岩地层,其岩层形态与地面构造类似,断裂破坏作用较弱。“中构造层”主要是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该构造层断裂发育,具有隆凹相间的结构特征。“下构造层”总体表现为构造宽缓,断裂相对不发育。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地貌主体所属构造地貌为( A )
A.背斜山B.断块山
C.背斜谷D.向斜山
8.以下地理要素或现象最先形成的是( D )
A.上构造分布的柔性岩层B.中构造中形成的断层②
C.下构造中形成的断层④D.下构造分布的刚性岩层
9.由图可知,柔性地层厚度纵向上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因素及表现最可能是( C )
A.埋藏深度——F层埋深浅,压力小,厚度最大
B.岩性差异——G层岩性最为柔软,厚度最小
C.沉积环境——C层沉积环境最好,沉积厚度最大
D.外力作用——G层靠近地表,被外力剥蚀,厚度最小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滑坡、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表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据表完成10~12题。
10.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是( C )
A.①B.②
C.③D.④
11.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此类灾害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D )
A.气温高低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D.降水量大小
12.下列措施中,可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是( D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2024·广东五地一模)海岸沙丘高于平均高潮位,而风暴潮可以将碎屑物搬运到海岸沙丘之上,形成沙丘砂和风暴潮沉积物互层的剖面。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年平均降雨量在1 500毫米以上,主要盛行东北风,台风登陆期间,易出现风暴潮增水。江平镇沿海沙丘广布(下图),在多个采样剖面中观测到风暴潮沉积物,其中巫头剖面风暴潮沉积物最多。据此完成13~14题。
13.巫头剖面的风暴潮沉积物最多,主要原因是( C )
A.距海较远,保存较好B.沙丘低矮,利于沉积
C.接近湾顶,潮位较高D.迎风一侧,风大浪高
14.与沙丘砂相比,风暴潮沉积物( D )
A.平均粒径较小B.磨圆度较高
C.分选性较好D.含有海洋动物碎屑
二、非选择题
15.(2024·广东深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的黄土主体由风力作用堆积而成,主要成分为粉砂质沉积物,总厚度从几十米到近400米不等。26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的粉尘堆积主要来自青藏高原东北部,物源组合相对稳定。从百万年时间尺度来看,全球气候发生多次冷暖交替变化,气温变化直接引起青藏高原东北部沙质物源及冬季风力发生改变,黄土沉积速率随之发生变化。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形成过程。
(1)简述不同粒径颗粒随风力运动特点的差异。
(2)说明青藏高原东北侧众多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从物源、动力条件推测全球变冷使黄土沉积速率增大的原因。
答案:(1)粒径<20μm的颗粒移动的距离最远,爬升的高度最高。粒径20~70μm的颗粒移动的距离和爬升的高度次之。粒径70~500 μm的颗粒移动的距离和爬升的高度都最小。
(2)青藏高原东侧坡度大,河流的流速快,河流挟带大量泥沙,流出出山口后,地势开阔平坦,流速减缓,河流的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因河流众多,形成众多洪积扇。
(3)气候变冷,青藏高原冰川作用加强,冰川前缘细颗粒物质增多,粉尘物质增多。全球变冷,冰川面积增大,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冬季风的风力增强,搬运能力较强。
16.(2024·广东五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岩的流动性和塑性较其他岩石更强,且密度相对较低。历史上,扎格罗斯山脉某地因内部盐岩层活动触发了约4.2亿立方米的巨型岩崩,短期内造成岩崩体堵河。研究表明,该地的褶曲类型对岩崩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图1示意该地地质构造,图2示意盐岩层活动剖面。
(1)说出该地的褶曲类型并简述其对岩崩的促进作用。
(2)说明盐岩层活动触发巨型岩崩的过程。
(3)分析巨型岩崩对河谷位置和形态的影响。
答案:(1)背斜。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石质疏松,易破碎崩塌;背斜两翼的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岩层不稳定;向上拱起的背斜为盐岩上涌提供空间。
(2)地壳运动施加较强的挤压力,盐岩流动性强、塑性强,(在背斜轴部)上涌;岩层(背斜)顶部受到流动盐岩的顶冲,变得更加陡峭;临河一侧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
(3)受岩崩体堵河影响,河流向北改道,河谷北移;岩崩体上游河道落差减小,河谷逐渐展宽,岩崩体下游河道落差增大,河谷下切加深。沉积岩地
层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一般先沉积的地层在下,后沉积的地层在上;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地层与化
石的关系
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
地层或化石
环境特征
红色岩层
高温,氧化环境
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
还原环境
珊瑚化石
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
破碎贝壳
滨海环境
三趾马化石
草原环境
猛犸象化石
冰原气候
地质构造
构造地貌
类型
判断方法
背斜
岩层上拱,中老翼新
背斜山、背斜谷
向斜
岩层下弯,中新翼老
向斜山、向斜谷
断层
岩层断裂并且错位
断块山、陡崖、谷地、裂谷、低地、盆地等
区域
特点
典型地貌
河流上游地区
地形陡峭、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
峡谷、瀑布等流水侵蚀地貌
河流中下游地区
地形平坦、流速减慢,以堆积作用为主
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
区域
特点
典型地貌
风源地附近
风力强,以侵蚀作用为主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
风力搬运途中
风力减弱,以堆积作用为主
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风力堆积地貌
