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阅读专题1】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探究语言背后的意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阅读专题1】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探究语言背后的意味》教学设计,共6页。
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探究语言背后的意味【专题解释】《屈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全文以记为经、以议为纬、以情相贯,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本专题拟通过精读《屈原列传》,联读《报任安书》,在分析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司马迁与屈原深刻的情感共鸣。【预习任务】1.朗读课文3遍,能读准字音,基本了解文章大意。2.重点预习第三节、第八节和最后一节,能够翻译重要的语句,并思考这几段与一般传记语言有何区别。3.拓展阅读《报任安书》,体会司马迁为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学习任务】任务一 寻幽探微,此“志”云何1.司马迁为屈原作传,段落之际,词句之间,充满无限的景仰和深厚的同情。屈原到底何许人也?请认真梳理文本,借用文中的相关词句,补充“屈原人物名片”的相关信息。明确:(1)身份信息: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2)形象特征:①王甚任之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②怒而迁之后: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3)人生经历:任、疏、绌、迁、沉。2.《屈原列传》一文中,屈原常常以众人的对立面而出现。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补充下图,并说一说太史公所悲屈原之“志”究竟为何。明确:如果说屈原与君主楚怀王、楚顷襄王之间,一者存君,一者疏迁;那么屈原与张仪之间,一者存兴楚之志,一者存灭楚之心;屈原与同列,诸如上官大夫、令尹子兰、靳尚等人,一者方正不阿,一者谗谄邪曲;屈原与渔父,一者矢志不渝,一者与世推移。屈原是一个孤独的悲剧英雄形象,他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休戚相关。屈原之“志”是坚贞不屈的人格、存君兴国的理想。全文围绕屈原之“志”展开,以评介《离骚》“推其志”;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以其答渔父之问,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任务二 凝情铺墨,共解“变调”1.杨慎说:“太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其论作《骚》一节,婉雅凄怆,真得《骚》之旨趣也。”凌稚隆评价此文,认为是“太史公变调”。研读文本,请举例说一说文章哪些地方属于“变调”。明确:司马迁为屈原作传,没有像填写履历表般单调地呈现屈原的一生,而是围绕屈原受谗遭贬的不幸遭遇来展开,使人于屈原见疏中识其为人之正道直行,于受黜中见其为文之旨大义远。茅坤说此篇是“以议论行叙事体”。的确,太史公在叙述中,时时加入或长或短的议论性语言,并以反复咏叹的手法,借议论而抒怀,为屈原评传。此类变调主要集中在第三段,既有对屈原写作《离骚》背景、原因、目的的介绍性评价,又从文如其人的角度品评了屈原的品格与心志;第八段在叙述楚国战败、怀王客死的经历之后,得出“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的历史教训,以及“此不知人祸也”的深层原因;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也可看作是司马迁对屈原形象的转述性评价;屈原既死,文章又列举宋玉之徒者,比较中评价屈原刚正不阿的崇高气节;末段“太史公曰”向我们传达了司马迁复杂、矛盾的心情,抒情意味浓厚。2.《屈原列传》一文的语言叙中有议、议中有情,“变调'之中多有寄寓。请仿照下面这位同学的点评,从语言特色的角度赏析这种“变调”,并探究语言背后的意蕴。示例:此处着眼于语言特色的角度,来理解别具一格的“传之变调”,深入感知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及其所倾注的情感。以下三例赏析,可供参考:例1:“夫天者,人之始也……盖自怨生也”,此处以“夫”字开头,引发议论,又以整句形式层层深入,分析“怨”从何来。既“信”且“忠”,却见“疑”被“谤”。一个“穷”字极言屈原之人生困境,“能无怨乎”这一灵魂之问,更道出了司马迁对屈原所遭不公的愤慨,足见屈原爱国之忠贞、品格之高洁。例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此不知人之祸也”,此处以议论行叙述,语言简练概括,议中有情,慷慨激昂。“内惑”与“外欺”呼应,“疏”与“信”对举,“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连用短句,道出不能知人善任,最终自取灭亡的惨痛结局。司马迁痛斥楚怀王轻信奸佞,侧面展现了屈原的远见卓识,怨愤之情、敬仰之意跃然纸上。例3:《史记评议》中说:“赞语凡四转,全以骚赋联合屈、贾,沉挫中有流逸之致。”文章末段的语言抒情意味浓郁,每句为一转,足见其百感交集。一转,感屈原悲剧人生,为其不得志而死感到深深惋惜;二转,司马迁亲临其地,想见其为人,哀伤更甚,潸然垂涕;三转,司马迁读贾生《吊屈原赋》后,更为屈原鸣不平,责其缘何不游诸侯、展才华,何必自沉汨罗:四转,再无责怪意,转而陷入死生、去就的茫然若失中。任务三 寄慨悲歌,“同心”几何1.清代人李元度在汨罗屈子祠的撰联是:上官吏,彼何人?三户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论,能教日月争光。作为屈原“知己”的司马迁,他在写《屈原列传》一文时,似乎已不再是一位客观的叙述者,而是欲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对此,你能否从《报任安书》中找到相应的证据来加以说明?