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16*《赤壁赋》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16*《赤壁赋》名师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16*《赤壁赋》名师教学设计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  16*《赤壁赋》名师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能对标,课文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文内容分析】
    一、层次、内容
    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入狱的苏轼获释,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两篇游记,即《赤壁赋》(也称《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所游的黄州赤壁,并非“赤壁之战”的赤壁。作者只是游览时触景生情,借“赤壁”一题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宇宙的感悟。
    文章第1段写作者与友人夜游赤壁的情景。他们“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沐清风白露,赏月色天光,情兴生发,信口吟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月亮皎洁升起,如同俏丽美人。与诗中“月出”相呼应的,是作者所见的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又借诗中“月如美人”的描写,引出下一段作者自作之歌:“望美人兮天一方。”诗中景与眼中景圆满契合,情感自然流泻,文句一气呵成。“徘徊”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开阔的景象也使人心胸舒畅,无拘无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越过那茫茫的江面,好像凌空驾风而行,恍惚间仿佛离开尘世,超然独立;又像生出翅膀,飞升成仙。江水浩渺,心胸广阔,作者泛舟畅游之乐自笔下泉涌而出。这一段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以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纵歌的欢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作者饮酒而乐极,扣舷放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几句整合了《月出》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作者歌中的“美人”与屈原笔下的“美人”意象类似,都是个人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这样扣舷放歌是想抒发自己思“美人”而不得见的失意与怅惘,同时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也得到了具体化。怀美人而不见,苏子本已有些失落和哀伤,又有客吹奏洞箫为作者的歌声伴奏,箫声凄婉哀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也使苏子的感情陡转,由乐入悲,文气随之跌宕。
    第3段,写客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由景入事,主问客答。先引《短歌行》诗句,问:“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中的山水环绕,一片苍翠,问:“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紧接着回顾历史,连用短句,写当年曹军沿江而下,战船相连,旌旗蔽空,攻占江陵的盛况。
    写盛况是为后面的生命之叹张本:当时面对大江饮酒,横执长矛吟诗,堪称“一世之雄”的曹操,现在又在哪里呢?连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于是客认为,他们现在正过着像浮游、粟米一样的渺小生活——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麋鹿为友,划着小船,举杯相邀。因而慨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永流,渴望与神仙共游,希冀与明月同存。但客也知道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只能通过箫声表达内心的悲苦。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这也是苏轼借客之口表露自己思想中消极的方面。这一段的主客问答,使文章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
    第4段是苏子针对客之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表达自己的见解。苏子承接前文客所说的“江水”“明月”,以二物继续作比,认为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意谓水在流淌;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如果从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既然同样永恒,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而后,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阐发。江上清风有声,山间明月有色,闻之则为悦音,见之则为佳色。江山风月都是长存的,它们都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为作者与友人共同享受。这段话集中表达了作者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且不把问题绝对化。这也是他身处逆境却仍豁达超脱、随缘自适的原因所在。他能从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观点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大家在舟中饮酒尽欢,兴尽睡去,竟不知天色渐明。这一段再写游赏之乐,与开头照应,再次将读者引入到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艺术特色
    这篇作品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运用自如。写景时,景物清爽开阔,令人神往;抒情时,情思幽渺畅达,淋漓尽致;说理时,景随性生发,寓理趣于景物描写之中,将抽象道理赋予具体形象,让说理变得生动自然。
    文章情感起伏变化的脉络非常清晰。先写清风明月之美,表现出玩赏之乐;再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中的苦闷与悲伤;继而对“变与不变”的辩证哲理进行阐释,以此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最后归于旷达乐观,展示出作者的胸襟豁达,境界超迈。其中,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中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沉沦于个人愁怀,而是主动丢开思想包袱,以江水明月作比,从庄子的哲学中寻找人生之路,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了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色彩。
    行文中偶散结合,错落有致,挥洒自如,犹如行云流水,极尽变化,既有整饬之美,又有通达流转之妙。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声调铿锵和谐,增强了文章的音乐美
    【学情整体分析】
    从任务群的角度来说,本单元并非“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在教材中出现的第一次,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都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在教材中的体现。学生对“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方式方法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具备一定的任务操作自主性。
    从人文主题的角度来说,本单元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主题与前两个进行“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单元截然不同,学习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前两单元的学习方法有借鉴意义,但并不能直接复制。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还是会激发学生极高的学习兴趣。
    学情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活动准备】
    一、任务专题设计
    学习“赋”的文体知识,明确“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情、景、理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设计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3.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4.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三、教学策略设计
    《赤壁赋》:将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吊古伤今,也集中体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学会观察和发现自然景物的特点,调动自己的人生积累,尝试用文学的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建议
    合作探究教学法、自主赏析教学法、多维展示教学法,还有___________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解读文中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4.理出写景记游的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5.诵读优美段落,感悟文章遣词造句的艺术功底,品赏作者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难点:
    1.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3.结合写景状物的精彩内容,体味作者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
    六、教学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导入
    教学策略:师生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完成教学任务。建议通过一些图片和视频营造情境,拉近与苏轼的距离。导入环节可以培养学生交流与语境的学科素养。
    导入语一: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教学策略:在特定的语境下展开交流。面对困难,保持豁达的态度。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切实感受苏轼的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