区域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
干旱、半干旱地区
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
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高山地区
多冰川作用,常见角峰、冰斗、槽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
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地貌形态
外力作用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
风化作用
河谷中的碎石
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
坡面的沟壑纵横
流水的侵蚀作用
峰林和溶洞
流水的溶蚀作用
沙丘
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
海边的嶙峋海岸
海浪的侵蚀作用
要素
主要影响
气候
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少;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发生变化,形成高山高原气候;对冬季风的阻挡,使部分区域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对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
河流
河流流向,从高处流向低处;河流的落差及流速;河网密度及河流长度,一般平坦地区河网密度大
土壤
一般冲积平原、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部分冲积盆地、山间谷地等地区,土壤肥沃、水分条件好;缓坡较陡坡土壤深厚;阴坡和阳坡差异大
植被
阳坡多喜光植物,阴坡多喜阴植物;同一植被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垂直分异
农业
平原、盆地及山间谷地等平坦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便于机械化操作,而山区适宜发展牧业或林业,便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工业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应布局在开阔的地形中,因为封闭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会加重污染
交通
海港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受海岸线形态、沿岸水深等条件的影响;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对铁路影响最为明显;影响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平坦地形一般交通网密度大
项目
相同点
不同点
滑坡
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破碎;地壳活动剧烈;植被覆盖率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雨量集中(或冰川大量融化)
暴雨或地下水浸润土体或岩体;岩体或土体松动;陡坡
泥石流
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暴雨、冰川融水激发地表水冲刷
崩塌
坡脚侵蚀;岩石易产生裂隙(风化作用、冻胀作用);地表水增加土壤重量
概念
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淀积、侵蚀与沉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亦称为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与地下河等
图示
分布
在中国分布最广,集中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概念
指以岱崮为代表的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山坡的地貌景观,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它是中国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中国地理学会依据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分布着全国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现象,将原称“方山地貌”正式更名为“岱崮地貌”
图示
分布
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主要分布在蒙阴、沂水、沂源等鲁中南山区
概念
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它是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雅丹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图示
分布
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2万多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新疆罗布泊周围
概念
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图示
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概念
是以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以塔柱状峰林为特色,看上去千峰耸立、万石峥嵘。其发育演化过程为平台或方山(方山周围形成陡峭峡谷)→石墙→峰林→残林
图示
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国湖南西北部,由高原向低山过渡的武陵山脉腹地
概念
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千米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
图示
特点
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Ω”形嶂谷相连成套、棱角鲜明的块状结构、沟谷垂直自始至终
分布
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命名地是河北赞皇县嶂石岩村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 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篇专题八工业区位理论,共17页。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四专题四地貌演变规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三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