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及答案(沈阳市一模)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及答案(沈阳市一模)第1页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及答案(沈阳市一模)第2页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及答案(沈阳市一模)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及答案(沈阳市一模)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及答案(沈阳市一模),共13页。

    2025沈阳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细则
    一、(一)
    1. C(A.材料一第三段提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巨大。B.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推动产业链发展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结果。D.材料二第二段提到数字经济以网络为载体,依赖数据要素,并非“不受任何限制”。材料二第三段“数字技术”不受时空限制。)
    2.D(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3.A(体现的是数字经济的“高创新性”。)
    4.A
    5.①建立高效安全的数据共享、流动机制,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持续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②加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③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也要攻克核心技术,加快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抢占发展制高点。(每点2分)
    (二)
    6.C(母亲“重男”在原文依据不足,她对女孩的不耐烦只是因为当时的心境使然,并非真正的“轻女”。)
    7.B(对“橘色”的理解有误,可将其理解为“于绝望中见希望”。)
    8.①萧涧秋表面上看起来孤冷、忧郁:萧涧秋的人生经历使他不热衷于交游,几乎没有朋友,旅途中并不攀谈,可见其孤冷;常常在快乐时想到不幸的事情,可见其忧郁。这些使他看起来很有些悲观的气息。(2分)②实际上萧涧秋仁爱、有同理心:他爱孩子,对新生活充满希望;在听闻他人遭遇不幸的时候,他会产生难以排遣的牵挂,对社会现实有回应,可见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孤冷,内心是温暖善良的。(2分)
    9.(1)本文的主体故事是萧涧秋受邀来到浙江芙蓉镇任教。通过萧涧秋回忆的方式,引出老妇人的讲述,叙述了李先生在战争中牺牲以及家属讨要抚恤金而不得的遭遇。再通过老妇人回忆的方式,追述了李先生遇难前两三年中的一些事情。(3分)(2)这种结构避免了小说叙事单一(平铺直叙),使情节自然转承而富于变化,增加了叙述视角,内容真实而丰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化主题。(3分)
    二、(一)
    10.BDG
    11.D(置:搁置/放弃,丢下;A.封:疆界/使动;B.克:能够;C.人事:人的作为。)
    12.D(“不肖”是谦辞,苏轼并没有真正与父辈作比较。)
    13.(1)汉武帝依靠征伐的手段抵御少数民族,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天天衰弱。(以,介词结构后置;日,做状语,一天天;病,衰弱、衰落、衰败、疲敝、穷困。每点1分,句意1分。)(2)因此每年花费数十百万的钱财,来资助强敌,这是已经发生了(过去所犯)的错误,无法挽回的悔恨。(金缯数十百万,定语后置;资,赠给,给予,供给,提供给;咎:错误,过错,过失。每点1分,句意1分。此题的句意分主要看后两个句子,翻译准确给1分。)
    14.苏洵的观点在于岁币这类贿赂行为,最后会导致亡国;苏辙的观点在于岁币可以满足敌人,使国家安定;苏轼观点在于贡献岁币是鼠目寸光,没有从长远考虑。
    【参考译文】
    材料一:北宋皇帝向辽国皇帝恭送誓书:共同遵守诚信,虔诚地奉行和维持友好的同盟关系,并依据本地的风土人情和实际情况,来资助军队费用。每年提供二十万匹绢,一十万两银,不再特别派遣使者专门前往北朝,而是由三司(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人员负责将岁币(银、绢等财物)送到雄州交割。从此保障民众中的贤者安全,谨慎守护边疆,对天地神祇和宗庙社稷发誓,子孙后代共同遵守,永远传承下去,如果违背此盟约,将不得享受国运昌盛。明亮的天空可作见证,如有违背天诛地灭。来自远方的誓书已经陈述了其中详尽的内容,专门等待您的回复,不再多言。
    材料二:
