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旺和施莱登运用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是在细胞学说的修正发展中提出来的
C. 细胞学说揭示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D. 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后人经过整理和修正将细胞学说总结为以下几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详解】A、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不是所有生物,A错误;
B、“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是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在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基础上修正和发展得来的,B正确;
C、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没有提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说法,C错误;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而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D错误。
故选B。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事实不支持该观点的是( )
A. 流感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产生下一代
B. 单细胞草履虫能完成运动、摄食、呼吸等生命活动
C. 离体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
D. 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均是由细胞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详解】A、没有细胞结构的流感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产生下一代,体现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即是一个个体,单细胞草履虫能完成运动、摄食、呼吸等生命活动,体现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不符合题意;
C、叶绿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离体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体现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符合题意;
D、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均是由细胞组成的,体现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但是,细胞中元素的相对含量与无机自然界大不相同。下列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
A. Ca、C、O、Mn
B. H、O、K、Mg
C. P、N、C、M
D. N、S、O、Fe
【答案】B
【解析】
【分析】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
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等。
【详解】A、Mn为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A错误;
B、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等,B正确;
C、M为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C错误;
D、Fe为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D错误。
故选B。
4.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氮元素的是( )
A. 乳糖B. 淀粉C. 核酸D. 纤维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核酸的组成元素: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C、H、O、N;糖类的组成元素:C、H、O;脂质的组成元素:C、H、O,磷脂还含有N、P。
【详解】ABD、乳糖、淀粉、 纤维素的组成元素为C、H、O,ABD错误;
C、核酸的组成元素:C、H、O、N、P,含有氮元素,C正确。
故选C。
5.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只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
B. 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都具有器官和系统层次
C.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形成的整体称为一个种群
D. 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所以草履虫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或个体层次,A错误;
B、高等植物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B错误;
C、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形成的整体属于一个群落,C错误;
D、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
故选D。
6. 显微镜是人类的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它被发明之前,人类只能通过肉眼观察研究生物体。显微镜发明之后,人们能够观察到细胞和细胞内部结构,使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下列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B.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C. 要观察人体的神经细胞,需要对神经组织切片制成装片
D. 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视野变小,观察范围变窄
【答案】B
【解析】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暗还需调节反光镜或光圈。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窄,视野也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详解】 A、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否则换成高倍镜后有可能找不到所要观察的物像,A正确;
B、转换高倍物镜之前,不需要升高镜筒,直接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即可观察,若视野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B错误;
C、许多形态相似的细胞及细胞间质形成组织,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组成,所以要观察人体的神经细胞,需要对神经组织切片制成装片,C正确;
D、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放大倍数增大,视野范围变小,观察范围变窄,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D正确。
故选B。
7. 下图为多种生物(或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衣藻有叶绿体,有眼点和能运动的鞭毛,所以衣藻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B. 图示所有细胞或结构都含有DNA和RNA,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C. 蓝细菌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和蓝细菌都没有细胞核,都是原核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衣藻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A错误;
B、图中的新冠肺炎病毒只有RNA没有DNA,也没有核糖体,B错误;
C、蓝细菌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支原体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都是原核生物,C正确;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仍属于真核细胞,D错误。
故选C。
8. 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组成的必要成分,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合水可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化学反应
B. 植物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化常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
C. 微量元素对生物体必不可少,如叶绿素的形成必须有Mg参与
D. 大量追施各种无机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答案】B
【解析】
