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04077/0-17363063872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04077/0-173630638725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604077/0-17363063872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分)物理学中,实验与理论密不可分,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为理论提供依据和验证,而理论则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解释,提炼出普适规律并对新的现象做出预测。在对原子物理的不断探索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精确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B.德布罗意最早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并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C.康普顿在研究光的散射时,从动量的角度解释了光的量子化
D.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获得一种穿透性极强的中性粒子流,为原子核模型理论提供重要的证据
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然后神舟十八号飞船与离地面高约390km的天宫实验室对接,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经过一系列航天实验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八号飞行高度很高,在研究其对接时可以视作质点
B.“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是时间间隔
C.神舟十八号飞船飞行的路程约为390km
D.中国人登月后可以验证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
3.(4分)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盖革、马斯登一起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如图所示,某同学描绘了几个α粒子穿过金箔前后的可能轨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早于贝克勒尔发现了α射线
B.通过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
C.轨迹d的大角度偏转不可能出现
D.轨迹b、c的大角度偏转可能出现
4.(4分)钠的放射性同位素Na静止在匀强磁场中,某时刻一个Na原子核发生核反应,仅产生的两新粒子(分别标记为1、2),沿垂直磁场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如图所示,两粒子的速率为v1、v2,电荷量为q1、q2,轨迹半径为r1、r2,两轨迹半径比为r1:r2=12:1。下列关于该核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为裂变反应
B.该核反应为α衰变
C.两粒子的电荷量之比q1:q2=1:12
D.两粒子的速率之比v1:v2=12:1
5.(4分)汽车工程学中将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k,急动度k是评判乘客是否感到舒适的重要指标。一辆汽车从静止启动过程中的急动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当t=0时,a=0。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s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B.9s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
C.6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2m/s
D.9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8m/s
6.(4分)2023年,中国锦屏山地下2400米实验室投入使用。厚实的大理石岩体能隔绝大部分宇宙辐射,同时使用多层材料屏蔽岩石自身散发的放射性氡气。静止的氡原子核自发衰变为钋原子核,同时放出一个粒子X。核的平均结合能为E1,核的平均结合能为E2,粒子X的平均结合能为E3。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动能,粒子X的动能为Eₖ,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衰变过程放出的粒子X为β粒子
B.10个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剩余5个
C.粒子X的动能,
D.该反应的质量亏损为
7.(4分)如图所示,一个完全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水平固定放置,球心为O。一根光滑、质量分布不均匀的金属棒静止放在碗中,底端与碗底部A点接触,另一端靠在碗边缘B点。金属棒在碗中部分AB的长度为1.6R,则金属棒的重心到B点距离为( )
A.0.6RB.0.7RC.0.8RD.0.9R
(多选)8.(4分)在室内通过如图所示方式用绿植进行装饰,质量为M=2.4kg的绿植通过光滑的挂钩挂在轻绳上。长L=1m的光滑轻绳的一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Q点,另一端悬挂于竖直墙上的P点,P、Q两点到墙角O的距离分别为OQ=0.6m,OP=0.3m,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重力加速度g=10m/s2,为确保轻绳不断裂,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P点向下移动0.3mB.Q点向右移动0.3m
C.给绿植浇水0.7kgD.给绿植浇水0.9kg
(多选)9.(4分)利用一种光照射如图甲所示的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坐标轴截距分别为I0和U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图甲中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在aO之间时,能测得饱和光电流
B.当图甲中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在aO之间时,能测得U0
C.该光的频率为
D.该光子的能量大于eU0
(多选)10.(4分)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产生了放射性同位素,首先发现了人工放射性物质,此后人工放射性物质得到广泛应用,则被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已知的半衰期为8天,其衰变方程为。病人口服药剂中I放射强度为每秒n次,药剂被全部吸收后,迅速集中到甲状腺,然后通过32天全部代谢到体外。假设代谢过程是均匀的,口服药剂后第17天对病人甲状腺进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集到放射强度约为每秒次
B.进入人体后,由于化学反应导致半衰期发生变化
C.该β衰变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电子发射产生
D.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该检测的衰变涉及弱相互作用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8分)实验室使用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提供了下列实验器材:
A.8V以下低压交流电
B.220V交流电源
C.弹簧测力计
D.天平
E.刻度尺
F.秒表
(1)以上器材中,本实验需要的器材是 。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依次取计数点A、B、C、…,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1个点未画出,其中x1=0.76cm,x2=1.38cm,x3=2.02cm,x4=2.63cm,x5=3.26cm,x6=3.87cm。(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①打计数点D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D= m/s;
②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
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低于50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测量出来的速度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12.(8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知道每根长50m、横截面积为400cm2的新悬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由于悬索很长,抗断拉力又很大,直接测量很困难,于是同学们取来了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同学们猜想悬索所受拉力F与其长度L、横截面积S及伸长量x均有关,经过充分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最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以上实验方案采用了 的实验方法。
