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寒假专项提升学习资料
1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寒假专项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1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寒假专项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篇目精选,专项练习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观潮》片段
原文: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赏析:
这段描写按照潮来前、潮来时的时间顺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潮来前,通过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以及人们的反应 “人声鼎沸”,侧面烘托出大潮即将到来的气势,引发读者的期待。
潮来时,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浪潮比作 “白线”“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生动地描绘出潮水由远及近的形态变化,从 “一条白线” 的初现,到 “横贯江面” 的壮阔,再到如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的汹涌澎湃,让读者如临其境。同时,“山崩地裂” 一词形容潮声,夸张地表现出潮水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
常见考点:
内容理解:如 “潮来前江面的景象是怎样的?”,考查学生对文本细节的捕捉能力,答案为 “江面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修辞手法:要求分析文中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例如 “文中把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是形象地写出了浪潮汹涌奔腾、气势磅礴的特点,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潮水的壮观。
写作顺序:提问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旨在让学生明确作者以时间顺序,从潮来前、潮来时进行描述,培养学生对写作顺序的敏感度。
《爬山虎的脚》片段
原文: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没有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脚拉一把,它就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赏析:
这段文字先细致描写了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变化,从 “嫩红” 到 “嫩绿”,展现出其生长过程中的生机与活力。对长大叶子的描写,“绿得那么新鲜”“一顺儿朝下”“铺得那么均匀”,突出了叶子的鲜嫩、整齐,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
在介绍爬山虎的脚时,作者巧用比喻,将细丝比作 “蜗牛的触角”,把爬山虎的脚比作 “蛟龙的爪子”,既形象地描绘出其形态特征,又使文字充满趣味。同时,详细描述了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变化以及攀爬过程,如 “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脚拉一把,它就紧贴在墙上”,让读者清晰了解其独特的攀爬方式,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常见考点:
信息提取:例如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答案是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考查学生从文本中准确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词句理解:提问 “文中说‘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旨在让学生理解此处比喻是为了突出爬山虎脚的形态,像蛟龙爪子一样有力、坚韧,帮助其攀爬。
观察方法:“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能学到哪些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多角度(颜色、形态、生长过程等)、细致入微的观察技巧,培养观察能力。
二、专项练习设计
阅读理解
阅读《观潮》片段,回答问题。
① 潮来前,江面的情况是( )
A. 波涛汹涌 B. 风平浪静 C. 白浪翻滚
答案:B
②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潮声比作闷雷滚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潮即将到来时声音的低沉、宏大,让读者提前感受到潮水的磅礴气势,引发读者的期待。
③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答案:按照潮来前、潮来时的时间顺序进行描写。
阅读《爬山虎的脚》片段,回答问题。
①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什么颜色?( )
A. 嫩绿 B. 嫩红 C. 深绿
答案:B
②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答案:把爬山虎茎上长出的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
③ 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简要描述其过程。
答案: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六七根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爬山虎的脚拉一把,它就紧贴在墙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阅读拓展
比较阅读:找出《观潮》和《爬山虎的脚》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相同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如《观潮》把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爬山虎的脚》把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不同点:《观潮》主要按照时间顺序,通过描写大潮来前、来时的景象,重点展现自然景观的壮美;《爬山虎的脚》则侧重于从形态、生长位置、攀爬过程等方面,详细介绍一种植物,突出其生长特性,属于状物类文章。
模仿写作:选择一种你熟悉的自然现象或植物,模仿《观潮》或《爬山虎的脚》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雷雨》
午后,天空突然变得阴沉沉的,乌云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迅速地铺满了整个天空。不一会儿,狂风大作,狂风像一头愤怒的野兽,呼啸着席卷而来,树枝被吹得东倒西歪。紧接着,一道道闪电划破长空,好似利剑劈开黑暗,震耳欲聋的雷声随之而来,仿佛要把天空炸裂。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打在地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天地间仿佛挂起了一道雨帘。没过多久,雨渐渐小了,乌云慢慢散去,天空又恢复了明亮。
同学们,课内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寒假里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让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更上一层楼!遇到难题别慌张,做好标记,开学后一起交流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1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寒假专项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篇目推荐与赏析,专项练习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0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寒假专项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方法指导,重点课文阅读剖析,课内阅读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课内阅读-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专项提升(部编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册课内阅读复习要点,上册课内阅读知识盘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