【分析】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形式两种形态存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结合水是与细胞内亲水性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自由水的生理功能表现在:
①良好的溶剂 ,提供液体环境,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两种水可以相互转变,在新陈代谢旺盛时,结合水可以转变成自由水。
【详解】A、结合水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不参与构成生物代谢过程,自由水可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化学反应,A错误;
B、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化常处于变动之中,当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时,细胞代谢缓慢,抗逆性增强,B正确;
C、Mg属于大量元素而非微量元素,C错误;
D、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量随着生育期的改变而有不同,因此,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无机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D错误。
故选B。
9.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纤维素、淀粉和蔗糖都是植物细胞所需的重要能源物质
B. 淀粉和糖原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其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C. 与葡萄糖相比,等质量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更多
D. 性激素能影响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糖类、脂肪的组成元素C、H、O,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
【详解】A、纤维素、淀粉和蔗糖都是植物细胞含有的糖类,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不是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A错误;
B、淀粉和糖原都是多糖,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B正确;
C、脂肪中含有较多的H,因此与等量的糖类相比,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C正确;
D、性激素属于固醇,具有调节作用,能影响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与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
故选A。
10.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不能合成13种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B. 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一定为蛋白质
C. 蛋白质中有些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有些具有调节功能,如激素
D. 温度过高、过酸和过碱等会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和肽键遭到破坏从而失活
【答案】C
【解析】
【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
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人体内不能合成的8种或9种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A错误;
B、氨基酸含有C、H、O、N等元素,核酸含有C、H、O、N、P,可见,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未必一定是蛋白质,B错误;
C、抗体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抗体能够抵御外来细菌、病毒等抗原物质,具有免疫功能,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C正确;
D、蛋白质在高温、强酸和强碱等条件下会引起空间结构改变,从而失去生物活性,而此过程中蛋白质中的肽键稳定、一般不会断裂,D错误。
故选C
11. 关于下图所示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 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C. 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遗传物质中有5种
D. 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细胞中有8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正确;
B. 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正确;
C. 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遗传物质DNA中有4种,即ATCG,错误;
D. 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所以有8种,即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正确。
12. 关于细胞膜的结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化学分析,证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暗-亮-暗三层结构的静态模型指出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构成
C. 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是不对称分布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1959年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三层结构模型,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的统一结构,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详解】A、欧文顿最初通过观察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进而推断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错误;
B、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成,并把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B错误;
C、人-鼠的融合实验过程中用荧光标记蛋白质,不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C错误;
D、流动镶嵌模型中,蛋白质以镶在、嵌入或贯穿三种状态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可见,蛋白质在磷脂分子中不是对称分布的,D正确。
故选D。
13. 图1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某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的1和2共同组成了该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 图2中靶细胞膜上接受信息分子的结构类似图1中的3
C. 图1中的1是蛋白质,其在细胞膜中的分布是对称的
D. 图2中的A是激素时,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一定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1是蛋白质;2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骨架;3是糖蛋白质,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图2表示内分泌细胞和靶细胞质之间通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A、图1中的是蛋白质,2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即图中的2,A错误;
B、图2中接受信息分子的结构是糖蛋白,即类似图1中的3,B正确;
C、图1中的1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细胞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镶嵌、贯穿或覆盖在表面),C错误;
D、图2中的A是激素时,其合成与分泌过程未必一定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因为激素的化学本质不都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14. 某生物兴趣小组从高等动物细胞中获得某种细胞器,经研究发现该细胞器中含有核酸。下列关于该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器可能是中心体,其仅由两个中心粒组成
B. 该细胞器可能不具膜结构,其形成与核仁有关
C. 该细胞器可能含有色素,可以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D. 该细胞器可能具有双层膜,是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细胞器按结构分,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详解】A、中心体无核酸成分,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因而该细胞器不可能是中心体,A错误;
