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教学设计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一节 走进微观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一节 走进微观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走进微观
主备人
小组成员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大致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了解物质世界的大致尺度。
【学业要求】
1、知道常见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2、知道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4、能关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教材分析】
本节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的第一节,本章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使学生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将微观世界和宇宙联系在一起,给出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数量级;并将目前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而这种探索也是渐进的。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物理课学习,学生已学习了声、光、力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了自然界的一些常见物质和自然界的一些常见物理现象,这些都是本节课的认知基础。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模型法、对比归纳法等。这为本节课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基础。另外,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所以,对于本节课“微观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科学思维】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历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科学世界观.
【科学探究】
通过图片展示、数据对比、类比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对宏观物质的尺度有大体的了解,原子的构成以模型法为主,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及特征。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微观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环节及意图】
情景引入(激发兴趣)→旧知复习(体现递进)→新知探究(方法引领)→小结评价(体现能力)……→课后小结(大概念统领)→任务评价(体现成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要点
备注
【环节一】
章节引入
【环节二】
引入课题
【环节三】了解自然的尺度
【环节四】
探索物质的组成
【环节五】
探索微观粒子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PPT展示图片
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们的组成,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思考:那么,我们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活动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索
阅读课本P278-P28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我们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2.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最远和最近的距离是多少?
3.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为什么?
4.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什么?
5.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最早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颗粒命名为什么?后来人们发现分子也有结构,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
6.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7.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完成下表
活动三:交流合作、构建新知
我们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答:我们周围的一切,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2.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最远和最近的距离是多少?
答:人类能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已到达1026 m的宇宙深处,最小的尺度已深入到了10-19 m的微观领域.
3.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为什么?
答:四元素说。
4.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什么?
答五行说。
5.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最早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颗粒命名为什么?后来人们发现分子也有结构,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分子;原子。
展示原子核结构示意图,进行小组间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6..分析上述三图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可分为质子和中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
7.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完成下表。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
对给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观察、思考并回答。
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内容。
让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阅读,学生了解物质的尺度;
通过阅读,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通过阅读并梳理,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历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评价补充等环节,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三节 探索宇宙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第三节 机械效率教案设计,文件包含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docx、第2课时机械效率的测量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十章 功与机械能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