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阅读专题1】修身与养性:阐释“孔孟之道”》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阅读专题1】修身与养性:阐释“孔孟之道”》教学设计第1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阅读专题1】修身与养性:阐释“孔孟之道”》教学设计第2页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阅读专题1】修身与养性:阐释“孔孟之道”》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阅读专题1】修身与养性:阐释“孔孟之道”》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阅读专题1】修身与养性:阐释“孔孟之道”》教学设计,共6页。
    修身与养性:阐释“孔孟之道”【专题解释】本专题以精读《〈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主,辅以联读《孟子·公孙丑上》(节选)等,管中窥豹,梳理“孔孟之道”的核心理念“仁”,并进一步探讨“仁”与“礼”的关系,尝试辨析孔孟“仁学”思想的差异。【预习任务】1.精读《〈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疏通文言字词,掌握文章内容。2.拓展阅读《孟子·公孙丑上》(节选),学有余力者建议阅读《论语》《孟子》等相关著作。3.借助网络等工具收集相关文献材料,了解“孔孟之道”的相关文化知识,并为“孔孟之道”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解释。4.孔孟对“仁”的认识有何不同?拟写几点你的看法。【学习任务】导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思想、学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因而常被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说,“孔孟之道”就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窗。任务一 觅径1.文本阅读:诵读《大学之道》,结合“知识支架”,尝试小组合作翻译。知识支架: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顶真手法是古典文献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多使用顶真修辞的句子我们都耳熟能详,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顶真手法上递下接,结构紧密,可以使语气紧凑,语意贯通,读来给人和谐流畅之感,具有节律整齐之美。2.提炼概括:《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重要思想的重要著作,《大学之道》提出了“三纲”“八目”,请提炼课文信息填至以下横线处。“三纲”: 、 、 。“八目”: 、 、 、 、 、 、 、 。3.小组讨论:抓住这“三纲”“八目”,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请思考二者在儒家思想中分别侧重哪个方面。“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侧重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也就是可以达成怎样的目标。“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达到“三纲”的措施、方法,也就是如何做去达成目标。4.拓展延伸: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之道》向我们介绍了人生的“进修阶梯”。观察这八个条目,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哪两个方面?你认为其中最根本的是什么?为什么?包括“内修”和“外治”两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文章认为要把“修身”作为根本。因为“修身”是联结“内修”和“外治”的枢纽,它既与前面的“内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又与后面的“外治”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5.任务小结:由此可见,儒家思想非常强调个体的德行修为。因此,“修身”与“养性”是了解“孔孟之道”的途径和角度,更是理解“孔孟之道”的关键与核心。任务二 寻幽1.诵读巩固:古人有“冷看《论语》,热读《孟子》”之说,无论是“冷看”还是“热读”,都要求我们对这些经典要字斟句酌、了解透彻,而细读、熟读正是适宜的方式。请认真诵读《〈论语〉十二章》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提炼概括:“孔孟之道”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我们以两篇文章为依据,管中窥豹洞见“孔孟之道”的精髓。以小组为单位,概括文本的观点并尝试提炼“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作为语录体的《论语》,往往采取孔子与弟子对话的形式,多以零散的片段为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相关主题的整合,或许能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多的收获。3.交流探讨: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呈现小组合作成果。《〈论语〉十二章》中对君子的修养有多方面的论述,有大的方面,也有小的细节;有外在的讲究,也有内在的要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仁”。4.拓展延伸:据统计,在《论语》中“仁”字出现过109次,但对“仁”的内涵有多种表述和阐释。“仁”到底是什么?请结合下面的文字进行理解并概括。(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的内涵深厚,涉及范围广阔,并没有明确、标准的定义,往往针对不同的场合、对象等有不同的说法。它可以具体为一种待人接物的道德品性,又可以发展成一种社会道德的最高境界。一般而言,“仁”即“爱人”,以“孝悌”为根本,具体方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务三 探界1.话题阐释:“仁”虽然是“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但却并非是唯一的思想维度。孔子很早就意识到,单有道德理想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治国安邦、恢复周礼的目的,还必须在社会中形成一股外在的约束力,而“礼”正是这样一种能反映“仁”的外在“边界”。2.厘清概念:我们对于“礼”并不陌生,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我们日常要讲究礼节礼貌。那么在“孔孟之道”中,“礼”到底是什么呢?结合下面的文字进行理解并概括。(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3)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仁”是人格修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那么“礼”就是反映个人修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各种美德的标准和底线。“礼”不仅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更是治国理政的基础,让老百姓有所依从、各安其分,维护等级秩序,保持社会稳定。3.梳理关系:在儒家思想中,“仁”和“礼”是两个重要理念,两者的关系如何?结合下面的文字进行理解并概括。(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则是“礼”的本质,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礼”“乐”不能只重形式,要从内心真正认同;只有“仁”发自内心,才能自觉实践“礼”。“礼”是“仁”的目的和表现,“仁”是“礼”的根本。任务四 分辨1.同中辨异:孔子、孟子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两者同中有异。认真研读《〈论语〉十二章》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谈谈两者在“仁”思想方面的区别。孔子提倡以“仁”为人格修养的理想目标,只是简单提出了“仁”的要求;而孟子则进一步解释了“仁”的来源,提出了人性之所以向善的“四端说”。2.活动探究:从比较的维度去探究“孔孟之道”的“仁”,或许能让我们更全面、深刻、辩证地理解“孔孟之道”的核心思想。以小组为单位,以“孔子和孟子‘仁’学思想的不同为主题,每人完成一次有针对性的即席发言。(学生自由发挥,答案不求统一。)建议:(1)搜集并整理材料。(2)摘录并理解有关语句。(3)探讨并明确角度。(4)整理并连缀成文。点拨:(1)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地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2)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得多。【课外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论语〉十二章》中与欧阳修《朋党论》中的“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意思相仿的一句话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3)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以上三则材料出处不同,论述目的有别,但它们都蕴含着一个类似的道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4.把课内的即席发言整理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论文并相互交流。答案:1.D。(D是意动用法,以……为鉴。ABC是使动用法)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三者都强调了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不能半途而废、功亏一篑,也不可急功近利、急躁冒进。4.略。 篇目概括观点(逐则概括)提炼思想(关键词)《〈论语〉十二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