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名师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8272/0-17363929108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名师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8272/0-1736392910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名师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8272/0-17363929109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名师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8272/0-173639291092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名师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8272/0-173639291096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名师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8272/0-173639291099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名师教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8272/0-173639291103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名师教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608272/0-173639291106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学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背诵《短歌行》,诸葛亮,4引导评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疏通文意——由象入境明主旨
理解鉴赏——探究写法识匠心
引导读懂诗歌作品,把握诗中情感,体察曹操的生命追求。
引导体会《短歌行》所体现不同的人生追求、语言风格、表达技巧。
指导运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阅读探究方法。
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说到三国英雄,我们会想到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上述固然是英雄,但不能忽略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同时,他又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学习《短歌行》来走近曹操。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
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
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告诉众将说:“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接着,他唱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疏通文意 由象入境明主旨
1.以“曹操的身份” 大声自读全诗2.释题——“短歌行”
根据《古诗》的“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乐府题解》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1)我们讨论一下,从全诗来看,大家认为哪个字可以用来做全诗的“诗眼”呢?
3.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2)全诗当中反复出现一个“忧”字,那么诗人的心中究竟在“忧”什么?
先看清文章层次,然后概括“忧”的原因。
第一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第二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人生易逝和雄心壮志的矛盾;生命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比照,常常让多愁善感的文人叹息不已。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
(3)如何看待作者这种“忧”的生命态度?这种态度在古诗词中比比皆是,试举几例。
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建功立业。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
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深切体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
李白有着“莫使金樽空对月”“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放浪漫;苏轼既有着“把酒问青天”的豪放洒脱,也有着“一樽还酹江月”的无奈;李清照有着“沉醉不知归路”的欢乐与温馨,也有着“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沉哀凄苦;杜甫曾唱出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心曲,也有“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沉痛……由此可见,中国的诗酒文化源远流长。
(5)“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志在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为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历经坎坷,又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为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发出了人生短暂之叹,这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是渴望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英雄之叹,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间干一番大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1.哪些诗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这些诗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理解鉴赏 探究写法识匠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
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
表达诗人期待贤者的热忧。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史记·鲁周公世家》
诗人以周公自比,表现了求贤若渴的雄心。
2.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效果。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将贤者喻为高空的明月,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让人生“忧”。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中将乌鹊难以择枝的情景喻指贤才无所依托。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贤才越多越好。
3.这首诗开头和结尾的情感基调有何不同?这样安排体现怎样的匠心?
诗作以消极地感叹时光流逝,忧自己功业未建开头,最后转折,抒发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抑扬低昂,反复咏叹,大大增强了抒情效果。
4.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的思想感情?
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苦短之叹。
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疏通文意因象入境,深入理解鉴赏评价,教学目标,背诵并默写,杜甫笔下的飞鸟,毛泽东笔下的飞鸟,王维笔下的飞鸟,学习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优秀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建安风骨,英雄的慷慨悲歌,精读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优质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71《短歌行》曹操pptx、《短歌行》同步练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