B、该细胞器来自高等动物细胞且含有核酸,所以该细胞器可能是线粒体或核糖体,其中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而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B正确;
C、含有色素且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叶绿体含有核酸,但高等动物细胞中无叶绿体,C错误;
D、该细胞器可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线粒体,但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不是唯一场所,D错误。
故选B。
15. 下表是不同温度条件下,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流动一圈所用的时间。在0℃和40℃条件下,细胞中的叶绿体基本不流动,细胞形状无明显变化,但其叶绿体由集中分布在细胞膜周围变为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和40℃时植物细胞已经死亡
B. 据表可知,15℃时细胞的代谢活动最旺盛
C. 该实验和鉴定脂肪的实验均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D. 叶绿体的运动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之一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植物细胞和其他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是围绕中央液泡进行的环形流动模式,这种流动称为胞质环流。在胞质环流中,细胞周质区的细胞质是相当稳定的不流动的,只是靠内层部分的胞质溶胶在流动。
【详解】A、0℃时细胞的代谢较微弱,但细胞并没有死亡,A错误;
B、据表可知,27℃时叶绿体流动一圈的时间最短,所以该温度下细胞代谢相对最旺盛,B错误;
C、该实验和鉴定脂肪的实验均需要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C错误;
D、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D正确。
故选D。
16.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C.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D. 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因此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小肠黏膜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组织,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所以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B正确;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C错误;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1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真核、原核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但只有真核细胞中的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B. 动植物细胞中的糖都可做能源物质
C. 低等植物的细胞分裂与中心体有关
D.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但只有真核细胞有生物膜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ATP是细胞的接能源物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
【详解】A、真核、原核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但只有真核细胞中的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原核细胞只有游离的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正确;
B、植物细胞中含有纤维素,属于糖类,但不能做为能源物质,B错误;
C、中心体一般分布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C正确;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而原核细胞没有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因此,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D正确。
故选B。
18. 科学家已知伞藻的伞帽形态主要由假根中细胞核控制的,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了一个嫁接实验,如图表示其中的一组。对此实验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中的另一组应该将乙的伞柄移植到甲的假根上
B. 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假根有关
C. 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
D. 实验表明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由细胞核控制其帽形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由图可知,本实验是将甲的伞柄移植到乙的假根上,则另一组应该将乙的伞柄移植到甲的假根上,A正确;
B、由图可知,伞藻的嫁接实验中伞藻帽的形态和假根保持一致,推测伞藻帽的形态构成主要与假根有关,B正确;
C、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细胞核有关,但不能排出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以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的伞帽形状,C正确;
D、本实验不能直接证明,由细胞核控制其帽形,需要进一步验证,D错误。
故选D。
19.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 )
A. ①为核仁,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①较大
B. ②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
C.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D. ③是核膜,有双层,把核物质和细胞质分开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②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③为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详解】A、①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形成场所,因此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①较大,A正确;
B、②是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其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B正确;
C、细胞核中存在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库,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错误;
D、③是核膜,为双层膜,把核物质和细胞质分开,其上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C。
20. 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可产生特定的显色反应
B. 脂肪检测时滴加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洗去浮色
C. 高倍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时,可以看到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
D. 用黑藻叶片作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时,需要染色才能观察清晰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A、高温处理的蛋白质的肽键都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能够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据此可鉴定蛋白质的存在,A正确;
B、脂肪检测时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是为了洗去浮色,这样可以防止染色剂本身的干扰,便于观察,B错误;
C、高倍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时,不能看到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线粒体的双层膜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C错误;
D、叶绿体本身有颜色,在用黑藻叶片作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时,不需要染色即可观察清晰,D错误。
故选A。