A.等效替代
B.放大法
C.微元法
D.控制变量
(2)对比各样品的实验数据可知,悬索所受拉力F与其长度L、横截面积S及伸长量x的函数关系为F= (用k表示比例系数),比例系数k= 。
(3)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则悬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N。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4分。
13.(10分)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圆满成功发射,并计划逐步实现登月。为实现软着陆,在降落过程中通过火箭助推器使着陆器减速下落。假设某段时间内着陆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其连续经过A、B、C三点,已知2BC=AB,AB段的平均速度是4m/s,BC段的平均速度是2m/s。求着陆器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
14.(16分)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其倾角α=37°,质量M=10kg。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绳OB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质量mQ=6kg的小球Q,另一条绳OA受外力F处于水平,并使OB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并且P、Q均保持静止。现将绳OA从水平方向开始逆时针缓慢旋转,且保持结点O静止,直到F减到最小,该过程斜面保持静止,期间物块P恰不与斜面发生相对滑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s37°=0.8,求:
(1)物块P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2)斜面体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最大值与方向;
(3)斜面体受到地面支持力的最小值。
15.(18分)武汉大桥是1957年建成的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主桥长L=1155m。某次由于交通管制,将汽车拦停在了桥头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假设汽车车长均为l1=4m,前车尾部与后车头部之间距离均为d=2m。一辆长l2=128m的列车抵达武汉,以v0=5m/s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当列车车头恰与轿车头部平齐时(如图所示),汽车交通管制解除,汽车开始以a=1m/s2的加速度启动过桥,汽车的最大限速为72km/h。
(1)求第一辆汽车与列车完成错车的时间;
(2)求在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前,与列车完成错车的汽车辆数;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现假设解除交通管制时,第一个司机滞后。Δt=0.20s启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以前一辆车滞后Δt=0.20s启动汽车。在该情况下,在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前,同时在列车驶离桥头前,总共有多少辆车能与列车完成错车?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分)物理学中,实验与理论密不可分,实验通过观察和测量为理论提供依据和验证,而理论则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解释,提炼出普适规律并对新的现象做出预测。在对原子物理的不断探索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精确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B.德布罗意最早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并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C.康普顿在研究光的散射时,从动量的角度解释了光的量子化
D.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获得一种穿透性极强的中性粒子流,为原子核模型理论提供重要的证据
【答案】C
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然后神舟十八号飞船与离地面高约390km的天宫实验室对接,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经过一系列航天实验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八号飞行高度很高,在研究其对接时可以视作质点
B.“2024年4月25日20时58分57秒”是时间间隔
C.神舟十八号飞船飞行的路程约为390km
D.中国人登月后可以验证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无关
【答案】D
3.(4分)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盖革、马斯登一起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如图所示,某同学描绘了几个α粒子穿过金箔前后的可能轨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早于贝克勒尔发现了α射线
B.通过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
C.轨迹d的大角度偏转不可能出现
D.轨迹b、c的大角度偏转可能出现
【答案】B
4.(4分)钠的放射性同位素Na静止在匀强磁场中,某时刻一个Na原子核发生核反应,仅产生的两新粒子(分别标记为1、2),沿垂直磁场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如图所示,两粒子的速率为v1、v2,电荷量为q1、q2,轨迹半径为r1、r2,两轨迹半径比为r1:r2=12:1。下列关于该核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为裂变反应
B.该核反应为α衰变
C.两粒子的电荷量之比q1:q2=1:12
D.两粒子的速率之比v1:v2=12:1
【答案】C
5.(4分)汽车工程学中将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k,急动度k是评判乘客是否感到舒适的重要指标。一辆汽车从静止启动过程中的急动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当t=0时,a=0。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s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B.9s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
C.6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2m/s
D.9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8m/s
【答案】C
6.(4分)2023年,中国锦屏山地下2400米实验室投入使用。厚实的大理石岩体能隔绝大部分宇宙辐射,同时使用多层材料屏蔽岩石自身散发的放射性氡气。静止的氡原子核自发衰变为钋原子核,同时放出一个粒子X。核的平均结合能为E1,核的平均结合能为E2,粒子X的平均结合能为E3。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动能,粒子X的动能为Eₖ,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衰变过程放出的粒子X为β粒子
B.10个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剩余5个
C.粒子X的动能,
D.该反应的质量亏损为
【答案】C
7.(4分)如图所示,一个完全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水平固定放置,球心为O。一根光滑、质量分布不均匀的金属棒静止放在碗中,底端与碗底部A点接触,另一端靠在碗边缘B点。金属棒在碗中部分AB的长度为1.6R,则金属棒的重心到B点距离为( )
A.0.6RB.0.7RC.0.8RD.0.9R
【答案】D
(多选)8.(4分)在室内通过如图所示方式用绿植进行装饰,质量为M=2.4kg的绿植通过光滑的挂钩挂在轻绳上。长L=1m的光滑轻绳的一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Q点,另一端悬挂于竖直墙上的P点,P、Q两点到墙角O的距离分别为OQ=0.6m,OP=0.3m,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重力加速度g=10m/s2,为确保轻绳不断裂,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P点向下移动0.3mB.Q点向右移动0.3m
C.给绿植浇水0.7kgD.给绿植浇水0.9kg
【答案】AC
