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浙教版信息科技八年级 下册教案+课件+作业+素材
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人工智能应用一等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2课 人工智能应用一等奖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对象分析,方法策略,教学流程,人机博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人工智能在身边》第 2 课。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在之前的课程当中,通过人工智能起源及发展过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工智能,感受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机器翻译、无人驾驶和人机博弈内容等人工智能应用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感受人工智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对下一节课人工智能三大技术基础的学习具有奠基作用。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在之前的课程当中,他们已经学习了人工智能起源及发展过程等等,感受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对人工智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身边的人工智能应用,体会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帮助人们以更便捷的方式投入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2.通过机器翻译、无人驾驶和人机博弈内容等人工智能应用的学习,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感受人工智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
四、方法策略
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实验探究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学生的合作学习、深入思考和感受来展开。
五、教学流程
(一)体验与思考
(二)探究与学习
(四)小结延伸
教学重难点
核心素养指向
重点:了解机器翻译、无人驾驶和人机博弈内容等人工智能应用
难点:初步探索应用中体现的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及技术基础
【信息意识】:了解人工智能对信息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 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
【计算思维】: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人工智能。根据学习与生活需要,合理选用人工智能,比较使用人工智能和不使用人工智能处理同类问题效果的异同。
【信息社会责任】:通过体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合理地与人工智能开展互动,增强自我判断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今人工智能应用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经济和社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应用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能听、能说、能看、能写、会思考、会学习和会行动等方面。
本环节以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一、机器翻译
1.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翻译场景
机器翻译是以自然语言理解为核心的一门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算法将一种自然语言(源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的过程、技术和方法。
【活动一:中文译英文】
交流反馈机器翻译与人类翻译。
二、无人驾驶
1.播放视频。
2.小组查询资料
【活动一:无人驾驶连连看】
三、人机博弈
1.与同桌小伙伴进行“井子棋”游戏活动。
2.与AI进行“井子棋”游戏活动。
3.下“井子棋”时,在先手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不败?将你的策略填入下表。
【活动三:人机博弈-井子棋】
反馈交流,不败策略。
1.让学生从“场景分析-原理认知-原理探究”的学习路径进行探究。
2.实践任务的设计期望能达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3,鼓励学生思考并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堂小结
2.延伸拓展
AI给人类带来的无限可能。
以学生的视角总结本课,体现以生为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八年级下册第13课 智能物联系统的硬件搭建精品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3)八年级下册第11课 物联网数据的特点精品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八年级下册第8课 人工智能中的算法获奖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对象分析,方法策略,教学流程,预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