21.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中进行了3次观察,采用了自身对照的方法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进行实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无色内表皮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其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因此当质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进而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外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实验中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原因是由于其中有成熟的大液泡,且大液泡有颜色,便于观察。
【详解】A、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共进行了3次观察,第一次是为了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最初的位置关系,第二次是将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后进行的观察,目的是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第三次是将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置于清水中,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该实验中采用了自身对照的方法,A正确;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反而可以作为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参照物,B错误;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中细胞液浓度有差别,因此,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进行实验,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正确;
D、紫色洋葱鳞片叶无色内表皮细胞也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其中也有成熟的大液泡,因而也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D正确。
故选B。
22. 下列有关渗透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细胞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一定相等
B. 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C. 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D. 低温能影响水分子通过生物膜的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外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一定相等,可能因为细胞壁的束缚作用导致细胞液浓度仍高于外界溶液浓度,A正确;
B.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有大液泡,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正确;
C.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
D.低温能影响细胞膜上分子的运动,因此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D正确。
【点睛】注意:植物细胞由于外面有细胞壁保护,所以即便将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也不会吸收涨破。
23. 秋季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水分会发生如图所示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着种子的成熟,其新陈代谢会逐渐加快
B. 随着种子的成熟,减少的主要是自由水
C. 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的干重逐渐增加,增加的主要是脂肪
D. 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逐渐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一般来说代谢旺盛的细胞含水量多,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与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题图分析,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含量逐渐升高,水分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降低,种子的生命活动由代谢活跃状态转入休眠状态,即种子的新陈代谢会逐渐减慢,A错误;
B、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降低,细胞代谢减弱,因此主要降低的是自由水含量,B正确;
C、随着种子的成熟,有机物逐渐转移并在种子中积累,因此,种子的干重逐渐增加,但水稻种子的主要成分不是脂肪,因此主要增加的不是脂肪,C错误;
D、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含量逐渐降低,主要降低的是自由水含量,种子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逐渐增大,D错误。
故选B。
24. “老子平生汤饼肠,客间汤饼亦何尝。怪来今晚加餐饭,一味庐山笋蕨香。”一诗中描述了诗人对美食的喜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汤”中所含脂肪的彻底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B. “饼”中的淀粉需经消化道分解成麦芽糖才能被吸收利用
C. “肠”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变性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D. “笋”作为食物时,其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利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详解】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故脂肪的彻底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A正确:
B、“饼”中的淀粉属于多糖,需经消化道分解成为小分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B错误;
C、蛋白质变性只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变,所以“肠”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变性不影响蛋白质的营养价值,C正确;
D、“笋”作为食物时,其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利用,因为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纤维素酶,D正确。
故选B。
25. 2022年8月缙云山山火燃烧数天后被军民合力扑灭,山火产生了大量的灰烬。科学家表示灰烬覆盖于山体之上,加之降雨,会促进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能加速山体恢复绿色。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灰烬中富含无机盐,可使土壤更肥沃
B. 植物吸收的铁元素可以作为叶绿素的组分
C. 降雨增加了种子内结合水含量,促进种子萌发
D. 种子中储存的淀粉、糖原等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无机盐即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旧称矿物质,在生物细胞内一般只占鲜重的1%至1.5%,人体已经发现20余种,其中大量元素有钙Ca、磷P、钾K、硫S、钠Na、氯Cl、镁Mg,微量元素有铁Fe、锌Zn、硒Se、钼M、氟F、铬Cr、钴C、碘I等。
【详解】A、灰烬中富含无机盐,可使土壤更肥沃,可以被植物吸收,有利于植物生长,A正确;
B、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是C、H、O、N、Mg,不含Fe,B错误;
C、降雨增加了种子内自由水含量,自由水与代谢呈正相关,促进种子萌发,C错误;
D、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植物没有,D错误。
故选A。
26. 图甲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图,图乙是人体运动强度与脂肪、糖类供能比例的变化图(至少持续30min的运动之后开始供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重度甜品爱好者体脂率一般偏高的原因是其体内图甲所示过程会加强
B. 糖类和脂肪在体内可以相互转化,但是转化程度存在差异
C. 根据图乙,建议健身达人采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可达到减肥的目的
D. 由图乙可知,中等运动强度时脂肪和糖类供能比例相同,但糖类的消耗量大于脂肪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乙可知:运动强度越低,脂肪供能比例越高,糖类供能比例越低;运动强度越高,脂肪供能比例越低,糖类供能比例越高;说明高强度运动不利于减肥。