(多选)9.(4分)利用一种光照射如图甲所示的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坐标轴截距分别为I0和U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图甲中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在aO之间时,能测得饱和光电流
B.当图甲中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在aO之间时,能测得U0
C.该光的频率为
D.该光子的能量大于eU0
【答案】BD
(多选)10.(4分)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产生了放射性同位素,首先发现了人工放射性物质,此后人工放射性物质得到广泛应用,则被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已知的半衰期为8天,其衰变方程为。病人口服药剂中I放射强度为每秒n次,药剂被全部吸收后,迅速集中到甲状腺,然后通过32天全部代谢到体外。假设代谢过程是均匀的,口服药剂后第17天对病人甲状腺进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集到放射强度约为每秒次
B.进入人体后,由于化学反应导致半衰期发生变化
C.该β衰变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电子发射产生
D.核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核力,该检测的衰变涉及弱相互作用
【答案】AD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8分)实验室使用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提供了下列实验器材:
A.8V以下低压交流电
B.220V交流电源
C.弹簧测力计
D.天平
E.刻度尺
F.秒表
(1)以上器材中,本实验需要的器材是 BE 。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依次取计数点A、B、C、…,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1个点未画出,其中x1=0.76cm,x2=1.38cm,x3=2.02cm,x4=2.63cm,x5=3.26cm,x6=3.87cm。(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①打计数点D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D= 1.2 m/s;
②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a= 3.9 m/s2。
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低于50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测量出来的速度比实际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BE;(2)1.2;3.9;(3)偏大。
12.(8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知道每根长50m、横截面积为400cm2的新悬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由于悬索很长,抗断拉力又很大,直接测量很困难,于是同学们取来了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同学们猜想悬索所受拉力F与其长度L、横截面积S及伸长量x均有关,经过充分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最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以上实验方案采用了 D 的实验方法。
A.等效替代
B.放大法
C.微元法
D.控制变量
(2)对比各样品的实验数据可知,悬索所受拉力F与其长度L、横截面积S及伸长量x的函数关系为F= k (用k表示比例系数),比例系数k= 2×1010N/m 。
(3)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则悬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6×104 N。
【答案】(1)D;(2)k;2×1010N/m;(3)1.6×104。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4分。
13.(10分)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圆满成功发射,并计划逐步实现登月。为实现软着陆,在降落过程中通过火箭助推器使着陆器减速下落。假设某段时间内着陆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其连续经过A、B、C三点,已知2BC=AB,AB段的平均速度是4m/s,BC段的平均速度是2m/s。求着陆器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着陆器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5m/s。
14.(16分)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其倾角α=37°,质量M=10kg。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绳OB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质量mQ=6kg的小球Q,另一条绳OA受外力F处于水平,并使OB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并且P、Q均保持静止。现将绳OA从水平方向开始逆时针缓慢旋转,且保持结点O静止,直到F减到最小,该过程斜面保持静止,期间物块P恰不与斜面发生相对滑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s37°=0.8,求:
(1)物块P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2)斜面体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最大值与方向;
(3)斜面体受到地面支持力的最小值。
【答案】(1)物块P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13.5N;
(2)斜面体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最大值45N,方向水平向左;
(3)斜面体受到地面支持力的最小值240.9N。
15.(18分)武汉大桥是1957年建成的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主桥长L=1155m。某次由于交通管制,将汽车拦停在了桥头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假设汽车车长均为l1=4m,前车尾部与后车头部之间距离均为d=2m。一辆长l2=128m的列车抵达武汉,以v0=5m/s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当列车车头恰与轿车头部平齐时(如图所示),汽车交通管制解除,汽车开始以a=1m/s2的加速度启动过桥,汽车的最大限速为72km/h。
(1)求第一辆汽车与列车完成错车的时间;
(2)求在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前,与列车完成错车的汽车辆数;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现假设解除交通管制时,第一个司机滞后。Δt=0.20s启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以前一辆车滞后Δt=0.20s启动汽车。在该情况下,在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前,同时在列车驶离桥头前,总共有多少辆车能与列车完成错车?
【答案】(1)12s;(2)29;(3)28。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5/1/8 9:49:05;用户:秦子政;邮箱:13669037329;学号:41037197样品
长度L(m)
横截面积S(cm2)
拉力F(N)
200
400
600
800
伸长量x(cm)
A
1.0
0.25
0.04
0.08
0.12
0.16
B
1
1.00
0.01
0.02
0.03
0.04
C
1
0.50
0.02
0.04
0.06
0.08
D
2
0.50
0.08
0.16
0.24
0.32
E
3
0.50
0.18
0.36
0.54
0.72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D
B
C
C
C
D
样品
长度L(m)
横截面积S(cm2)
拉力F(N)
200
400
600
800
伸长量x(cm)
A
1.0
0.25
0.04
0.08
0.12
0.16
B
1
1.00
0.01
0.02
0.03
0.04
C
1
0.50
0.02
0.04
0.06
0.08
D
2
0.50
0.08
0.16
0.24
0.32
E
3
0.50
0.18
0.36
0.54
0.7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文件包含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pdf、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高二测评卷-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