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阅读专题4】有的放矢:论述的针对性》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阅读专题4】有的放矢:论述的针对性》教学设计,共4页。
有的放矢:论述的针对性【专题解释】联读《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节选)》两篇文章,了解论述针对性的四种意识,学习两篇文章是如何有效地进行论证的,体会其说理艺术。学以致用,面对实际问题,通过微写作的方式显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论证能力。【预习任务】利用表格形式,设置和论述相关的比较项目,梳理两篇文章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写作时间、观点、文体、对象、语言等。通过《反对党八股(节选)》的八条罪状、《拿来主义》1-3段,举例说明两篇文章是如何进行有效论证的。【学习任务】任务一 梳理预习作业,把握论述文针对性的特点1.谜语导入,引出论述文针对性的话题。谜面:上些上些,下些下些;左些左些,右些右些;正是正是,重些重些。打一日常行为。谜底:挠痒痒。导入:挠痒痒的核心是挠准了,挠到位。我们说话、写文章也是这样。一要“挠”准了,就是“有的放矢,论述要有针对性”;二要“挠”到位,就是有效解决问题。2.梳理作业,推导论述针对性的特点。梳理作业论述的针对性具体解读要求:梳理学生的预习作业,推导论述文针对性的四种意识,并进行解释明确:(1)现实意识。关注创作背景,关心文章背后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导向。(2)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顺序。(3)读者意识。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理论上谁都能读,但必须照顾到读者的层次和水平。(4)语言意识。实操层面,如何有效地论证观点是学习的重点。3.比较归纳,提炼有效论证的基本策略。(1)概括性:说理切中要害,表现为整饬的概括语言,这是问题意识的体现。《反对党八股(节选)》对八条罪状的概括简洁有力、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又点出了问题实质。《拿来主义》用诸多的“主义”概括,这些“主义”构成了文章的线索,体现了思考的逐步深入,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力生动。(2)讽刺性:批判现实,揭露丑态,幽默本身就包含着讽刺意味。《反对党八股(节选)》的戏拟,就是一种文字的模仿,题目“党八股”是个生造词,充满了讽刺性,一看即知。为了勾勒党八股人士的形象,运用了活泼的、接地气的语言形式《拿来主义》的反语,简练传神地勾勒出滑稽可笑的形象。任务二 实战演练,巩固论述针对性的四种意识1.观看视频,熟悉论述针对性的四要素。视频:央视公益广告《节约无小事:餐馆篇》。2.写作实践,运用有效论证的基本策略。(1)模仿《反对党八股(节选)》,列举罪状。要求(文字格式):××××,××××。(2)模仿《拿来主义》,写一段驳斥文字。要求具有讽刺性不少于150字。说明:前一任务,旨在通过表达的简洁性,提升概括能力,进一步培养问题的发现能力和本质的挖掘能力。后一任务,旨在通过讽刺性的语言表达,进而强化批判的针对性。学生实例1:故作大方,剩菜倒光。公款报销,菜多为妙。面子主义,浪费随意。挑三拣四,溺爱孩子。学生实例2:中国人向来注重“面子主义”。为了面子而铺张浪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尤其是情侣之间,不点一桌满汉全席而倒掉近一半简直是无法想象,妨碍逛街的打包了的菜饭也被一对对爱美女性所鄙弃——这当然又是为了面子。而若是打着公家报销的旗号,那同事聚餐之时更是要点到餐盘近乎溢出桌面;有时大人惯纵孩子时也会如此点菜,至于剩下多少菜,似乎不在考虑范围内。从前的“粒粒皆辛苦”,似乎到现在变得一文不值,毕竟饭菜早不稀缺,似是可以不必节约了,这又是情有可原的。任务三 拓展训练,巩固有效论证的策略1.从现实中发现问题。要求:结合上述视频资源,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明确:声音和画面传递的不同信息,代表着说出来的话和心里想说的话,媒介的表达方式同时还提供了思维的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追寻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动机。2.在表达中修改完善。追问1:换个思路,列举罪状。例如从浪费的根源出发思考:前三者都是面子问题,第四是溺爱问题。实际是两条罪状。视频有四个场景,列举四条罪状是不假思索的套用;若改为两条罪状,则是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针对性更强,更能接触到问题的本质。追问2: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你如何看待第三、第四两个场景?明确:场景三中给出了解决方法,打包。但是,这是事后的方法。场景四的根本问题是父亲没有给予孩子点餐权利。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交给孩子,这样浪费的问题根本不会出现。这是站在预防的角度看问题。追问3:四个场景在探讨节约时,还在探讨什么问题?明确:场景一,爱情观;场景二,公款吃喝;场景三,朋友交往;场景四,教育问题。这些都是在“节约”这个话题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内涵,使问题的讨论更有效、更深入。3.课堂小结。本课的目的是通过课文学习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通过微写作训练从合适的角度、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进一步提升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现实意识最早发布于2012年初,现在为何又大量播放?明确:发生疫情的特殊时刻。选题的价值,现实意义。问题意识节约。透过现象看本质,产生的原因是个好的切入点。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读者意识公益广告,四个代表性场景,生活中常见,容易引起共鸣。目的是“治病救人”,语气要委婉,立场则应该坚定。语言意识语言精练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声音和画面形成对比(视频的媒介特点)。有效表达,让人接受,实际写作中最重要的训练板块。场景一女:菜是不是点得太多了?男:没事儿,一点儿也不多!多点菜,显得我大方场景二男1:你看你这,太客气了,你点了这么多的菜!男2:嗨——老朋友,难得一聚!反正公款报销场景三女1:吃了那么多,我们打包吧!女2:嗨,不用啦!打包多没面子啊场景四男1:我不喜欢吃这些菜,我要吃我自己喜欢吃的!男2:好好好,服务员,快拿菜单来!小孩子么,高兴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