【详解】A、人体内葡萄糖可以转化成脂肪,故重度甜品爱好者图甲所示过程会加强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导致体脂率偏高,A正确;
B、细胞中的糖类的脂质使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糖类和脂肪转化程度存在差异,如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正确;
C、从图乙的曲线分析,低运动强度下主要以脂肪供能,故建议健身达人采用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达到减肥的目的,C错误;
D、由图乙可知,中等运动强度时,脂肪和糖类的供能比例相同,但是相同质量时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所以糖类的消耗量多于脂肪的消耗量,D正确。
故选C。
27. 《细胞》杂志刊登了康奈尔大学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质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旧的或者受损的蛋白质逮进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并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
B.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
C. “分子垃圾袋”边界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D. 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题意分析,囊泡(分子垃圾袋)是由生物膜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将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因此“组件”是氨基酸;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
【详解】A、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A正确;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可通过囊泡实现膜结构的间接转移,可见,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没有膜结构,B错误;
C、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具有生物膜流动性的特点,C正确;
D、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其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提供,D正确。
故选B。
28. 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可以与黑色素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行业带来了福音。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脂肪、磷脂和胆固醇
B. 细胞膜是系统边界的原因是其具有绝对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 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可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
D.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黑色素细胞发挥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详解】A、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A错误;
B、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该控制作用时相对的,B错误;
C、根据题干材料分析可知内皮素只有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其中信号分子和受体结合可完成信息传递,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可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
D、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后,可以与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内皮素拮抗剂未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C。
29. 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成熟。野生型酵母菌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正常,甲、乙型突变体分别是内质网膜结构异常、高尔基体膜结构异常而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酵母菌,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可看做一个系统
B. 甲型突变体会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无活性的蛋白质
C. 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分泌过程障碍导致其膜面积增大
D. 丙型突变体因缺乏线粒体一定不能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蛋白质的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协调与配合,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胞可看做一个系统,A正确;
B、分泌蛋白需要在内质网内进行加工,若内质网膜结构异常,则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无活性的蛋白质,B正确;
C、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导致不能正常形成囊泡,所以膜面积异常增大,C正确;
D、丙型突变体可通过无氧呼吸为分泌蛋白的分泌提供能量,所以丙型突变体仍可能进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D错误。
故选D。
30.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曲线等表示
B. 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C. 物理模型应尽量准确地、科学地体现认识对象的特征
D.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详解】A、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曲线等表示,A正确;
B、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照片是实物图片,不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
C、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应尽量准确地、科学地体现认识对象的特征,C正确;
D、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下图中①③④代表三种不同化合物,②代表对小麦种子的处理过程。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①的R基__________。
(2)图②中,小麦种子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是______,丁物质是________。
(3)若图③中的m为T,则③是构成_______(大分子,填中文名称或英文简写)基本单位,该大分子中③的_______储存着遗传信息。
(4)若图③中a为核糖,则由③构成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碱基有哪几种?______(填英文简写)。
(5)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④很可能是______(填二糖名称)。
【答案】31. -CH3
32. ①. 自由水和结合水 ②. 无机盐
33. ①. DNA ②. 排列顺序
34. A、U、C、G
35. 乳糖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①为氨基酸,其R基为-CH3;图②为小麦种子中水分的散失过程;图③表示核苷酸的结构,a为五碳糖,m为含氮碱基;图④是二糖的分子简式。
【小问1详解】
图①为甘氨酸的结构,其中的R基为甲基,可表示为-CH3;
【小问2详解】
种子晒干的过程主要丢失的是自由水,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既有自由水又有结合水,烘干的种子燃烧后剩余的丁物质代表的是无机盐。
【小问3详解】
③为核苷酸,若图③中m为T,则③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DNA的中文名为脱氧核糖核酸,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其中脱氧核苷酸,即图中③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小问4详解】
若图③中a为核糖,则③为核糖核苷酸,由③构成的核酸为RNA,RNA中含有的碱基有A、U、C、G4种。故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碱基就有A、U、C、G4种。
【小问5详解】
图④是由两个单糖脱一分子水形成的二糖,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三种,蔗糖、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④很可能是乳糖。