明确: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而遭馋人间之。《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两者处境皆可谓“穷”矣。屈原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报任安书》中“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等语句,也道出了“意有所郁结”的司马迁之怨愤。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感慨自身的不遇,“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两者实同。司马迁由人及己,在《屈原列传》中倾注了自己丰富的情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共鸣。2.有人在“知乎”上提问:前人评论“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屈子与史公究竟“同心”几何呢?根据你的所学,请在“知乎”平台上就这一提问写下你的回答吧!明确:司马迁与屈原有着相似的人生遭遇。同样怀才正直,忠君爱国;同样受谗被疏,面临生死抉择。史公正是要借屈原的“穷”来书写自己的“穷”,正是要借屈原的“怨”来抒发自己的“怨”,正是要借屈原的“幽思”来寄托自己的“幽思”。两者有跨越时空的悲悯,有见疑被谤的不平,有矢志不渝的坚贞,有存君兴国的理想。任务四 浩浩其志,情通千古《屈原列传》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太史公在其中也对屈原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后人对于屈原也多有论及。请你说说以下四处评论是从哪一个角度出发的,你是否赞同。①王逸《楚辞章句序》:“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砥矢,言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②朱熹《楚辞集注》:“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③班固:“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非明智之器”。④颜之推:“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明确:王逸盛赞屈原的忠贞与正直。朱熹肯定屈原的忠君爱国,并认为是仁至义尽。班固指出司马迁认为的屈原之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言过其实,他认为屈原的责怨、忿怼并非明智之举。颜之推同样认为屈原露显自身,显暴君主,过于轻薄。不赞同班固、颜之推的评价。班固、颜之推忽略了屈原忠君爱国的本质,忽略了屈原不畏奸佞、“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而只是关注所谓的“责”“怨”本身。当然这也与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有关。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在这一点上,颜之推亦如此。【课外练习】1.下列选项中,全部用来正面表现屈原忠君爱国的一组是(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逸谄之蔽明也;②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③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④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⑤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⑦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⑦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竟”的意思,并简要说一说“竟”字背后的意味。①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②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③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④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3.以下是李晚芳在《读史管见》中对《屈原列传》的评价。请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补充填写以下空格,使之语意连贯,评价恰当,每处不超过20字。篇首叙 ① ,文情斐然,音节激越;中叙 ② ,言少事赅,比《国策》更为简练;篇末 ③ ,悲愤淋漓,如怨如慕,鹃啼猿啸,听之泪下,忠臣至死,犹系心君国,所谓身死而心不死也,真善状屈子苦衷。通体 ④ (语言特色),声调超迈,亦是《国风》《小雅》之遗。答案:1.B(②⑦是屈原个人高洁品格的体现。⑤令尹子兰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从侧面反映出屈原的忠君爱国。)2.①一说“始终”,一说“终究”;②竟然;③最终,终于;④最终,终于。第一个“竟”有对楚怀王绌屈平,贪而信张仪,终致国境的责备;第二个“竟”中有对楚怀王听信郑釉的愤恨;第三个“竞”中有对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最终容死他乡的慨叹;第四个“竟”字有对楚国由盛而表的悲叹。3.①受谗之故,作《骚》之;②外欺内惑,以致丧师失地,活画出一怀王;③慨君终不悟,己不必生;④以叙事夹议论,一唱三叹出之。“变调”文段赏析要点甲同学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在叙述“王怒而疏屈平”之后,太史公连用一串排比,回环迭出,类似诗歌的重章复沓,抒写胸中不平之气,使人深感屈原幽愤之至深,权臣奸佞之可恨,楚国政治之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