    真宗皇帝亲自率领军队,在澶渊之战中打败了敌人。知道敌人有厌战心理,于是略微用金银财宝安抚他们。敌人欣然接受,每年派遣使者,修复与邻国的友好关系。到现在已一百多年,北边的百姓不知道战争为何物。这种情况在汉唐盛世中也没有出现过。在古代,戎狄(西、北的少数民族)交替着兴盛与衰败,常常有一个族群成为中原(中央)政权的主要敌人。汉文帝采取和亲政策来对待他们,匈奴逐渐变得骄傲自大起来。汉武帝依靠征伐手段来抵御少数民族,中原(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天天衰弱。人们称他为“天之骄子”,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如今朝廷用来厚待少数民族的付出,不超过汉文帝,而敌人就已经俯首帖耳了。契丹占据了整个燕地,掌握丰富的桑麻枣栗,同时也有丰富的玉帛和人口(也可指年轻的壮丁奴婢),向它的百姓征收重税,占有北海所有的利益,又加上宋朝丰厚的赠予。贾谊所提出的“三表五饵”策略,被同时使用。保持披毡饮乳的习俗,却身穿锦绣华丽的衣服,口中品尝佳酿(美酒)的美味,至于名贵的茶叶药材桔柚之类的果品,没有一样享受不到的,像犬羊一样的心思,已经感到满足,低着头遵守约束,惯常成为了礼义。我朝没有割让土地的耻辱,却单单享受到了这样的好处,这是上天的意旨,而不是人的努力能做到的事情。从前唐代的天宝之乱,朔方、河陇的军队出发东征,吐蕃也乘虚突袭占领了一些郡县。唐室对内苦于藩镇纷纷割据反叛,却置之而不问,致使上百年间,吐蕃兽心猖狂,没有丝毫的顾忌。物极必反,部族内部秩序崩乱,而唐朝的遗民(唐朝灭亡后残留的百姓)解开发辫,向中央政府归顺,中原地区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土地自然得以恢复。现在,我朝不忍心让百姓陷入苦难,用皮、丝织品、犬、马等财物来满足异族的欢心,以此来取悦他们,这种做法推之于天理,也能有唐朝末年吐蕃入侵那样的变故吗?材料三:自古以来,作为创业的君主,都有其他国家抗衡的担忧。于是任命将领出征,对外作战,但是内部不会失去用来安定国家的根本。因此他们的军队可以被击败,但他们的国家却不可动摇,他们的力气可以耗尽,但他们的志气不可以被改变。现在天下已经统一,两个敌国还没有大的举动,而我们的国君和宰相整日惶惶然应对不暇,我认为执政者不应该如此啊。从前大臣们的建议,不做长远谋划,却采取最为下等的策略,因此每年花费数十百万的钱财,来资助强敌,这是已经发生了的错误,无法挽回的悔恨。但评论者却仍然要深入追究当时决策者的过失,却不考虑长久之计,也是没有意义的。我虽然不才,私下议论一下当前的弊病。
    (二)
    15.C(“虚实相生”错误。昔日的宫阙荒废、高坛塌平,是眼前实景,并非虚写。)
    16.①结构上,诗人信马行进,视线高起,视野广阔,移步换景,由观览通都气象、暮春光景、汉唐遗迹到眺望南山,层次分明,景物空间转换灵活。②情感表达上,诗人跨鞍巡行,眼见通都气象已呈颓势,南山阻隔又难抒胸中意气,既有叹惋之情,又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渴望。(每点3分)
    细则:从意象、结构、情感等角度分析,合理亦可给分。
    (三)
    17.(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2)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3)示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每空1分)
    三、(一)
    18.原句:①颜色词“霜”“黛”属于冷色调,突出了柏树久经风霜、苍劲古朴的特点。②两组四字短语,结构整饬工稳,视角自下而上,凸显柏树高大挺立的姿态。(3分,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改句:①化用“锦官城外柏森森”,叠词“森森”富有韵律,突出柏树的茂盛繁密。②将柏树由被赞美的具象变为了营造氛围的群像,侧重点不同。(1分,答出任意一点给1分)
    19.(1)解说(总分总)关系:“蜀之文武大臣”是总起,“武将”“文臣”是分说,“他们是”作总结。(2分)(2)并列关系:①抓住“武将”和“文臣”塑像的形象与气质特点,表达作者对武侯祠的深情。②“并不”“也不”“只是”,先否定,后肯定,突出文武大臣“平常”但忠心为国的形象。(3分)
    细则:答出关系1分,解说每点1分。
    (二)
    20.这种由植物根茎加工而成的咸菜,吃起来脆爽开胃,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像黛玉这样食欲不佳的人,拿来佐餐最是合适。(①语序不当,“由加工植物根茎而成”改为“由植物根茎加工而成”。②赘余,去掉“的食物”。)
    21.①它还有许多五花八门(很接地气)的别名 ②对她虚弱的体质也颇有好处(每空2分)
    22.示例:【环境类】潇湘馆 竹子(2分) 竹子的风骨映射林黛玉的神韵:风姿卓越,坚韧挺直;外直中通,聪慧率真;超然独立,孤标傲世。(2分)【情节类】群芳开夜宴 湘云对海棠海棠内化了史湘云的人格:艳无俗姿,洒脱不羁;生命力顽强,看淡离散。
    细则:环境与物或人与物对应正确给2分,分析形象、性格或命运给2分。
    四、
    23.
    参考立意:“审势”应立足当下,放眼长远,适时回顾。 “势”随时可能转化,既要度势,还要抓准契机。
    细则:本次作文平均分预估为43分。作文不能只对“势”作简单的陈述、描述,重点应该放在“审势”“度势”上,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与统观全局的视野。要综合运用论证方法,能够对所举事例作深入的动态化的分析。作文阅卷标准参照高考评价标准。

    相关试卷

    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文件包含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docx、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沈阳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模语文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2023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模语文试卷+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试卷pdf、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答案pdf、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