32. 图1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图2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即小窝,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和_______,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中还有的成分是_______。图中的结构模型为目前被公认的细胞膜模型,称为________。
(2)图1中_______(填图1中字母)侧是细胞膜的外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3)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加速其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需要与靶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结合,才能将信息传递到细胞内。除了通过激素传递信息之外,细胞间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等方式传递信息。
(4)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即小窝,需要小窝蛋白的辅助,图2中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__________(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细胞膜内陷形成囊状的小窝,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
【答案】(1) ①. 脂质 ②. 蛋白质 ③. 胆固醇 ④. 流动镶嵌模型
(2) ①. A ②. A侧有糖蛋白(糖被),而糖蛋白(糖被)位于细胞膜的外侧
(3) ①. 受体 ②. 胞间连丝 ③. 接触传递
(4) ①. 疏水性 ②. 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题图分析,图1中,1代表的是磷脂双分子层。2代表的是多糖,3代表的是蛋白质,A侧为细胞膜外侧,B侧为细胞膜内侧。
【小问1详解】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以磷脂为主),即图中的3和1,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中还有的成分是胆固醇,即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图中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结构模型,目前被大家所公认。
【小问2详解】
图1中A侧是细胞膜的外侧,因为A侧有糖蛋白(糖被),而糖蛋白(糖被)位于细胞膜的外侧。
【小问3详解】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加速其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后才能将信息传递到细胞内,进而对靶细胞的生命活动做出调控。除了通过激素传递信息之外,细胞间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和细胞膜的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其中前者是高等植物细胞传递信息的方式,后者可表示精卵细胞融合过程中的信息传递。
【小问4详解】
图2中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位于磷脂双分子层中,而磷脂双分子内侧是由磷脂疏水性的尾部聚集形成的,因而中间区段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细胞膜内陷形成囊状的小窝依赖膜的流动性实现,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3. 下图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细胞属于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新冠病毒与图中结构______(填写标号)化学组成最相似。
(3)用磷脂酶(水解磷脂的酶)处理,其功能不受到影响的细胞器有______(填标号。
(4)图中③受损,蛋白质合成将会受影响的原因是____,参与生物膜系统构成的除①外,还有________(填写标号)。
(5)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答案】33. ①. 动物 ②. 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
34. ⑤35. ⑤⑦
36. ①. ③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②. ⑥⑧⑨⑩
37. ①. ⑩ ②. 高尔基体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是内质网、②是细胞质基质、③是核仁、④是染色质、⑤是核糖体、⑥是线粒体、⑦是中心体、⑧是细胞膜、⑨是核膜、⑩是高尔基体。
【小问1详解】
图示细胞没有细胞壁,具有中心体,因此该细胞属于动物细胞。
【小问2详解】
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组成简单,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图中结构⑤,即核糖体与新冠病毒由相同的组成成分。
【小问3详解】
磷脂参与组成细胞中所有的膜结构,因此,用磷脂酶(水解磷脂的酶)处理,其功能不受到影响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即图中的⑤⑦,因为这两种细胞器不具有膜结构。
【小问4详解】
图中③为核仁,若核仁受损,蛋白质合成将会受影响,因为核仁与细胞中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车间;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中所有的膜结构,即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因此,参与生物膜系统构成的除①外, 还有⑥线粒体膜、⑧细胞膜,⑨核膜,⑩高尔基体膜。
【小问5详解】
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4. 如图是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所用的方法为_______。
(2)只有在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细胞中才能观察到图中结构。
(3)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_______数目多。
(4)从图中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_____部决定。
(5)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①实验目的:______。
②实验原理:__________。
③实验材料:细胞核核膜样液、蒸馏水、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等。
④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 mL细胞核核膜样液,向乙试管中滴加2 mL蒸馏水。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⑤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则说明核膜中含有蛋白质。
【答案】34.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5. 真核36. 核孔
37. 尾38. ①. 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②.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 甲试管中产生紫色,乙试管没有出现紫色
【解析】
【分析】1、据图分析:放射性尾部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中,但放射性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中,即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细胞。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3、实验分析: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
【小问1详解】
据图分析,亲核蛋白和其不同部分用放射性标记,以追踪放射性物质的去向,因此上述实验所用的方法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小问2详解】
原核细胞无核膜包围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细胞中具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因此只有真核细胞中才能观察到图中的结构。
【小问3详解】
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的通道,所以代谢旺盛、蛋白合成量较多的细胞,核孔数量多,核仁较大。
【小问4详解】
据分析可知,放射性尾部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中,但放射性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中,即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小问5详解】
温度
0℃
15℃
20℃
25℃
27℃
30℃
32℃
35℃
40℃
时间
/
182s
133s
116s
90s
118s
129s
132s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1含解析,共32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3_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阶段在线粒体中,D正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