    导入语二: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地躲避还是乐观豁达地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低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导入语三: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诗题材广泛,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导入语四: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走近作者,知人论诗
    苏轼和黄州:苏轼一生最无用世机会的是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正是写于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被贬黄州时,简单地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欣赏作品。
    设计意图:为课堂教学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课文而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被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对理解文章很重要。
    导入语五:
    赤壁的有关话题:介绍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文体简介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二、教学精讲
    教学策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谈话教学,力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或者通过探究作者的成功经验,自然导入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朗读中训练语感、培养美感;在情境中感悟。
    (一)朗读课文——披文入情
    1.这篇课文体裁为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文赋的一般特点;在了解文赋的特点基础上,有助于把握诵读过程中的快慢停顿等节奏,有助于进一步体会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通过几次诵读,学生基本被文本体现的美妙情境所吸引,进入文本营造的特定语境。进入文本,才能进一步赏析和感悟文本。及时强化诵读后的效果,在特定的语境中,整体感知课文基本特点。
    2.倾情诵读,涵泳情致。
    (1)欣赏录音朗诵,聆听体悟,进入境界。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句节奏的缓急和变化。边听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
    (2)指导诵读,辅以《平湖秋月》古曲,营造氛围。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做好准备。
    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并延长;“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读出节奏、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读出情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
    熟读成诵。运用多种方法,如示范朗读,大声齐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找出骈句用心细读。
    3.整体感知:通过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明确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多媒体展示】
    明确 白茫茫的水汽 旷远的样子 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教学策略: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通过讲授巩固提高。增进积累,培养文言语感,提高观察记忆、分析概括的能力。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哀吾生之须臾 (助词,的)
    顷之,烟炎张天 (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耳得之而为声 (代词,它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动词,到)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名词,与“上”相对)
    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介词,在)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介词,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介词,对于)
    设计意图: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在弄清语法的基础上理解词义,分析和判断文言句式。积累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文言文的解释推断能力,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研读课文——品情明理
    1.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多媒体展示】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
    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教学策略:在老师问题的启发下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和质疑的习惯。不断调整和改进,提升教学智慧、优化教学设计,有效地促进教学的进步。
    2.深度阅读、品情析理
    第1段交代了哪些记游的要素?这些要素对后文的展开有何作用?
    学科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文言文语感训练;结合情境回答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讨论。感受作者的情感;评价写法。弄清段落之间的关系;弄清“景”“情”之间的关系;根据表层义领会深层义。
    3.如何解读作者对于“水”和“月”的议论?
    明确 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从“变与不变”的角度说理,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地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工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它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4.以“喜”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明确 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反衬,用“杯盘狼藉”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语句,深度解读;针对具体问题讨论交流;弄清“景”“情”“理”的关系;多角度看问题。体会和评价辩证思考的理性美;感受比喻等修辞之美。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迁移内化
    教学策略:教师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师生、生生之间展开讨论。借助专著和专题文章研读苏轼。把苏轼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通过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在语言实践运用中引导模仿,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读一读,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明确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风波》,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注意《定风波》的下阕,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2.延伸思考讨论: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种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明确 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设计意图:从多篇作品中提取指定信息,深度理解苏轼的思想。借助阅读积累分析文本,解读生活,评价作者,泛读、速读、圈点勾画等读书方法的熟练运用。课外文学作品的批判赏析,促使情感和能力同步内化完善。
    三、板书设计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第14课 故都的秋/郁达夫
    荷塘月色/朱自清
    学习理解能力:
    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
    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1.赏析写景散文中的意境,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点。
    2.史铁生身残志坚的事迹在高考高分作文中常被引用。
    3.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活用,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设考点。
    4.景、情、理的关系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常出现的考点。
    5.散文(记叙文)写作。
    第15课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第16课 赤壁赋/苏轼
    登泰山记/姚鼐
    文言词
    今义
    古义
    白露横江
    二十四节气之一
    凌万顷之茫然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女
    段落概括
    段落分析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景: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情:飘飘欲仙。
    作用: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景:箫声。
    情:悲凉。
    写法:比喻。
    作用: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事:主客问答、抚今追昔。
    情:悲从中来。
    理: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理: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的江水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相关教案

    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桐城派,简介文章,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能对标,课文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能对标,课文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